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控制不了情緒打孩子怎麼辦?

april-m


這樣的事情相信作為父母的我們,都身同感受,有時候自己心情不好總會控制不了,那麼面對孩子犯錯或自己情緒不好時到底該怎麼做呢?首先,先問自己三句話:

第一句:誰說孩子就打罵不得?

光打孩子是一定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但不是意味著孩子就打罵不得,關鍵得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被打罵,被懲罰。我們在打罵孩子之後,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今天為什麼被罵?”否則就白打了。

第二句:打罵孩子之前先問自己:現在的情緒是不是出於失控的狀態?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打罵孩子都是情緒在作怪,同樣的場景不同的心情,可能所產生的結果就會截然不同。

所以說:在打罵孩子時,得先穩定好自己的情緒。再來決定要不要懲罰孩子。

第三句:打就打了,事後的情緒安撫和感情補充很重要。

既然已經打了,如果真的是孩子啊錯了,我們要給他講明白事情的原委,如果是因為自己情緒失控,打罵了孩子,那麼我們就得真誠的向孩子道歉。人無完人,相信只要我們承認錯誤,孩子也會原諒的,如果錯了不認錯,那就會錯上加錯。

只要平時給孩子創設一個安全、溫暖、舒適的環境,就算偶爾的一次情緒失控打罵孩子,也是可以改正和修補的,因為人生本來就是對對錯錯的嘛。


幼師與你談育兒


這個感同身受啊!曾經我也有過一段這樣的經歷,有時候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再一看到自己的孩子,特別想掐死他再重生一個。

不過現在好了很多,為什麼呢?因為看懂了、有方法了。

姐妹,我給你提供幾點建議哈。

首先第一點得放平心態:

孩子本身就是你和你老公兩個人的縮影,你骨子裡很多問題都會慢慢的折射到他的身上,所以你得先從心態上把這個觀點捋順了,在思考他的同時也要多多反思自己做人做事的細節,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教出好孩子,至少不至於多次想掐死他吧。

第二點用一些教育方法:

比如誇孩子、批評孩子的方法。我觀察過很多身邊的寶媽,他們誇獎孩子和批評孩子都是很多口頭禪式誇獎。

雖然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其實這兩者沒掌握好度的話會滋生出很多問題。比如孩子頑劣成性、不吃飯、不做作業、自負等等其實都是誇的不對。具體你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經常更新一些教育孩子的攻略,如何在技巧上把可能形成孩子不好性格的點給扼殺掉。

第三點恩威並施,你要有仁慈之心,但也得狠心。

如果他出現了頑劣成性的某點性格,那就要記得夫妻應該扮演好相應的角色:爸爸立威,媽媽給恩。

給他一個底線:比如不準打人、打人必受罰;吃飯不準鬧,鬧了必受罰。具體底線自己定,但切記不要過於急功近利、一口吃掉一個大胖子,得穩紮穩打的來。

她只要敢觸碰底線,爸爸先走過去警告,不聽是吧?不聽就打,看誰打得過誰。但不能光打,你還得給恩。打完等她以後,等他哭一段時間後媽媽再去旁邊講道理(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裡面會定期更新如何講道理),多安慰、多和他進行肢體接觸。

一定要給他留下一個印象:你這麼做是不對的,爸爸愛你才打你,媽媽愛你才會安慰你。但下次再犯還得罰,因為底線不準碰。

第四點讓別人教:

如果很多種方法都試過了,孩子還是不改。直接扔訓練營吧。

有的時候孩子就是這樣,別人講一句頂你講一百句。可能訓練了幾天、別人講了幾句道理自然就改了。


教子需有道


咱倆差不多。我覺得我都“不是人”了。一胎後婆媳相處不愉快,加上婆家事瑣碎,夫妻也不太好。孩子一秒鐘都沒離過手。後來有點抑鬱了。脾氣特別暴躁 經常吼加打。後來我發現這種情緒已經控制不住了。看著孩子都覺得心疼愛不起來。一點小事就發火。有一次孩子要自己抹香香,一眨眼給填嘴裡了。當時想著扣出來又有點生氣,直接一把拉著舌頭了。當時舌頭下面就流血了。當時後悔死了。不過沒有讓我長記性。年前又因為一件小事,隨手給了一巴掌。不小心打到鼻子了。當時流血了。我還沒有心疼以為只是破點皮。過了會發現血都吐一大片了。才嚇得不行。那是第一次作為母親真正心疼自己的孩子。半夜抱著孩子去到醫院。還好不嚴重。第二天就看到新聞深圳夫妻虐待孩子的。我都覺得我應該被抓起來。不配當一個母親。。。。過後的幾天,孩子特別膽小。看到啥都怕。那種感覺真是想打死自己的心都有。孩子的心理陰影既然是一個母親造成的。。。。從那以後再也不會動手了。每次都在想怎麼壓制自己的脾氣。怎樣學會做一個母親。。。。所以。別走我老路。別等失手打壞孩子了。才知道長記性和後悔!


