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原油價格“異動”的原因是什麼?國內油價會跟隨上漲嗎?

浮雲視界


在稍早的回答中,我們做過一些討論。目前原油的價格受各方的影響比較大。

庫存方面,由於OPEC成員國集體限產,使得原油供求關係得到一定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原油價格,而我個人認為這是主因之一。

其次貨幣方面,由於此前美聯儲的加息預期轉為鴿派,使得美元暫時性的走弱。而在過去兩年間由於美國加息造成的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在此預期之下也有反彈的訴求,這是重要原因之二。

在地緣政治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對於伊朗以及俄羅斯方面的制裁目前稍有緩和跡象。且委內瑞拉方面的政局不穩,也多少構成了原油價格的支撐。當然,個人理解,這一部分對於原油價格的支撐稍顯不足。

同時,由於國內原油大部分來自於進口,而目前我國貨幣政策偏向寬鬆,這在美元固有價值升值的情況下,對人民幣造成了一定的壓制。所以,從貨幣端來看,這是利空於進口行業的。同時,由於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國內需求量增加的背景下,應該說,價格下調相對較難。由最新公佈的數據來看,社融增長,而M1貨幣不及預期,也說明社會整體貨幣形勢進一步趨緊。那麼,不排除未來央行有持續貨幣寬鬆的政策出臺,那麼人民幣便會出現新一輪的承壓。屆時,原油進口成本相應增加的情況下,國內油價或進一步走高。


醜鑑人生by


本週,原油迎來暴漲,布倫特原油週五(2月15日)收報66.39美元/桶,為2018年11月21日以來最高收盤價,周線漲幅7.13%;美原油報55.79美元/桶,也是2018年11月21日以來最高收盤價,周線漲幅5.84%。
而就在上週,原油大跌4.6%,當時我還寫了篇文章,預測油價年內首次下調即將到來,沒成想,倒是先上調了!
2月14日,國內油價迎來上漲,92號汽油每升漲4分錢,今年已經三連漲,累計每升上漲3毛。

漲價源自於減產力度超預期
2月12日,歐佩克發佈月報,1月份各產油國的石油產量超預期!減產幅度達到每天80萬桶歐佩克總產量維持在3080萬桶/日,較2018年12月減少了79.7萬桶/日,創兩年來最大降幅。其中沙特減產幅度最大,日產量下降34.9萬桶,到每天1021.3萬桶的水平。
據去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以俄羅斯為首的盟友達成的減產協議,沙特的原油產量目標為1031.1萬桶/日,該協議於今年初生效。可見沙特減產已經超出協議了。
3月產量數據表明,沙特自願加大減產力度,原油產量將較其在減產協議中承諾的水平還要低50萬桶/日。
除了之外,部分油田關閉,以及委內瑞拉受到制裁,產量下降,都促進了油價的上漲。
未來油價還會繼續上漲嗎?
對於中國的車主而言,油價上漲關乎出行成本。實際上,油價未來並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動力。
雖然上週股市受中美談判利好推動,導致原油也跟風上漲,但是誰能保證一定談成呢?還有經濟增長放緩是各國都預期的,這樣的大背景下,油價怎麼可能逆勢狂漲呢?
所以,各位車主,雖然油價三連漲,但是不要慌,未來該跌還是會跌的!

趙冰峰財經


1、OPEC組織和俄羅斯的大力減產,從今年1月開始,OPEC組織正式實施減產計劃,協議共同減產120萬桶/日。而opec領頭沙特減產更為積極,該國3月石油產量將從去年11月的1110萬桶/日降至980萬桶/日,幅度超過減產協議規定的水平。這給近來國際油價上漲提供了動力。

2、上週稍早沙特最大海上油田Safaniyah部分關閉,尚不清楚何時恢復正常產能。交易商表示,油價上漲受到這一意外事件的推動。該油田產能超過100萬桶/日。

3、據中國海關總署上週公佈的 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原油進口較上年同期增長4.8%,平均1003萬桶/日,因煉油廠在春節前增加庫存。這是進口量連續第三個月超過1000萬桶/日。中國對原油的巨大需求同樣推升國際油價上漲。

4、美國對委內瑞拉和伊朗的原油制裁也限制了石油供應,利比亞的內亂也導致石油產量下降。上週末尼日利亞大選結束後,安全威脅也可能影響該國產量。

最後,以上種種因素推升國際油價快速上漲,而受此影響,2月14日國內成品油也再一次迎來上調,而2019年國內油價已經3連漲,下一次成品油調價時間為2月28日24時,據卓創數據顯示,截至2月15日,原油變化率為正值5.03%,預計汽柴上調幅度220元/噸,下一次國內成品油調價很可能會再一次上調!


