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破产法要来了!欠债还钱,不再是"天经地义"了?

企业资不抵债,可以申请破产保护;而个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时,却不能通过同样的方式,解决债务难题,重新翻身,有人这样调侃:"没有个人破产制度的企业破产法,只能算半部破产法"。于是,社会多方力量提出建议,要加快推进个人破产立法的落地。

为什么需要个人破产制度呢?从一串数据或许就可以看出端倪。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我国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3.98万亿元,环比增长6.40%,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6.26万亿元,环比增长7.83%,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尝信贷总额756.67亿元,环比增长6.35%,2017年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超过31万亿元。

2017年我国居民杠杆率已达48.6%,由此可以看出居民当前债务情况不容乐观,未来不少人的经济生活也将在高负债的情况下运行。因此,在个人债务问题显著的当下,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

另外,之前因为没有个人破产制度,在债务人无力偿债的情形下,债务人本人不能申请破产,债权人也无法申请债务人的破产,一些债权债务就此成为烂账,长期缠绕着债权人和债务人,让双方都背负着包袱,不仅极大地污染了社会信用,对双方利益也都造成了损害。如此背景下,必须出台相关的法规保证了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利益。

那么,个人破产法真的实行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对于债权人来说,个人破产法具有清算的功能,能够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清算和分配,使债权人得到得到债务人能力范围内的最大比例补偿。

而对于债务人来说,破产法中的强制和解制度、自由财产制度和免责制度等等,保护了债务人的合法权利。而且通过个人破产程序,能够依法免除债务人一定的债务,让其可以通过后续个人的经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不过,部分人对个人破产法提出了质疑:如果一些人借个人破产法恶意讨债,个人借钱的风险不是更大了吗?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太大的必要。

目前,随着科技手段在金融、税务和不动产登记等领域的应用,个人财产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再加上个人征信系统的不断完善,金融系统之间的互联,合理获取个人信用记录可以说手到擒来,躲债、逃债将越来越躲无可躲、逃无可逃。

而且,申请破产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确定破产对象是完全丧失偿债能力。同时,在破产期间,债务人的大部分所得都必须用于还债,一旦有违规高消费行为或者转移资产,就会撤销破产许可,被取消的债务会重新回到你头上。

最后,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破产法被反复提及,已经是呼之欲出。相信完善的个人破产法实行后,会对社会的个人债务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