不知道是人是鬼



用戶4774350638668


說句心裡話啊,在孩子教育方面,作為家長的我們總是有很多無奈的時候,當自己情緒激動到無法控制的時候,總有一種打孩子的衝動,相信這是我們很多作為家長心理上的一個共同點!

不容否認的是現在社會中的很多孩子,他們的逆反心理都非常的強,讓很多家長有一種衝動的感覺,也就是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有一種打孩子的想法!

但在這裡不得不說的是“打”在孩子教育當中是不可缺少的,但不能作為一種主要的教育孩子方式,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他們對社會接觸的越來越多,以及通過電視,手機電腦等其他的方式越來越使自己成熟,如果我們還是一直用一種古老的方式,打來做為主來教育孩子的話,那樣反而達不到我們打孩子的目的,反而讓孩子越打越朝著那個方向發展,這也是在眾多孩子教育過程中人們發現的一個普遍現象!

所以說在孩子教育方面打,只是一個輔助的手教育手段,而真正的教育方法應該是心靈上的溝通和心靈上的交流,能才能達到我們真正教育孩子的目的!

不知道,屏幕前的好朋友們,你們在教育孩子方面又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天空171041


我家兩個孩子,老大男孩六歲了。平時也挺調皮的,每次都是要大聲罵他才會好一點。尤其教他寫作業的時候各種抱怨 不願意寫,要麼就是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說餓了。總而言之就是不想寫,然後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就該上手打了 打他的背 擰他胳膊。哭的稀里嘩啦的說爸爸媽媽都不愛他了,只愛妹妹。我說誰不聽話就揍誰沒得商量,妹妹也一樣。記得有次寫作業,坐在那裡十幾分鍾一行字都沒寫完。把我氣的拿著拖鞋打他的後背,他說我不想寫你打死我吧!六歲的孩子都能說出來這樣話,聽到更來氣又狠狠的打了幾巴掌。等他不哭的時候我就告訴他,媽媽也不想打你 但是跟你好好說你不聽,只能打你才能讓不記得住。打在你身上 疼在媽心裡,以後一定要乖乖聽話不要再惹媽媽生氣了。然後他就答應的很好,但是過不了多久又忘了。再說說我女兒吧!三歲了,脾氣更是倔的不得了,一生氣就躺地上哭。好好跟她講道理還不行,非得她應她的條件才作罷。實在氣的沒辦法了才上手打她,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老大 稍有點不滿意就有情緒。但是也不能他們說什麼就聽什麼,這樣慣壞了以後更難管。所以教育孩子可以適當的打,但是不要下手那麼重嚇唬嚇唬就得了。現在的孩子比起我們小時候幸福多了,我小時候都沒穿過新衣服都是撿親戚家孩子的衣服穿。小時候愛頂嘴不知道捱了我媽多少打,自己當了媽之後才知道我媽的苦


不再相見何必懷念


深有體會啊!我是倆娃寶媽,一直就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寶爸還經常外地出差,真正喪偶式婚姻。

二寶才倆歲,大寶6歲學前班,每天最發愁的多就是星期天。不聽話,亂跑,一個人不敢領著出去玩,只能小區裡玩玩。下午五點,用電動車前面帶小寶去接大寶,回來趕緊做飯,洗碗,輔導功課。期間還要處理二寶的好多要求,還要拉架。還要幫他們洗漱,講睡前故事。早上六點起床做早飯,再送孩子上學,領二寶買菜,洗衣服。

因為沒有了自己的空間所以如果孩子沒有按照我預期的來,我就會?崩潰,生氣發火。當對於孩子的物理哭鬧時,感覺我會忍不住打他屁屁,我就需要和他分開倆個房間,讓他自己先哭一會,我靜一靜。要不真的容易動手啊,害怕看到哭鬧,會忍無可忍。只能隔離


