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只有7.8,这部烧脑力作要砸了《看不见的客人》招牌?


这是一部关于小孩才做选择,大人我全都要,哦不对,母爱至上的电影。

影片一开场,便是悬念的钩子,一场发生在1989年11月的一场异常的暴风雨,一台电视,一台录像机以及一场意外,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由于好奇,男孩尼克目睹了邻居安杰杀妻的现场,而在之后的逃亡中不幸遭遇车祸身亡,

接下来的剧情也一路高能,剧情几乎每十分钟就有一次反转,看到最后几乎已经数不清反转了多少次。

更难得的是,在一路开挂式的密集反转下,剧本依旧能够自圆其说,前文出现的铺垫也都成功呼应后文。

与《看不见的客人》相同,都是讲述父母寻觅失踪儿女的故事,不过这一回,母亲却要独自一人承受一切。


如果抱着对《看不见的客人》一样的高期待去观看这部电影,那你可能会有所失望。

在这部《海市蜃楼》中,导演奥里奥尔·保罗不再执着于闭合式神秘,在凶手是谁这一问题上死扣。

而是转向开放式,在凶案一开始就将凶手公之于众,将观众对于案犯凶手的好奇心转化为对剧中男孩的关心。

影片中有许多女主的闪回片段,这些片段将悬疑的节奏放缓,给予了主角和观众思考的时间,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由紧凑节奏密集信息推理而营造的推理氛围,也让不少人在影片中段就能猜到结局。

可这时,勾住我们的已不再是一场凶案那么简单,而是主人公在早已注定的命运里“身世浮沉雨打萍”。


尼克弹唱的歌,叫做《Time after Time》,这首歌的歌词,很好影射了接下来的故事和时间、迷失、等待、找寻

有关,一语成谶,歌词是这样的:

If you're lost you can look and you will find me,Time after time

如果你走丢了,你可以寻找,你会看见我,一次又一次

If you fall I will catch you, I will be waiting,Time after time

如果你跌倒我会抓住你,我会等待,一次又一次

对于悬疑电影来说,要讲述一个有关“蝴蝶效应”、“平行空间”的故事并不简单,要求导演把控好每一个细节,任何微小的失误都难逃观众的眼睛。

但追求细节的环环相扣正是奥里奥尔·保罗的拿手好戏,在《看不见的客人》中,每一个用来揭秘的细节都在观众不经意间埋好伏笔,最终又关联成完整的线索。

1 次蝴蝶效应,2 条时间线,3 个平行时空,15小时扭转时空改变命运……如此复杂的全新设定组合。

而《海市蜃楼》当中出现了两个时空,并且两个时空之间还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从创作角度来看,保罗的这次作品创作难度无疑大大提升,相对应其呈现出的烧脑程度则必然也有着全面升级。

隔空对话,跨时空拯救,导演用虚实反转的方式为观众讲述故事。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观众就在猜测不断推翻不断反转中度过。


硬科幻影迷都知道:穿越时空改变过去,通常要付出很惨痛的代价。

比如,2004年的高分佳作《蝴蝶效应》

男主伊万通过记事本,穿越回童年,想弥补当初犯的错,可现实是他一次次的更改,只能越来越招致现实世界的不可救药。

一切就像蝴蝶效应般,牵一发而动全身。


再比如,英国的经典悬疑片《恐怖游轮》

来自死神的惩罚,来自不愿放弃的地狱轮回,来自一位母亲的救赎。

Jess所有的记忆都是在失忆之后重新建立的,她只记得一个轮回,这是一个封闭死循环。

她每次充满希望来到码头,之前的记忆就全部都丧失了,然后又陷入死神的圈套,周而复始,永不通关。

一点细节都不浪费的精巧结构电影,把循环轮回的结构发挥到极致,女主的美腿穿梭在N次的命运交汇里……

将自己沦陷入永恒的悲剧中。



这部《海市蜃楼》大框架上遵循了这一硬科幻原则,贝拉醒来第二天,恶果铺面而来:女儿失踪、身边的人都成了陌路,原本建立的家庭、事业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完全陌生的自己。

去警局做户籍调查,丈夫和女儿的确不算亲属。

蝴蝶煽动翅膀的恶果,远不止此。

如果说《蝴蝶效应》是“回到过去改变今天”,那《海市蜃楼》就是“过去未来互相作用,昨天控制着今天,今天影响着昨天”。

毕竟,被贝拉救下来的尼克,顺利地活到了25年之后。

长大后的尼克在哪儿?是否还保留着贝拉的记忆?

贝拉一脸懵逼,何去何从?

救尼克还是找回家人?时空隧道是否还能打开?当年的凶手是否逍遥法外?


导演反转王对细节的把控,大家在《看不见的客人》中就已经领教过:

计时器

打火机

座椅调节

凭借大量的视觉密码,《看不见的客人》完成了极具张力的反转结局。

到了《海市蜃楼》,强度升级!

这种细节把控细化到了一个手表、一个铭牌、一个火柴盒、一张小卡片、一段新闻播报......






这些不起眼的物件,每处都强迫观众思考,每个细节互相勾连,缺一不可。

排列组合顺序不同,对结局的理解也不同。

电影就此将科幻、悬疑、犯罪三种类型融合,稍有差池就容易出BUG,剧本难度再提升一个等级,一步一步带着观众探索谜底。

还是那句话:不看到最后一秒,永远做好推翻既定事实的准备。

毕竟,电影名为《海市蜃楼》,我们看到的,也许全是假象。

还有,进影院前,务必提前上厕所,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片子,没有一处多余的镜头和台词,漏看一个细节,观影体验减10分。

电影刚结束,就听边上一个女的在嘀咕:她好贪心,女儿也要了,老公也换了。


有的小伙伴看完可能会感觉似曾相识感很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