匯通網


原油肯定還會漲啊。從彭博終端獲取的最新關於原油持倉的押注表明原油的樂觀主義者已經準備好在原油的反彈中佔據主導地位。

從圖上可以看出,今年以來,布倫特原油多頭押注看漲的力度超過空頭的押注,這意味著原油市場是積極樂觀的。

到目前為止,情緒主要取決於原油空頭在做什麼。但上週五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的一週內,看漲押注上漲10%,創去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另一方面,原油空頭削減其頭寸5.5%。

在1月初油價暴漲15%之後,布倫特原油在近期一直處於中性,主要是受到貿易擔憂和創紀錄美國原油產量的拖累。上週,在沙特和俄羅斯均承諾擴大原油減產後,油價再度飆升。

同時,由於有報道稱,中美貿易談判已經達成共識,標普500指數於上週五創下10周高點。

總的來說,歐佩克和其他原油生產國的減產使得原油擺脫悲觀情緒。上週油價大幅攀升可能會說服佔市場三分之一的智能交易員結束更多的空頭倉位,而且由於布倫特原油突破一系列關鍵阻力,未來油價將進一步上行。



大張帶你看財經


在上一個調價週期,石油變化率1.65元,每噸可調整的幅度為50元,國內油價執行了壓線調整。2019年國內油價三連漲後,國際石油價格突破前期震盪的平臺,延續上漲的態勢。本計價週期,由於國際原油上漲後,保有的石油變化率為+5.03%,預計可調整幅度為220元/噸。如果國際石油價格繼續保持上漲的節奏,那麼國內成品油價格將會再次上調。

在歐盟調低2019年經濟增速後,油市的目光已經集中在中美貿易談判上,作為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兩大經濟體,中美貿易摩擦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可謂舉足輕重。如果歐盟的經濟增速放緩,使石油需求雪上加霜,那麼,中美貿易談判就主要問題取得階段性進展,無疑對世界經濟增速注入了新的預期,對國際油價的提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同時,OPEC+減產雖然在執行力度上大打折扣,但是作為重要出口國的沙特,持續減少產量和出口,仍然利好油價。近期委內瑞拉局勢,由於美國的制裁,委內瑞拉石油出口再次受限制,同樣,對國際油價形成有效的支撐。

當然,在美國製裁委內瑞拉的時候,有人認為伊朗會獲得喘息的機會,美國不排除暫緩對伊朗石油的封鎖,繼續允許部分國家從伊朗進口石油。而這僅僅是一廂情願的猜測,美國的耿直與堅持,在特朗普為了修牆宣佈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來看,特朗普的堅持和耿直已經被外界低估了。所以在後期石油價格的發展上,伊朗問題的不明朗化,仍然使石油價格走勢撲朔迷離。

而俄羅斯在經歷了寒冬後,由於季節性的問題而造成的的減產無法執行,在天氣轉暖後,將會形成事實,這對油價同樣形成利好,支撐石油價格的上漲。

需求疲軟和供應過剩一直困擾石油價格,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在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階段性成果後始見曙光,而OPEC+減產計劃的逐步落實,疊加委內瑞拉局勢和伊朗問題的因素,2019年國際油價將呈現震盪上漲的態勢。

而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會隨著國際石油價格的上漲,逐漸調高,不出預料,92#汽油價格將會再次上漲的7元時代!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受地緣政治及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影響,特別是特朗普反覆無常的個性及美國攪屎棍的角色,為全球經濟平添了諸多短暫性恐慌情緒,也使得國際主要商品期貨指數相應出現“異動”。個人認為,國際油價“異動“是暫時的,難有趨勢性上漲機會,突破2007年147美元/桶的高點更是不可能,預計會在50~80美元/桶的箱體中運行。炒原油期貨要力避死多頭或死空頭,把握好運行節奏。

國內油價自然會跟隨國際油價因觸發調價機制作相應調整。從長期趨勢看,油價漲多跌少,價格在緩步上升,主要與貨幣貶值、CPI逐年走高有關。


德廣天下JOE


我們先來看看國際原油價格是否異動

總體上來看,原油價格的趨勢性還是比較強的,2018年10月份開始的一波下跌趨勢以後,12月底展開了一波上漲趨勢。總體上來看,並沒有太多過多的異常波動,總體上都是趨勢性比較強的 。我們先來看看美元指數,因為原油價格都是由美元來標價的,所以得先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我們可以看出,總體上來看,美元指數在這段時間是呈現著上漲的趨勢,因此就會對原油價格的上漲形成壓制。

除了這方面的因素,其實很簡單,

2018年10月以來的下跌,一方面是由於2018年上半年以來的原油上漲趨勢,導致沙特、美國等主要產油國增加了原油供給,而在另外一方面美國的加息,以及全球經濟的萎靡對於未來原油需求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供給大於需求,價格快速下跌。


22018年底以後,原油下跌速度太快,OPEC國家進行了減產的措施,另外,原油也有點超跌,自然反彈也就不可避免。


以股易金


在國際油價下跌的時候,國內都一直在努力尋找藉口上漲,現在國際油價上漲,及有可能是高漲!我們只知道雞滴屁增加了,經濟發展了,就連老百姓呼籲取消的車檢都近乎翻倍地增加,但政府卻沒錢了。


隨遇而安76926527


國際原油還會上漲到58附近,原因是減產和委內瑞拉形勢導致的。所以國內汽油還要漲


星星月聊財經


跟漲我們絕不會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