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吴亦凡,张若昀,张杰,彭昱畅,王杰,扒爷回复爆料帖

1:张艺兴蹭吴亦凡热度?



港真,每次扒爷在看到宝贝们提出这种犀利问题的时候都犹豫很久~说假话、或者场面话吧,自己心里过不去;说真话呢,粉丝就要跟我过不去了。但没办法,谁叫扒爷向来就秉承着客观、公正的吃瓜态度呢,所以还是要面对问题迎难而上了!

先来解答一下这个宝贝的问题:扒爷只就事论事,只说今天的这个热搜,虽然粉丝可能不信,但今天这个确实是“排在前面那位搞的”。不仅仅是因为“热搜名字谁在前谁买”这个定律(基本上这个定律是靠谱适用的),也包括很多因素。比如两个人谁在这个时期有宣传需要?比如现在是不是“前面那位”的电视剧正在播出呢?比如后面那位最近根本没什么新作品要上、不涉及到被剧方买热搜的情况,而且昨天前天刚因为代言“单独上热搜”,即便是出于品牌方的利益考虑,团队也不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让其他人蹭着自己爱豆的热度被关注的(人家品牌方花了一个人的钱让你宣传,试问哪个团队会傻到再带上一个人一起上热搜?);况且,看一下话题广场的情况也能知道。这个“主持人”显然是“前面那位”的粉丝,而且等到双方粉丝都下场屠版的时候,“某浪”也是置顶了“前面那位”粉丝发的那些“正能量”微博,谁是跟某浪合作的那位这答案不是已经显而易见了么?(最后当然要再次强调:不要因为扒爷每次分析一个现象之后,因为涉及到了哪个明星就不管不顾地抬杠、质疑扒爷是“黑”。扒爷也不想回答这种肯定要得罪某一方粉丝的问题,如果真的有粉丝“玻璃心”、不能接受扒爷的实话的话,那么大家就不要留言问这类问题不就好了么~总不能一方面好奇、想让扒爷八瓜,结果八出来的不是自己期待的“正面”的瓜了,就反咬diss扒爷,扒爷也hin受伤的~还是那句话:理性吃瓜,开心就好!理解万岁!)

2:张杰出g某女歌手?



港真,扒爷在看到这个宝贝的问题时,内心是拒绝的以及懵x的。在确认了好几遍凉凉应该指的是那位z姓女歌之后,扒爷再一次感到了震惊。要知道,这两位去年才刚刚因为合唱了某首ost、结果双方粉丝互撕来着,两个蒸煮的关系也很一般,怎么可能会有绯闻呢?况且,男方的情况也不用扒爷多说了,已婚男里面算得上是“清流”的;而女方那边的情况,扒爷前几天才刚刚说过(涉嫌被金猪老婆封杀的那个瓜),根本就不可能跟圈内同行而且还是已婚男星有问题的。最后扒爷也要再次提醒一下宝贝们哈:扒爷经常看到后台有很多宝贝问扒爷一些让扒爷这个娱记都“问号脸”的各种传闻、八卦,其中有一些是扒爷以前就澄清过的(比如这几天一直有童鞋问的“大眼姐”是不是和“凤凰”在一起了这件事扒爷就刚刚才八过),另外一些更是听都没听过。还是那句话:大家吃瓜为了娱乐当然是没问题的,扒爷以往也没少教大家如何辨别“假瓜”、“毒瓜”的方法,所以一定要记得在娱乐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吃瓜才好哟~

3:彭昱畅心急转型?



这个宝贝确实问了好几天了,扒爷就理解为你是想知道彭昱畅的瓜了哈~

彭彭因为个性傻萌所以确实是圈了不少路人好感,加上常常“语出惊人”、一言不合就暴露本性(比如之前一直表示自己想拍吻戏哈哈),这样的耿直其实反倒能让自己跟粉丝拉近距离、显得没有明星架子(而且彭昱畅跟某些小鲜肉“嘴上装害羞,私下撩妹约p信手拈来”,彭彭是真的比较单纯耿直的那种。倒不是说他就完全没兴趣恋爱,而是确实不太会跟女生接触的那种傻男孩)~再加上之前跟张子枫的那部黑马票房的电影印证了演技,所以彭昱畅现在也算得上是同期小鲜肉里比较有实力的一个。当然,彭昱畅也是有“不足”的,比如“娃娃脸”确实是很限制他的戏路。之前扒爷在讲到“童星如何转型”的时候,曾经拿小猴紫做过例子,说“宣布恋情对于那些童星出身的艺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便捷的途径”(更短时间地让网友对他“孩子身份”改观),估计也正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的这个“短板”,所以彭彭才会一直想拍感情戏或者吻戏。不过“少年感”也是不可多得的,放眼圈内这些“少年感”、“初恋脸”的男演员,人气都很高。所以扒爷的建议是:彭昱畅完全不用太着急,起码没必要每天都花心思在转型上。把演技磨练好,将来照样是“电影咖”的好苗子。

4:王杰早年黑料被扒?



