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頭版通報空氣質量排名,江蘇為何自揭“家醜”?

3月17日,《新華日報》頭版發佈1月1日至3月15日13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情況。今後,每隔半個月,將定期在《新華日報》頭版公開通報。

在黨報頭版公開通報空氣質量情況,各地反響如何,江蘇為何自揭“家醜”?

大氣汙染形勢依然嚴峻

通報顯示,1月1日—3月15日,對照2019年各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約束性目標,13個設區市中,南京、無錫、常州、淮安、鎮江、泰州、宿遷7市PM2.5濃度降幅達標,其他6市降幅未達標;無錫市優良天數比率升幅達標,其他12市優良天數比率升幅未達標。全省PM2.5平均濃度70.1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58.3%。

“今年江蘇對改善空氣質量定下的目標是,全省PM2.5濃度不超過47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不低於70%。”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負責人介紹,目前江蘇大氣汙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在媒體定期公開通報,目的是為了推動各地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空氣質量,壓實責任,對連續排名靠後的城市,將進行約談問責。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江蘇空氣質量在長三角排名偏後,和浙江差距較大;從全國來看,江蘇空氣質量排名並不靠前,大氣防控壓力較大。

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負責人認為,江蘇空氣質量沒有達到今年的約束性目標降幅,除了氣象因素外,主觀上來說,各地大氣汙染防護措施落實得不夠到位,有些地方管理比較粗放,比如施工工地和道路揚塵管控、機動車船尾氣管控和重汙染天氣工業企業限停產管控等尚不到位。

在省生態環境廳3月20日召開的大氣汙染防治專題調度會上,該廳主要負責人表示,要充分意識到當前大氣汙染的嚴峻形勢,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完成目標任務。一是要“抓全年,全年抓”,持續推進空氣質量改善;二是要強化隊伍管理,對反覆出現的問題要嚴肅問責;三是要抓住關鍵,實施精準治理,各設區市要開展源解析;四是加強協調配合,要發揮好各地打好汙染防治攻堅站指揮部的作用,建立健全部門間的聯動協調機制。

無錫唯一“雙達標”

通報顯示,1月1日—3月15日,無錫是全省唯一的空氣優良率上升幅度、PM2.5下降幅度“雙達標”城市。3月21日,無錫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無錫上下齊抓生態文明建設的結果。無錫空氣質量改善主要得益於這麼幾條:一是無錫市委市政府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連續4年,生態環境保護會議都是第一個全局性大會。二是無錫大力淘汰落後產能,將45家燃煤電廠整合至25家,完成3100多臺燃煤小鍋爐整治,2300家企業達標排放。

在很多人印象中,海濱城市空氣質量較好。但1月1日-3月15日,連雲港PM2.5平均濃度7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9.2%;空氣優良率51.4%,同比下降20.2個百分點,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全省倒數。

連雲港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負責人說,與去年同期相比,連雲港內源汙染在降低,但空氣質量仍不理想,這其中也有客觀因素: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華北地區汙染物濃度大幅反彈,連雲港受其影響嚴重。同時,1-2月,影響連雲港的冷空氣少,霧天多,風力弱,擴散條件差。“當然主觀方面的影響,絕對不容迴避!”這位負責人說,工地揚塵、露天焚燒監管不到位等,也對空氣質量產生一定影響。

常州舉全市之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1月11日,常州市委市政府召開了新年全市第一個專項會議,就是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推進會。常州市攻堅指揮部成立秋冬季衝刺臨時指揮部,24小時統籌調度大氣管控工作。即便如此,常州大氣環境形勢仍十分嚴峻。

常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士表示,今年3月氣象條件不如去年,小風、對頭風較多,擴散條件較差,加上北方汙染團疊加,導致3月份常州空氣質量滑坡明顯。生態環境部門單打獨鬥的現象還存在,相關部門雖開展相關工作,但力度不夠。從管控上看,科學精準力度還不夠。

各地積極行動起來了

面對大氣汙染防控的嚴峻形勢,面對黨報頭版通報,各地高度重視,迅速部署實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南京、常州等地由黨政“一把手”專題部署;其他設區市也起碼是分管副市長進行部署、帶隊督查督辦。

1月1日-3月15日,徐州PM2.5平均濃度96.5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全省倒數。19日,徐州市召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現場推進會。“要堅決扭轉空氣質量下滑的局面,全力壓降一季度指標數據。”徐州市副市長趙興友說,全市要強化管控,將PM2.5改善目標進行分解,對空氣質量不達標的區縣,實行通報、約談。

“連雲港空氣質量下滑,我們壓力很大。”連雲港生態環境局宣教中心王從帥告訴記者,市長方偉要求,各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要親自部署並帶隊檢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3月份,連雲港全面實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針對突出問題,市生態環境部門成立42個督察組不間斷巡查,各縣區、鄉鎮以及住建、城管等部門,共同管控汙染問題。3月1日-20日,連雲港PM2.5濃度51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低。

為儘快扭轉PM2.5濃度不降反升的形勢,揚州將3月確定為大氣汙染防治攻堅突擊月,截至本月底,揚州都將以橙色預警落實管控措施。3月17日,揚州市副市長丁一帶隊專項督查了市區施工揚塵防控措施執行情況。

1月1日-3月15日,蘇州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率在全省分列 “第三好”和“第二好”,但對照考核目標,也未達標。“蘇州工業總量、燃煤總量、機動車總量都位列全國同類型城市前列,空氣汙染源基數大。”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蔣勐介紹,蘇州要求舉全市之力確保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根據PM2.5在線源解析,有的放矢地採取措施。3月18日,蘇州試運行發佈鄉鎮(街道)空氣質量排名,進一步壓實管控責任。

記者:許海燕 吳 瓊 實習生 沈佳暄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新華經濟369”。

頭條號關注“新華經濟分析師”,您的關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