六个关键词,回顾科技界的2018!

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科技潮流也浩浩荡荡地席卷而过,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回味与启迪。在此,让我们盘点一下 “2018年六大科技关键词”。


1、 人工智能


第一位非人工智能莫属。如果检索一下几大科技媒体在过去几年所做的年度关键词榜单,就会发现从2016年Alpha Go战胜李世石的那次标志性事件开始,人工智能每一年都牢牢霸占着榜单!

在工业领域,2018年人工智能展现出了越来越强大的能力——从数据收集角度看,一台燃气轮机每天能产生25 GB的数据。一个智能电网平台每天能产生30 GB的数据。一个交通管理系统每天能产生6 TB的数据。

要知道,工业领域的数据复杂性非常高,大部分企业拿到这些数据往往是做一些设备运行的监控。但是很多公司更进一步,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挖掘价值。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预测性维护。西门子帮助从马德里到巴塞罗那的26列Velaro E高铁列车的准点率提高到了99.9%。如此高的准点率使得高铁运营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独特的“晚点退票政策”。如果列车晚点15分钟或以上,乘客就可获得全额退票。

可以说,西门子在做的其实就是工业领域的“AlphaGo”。目前在能源、制造和交通等领域,西门子都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江苏省科技厅和苏州工业园区的支持下,西门子正在开展涵盖“预测性维护、数控机床的诊断和数控机床的生产优化”这三个方面的数控机床的大数据分析。

当然,对AI的关注,越来越不再只是IT界、工业界、媒体界的事儿——肿瘤医生们感慨着AI在影像医学领域的大展拳脚;生物学家们震惊着Deepmind的AlphaFold在“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任务中以碾压级的优势战胜了人类精英;运动爱好者围观着波士顿动力机器人Atlas已经展现出的“跑酷级”灵巧;产业工人则惊叹着西门子安倍格工厂的无比智能和高效;出租车司机担忧着无人驾驶迅速发展。似乎,各行各业都开始逐渐意识到——那个曾经只出现在“科幻”中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在狂奔而来。

改变,已经是现在进行时。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再会惊叹人工智能的神奇,而是把它当做一件基本又必不可少的工具。


2、 万物互联


2018年初,有一个概念的风头甚至一度盖过了人工智能,大家应该也印象深刻——区块链。一时间,区块链养鸡、区块链保险、区块链社交是层出不穷,似乎一切都可“区块链”。不过,这样的狂欢背后必然隐含着泡沫。到了下半年,区块链似乎就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那么潮水褪去之后,区块链还剩下什么呢?

大概是让虚拟更接近于现实。如何理解呢?原本,信息总给人一种不那么可信的感觉。毕竟,由代码构成的东西理论上都可以被更改,甚至不留痕迹;即使是在现实中,这颗苹果产自哪里,在仓库里放了多久,诸如此类的信息也同样存在伪造的可能。

但是区块链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关于“信任”的大问题。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可分布式存储技术——它不仅使得虚拟货币变得无法伪造,更在诸如食品溯源、社交等诸多场景给出一个相对完美的解决方案,让信息第一次变得像“物质实体”一样可信,甚至,更可信!

同样产生着海量数据的,还有越来越成型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而这个领域也同样在年初的区块链热潮中被反复提及:区块链+物联网,被视作是化解物联网安全风险的一剂良药。关于物联网本身,在过去的一年中也快速进步着。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智能电子秤、智能台灯、智能开关、智能插座等等物联网设备,更不用说其在城市建设、工业、物流、零售等领域的日益普及。

在比较保守的油气行业,物联网也崭露头角。随着“工业4.0”将数字化注入工业,油气行业也迎来“油气4.0”。石油公司试图挖掘大数据蕴藏的潜在价值,期望能利用数字化技术缩短项目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和运维的效率与安全性,也为运营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针对油气上游勘探开发和中游输送领域,西门子分别提出Topsides 4.0和Pipeline 4.0概念。通过“数字化双胞胎”的理念和技术,西门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石油平台和输送管道的一体化设计、虚拟调试、虚拟人员培训、运营优化、设备远程监控和诊断等智能应用。

如果说区块链是“让信息实体化”,那物联网可以理解为“让现实信息化”。而预热了几年的5G概念,更像是穿越虚拟与现实之间“次元壁垒”的高速公路。就在这个月,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发布公告,表示收到工信部有关5G频率分配使用的通知。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5G真的不远了!