全職媽媽孟夢兒


我曾經有過和寶媽一樣的苦惱,在孩子不聽話或者哭鬧時,總會忍不住發脾氣。所以,我很理解寶媽,我相信除了孩子本身的問題,肯定還有其他原因導致你心情暴躁易怒。可是,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無論什麼原因,這都不能成為我們發脾氣或者打孩子的藉口。當問題出現,而我們又不知道如何處理,就容易以發脾氣甚至打孩子等手段,來解決問題。所以,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我們自己。衝孩子發脾氣打人,不僅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養成,而且會對孩子的性格培養造成兩個極端,要麼從此變得很乖,但是做事畏首畏尾害怕出錯,要麼變得更加叛逆,當他有天有能力反抗了,你就真的管不住他了。

現在我和孩子之間基本已經沒有這種劍拔弩張的情況,孩子也很少哭鬧搗亂,我也很少再發脾氣了。來說說我的經驗吧:那就是 你 必須做出改變。因為孩子才三歲,我們不可能要求他什麼話都能聽得懂,什麼事都做得到,他沒有這個完美能力,但是咱們大人有。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能通過要求孩子做出改變來改變這種現狀,只有通過自己的改變,來影響這段關係,影響孩子的行為。

一、充分理解孩子

小孩子都是愛動,愛調皮搗蛋,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所以,我們首先要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我家孩子以前吃飯總是把飯灑地上,弄到衣服上,喜歡玩水把水倒的滿屋都是,喜歡無時無刻讓我抱著哪怕我有事情不能抱,遇到什麼困難總是以哭鬧不停的方式來吸引我的注意……等等,讓人想發火打人的瞬間真的非常非常的多。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沒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沒有獨立做事的能力,我們小的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如果我們能以寬容的態度來看待孩子因心智不成熟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那麼事情可能就會出現轉機。

二、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幫助自己改變心態,改變處理方式

後來,我下決心改變自己的心態,除非他的所作所為傷害到了自己或者其他人,否則一律允許孩子做。就這樣,孩子再把飯弄灑,我也不再往心裡去,打掃打掃就好了,再把水倒的滿屋子都是,拖拖就好了,衣服溼了,換掉就好了……我就是這樣一步步的改變自己的心態,並且,我發現當我心態發生改變,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在默默發生著改變,我開始享受這種改變帶給我的全新的感覺。孩子更願意配合我,更願意和我溝通,不再那麼黏我,我覺得孩子更加的可愛,從而覺得自己更加的幸福。從此以後良性循環,我才發覺,當我自己主動做出改變後,原來讓我頭疼欲裂的難題都迎刃而解,不再是難題了。

所以,建議寶媽放輕鬆點,當孩子再“犯錯”不要再要求那麼嚴格,自己能收拾了收拾,不能收拾了等其他家人回來幫你做。現在懷著二胎,很辛苦,更不要因為孩子的事動氣,何不趁著這個機會,給自己放個假,換種心情換種方式生活?寶媽辛苦了,請不要因為我們的心情,讓我們的辛苦變得不值得💪


小阿壯的寶媽


我家大女兒那會,他爺爺每天淨事,什麼事都往我身上推,我生氣就那孩子出氣 ,孩子拿了別人東西我管孩子他爺也說我,氣的我把孩子打的臉和身上都紅了,過後好後悔,父母的情緒不要帶到孩子身上,對孩子成長不好,現在的老二,我每次想發脾氣,我都先壓一下,回想起老大那會就好後悔,還好沒出什麼大事,孩子投生到你家裡來,那是你的福分,一定要好好教育,善待她,自己要想開些,多控制一下自己,多和她交流,不要動不動就打,要不然以後會後悔的


明天更會好151271406


自從生了2⃣️胎後,我就變成了大寶後媽了,三天兩頭要打她,犯一點錯都拿她出氣,因為我是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公婆健在住不遠也不伸手幫下,老公也外地,所以心裡有怨恨無處發洩。可每次都是打完後誨自責,忍了一段時間後就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又開始打孩子,她哭我也哭。後誨生2⃣️胎。在2⃣️胎生了1⃣️歲後慢慢開始接受現實了。但是偶爾還是會打孩子,但每天心情特別抑鬱,常常失眠。但還是得繼續生活下去,誰讓我心太軟,不想讓孩子變留守兒童變成單親家庭的孩子,堅挺到孩子上幼兒園吧。苦日子過到頭了好日子自然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