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課堂,小學生“奇葩”造句:“我的媽媽又高又矮”

現在中小學校,都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字詞運用和語言表達能力,造句和作文都是很好的訓練和考察方式。當然中小學生如果想提高語文成績,還是要多讀書,從國學經典開始,逐步讀一些童話和性格情商培養方面的兒童書籍。多讀書肯定對同學們的字詞運用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提高,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耽誤了複習和寫家庭作業的時間,但是實際上讀書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都特別有益,而且孩子們也能在書本中學到很多老師沒有傳授的知識。


一般說來,用“又……又……”造句的時候,同學們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平時在生活中,什麼樣的狀態和形容詞是可以同時用的,或者說自己在做某件事情時同時有了哪兩種狀態。比如:“我又聰明又懂事,爸爸媽媽都很喜歡我。”或者說:“蘋果又香又甜,看起來很誘人。”可以看到:第一句中的我同時具備了“聰明”和“懂事”兩種狀態,因此“爸爸媽媽很喜歡我”。而蘋果又同時具備了“香”和“甜”兩種狀態,因而看起來“很誘人”。

而用“先……再……”造句也不難,首先我們要看到“先”和“再”是兩個表示時間順序的字,因此我們在造句的時候要思考一下:我們在做哪件事情的時候,是先做什麼,在做什麼呢?比如:“先把水燒開,再把餃子放進鍋裡。”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上面這個句子是有個先後順序的,而不是像漫畫中這個小朋友造的句子:“先生,再見。”雖然也包含了“先……再……”這個關聯詞,但因為沒有表達出時間順序,因而是錯誤的。


上面這張漫畫裡,老師要求同學們用“愁眉苦臉”和“笑逐顏開”兩個成語造句,結果這個小朋友說道:“每個月發工資時,爸爸愁眉苦臉,媽媽笑逐顏開。”從字詞和語法來說,他的造句是正確的,而且形象很生動。不過像他父母這樣既特別又搞笑的生活狀態,恐怕不是每個家庭都有的。我建議:同學們在造句的時候還是儘量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狀態,不要太標新立異,以免被閱卷老師扣分。


用關聯詞“如果……那麼……”造句,在平時的測驗和考試中也很常見。其實關聯詞“如果……那麼……”和“因為……所以……”含義比較接近,不過前一個關聯詞除了因果關係,前半句還是後半句的前提條件,而後一個關聯詞則只包含因果關係。比如“如果我有一輛車,我就開著它上班。”這個句子分為兩層含義:一是因為有了車,所以我才能開著它上班;二是我必須先有一輛車,我才能開著它上班去。


至於關聯詞“不僅……而且……”,從字詞含義上看,漫畫中的小學生造句似乎並無不妥:“爸爸出軌了,不僅媽媽不安心當家庭主婦,而我也不專心聽課。”實際上關聯詞“不僅……而且……”除了並列關係以外,還有遞進關係,也就是在語境上要更強調和注重後半句。比如:“這個文具盒不僅美觀,而且實用。”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文具盒只是“美觀”並不稀奇;這句話主要表達的是:這個文具盒在外表“美觀”的基礎上還特別“實用”。因此,漫畫中的造句沒有表達出遞進關係,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