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选民主党又有新候选人,这位北师大校友有机会挑战特朗普吗

据CNN3月17日报道,52岁的民主党参议员陆天娜正式宣布参加2020年大选选战,成为民主党第14位参选人。这位会讲汉语,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的“知华派”,已经决定3月24日在纽约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堂发表竞选主张,在她接下来的竞选过程中,“Trump”、“China”两个关键词将始终围绕着陆天娜,对她是否能够赢得民主党内初选乃至美国总统大选,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陆天娜有机会成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吗?

与民主党内已经宣布参选的沃伦、哈里斯等议员,以及可能参选的前总统拜登相比,陆天娜的知名度较低。如果不是顶着“知华派”的名号,恐怕在亚洲地区也不会有太高的知名度。陆天娜之所以有勇气站出来参与史上最激烈的一次民主党内初选,主要是她有三个方面的竞争优势。

一是陆天娜有很强的筹款能力。美国总统大选最大的比拼因素是金钱,没有很强的筹款能力,再吸引人的政策也很难为民众所知,更不要说得到认同了。从2006年以来,陆天娜先后参加了三次国会选举,共筹集竞选经费5600万美元,这一筹款数额在国会议员中间已经算比较高的了。陆天娜来自于纽约州,她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筹款成绩,还可以证明她已经得到了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认可,这对她下一步竞选美国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筹码。

二是陆天娜对待特朗普的态度更容易被更多美国民众接受

。民主党内现在的明星候选人参议员沃伦,自从宣布参选以来,屡屡有类似拆分亚马逊这样的惊人之语。这会让美国民众担心,自己选择了一个左翼民粹主义者,反对特朗普这个右翼民粹主义者。相对于民主党其他参选人,陆天娜的竞选主张更加温和。

陆天娜竞选网站“为什么选择陆天娜”栏目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指出,“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击败特朗普,还必须恢复美国领导层的道德操守。面对分裂和仇恨,我们必须用同情和勇气来化解。”这种说法更容易得到多数民主党人和共和党内传统精英派的认可,为她减少敌人,争取更多支持。

三是陆天娜与民主党内大佬更为亲密。陆天娜从政之初,就在纽约一个倾向共和党的选区逆转获胜,当选众议员,因此获得了民主党内高层的关注。2009年,陆天娜又被纽约州长戴维•帕特森任命为参议员,接替当时准备担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体现她与民主党内大佬的良好互动。希拉里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参加2020年总统大选,但是她在民主党内和美国国内的巨大影响力,仍然将给陆天娜加分不少。

尤其是民主党超级代表的对初选的最终结果影响很大,与大佬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陆天乐在民主党内脱颖而出,至关重要

陆天娜的政策值得期待吗?

从陆天娜目前公布的政策主张看,她的主要主张,与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政策以及2016年希拉里的竞选主张比较接近。在经济方面,她主张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坚决反对超大型公司对某个行业的垄断;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她主张延续奥巴马的政策,为全美国所有人提供医疗保险,降低处方药的价格;在社会公平方面,她主张把帮助有家庭及妇女作为优先选项,实行普惠制的学前教育,实现男女同工同酬,特别注意解决对有色人种妇女的不公问题。在政治方面,她主张实行更为严苛的个人财产信息公布制度,要求美国政府官员及国会议员必须全面公开他们所有的财产信息,对选民和政治捐款人负责。

因为陆天娜特殊的求学经历,使其外交政策特别是亚洲政策也备受关注。虽然陆天娜精通汉语,也曾经到亚洲地区游学,对亚洲的文化和亚洲地区的政治生态都比较了解,但是如果她当选美国总统,应该不会改变目前美国在亚太地区基本政策选择。

陆天娜在亚太地区的政策强硬程度应该会介于特朗普和奥巴马两届政府之间

。随着国际间大国较量的持续推进,美国政治精英和民众的危机感都比奥巴马执政时期要强。陆天娜上台之后,他的亚太政策肯定会比奥巴马执政时期强硬不少。但是作为建制派的总统候选人陆天娜的政策不会像特朗普那般飘忽不定、难以预测。从这个角度上看,陆天娜应该会比特朗普稍好打交道一些。

说起会讲汉语的外国领导人,人们就很容易想起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那句知名的“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了”。陆天娜从政以来表现的都相对理性,本人与纽约华埠的关系很好,而且对于美国总统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处理美国国内的经济事务,陆天娜要维持自己理性的政治形象,她应该不会通过刻意挑动国与国之间关系,在美国争取民意支持率,应该会比澳大利亚的特恩布尔要理性一些。当然指望因为自己对某种外国文化相对了解,就放弃美国固有立场和长期策略,也是不太可能的。

现在距离美国大选还有近两年的时间,未来的变数还有很多,谁能在这场竞选长跑中最终获胜还很难说。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次民主党挑选的候选人,要负责集结美国国内所有反对特朗普的力量,那些观点过于极端、过于民主党化的候选人是很难承担起这样的重任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政策观点相对温和的陆天娜,胜出的可能性相对会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