其实,无论是“区块链”、“物联网”还是“5G”,其背后所共同酝酿着的未来是十分清晰的,那便是“万物互联”。2018年,可以算作是“万物互联时代”的蓄力之年,虚拟和现实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


3、 未来交通


无人驾驶无疑是近几年大热的技术。而关于无人驾驶是否安全的争论也一度非常火热。当然,这一切似乎并没有阻挡无人驾驶车轮的滚滚向前——4月,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的发布,我国自动驾驶路测彻底打开了局面,而世界范围内的这场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技术的赛跑也依然激烈进行着。

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有L1-L5的分级标准,数字越大意味着自动程度越高。在年初的时候,汽车市场上还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在量产车型上安置了能达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即在特殊地形或路况下完全可以脱离人为控制,AI能自主地完成车辆的运行和操作。而驾驶员与车的互动仅仅局限于不同区域即路况切换时的暂时替换,一旦车辆进入符合条件的路况便会继续自动驾驶。

而在2018年中,不少企业都宣布推出了L4级自动驾驶汽车,正在进行L4级自动驾驶技术测试,或是将展开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第三个关键词为什么是“未来交通”而非“无人驾驶”呢?因为,在今年还有诸多创新型交通工具频繁被提及,比如各种形态的“飞行汽车”!有汽车和固定翼飞机的集合体“Transition”,也有类似“BlackFly”这种超大号的载人版“无人机”。此外,西门子正在与空客合作,致力于研发一架针对城市空中交通的特殊需求而设计的验证机——CityAirbus。在拥堵的特大城市,它能以高达120公里的时速,安全、快速地运送最多4名乘客,颇具颠覆性意义。

在不久的将来,想驾驶或乘坐“飞行汽车”驰骋在城市天空,价格并非主要的因素,而是与之配套的政策。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今年上映的不少科幻电影或电视剧中,关于对未来城市交通工具的构想似乎都有“飞行汽车”的身影。

虽然谁也无法断言这些颇具未来感的交通方式真正走进我们生活到底还有多久,但相比于过去它们只存在于科幻中而言,在2018年,它们已经成为了模型,开始了测试,甚至接近于量产。这一切似乎都在暗示着,我们现在熟悉的交通形态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届时,地球上的时间与空间观或许将再一次被颠覆。


4、 气候异常


这个关键词看似不走寻常路,但其实与今年的科技大势息息相关。

以上海为例,向来为魔都人民所津津乐道的台风“魔都结界”似乎不再管用,上海成为了中国首个30天内有3个台风登陆的城市。放眼全球,气候异常也堪称一个贯穿全年的重要新闻元素。夏季各洲异常高温、多地暴雨导致水患、澳大利亚百年不遇的大旱、美国加州史上最严重的山火......渐渐地,似乎不正常的天气才是“正常”的。

虽然我们很难将单一极端天气事件归因于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但此前,很多科学研究已经得出结论: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概率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世界气象组织统计显示,2011年至2016年在《美国气象学会通报》上发表的131项研究中,有65%的研究发现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比如,人类活动导致某些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概率增加了10倍以上。

气候异常以及不时袭扰我们的“雾霾”,使得更多人关心起了解决之道——环保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已不再仅仅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法规、政策以及技术!继2013“大气十条”后,今年国务院更是公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而作为煤炭消费大国,要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能源产业转型至关重要。比如,广东明确提出了“优化整合燃煤电厂,推进服役到期、服役时间较长及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燃煤电厂优化整合和淘汰,2018年底前关停广州发电厂。”淘汰燃煤电厂听上去简单,可由此造成的电力缺口又该如何填补呢?

