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与疲惫并行,数据与指尖齐飞,银行产品经理到底有多“累”?

银行,如婚姻一般是座“围城”,城外华丽的装饰完全掩盖了城内人们辛苦操劳的一辈子。银行员工总是身着华丽制服出现在公众面前,背负白领、金领等各种头衔闪耀在人前,但是如果您身边有位从事银行工作的朋友,您会发现工作和烦恼将会占据你们聊天内容的80%以上,这就是银行员工的现状。我将以自己的视角为大家讲述身边的故事,只为让更多的城外之人能够看清在“围城”阴影中辛苦生活的银行员工。

产品经理篇

银行产品经理是一个并不被外界熟知的岗位,这个岗位主要承担着全行任务计划制定下达、月度产品计价工资核算、活动方案和产品条线制度制定、产品相关投诉及咨询处理等职责,在这个岗位工作的人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产品知识、熟练的电脑操作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一方面要制定方案提交上级领导和行长审阅修订,另一方面要协调基层网点按照方案进行工作落实,是全行产品条线的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络员。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全行营销计划的“规则制定者”。

小张,某银行从业经验10年,支行产品经理岗位从业经验5年。年轻时的小张,对于办公软件的运用以及各类方案、制度的制定可谓是一窍不通,但凭借其个人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同事的悉心指导,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就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绝大部分的工作任务。但是即便是如此优秀的员工,在产品经理的岗位上辛苦了5年的时间,在制定活动方案或制度时依然是“一个头两个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只要秉承公平公正原则,所有任务计划有理有据下发给每一个基层网点,任何人都不会对任务分配有异议,可是实际制定的过程并没有那么轻松。以小张目前的业务水平以及多年的从业经验,她能够在两天内加班加点制定出一整套合理的半年营销策划方案,但是每一次的方案总是要推迟两至三周时间才可以定稿下发。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经理提交上级领导审阅的方案,每一位领导都要做一些改动,小则是文字、语法、标点符号,大则是任务分配、营销模式、活动要求,有的领导甚至要修改多次才能够通过,而且往往修改很多次之后又改回了最初的模样,就是领导的这一次次改动,让小张这个方案的“制定者”多付出了几倍的劳动力。在通过了所有领导审阅后,方案也并不能第一时间下发,在一些基层行里,为了提倡“人性化”任务分配模式,行领导还会要求产品经理在方案确定后要参考基层网点主任的意见,这样的决策无疑又为产品经理增加了数倍的工作量。领导可能有两位或三位,但基层网点主任至少得有5-10位,要使每一个人满意谈何容易?在兼顾方案制定的同时,产品经理还需要每天与上级行多达5-7个部门去沟通接洽日常事务,每天还要接听客户及网点的至少10通投诉咨询电话,走访2-3户高端客户,一项工作一拖再拖,其他工作越垒越多,每天身心俱疲,这才是产品经理最难做的地方。

解读

银行产品经理,一个影响全行产品营销计划的岗位,却成为了银行里付出无效劳动力最多的岗位。上文中的小张,已然是产品经理岗位中的精英,却依旧难以轻松应付所有的工作,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关键岗位人员配置不尽合理,另一方面是银行决策者对于业务流程体系的不重视,体系不健全。

我认为,银行中的一些关键岗位,应当至少安排3-4名人员通过细化条线管理去分散工作量,目的是让员工更加专注于一个方面的事务,最大化的提高劳动效率,而不是如上文中小张这样成为了全行的产品“总管”;在业务流程管理上,首先决策者应当具有较高的业务流程管理重视度,真正简化业务流程,对员工实行“打包管理”,在行长以下以团队为管理单元,制度或方案通过团队内部协商方式统一意见,然后报行长审阅,减少多个领导多次审阅的繁琐流程;在任务分配方面,应该提高管理部门的权威性,赋予管理部门更高的权限,任务分配下级行必须严格执行,不得在任务分配上出现讨价还价的现象。

产品经理的“累”,并非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家银行层级管理和体系管理本质问题的充分体现,如果您是一位决策者,请试想一下在您的公司体系内是否也有这样的一名“产品经理”呢?他是否也是这样的“累”呢

某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前公司部经理,为您解读银行内部的种种。只为相互了解,只为相互理解!欢迎关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