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蘭花?

魚米蘭花


蘭花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觀賞花卉,它其實有非常多的品種,觀賞性各不相同,比如常見的中國蘭花,看起來會特別清新高雅,搭配一些中國風的陶瓷盆,會顯得格外優雅。



而洋蘭總會顯得豔麗、好貴,觀賞性各不相同,可以擺放在不同的位置。



很多人都以為蘭花很難養護,其實這都是因為沒有掌握它們的生長習性,如果你瞭解清楚蘭花是生長在什麼樣的自然條件下,針對它的養護環境進行適當的調整,能在合適的位置定期補充水分,蘭花就能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了。



比如常見的蝴蝶蘭,你就可以將它擺放在一個你每天有散射光的地方,不要讓陽光直射或暴曬,每天給3~8小時左右的散射光,最適合擺放在朝南或朝東的窗臺。


養花交流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蘭花?

個人認為,蘭花高潔典雅,雅俗共賞,從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蘭花的雅,說的人太多了,而我,想說說俗人賞蘭。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的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但願春花開,能將夙願償,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這是從小就聽的一首歌,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像歌中所唱,從山中來,帶棵蘭花草……


現在我的家中,只養著一顆下山蘭。也曾嘗試著養過墨蘭,可能是環境,也可能是人品吧,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心裡想著,還是別去禍害我這麼愛的蘭花草吧,還是養在愛她,她也愛的人家裡吧😅。

當今社會,誘惑多,慾望就多,人們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這時候,人的身體需要休息,精神也需要清空。

而面對蘭花,她那纖纖的葉,柔而不嬌,剛柔並濟,寥寥幾葉,不掙不搶,便可入詩,可入畫,仿若置身深幽空谷,與草木為伴,紛繁雜事,皆拋至腦後。使人的靈魂,或修復,或洗滌,或救贖。


愛蘭、養蘭、詠蘭、畫蘭,這是我一輩子,樂此不疲,一直想做,也正在做的事兒……


悠悠慢語解花


這不是一兩篇文章可以說清楚的,蘭花高雅,超凡脫俗,有君子之風,自然喜歡的人越來越多,說明社會風氣的迴歸。然而也有一些炒作的原因字裡面,下面轉發以前的一篇文章,希望可以參考:

蓺蘭花和玩盆景互相掐,還是缺文化

花木君

蘭花被譽為國蘭,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與梅、竹、菊合稱“花中四君子”,是高潔典雅的象徵;盆景則是中國優秀傳統藝術的代表,內涵極為豐富。喜愛蘭花的相互稱為“蘭友”,栽培盆景的則稱為“盆友”,蘭友和盆友擁躉甚眾,由於二者略有區別,有時候難免爭議。

蓺蘭之人,認為蘭花具有端莊之相,飄逸之態,又兼王者之香,傲視霜雪,因此植蘭賞蘭品蘭,藉以寄託情懷,當之無愧的為文玩清供的第一首選,而盆景偏重製作年功,容易沉迷於匠氣,玩物喪志。

而玩盆景的朋友則認為,蘭花雖然姿態清雅,清香怡人,然而無需太多精力,只是藉助於自然所賜,偶然所得,貪天之功,頗無新意;而盆景則發揮人的特性,融合自然情趣,奇思構想,積年累月,精心培育,方能展現鬼斧神工之態,因而更多的展現人的要素,因此對蘭友頗有指摘。

其實,蓺蘭和盆景都是中國傳統藝術門類,二者之間並無太多對立,反而是相互借鑑,相互促進,相互感染,相互融合,其中都蘊含著深厚的藝術底蘊和文化傳統,寄託著優秀的傳統人文思想和情懷。

蓺蘭和盆景在我國的栽培歷史都很久遠,難分伯仲。蘭花鑑於文字記載略早,在先秦諸子文獻當中,多見蘭花的身影,尤其是以屈原和孔子的讚譽最為著名。盆景的記載出現略晚,然而從考古發掘來看似乎更為久遠。