扒爷真的是很冤枉了,明明之前就说过王杰当年“被下毒”事件的瓜了,结果真的有很多童鞋“缺课”没看过~但谁叫扒爷是个宠粉狂魔呢?当然还是要再说一次咯:

王杰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巅峰时期也的确是红透半个中国的存在。然而自从王杰胡萝卜之后,每当王杰再出现在新闻版面上或是热搜上时,就都是他讲述关于自己嗓子被毒哑的事儿。可话说多了,就很容易出现漏洞,前言不搭后语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时,“自己炒作”的疑点也就越来越大了。

其实关于王杰所谓的“被人加害”这件事根本就禁不起深八,因为你会发现王杰在不同时期说的话根本就不一样。能让当事人“前言不搭后语”的唯一可能,就是这件事压根就是王杰自己由于“被害妄想症”编造出来的故事而已。

而且正是因为王杰一再用这件事来博关注,导致网友在翻料过程中还翻出不少“黑料”,其中甚至还有“立场错误”这种问题:王杰一开始是在港台圈混的,那时候他很是瞧不起大陆。甚至为了能在台湾发展,没少公开说出“支持台du”的言论。青天白ri旗都敢挂,还有什么可“洗白”的?也是因为如此,所以之后等到王杰过气了、在港台混不下去的时候,想跑到内地来卖情怀发展,才会根本没人愿意买单。

抽烟喝酒对歌手的嗓子有多大的损伤,最典型的例子:如今的天后菲对比以前的现场唱功差了多少?(并不是diss天后菲,菲迷先别激动!扒爷说的是天后菲跟自己对比,确实是有差距的!)王杰自己作坏了嗓子,又嫉妒当年自己的“小跟班”谢霆锋红了,就故意撒谎、编故事(而且“小跟班”被爆出就是“下毒者”的时候,大家去回看一下是什么时间点?那个时候是不是突然冒出来很多关于小谢的负面言论?显然是有资本在背后要搞垮他啊!),可惜他当年各种耍大牌,已经让业内人对他反感了,根本没人愿意帮他,所以王杰如今连商演都快接不到了。

5:张若昀被父亲拖累?



结尾说一下“霍去病”这部剧的情况吧~一开始的确是有消息传出,这部剧要“先网后台”,但毕竟大家也知道,这部剧的版权可是y视爸爸的,这种不利于自己收益的操作自然是没那么好通融的。再加上由于这部剧涉及“篡改历史情节”等问题,被勒令整改、重新送审,时间上看也没那么快的。不过白宇作为配角倒是幸运地“躲过一劫”,起码没被主要牵连;倒是作为主演以及导演的张健、张若昀父子,在去年年底就被大规模地“全民声讨”了。当时不仅是一些历史粉、路人,还有一大批媒体号也纷纷下场批判(可不包括扒爷哟)。

实际上,这种“明显的舆论导向”自然不可能是偶然的:当时是因为有官媒(zi guang ge和gong qing t的旗下小号)先声夺人、发了两篇批判性的点评,这才有了后续那些跟风批评这部剧的媒体。至于可能会有一些童鞋问的“这部剧不是卖给了y视么?自己人怎么还能骂自己人呢?”这类问题,由于涉及到的比较敏感(毕竟那可是扒爷的顶头上司啊,可不敢多说),扒爷也只能隐晦地提醒大家:即使是现实中的公司内部,也有可能存在不同的“派系”,再加上涉及到的背后资本站队问题,这部剧被盯上也不足为奇了。

至于这部剧涉及到的“篡改历史人物”这种问题,其实扒爷一直也觉得:我们需要尊重历史,但也应该给予影视创作人一定的“创作空间”。就比如霍去病这个历史人物,在史书上的记载也未必就都是正面的,比如史记里就说他不体恤兵士、把肉扔掉也不给士兵吃。且不说这句点评是不是有疑点(总不能因为司马迁跟李陵交好,就认定了他对霍去病有偏见对不对?既然其他剧都以“史记”为标准,那就一视同仁都以此为衡量剧的标准吧),就说这个做法应该怎么拍?不论怎么解释、这显然都不太符合“伟光正”的形象,就更不用说其他的那些史书上记载的资料了。所以合理的剧情再创作是正常的也是可取的~但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并不是那些“创作”、也不是那些“与史违背”的“荒唐情节”,而恰恰是这部剧的导演(也就是张若昀的父亲)!

如果自己拍的剧,没办法达到“正剧”、“历史剧”这样的标准,那就不应该强行加上这样的标签来搞噱头!宣传的时候,成天嚷嚷着自己的剧有多精良、有多史诗级、有多严谨、多正剧范,结果当别人真按照这标准去审核的时候,又改口反驳“戏剧创作的艺术性”了?与其非要把“逼格”搞的那么高大上,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改成“戏说”或者“架空剧”呢~或许张导的确是想让自己的作品更有深度,也或许是他太想让儿子有一部“大制作”当代表作了,但不论是在这个圈子还是现实里:好高骛远都没什么好下场。套用葛大爷的一句台词来评价:“步子大了,容易扯着...”可惜了张若昀为了拍这部戏耗费的那一年的时间,心情和初衷是好的,希望未来他再接触这类历史剧的时候,能够再慎重、好学一些吧。

宝贝们的留言,扒爷每天都会看。但因为种种因素,所以不一定每个人想知道的瓜都能八到。扒爷会尽量满足大家的吃瓜心愿,也希望宝贝们让扒爷看到你们的支持和热情!!!!看完不点的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