这时,高效的燃气发电就十分关键了。在广州增城,预计于2019年底投运的大型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引进了包括两台西门子SGT5-8000H重型燃气轮机在内的两套发电机组。

燃气轮机的原理和走马灯相似,当把灯点燃,等内空气被加热,热气流上升推动的叶轮旋转。而燃气轮机的热废气并不是未经利用就排到环境中,而是进入到余热锅炉,为下游的蒸汽轮机产生蒸汽,从而大幅提高发电效率。

西门子的H级燃气轮机,是目前投入商业化运营的效率最高、动力最强的燃气轮机之一,广泛应用于热电联产电厂中,这是将燃料转化为可用能源最高效的方式之一。采用这样一台燃气轮机的联合循环机组,可满足一个300万人口规模城市的家庭用电需求。

除了集中式发电之外,分布式能源也潜力无穷。在今年8月,江苏昆山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中,两台西门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相继顺利通过了96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这也意味着江苏省的首个区域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它不仅可以为电网提供清洁电力,为企业提供工业蒸汽负荷,还能为周边的公共和商业场所以及居民提供空调负荷,打造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虽然“气候异常”成为年度关键词,但我们真正期待的是经由气候异常、环境污染能引起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从而让今后的能源产业转型之路更加顺畅!


5、 太空探索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而相比前两年不胜枚举的历史级大发现和重要探测器时刻,今年似乎也缺乏一些“爆款”。唯一称得上是全球级围观的,还属年初那场让跑车飞往火星的“天秀”猎鹰重型火箭的首飞。

然而,若细细回想起来,今年值得称道的探测器发射又着实不少——5月,“洞察号”火星着陆器启程,并于11月底顺利着陆火星,自此人类将对火星的内部构造开展直接探测;6月,日本的“隼鸟”二号小行星探测器飞抵小行星“龙宫”,并在10月成功空投了着陆器MASCOT;还有一个专注于小行星的探测器NASA的OSIRIS-REx则在12月初抵达了小行星“贝努”,在2023年,它也将带回来自这颗“在200多年后有2500分之一可能性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上的样本。

8月12日,“帕克”探测器出发前往太阳,它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近太阳,或者说亲吻太阳——因为它会穿过太阳的外层大气,也就是日冕;10 月 19 日,欧洲和日本联合开发的 BepiColombo 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始了它们前往水星的漫长太空之旅,一切顺利的话,2025年它们将会传回有史以来关于水星最详尽的探测数据;而就在前不久的12月8日,中国的嫦娥4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在精巧的“鹊桥号中继星”的牵线搭桥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之行......

可以说,2018这一年,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也并未慢下来——火星、水星、小行星、太阳表面、月球背面,目的地正变得更加多元,任务也变得更加复杂,这恰恰体现了太空探索正从曾经的“打卡游”转变为如今的“深度游”!


6、 全球合作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之所以能拥有如今的美好生活,其实离不开“一带一路”与“改革开放”背后所蕴含的“全球合作”理念。

虽然这一年,也发生了许多似乎与这四个字背道而驰的争端,但我们也更应该看到,合作与开放依然是未来的主流,更是机遇所在。这一点,对中国、对世界都是如此。

记得在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巴基斯坦前总理回忆了一件往事——离海湾地区不远的瓜达尔港曾是巴基斯坦的一个小渔村,它在两年内变成一个重要港口,这在巴基斯坦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而这个瓜达尔港,就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出海口。

可以想见,对于向来“东富西穷”的巴基斯坦来说,位于最西端的这个港口如果发展成了巴基斯坦版的深圳,对于平衡其国内发展是怎样的利好。

除了瓜达尔港的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还有交通和电力。在巴基斯坦东北部人口占全国一半、经济贡献率达60%以上的旁遮普省,“电力升级”则是一个重要课题。在此,中国企业抓住了机会: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就为巴基斯坦旁遮普热电有限公司的吉航联合循环电厂提供了二拖一配置的动力岛设备。在这个项目中,有西门子提供的2台SGT5-8000H燃气轮机、1台SST-5000蒸汽轮机、2套NEM余热锅炉、变压器和开关站系统、全厂控制系统及相关辅助系统。这是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首个H级燃机电站项目。对于西门子,则是其H级燃机首次进入巴基斯坦市场。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项目,它的总装机容量达1263MW,2019年建成投产后每小时可发电超过126万度,相当于巴基斯坦近400万户家庭的用电总量。它也将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燃气电厂,可以有效缓解巴基斯坦国内长期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注意到了吗?在这个项目中,无论对于巴基斯坦还是中国,无论对于中国的本土企业还是国际企业,“全球合作”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然,除了上述关键词之外,2018年还有太多创新与发展无法一一提及。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憧憬,让我们迈入2019年,拥抱科技界的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