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你也不是币神

贫与富,生与死。

有人说,这是一部和《摔跤吧,爸爸》同一层级的作品,但我认为在现实意义的主题方面,《药神》比《摔跤吧》更为深刻。因为一部关注的是奋斗,一部关注的是生命。

本来大家一开始是奔着徐峥“囧字号”喜剧电影而去的,看到他优哉游哉地买印度神油,大家还发出会心的笑声。即使在他老婆离他而去,双方争夺孩子而即将对簿公堂时,大家还在想,这不就是《心花路放》里面的老桥段吗,当时黄渤饰演的角色也是和老婆闹离婚。

但是,当影片还没有进入半程,观众们渐渐沉默了,然后慢慢的开始有了啜泣的声音,当为了活下去而卑微地选择仿制药的大妈问警察:“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时,观众的情绪彻底崩溃了。

“ 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握紧手中的平凡,此心此生无憾。生命的火已点燃,长路辗转离合悲欢,人聚又人散,放过对错才知答案。”

《我不是药神》中程勇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还被病患们冠以“药神”的称号。

可是曾经一起奋斗的朋友因断了药去世,程勇再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一次,在拯救与被拯救的道路上,程勇选择了前者。

《我不是币神》,在币圈也有无数如程勇一样的人,借着区块链的风口,从卖牛肉的屌丝一跃成为币圈大佬,人生因一串数字就此改写。

可是在面对定点爆仓,恶意拉盘,非法募资,跑路等行业乱象时,赚足了钱的他们没能像药神一样,布道区块链技术,带领行业发展,成为币神。

《我不是药神》影片中在肩扛摄影微微晃动的画面下,呈现出了略带冷酷的质感,贪与悔、以及贫与富、生与死的强烈反差。

《我不是币神》币市中李静进入币圈两年,从审判者到参与者,经历过9.4的大悲大喜,经历过BTC、ETH的涨跌,也错过EOS低价的时期,在2018年EOS领涨的时间里,在煎熬中,等到了EOS120多时借贷全额入手,期待节点的厮杀来个空中加油,做个短线,但涨到140时,他也没有卖,因为大家都说还要涨,EOS反向下跌时,依然乐观,相信很快会涨回去,更大的浪在后面,只是刷卡套现、四处借款、煎熬是其主旋律,碰到朋友会说想找一份工作,只是大家都知道他应该无心工作了,而他挂在嘴边的“经历过9.4的人还怕这个,也不在提起……

一样的药效,价格相差四倍,一样的白皮书,价格相差十倍

不关注区块链技术,只知道套应用,抄ETH的白皮书,然后自己发币,低价买入,在二级市场把这些币值抄高,借鉴股市里“坐庄”拉升股票的玩法收割散户。

ICO项目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个5分的币,到了二级市场后、被炒到10块钱,200倍的涨幅稀松平常。

好项目额度一票难求,天价币望而兴叹,垃圾项目遍地鸡毛,空气币天天鼓吹

追涨杀跌的币圈,赚钱成了唯一的信仰。

我不是币神,我只是万千韭菜中的一颗,只是叶绿素比别人多了点……

你能保证炒币一直不赔吗?

不能。

我怕穷,更输不起,但这是目前快速赚钱唯一的希望。

币价暴跌的那几分钟,连死都是一种奢望

11年6月,比特币一度从0.95美元左右升至32美元,此后又在11月暴跌至2美元,足足下跌94%。

自从进了币圈,24小时的呼吸都伴着 K线起起伏伏。吃饭看,上班看,上厕所看,睡觉前看……上涨时无比兴奋,下跌时 DOWN 到谷底。

大部分币圈人面临的困境:有钱,如履薄冰

把持着同享财富自由最后一班车的口号,币圈人向着“千万”的小目标进发。

上线8小时涨幅10000%,柴鸡变凤凰,织女见牛郎。

上帝是公义的,你们做不公义的事情,上帝会审判你们的

即使野蛮生长,我们也呼唤正义,你们做不公义的事情,上帝会审判你们的。

期待赚足了钱的你们也能像药神一样,布道区块链技术,带领行业发展,成为币神。

让我们再回到《我不是药神》,故事并不煽情,也不刻意的博同情,甚至还不时的穿插一点徐峥的小幽默,要把故事讲好就必须要有几个主角,于是电影中有吕受益、刘牧师、黄毛等形象鲜明的角色,但更多的白血病患则刻意的模糊形象,他们总是沉默,少给或不给台词,总是安排他们戴着口罩。在我看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大格局,电影聚焦的是整个白血病群体,以及经营仿制药的事件,所以要弱化人物形象,也没有太多治疗、穿刺等镜头。但程勇在贩卖仿制药过程中的种种遭遇,以及前后心态和价值观的变化还是会给观众带来不小的触动,他承担了多数的笑点和泪点。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不是药神,你也不是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