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進入了科技時代,但有些學校非要逼著老師寫紙質教案,不要電子教案,對此你怎麼看?

高中數學卞志業


學校要求教師必須寫紙質教案,對電子教案不認可,老師該怎麼辦?當然是埋頭寫了。哪怕你再不爽,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也必須硬著頭皮把紙質教案“寫”出來!

不過話又說回來,上課的時候只要老師胸有成竹,整個教學流程做到心中有數,我覺得就算沒有紙質教案,教師準備好電子教案應該也不會讓教育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在我們這邊,教育主管部門也要求我們提供紙質教案,這種紙質教案可以是網上下載後修改的版本,也可以是自己手寫的原創版本。每個學期的期初,教育局相關人員就會來到一些基層學校去檢查期初常規工作。

而教育局相關人員檢查我們的常規工作,他們一般情況下只是看紙質教案,對於傳說中的電子教案根本就懶得看。一旦某個教師沒有紙質教案的話,相關檢查人員就會把那個教師的名字記下來,最後以文件的形式在縣區內通報批評。所以,還沒開學的前幾天,我們這邊的大部分老師就已經把相關的紙質教案准備好了,無論哪級哪類的檢查人員搞“突擊檢查”,我們都能夠拿出紙質教案來“獨當一面”。

當然,我們這邊的老師,上課的時候,雖然打印出來的“紙質教案”有帶到教室中,但很少有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將其翻開來看。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準備了另一手的教案——把上課的思路記在課本中,這樣自己上起課來思路更清晰;另一方面,複製出來的“紙質教案”根本不合我們的口味,既不符合教師的教學風格,也不符合農村學生的具體學情。所以,我們提前準備的“紙質教案”唯一的功能就是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無論是寫出來的紙質教案還是打印出來的紙質教案,或者是自己謄寫在課本中的教學思路,再或者是電子版教案,只要能夠輔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至少做到一課一得,那麼這種教案無疑就是優秀的教案。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紙質教案逐漸會退出教育教學的“舞臺”,而各種性價比更高、實用性更強的教案也會逐漸從“幕後”走向“前臺”。而在這種情況下,電子教案會逐漸替代紙質教案,成為“主流”。因為電子教案便捷、可操作性強等特點,正逐步為廣大教師所青睞。

如果你是校長,你更傾向於讓教師撰寫電子教案呢?還是讓教師把電子教案的內容用教案簿再一筆一劃地謄寫出來呢?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從教四十年,過去沒有電腦,都是寫紙質教案,由於每屆學生不同,所以教案是每屆重寫一次,每次都有新的設計和想法,對上好課是有一些作用的。

後來形式主義越來越嚴重,要交的材料越來越多,各種小結,報表,備課筆記加課後反思,等等,還有判卷批作業,實在忙不過來,只好應付了。

後來有了電腦,應付檢查方便了,複製粘貼,修修補補,改頭換面,比手寫省事多了,反正交上去的材料領導根本不會看。

我一個同事每次只換個封面就交上去,我向他這也行,他神秘的跟我說,怎麼不行,前二次交材料時故意把中間幾頁用漿糊粘幾點,結果發下來還粘著,領導根本不會翻看。

形式主義真是害死人,一切都要留痕跡,什麼都要材料為正,材料是正是假反而不重要了。這一切,都源於相互不信任,領導不相信教師真正會按照他們的規定去做,教師也不相信領導所有的規定真正是為教育,所以相互採取這種方式應付。其實極大多數教師都是盡責盡心教好學生的,領導要相信教師,多深入課堂,多聽聽老師的課,多聽聽學生的意見,比整天坐在辦公室看材料效果要好得多了,官僚主義是形式主義的根。不改變官僚主義作風,不管你要教師寫電子的材料還是重新要手寫的紙質材料,只會加重教師負擔,湯換了,藥還是那個藥,有用嗎?


瀛島青松


手寫教案是必須的,那是年輕教師提高教師業務素養的必有之路!

畢業的時候,正好是課改剛開始不久,我記住了教育專家葉瀾說過的一句話,葉瀾說:寫上三年教案不一定成為教育專家,但寫上三年反思肯定能夠成為教育專家。於是那個時候,我們學校就拋卻教案,改成寫反思,每週兩篇反思,一個月一查。但作為新任教師,不寫教案印象根本不會深刻,看和批註都不如自己根據自己的理解寫一寫,寫出教案,思路特別清晰,上課的時候非常順暢,於是我不但寫反思,而且寫教案。

這一些就寫了五年,我的課也上到了省裡。



電子教案盛行以後,我就不再寫了,領導的意圖是用電腦打教案,但說實話,我們所用的教案都是從網絡上下載的,甚至上課的時候根本就不用教案,知道嗎?現在上課基本上都不備課,課堂上就是瞎講,“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所謂的電子教案其實是形同虛設,等到查教案的時候,隨便在網上下來點,有的甚至連下載符號都帶著,更有甚者連原教案中的姓名學校都沒改,簡直讓人啼笑皆非。

