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美好记忆之捉泥鳅

小时候玩那可是个正儿巴经的事,不过玩着玩着人长大一点了玩的多了烦恼也就来了,早上一醒来老是赖在床上空虚得很,为起床后玩些什么发愁,这点小把戏父母自然看在眼里,就怂恿着我去学着捉泥鳅:又可以做菜吃又好玩。那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也就队上过年杀猪了才有肉吃,不过从那天开始,我家桌子上隔个几天保证就会有香喷喷的酸辣椒炒泥鳅,惹得隔壁邻居那个大哥老是挨骂。

捉泥鳅是技术活,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用粪箕捞的,我们这里有很多条差不多半米宽的羊肠小溪,小溪也体贴我们想捞泥鳅的心思,在有些地段就把岸边上的草往水里长,那些个黑的黄的麻溜溜的小手指大的泥鳅就最喜欢躲在这些草泥下面了。

一到夏天秋天,下午二三点了还热得很,袖子一捋裤子一挽鞋子一踢,拿起粪箕和盛泥鳅的脸盆就兴冲冲来到小溪边,小溪里水凉幽幽的,舒服得很,一下就觉得晒得我头皮痛的太阳都没那么火辣了,把粪箕麻利地插到草泥边上,用右手使劲按住粪箕让粪箕口紧贴水里底泥,一只脚赶快在草泥那一头用力踩,这就有点技术了,得把左脚钻到软软的草泥下面,一边用五个脚趾头往上面慢慢拱左脚一边往粪箕这边一厘米一厘米的慢慢移,可不敢有丝毫跳脱,直到左脚触到粪箕口子了,还得用左脚挡住粪箕口子,泥鳅可是狡猾狡猾的滑溜得很,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变成粪箕打水一场空,然后左手赶快抓住粪箕口,两手用力把粪箕捞出水面,这个时候必须把粪箕口抬得高一点,随着水哗哗的漏出去泥鳅就会自个往粪箕里滑落进去了,看着泥鳅扭啊扭的往下滑,眼睛都放得出光来,心里着实欢喜,要是运气好碰巧捞到拇指那么大的一条泥鳅王,笑脸起码要挂到晚上睡觉去了,不过这么捞一下一般有个三五条就心满意足了,很多时候也是放空的,无所谓啦,这个地方没有其它地方还是有的嘛,管它呢不泄气就行,我这个人吃不得饱饭,反正我每次捞泥鳅捞到估摸着差不多够顿菜,就没那么热情了只想着收工,虽说每次是小打小闹但成绩还是有的,这不,不久一个远亲还特意送了一个旧鱼篓子给我。

开始还是隔个二三天去一次慢慢地要三五天再去才不会老是放空了,捞几次放空几次还是很打击人的不是,就开始学着大人那样捉泥鳅,只要一看到水田里有个手指尖那么大一小孔,就在小孔周围用稀泥巴围成一个圈,再把圈子里的水都捧出去,然后把田里稀泥巴一步步地慢条斯理地翻过底朝天,翻着翻着泥鳅就被翻出来了,这个时候泥鳅好像晕乎乎的动作也不是那么麻溜,也就不用用手指去捉泥鳅,只要连泥带泥鳅捧住,在鱼篓子上面慢慢松开手指间的稀泥,泥鳅就东扭西扭的自己漏进去了。有个时候运气好的话,不要另开战场,只要把泥巴圈子慢慢往四周推,不让水漫进来就是了,可以一下子就捉到很多条泥鳅。捉着捉着捉得多了也差不多是高手了,就不需要围泥巴圈子了,只要两手在小孔两边五寸左右的地方一插往小孔下方一抄底,把小孔周围一大坨稀泥捧出来,然后慢慢散开手指,泥鳅就漏出来了成为篓中之物。

水平最高的那次是碰巧碰到了一条偶然断流的小溪,我兴致勃勃地刚往稀泥底下翻了几下,一条手指大的黄鳝飞快的往泥巴里面钻,我都没看到它从哪块翻出来的泥里钻出来的,我一看它好像是离泥面五寸深的样子平行着泥面沿小溪往前钻的,立即跳起来估摸着它的位置飞快的往下翻稀泥,这次被我碰到了尾巴,信心大增,它钻得飞快,我也不慢,又跳将起来给了点提前量往下翻,这一次有点慢了是空的,没有丝毫犹豫跨一大步到了估摸着的位置,这次却跑到它前面了,它飞快地钻出来到了我翻开的空档,没办法太快了没等手碰到又钻走了,这个样子翻了五六次,起码有两米远了,终于被我连泥带黄鳝翻出来了,我知道在泥里无论如何我是奈何不了它,立即使出浑身解数,连捧带扶加上挑最后把黄鳝顺着它跑的方向摔向岸边大斜坡上,一气呵成,看着黄鳝在岸边草丛里还是溜得飞快,哪里敢忪懈,马上拿到鱼篓子张向它溜的方向,又把前面的动作打乱次序手脚麻利地用了一遍,连挑带扶终于把黄鳝捧进了鱼篓子里,这个时候才有了时间大舒一口气,心里高兴得只想蹦起来。

过去这么多年了只要一想起唯一这次捉到黄鳝的惊心动魄,总是意犹未尽,狠不得什么时候有了机会就马放南山,再去潇洒一回,不是我吹牛,几条小溪哪个地方有草泥哪块草泥下面容易捞到泥鳅,哪块水田里泥鳅多,到现在我还是记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