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我們應該何時買入,關於買入時機-行為金融學第二十三課

在股票市場,交易的本質是分歧。你覺得價格低了想買,他覺得價格高了想賣,於是有了交易。有分歧才有交易,而交易量越大,代表分歧越大。

在股票市場上,股票的正常交易價格,反映的是買入方樂觀者的預期。而在做空市場反應的則是悲觀者的預期,但是在全球金融市場中,賣空都是有限制的,而且賣空成本大大高於買入成本。所以股價的最終價格始終反映了賬樂觀者的預期。

當股票股票交易量變大,代表著投資者分歧變大,價格又是反映了樂觀者的預期,所以價格會隨之上升,估值也會跟著大,風險會越來越高。

股市中有一句話:利好兌現是利空。這是說,當一則消息沒有被證實,處於謠言階段,通常會引起股價上漲,而當消息被證實後,股價會回落。這是因為消息在謠言區時,投資者分歧很大,交易量暴增,股價隨時上升。消息兌現,則分歧變小,交易量隨之下降,股價也會回落。

我們又該如何利用交易量來投資呢?在股市最能反映交易量變化的,是換手率。我們只要觀察換手率,當換手率暴增,沒有回落之前我們可以介入,當換手率開始下降,我們就要賣出。

分享以上觀點與君共勉,努力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積跬步以至千里,雖然緩慢但我在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