在這種情況下,說提高教師的業務簡直就是空談。

有一天打掃衛生,突然看到角落裡我的教案和反思,厚厚的一摞,打開一看,工整的楷書,排列的整整齊齊,突然感覺到非常的欣慰,正因為那些年紮紮實實地手寫了幾年教案和反思,才為自己的教學素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我在課堂裡遊刃有餘。

去年的時候,為了參加市裡的一個活動,也為了使自己儘快迎合新理念,我利用課餘時間紮紮實實地寫了一本教案。當時的想法就是,抄也要把最先進的理念和最優秀的課例裝進腦子裡,也要徹底掌握!那次活動,取得優秀的成績,再次說明,要想提高業務素養必須


下點苦功夫,拿起筆紮紮實實地寫幾個教案!

有人說,寫教案已經過時了,其實不然,不管多先進的設備,都代替不了人的作用,課堂是師生之間的對話,與一個水平高的人對話,是一件幸事!讓學生與你對話當成一件幸事,那你必須下狠勁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和水平。手寫教案是很有必要的!


寐語小築


我是大學老師,從手寫教案到word 排版教案,到網頁形式教案。這還是小二十年前的事,我的電子教案和網站教案都是學校第一份,所以當年教案比賽我得了n次一等獎。

教案是課堂過程的一個腳本,它記錄了每個教學細節和教學內容。

電子教案有電子教案得天獨厚的優點,靈活快速,圖文並茂,形式豐富。但是它也有弊病,也是後來我運用的過程中發現的,人都有惰性,第一次擬定教案做的認真細緻,第二次修改了不足,第三次,第四次,……就不變了。教案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這對大學老師來說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對日新月異的中小學教學來說就很大了。此外,手寫教案也是中小學老師鍛鍊手寫能力的一個過程。


倬彼昊天_嘟嘟蟲


對於寫紙質教案,小徐老師是頗有微詞的,因為確實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前年全國要求事業單位減少辦公耗材,小徐老師以為會要求老師把紙質教案改為電子教案,但是結果還是要求手寫教案,一切電子教案或者打印的教案的都不被上級承認。

小徐老師二十年前剛畢業那會兒,學校還沒有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備案靠翻教輔資料,看別人的優秀教案吸取別人的教學經驗等。那時候我講一課要寫10多頁的詳案,而且都寫在講課之前,是真正的為講課做準備。

但是近年來,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開始進入課堂,小徐老師備課從手寫教案轉為做課件,只要做好課件,我一節課想講的內容就全部體現在裡面了,備課工作也就準備好了。

這樣一來,手寫教案就成了“二姑娘梳頭——多此一舉”了。所以手寫備課就變成了應付檢查的唯一工具,不得不寫,但又跟講課沒有多大關係了。

電子教案和手寫教案相比,手寫教案不能“複製”“粘貼”,而電子教案可以“下載——複製——粘貼”,因此,老師們一直以來要求被寫紙質教案,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怕老師們“投機取巧”考慮吧。

小徐老師覺得教育是最需要與時俱進的了,既然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更能吸引學生,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使課堂知識量覆蓋更廣,為什麼不把對紙質教案的檢查轉移到對上課課件質量的檢查上來?

總之,小徐老師主張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規範和檢查,能夠多一些時代氣息,鼓勵老師們多手段備課,而不是把全部精力用在手寫教案上。


指尖教育帝國


紙質有紙質的好處,電子文檔也有電子文檔的弊端,關鍵還是看這個老師是怎麼想的。。。

比如我校,最開始最初要求必須手寫,老師們很多都是抄抄抄,字跡只有自己認識。

後來可以電子文檔了,這下抄起來更容易了,網上百度一大把,有些交上去的教案狗屁都不通

這幾年加強了檢查,但是,可以說使用電子文檔的全是參照別人的上課內容,而自己都逐漸趨於平庸,上課毫無新意,全是老套。

最近兩年,我又開始了寫紙質文檔,重新設計自己的課堂,只著眼於知識點的解剖,感覺非常充實而有收穫。

個人覺得,不管什麼方式,還得從提高老師自覺性入手,怎麼讓老師心甘情願地去備課才是重點,如果老師想上好課,那他隨便哪個方式都會整的很好。


只是一粒塵埃


我記得我剛入職的時候就是要交紙質的教案的,那會我們用了一個比較討巧的方法,就是用活頁紙來寫,這樣的話,檢查過又沒有被蓋章的時候下次還可以繼續交上去檢查。

不過後來我們的領導們知道了,就每頁都蓋章,我們只能乖乖每次都寫了。

不過我突然又想到一個方法,建議複印好,這一次可以多次用。

不過現在我們幾乎都用電子教案了,這樣更加高效又環保,也便於交流和傳承。

現在還要求交手寫教案的是要老師練字嗎?心疼這些老師!