屈原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反覆吟唱著蘭花。《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等等,在屈原看來,蘭花是君子,德行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藉以抒發自己的志向抱負和忠貞高潔的德行品質。孔子的《猗蘭操》:“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為倫也。”。在屈原和孔子的推崇下,蘭花成為後世文人的精神寄託,歷朝歷代詠歎蘭花的詩詞歌賦俯拾皆是,無數文人墨客無不為之傾倒,或藝養於書齋靜室,或陳列於案几窗臺;或吟詩作賦以詠歎,或揮毫潑墨以駐形;大有“子夜唯恐蘭睡去,故而秉燭把花照”之痴迷之人。

盆景古代叫盆栽,些子景,最早文字記載出現在宋明時期,然而考古發現的瓷片以及一些古代壁畫的實物和形態,證明了盆景起源很早,只是形成一種文化則在漢唐時期,從山水畫藝術轉變而來,南朝畫家宗炳《畫山水序》中:“昆閬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回”,唐代白居易的《栽松二首》:“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蒼然澗底色,雲溼煙霏霏。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達。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得見成蔭否?人生七十稀。”記載白居易自栽松樹盆景幾十年,對松樹盆景蔚然成林,蔥蘢突兀,富有強盛生命力的歌吟。

由此可以看到,蓺蘭和盆景都是古代文人墨客喜愛的生活興趣之一,即可以養花種樹,修身養性,又可以排解情緒,怡然自樂,還可以寄情於物,抒發情懷,因此逐漸形成一種物質文化藝術,感染和薰陶著後代的文人志士。而這並不存在衝突和對立,既可以蓺蘭賞蘭,又可以栽松種樹,一樣可以陶冶情操,而把這二者結合起來的古人,當以唐代著名詩人“詩佛”王維莫屬。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有“詩佛”之稱。書畫更是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的山水畫對後代影響顯著,尤其是對後來盆景的造型起到了先導作用。王偉不但在山水畫貢獻頗豐,而且還蓺養蘭蕙,唐代馮贄《記事珠》中記述:“王維以黃瓷鬥貯蘭蕙,養以綺石,累年彌盛”,把蘭花和盆景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相互融合。

那麼為什麼如今有些蘭友和盆友相互掐架,其實還是對蘭花和盆景的文化了解不透,文化涵養和個人修為不到所致。近些年由於歷史原因,傳統文化出現斷層,功利思想嚴重,不少人種植蘭花和栽培盆景,並非為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而是把之當成發家致富,牟利生財之道,因此片面的從蘭花盆景的價值上予以優劣評價,反而忽視了文化價值。

前些年的蘭花炒作,使得不少人趨之若鶩,種植栽培蘭花蔚然成風,囤積居奇,炒作販賣,譁眾取寵,坑蒙拐騙,在那時候,有的蘭商對盆景藝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炒作風潮過後,幻境破滅,遍地狼藉。而近些年隨著盆景熱的崛起,又形成了一股風潮,大家紛紛奔著盆景而去,挖樁採樁,破壞資源,製作炒作,大肆宣揚,不少盆景界人士受不住誘惑,也紛紛加入吹捧之列,一些盆景樁材,在眾口一詞的叫好聲中,屢創天價,於是乎,跟風者甚眾,這時,玩盆景的又反過來對蓺蘭人士貶低諷刺,極盡挖苦。這些現象,其實背後都是一個“利”字驅趕,完全喪失了蘭花和盆景的文化內涵。

由此看到,如今在蘭花盆景界,還是缺乏傳統文化的薰陶和傳承,雖然大多數人都是興趣使然,然而少數人還是隻看到表面利益,沒有體味到藝術真諦,長此以往,脫離了文化內涵的藝術,最終淪為浮躁庸俗的工具,既破壞了市場,又割裂了文化傳統,傷害了廣大喜歡蘭花盆景的擁躉。