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只能想想手寫的好處

第一個好處就是練字。

第二個好處就是寫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深入思考的過程。

第三個好處就是保留手寫的東西有一種感動………(我其實在湊字數😂)



MsXiaxia


在信息時代,還要老師採用舊石器時代的教案方式,責任不能一味推給學校,部分教師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其實,這一個問題,多年前就已經出現——當電子信息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關於電子和紙質教案之爭,就從來不絕於耳。

三水三心曾經長期在學校負責教學管理工作,對於這一個問題,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但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也有一些難處。下面,我們談談紙質教案的產生、電子教案的挑戰以及將來的教案該採用什麼方式這三個問題。

第一,紙質教案的前世今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

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教案的,這還真的不好考察。反正,孔老夫子,是沒有成型的教案的,因為,他的教育,幾乎都是隨性的,所以,《論語》只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而非嚴格意義上成體系的教育學專著。

在古代,私塾(國學)的老師,也沒見有什麼嚴格的教學設計,因為,那個時候,教學內容是固定的——四書五經;教學方式也是基本固定的——背誦和書寫。三水三心估計,教案,其實是應該隨著國外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而逐漸傳入的。因為,教案,非常關注的,是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內容的設定、方法的選定!

而那個時候,由於技術的落後以及材料的相對稀少,老師,只能採用手抄的方式。上個世界90年代,三水三心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上課,都是拿著一本手寫的筆記,給我們講課——其實,那些筆記,就是相當於一本書!

也就是說,為什麼需要紙質的教案呢?是因為技術的落後,沒有辦法!

那如果有新的技術出現了,我們還需要停留在手寫階段嗎?舉個例子來說,有了飛機,你還選擇徒步嗎?

第二,電子教案已經成為潮流

電子教案或者電子備課,在計算機興起不久,就開始廣泛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三水三心所在的學校,為此還專門申請建立了一個教師單子備課室,方便教師查閱資料。後來,還為每個老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其目的,也是為了方便老師學習。再後來,還在全校開通了wifi全覆蓋,讓老師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查閱到新的資訊,為教育教學服務。


要知道,教育的發展,始終是與技術的發展相互助力的——教育,推動技術的發展,而技術,必定會反作用於教育!

我敢肯定,在電子技術興起不久,各個學校,其實是非常支持老師們使用電子教案的。我所在的學校,就曾經制定了一個制度,45歲以下的老師繼續使用電子教案,45歲以上的老師,鼓勵使用電子教案。我下載還記得,當年,一位即將退休的老師,用“一指禪”打字的場景!

我在擔任教務主任的時候,甚至建立了學校的教案庫——下一個年級的老師可以再上一個年級老師教案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完善,而沒有必要另起爐灶,淘神費力,很受老師們的歡迎。

但隨之而來的,就產生不少的問題。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有個別老師,開始不願意認真備課了——在管理學上,始終會有那麼一些人,是需要監督督促的。

這部分老師,直接採取拷貝的方式,不做任何修改,甚至,完全不用備課——你說,這樣一來,教學效益從何而來?質量從何而來?要知道,每個班的學生,都具有其獨特性——如果不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做適當的改變,我們不就是在誤人子弟嗎?

特別是互聯網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教案,只需要從網上下載即可,更加深了這種現象。所以,才會有不少的學校,返璞歸真,要求老師使用手寫教案!

第三,只有教師和學校雙方都轉變,才能徹底轉變陳舊的管理和書寫教案的方式

其實,只要能達到提高教學效益、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下,合理使用技術手段,為我們服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但這裡,卻有一個前提,就是學校的管理者和老師,偶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學校管理者,要信任教師,採用多種管理方式。

我們知道,檢查教案,是教學常規檢查的重要內容——但作為學校管理者,能否不再採用原來那種檢查教案本的方式,而採用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隨機檢查的方式呢?三水三心就曾經建立過一個由學校自身教師組成的課堂巡視小組,對全校課堂進行巡視——一般不檢查教案之類,但一旦巡視中發現了教師沒有精心備課,處罰是很嚴厲的!

另外一種,就是不管你寫不寫教案,作為學校,只要結果——效果達到了,獎勵,沒有達到,那就需要懲罰。三水三心所在的學校曾經有一位老師,堅持不願意寫教案,我後來就給校長提議,對他使用用結果考核代替過程考核的試點——後來,這個老師,主動申請調整。

作為老師,要站在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角度上,精心備課。

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一個學校也好,全國的教師群體也好,始終會有人,工作責任心不足的。但三水三心以為,絕大多數老師,還是盡職盡責、愛崗敬業的,只要樹立起來“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教學觀,我們的老師,一定會把每一堂課上好,把每一節課備好的。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不管你願不願意,手寫教案,註定將會走進墳墓,而電子時代,已經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乃至思維的方式——希望某些學校,不要開歷史的倒車,扭住固有的或許成功過的方式,那註定是要被人恥笑的!


三水三心


江蘇省著名特級教師、著名教研員蔡明先生說:檢查老師的教案就是缺德。

江湖滿地一愚翁認為逼老師寫紙質教案是很不科學的管理,會浪費一線教師寶貴的時間。

江湖滿地一愚翁認為,凡是須要逼的事,一般情況下其本身就值得懷疑。我們一線教師大多勤奮上進,只要是合理的有意義的事,我們大都會自覺地去做,不須要管理層的“逼”。“非要逼著”,這說明手寫教案在我們一線教師看來基本沒有意義。

個人以為,手寫教案對於剛入職的新老師是有意義的,除此之外,就是在浪費老師的生命。一般情況下,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師備課只須要寫簡案,即將教學設計簡略地寫在教科書上即可。我們知道教學是動態的,很多教學預設和教學現場差別很大。有經驗的老師都會根據教學現場及時調整原有的教學設計。教學簡案的好處在於只預設大致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這樣就便於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變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從而達成更高效的教學。如果學校非要逼著所有老師手寫詳細的教案,對於有經驗的老師而言就完全是浪費時間。

對於一些教學藝術精湛的老師而言,備課完全可以在心中完成,連簡案都沒必要。

江蘇著名特級教師和語文教研員蔡明先生曾說:他從不檢查老師的教案。即使領導要求,他也不會檢查。

“看一個老師有沒有認真備課,你去聽他一節課就不全明白了嗎?何必多此一舉地去查教案?看一個老師一學期有沒有認真教學,你看他的班期末考試成績就不全明白了嗎?何必查他一學期的教案?”

“老師太累太辛苦了,教案完全可以靈活處理為簡案和心中有案。非要逼著老師手寫教案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就是一種缺德行為!”

蔡老師的話擲地有聲,大有為一線教師做主的氣概。我基本贊同!

江湖滿地一愚翁認為,大多數一線教師都很認真,很累,就不必再用毫無意義的紙寫教案來為我們“增負”了。電子教案也無必要。

江湖滿地一愚翁發現,多數管理者似乎不信任一線教師,用這樣那樣的檢查來督促我們,鞭策我們。個人覺得大可不必如此!這樣的檢查讓我們大多數認真工作的人感受到不被信任、不被尊重,因而影響我們工作的積極性。說實話,一線教師中的個別敗類,你用任何檢查也鞭策不了他。

既然把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那麼也要把教學還給我們一線教師。畢竟,我們在最前線,我們最瞭解教育教育的實際情況。

領導們,我們已經很拼了!教案真地不必手寫,不必檢查了。

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教學還給教師,這樣才會有好的教育和教育的創新。教育創新的基本前提是被信任,被尊重和相對自由寬鬆的環境。逼著寫紙質教案等不科學的管理可以休矣!



江湖滿地一愚翁


這個學期,我剛好就遇到這樣的事情!

我們學校已經連著三年都是寫電子教案了,可是這個學期,學校忽然要求寫紙質教案,大家都有點難以接受。

學校領導的理由是,有一部分教師利用網絡的便利,教案都是從網上覆制粘貼過來的,根本沒有起到備課熟悉教材的目的。而且有的教案,今年甲用,明年乙接著用,只是改一下名字,有時候連日期都不改一下,所以領導要求必須用紙質教案,自己手寫。

對於這個要求,大部分教師都難以接受,覺得紙質手寫教案就是歷史的倒退。而且在教育部出臺文件給教師減負的情況下,這明顯是增加教師的負擔。畢竟手寫教案更加費時間。領導說抄寫粘貼複製教案的情況,在手寫教案裡面同樣存在。並且,不是提倡教師學習優秀教案嗎?網絡上面的優秀教案優秀教學PPT,不是都可以拿來借鑑嗎?教師可以根據這些教案,然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這是可以的!

教學質量好不好,與寫出來的教案到底有多大的關係呢?要說備課,我們更多的教師都是習慣把重難點備註在教材上,並且課堂上也會臨場發揮,隨時改動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學生,是隨時會有不同想法的學生。教學內容應該隨著學生變化,而不應該被教案限制!要說學生成績的好壞,備課起到的作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教師對課堂的把控,學生上課的接受度,課後習題的訓練,教師對知識的概括能力,都非常重要!

期望領導不要為了檢查而讓我們寫紙質教案,因為真的太費時間了!一節45分鐘的課,電子教案20分鐘可以完成,手寫教案要30分鐘以上!加上製作PPT的時間😭,一節課要花60分鐘去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