蘭花清潔高雅,不隨波逐流,幽香宜人;盆景以小見大,彰顯自然奇蹟,二者的文化內涵相同,審美情趣相似,都凝結著悠久的傳統文化的基因,蓺蘭言志,盆景寄情,即可同列,又可分植,最主要是在蓺養過程中,修身養性,陶冶情操,藉以潛移默化,共譽清輝。因此,蘭花和盆景,二者可以兼得,並非魚和熊掌也,千萬不要失其本心。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8-12-18易花得木


易花得木


蘭友們好!人們喜歡蘭花,主要是蘭花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歷代受文人墨客推崇,文化情節比較深。

蘭花是一種可塑性的植物,葉片翠綠飄逸灑脫,配上高檔的紫砂盆,復古的幾架,更加賞心悅目。擬人的花瓣,王者之香,更讓人愛不釋手!

蘭花作為花卉商品進入市場,除了栽培欣賞和自娛自樂,還可以作為產業投資經營。蘭花更是一種藝術品,可以收藏,一些蘭花銘品身價百倍,被稱為綠色古董,讓很多人康凱解囊!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網絡的發展,讓更多的人接觸蘭花,認識蘭花,讓北方非產蘭區的愛好者,第一時間能夠了解蘭花,蘭花大面積的栽培,商品化的種植,讓其昂貴的價格逐漸迴歸理性發展,讓更多蘭花愛好者買的起,讓蘭花逐漸遍地開花,快遞業的發展讓蘭花走進千家萬戶不在是夢想,投資觀賞兩不誤的優點,加上蘭展,人聞交流,文化底蘊,越來越多的人會喜歡蘭花!蘭痴回答,蘭花吧,2012年至今專注蘭花知識的傳播,每天發佈專業的蘭花知識,帶你深入瞭解蘭花,教你輕鬆養好蘭花!


蘭花吧


你好,我是頭條號園林郎中,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蘭花作為中國傳統名花,多少詩詞畫作中都有她的身姿。儒也好,道也罷,釋也罷,中國人對蘭花就是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其中還有梅、竹、菊。因為現在家裡空間小,就慢慢開始偏重蘭花了。

在外奔波感覺累了的時候,想有有一個好的心情。家裡種顆蘭花,放在書桌一邊還是挺好的。看到那桌子上的蘭花就不由讓人的精神有種回到大自然裡的感覺。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希望有一個好的心理預期。這個小小蘭花可以讓人心情舒坦不少。這是人們喜歡蘭花的一個原因吧。



在外邊受了不少勞累,回家的時候蘭花四季綠葉讓你的勞累很快就沒有了,還有一個好心情。這也是人們養蘭花喜歡蘭花的一個原因。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追求享受的心願,有了蘭花,這一切似乎都有了。去朋友家有了蘭花,自己就也想有一顆。這也是一個原因。

以上是個人建議,僅供參考。歡迎關注我,我會更努力回答大家問題。如有不懂可以私信我。


園林郎中


蘭花有一種特別香氣,我非常喜歡去聞一聞。

蘭花剛好是在過年這段時間開花,又可以從山上移植回家進行盆養。記得小時候在鄉下的小溪邊坡上有不少的蘭花,到了蘭花開的季節從旁邊走過能聞到特別的香氣,花也好看很是迷人的。每到過年就想起蘭花草,想起蘭花香,記憶猶新……


君軍81747358


喜歡那種被憐愛被照顧的卻又有著幽香氣質的美,說白了,多數人喜歡憐香惜玉!哈哈!



溪水叮咚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485202fbb9dbc97f2937b961afa28d96\

舞者217760659


蘭花如君子,現在的社會太浮躁,沒有一絲踏實,節奏快,大部分人已經找不到自己了。所以從蘭花上找一絲絲的寧靜。


鈞洳樂活


喜歡蘭花的優雅和幽香。這是人們喜歡它的主要原因。另一部分人是想種蘭升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