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經高二了,依然沉迷網遊,不願與家長交流,有什麼辦法呢?

隨緣173440349


先分享一個我身邊的真事。一男孩初中沒讀完就輟學,出去打了幾次工,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後來直接回家在家打遊戲了,媽媽說了很多次可是兒子不聽,她也沒辦法。

一直到結婚,兒子還沒有正當的工作,娶個老婆沒父親只有母親,母親靠給親戚帶孩子賺點錢,媳婦直接辭掉工作在家,兒子的母親之前在超市上班,一天站八九個小時,現在身體吃不消也辭職了,兒子父親開出租,以前還能回家吃個飯,現在一天到晚跑出租,一家子就靠他養活,房子有貸款,孩子結婚後毅然決然地買了個轎車,每個月還要還車貸,本來說好兒子自己還車貸的,結果媳婦那隻進不出,只還了一個月後面都是父母還。

以前一團和氣,現在矛盾重重,父母經常為孩子的事吵架。兒子沒主見,什麼都聽媳婦的,父母跟著受罪。

這個故事反映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缺失,溺愛孩子,造成了今天的困難局面。

都高二的學生了,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現在想辦法讓孩子脫離網遊,以前幹什麼去了?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家長的失責是一大原因,需要為此買單的有家長,也有孩子。

不知道和孩子講道理有沒有用,試試吧,分析下長此以往的後果,如果堅持這樣自己以後不要後悔就行。


學習生活小達人


你得知道不願意與家長溝通原因在哪?

我身邊有個表弟就是,以前又愛說愛笑的,後來因為父母吵架導致的,他一直就沉默寡言,在家裡從來不接父母任何話,在任何場合都是閉口不言,但是偶然發現他在學校與同學之間,還是有說有笑。原因就是他在父母的一次爭吵過程中產生了心理陰影,導致了他再也不願意與父母溝通。

孩子玩遊戲也是逃避生活的一個表現,他只有在遊戲裡面才能找到存在感,才能找到樂趣,假如說他在日常生活中受到重視,各方面都好,平時家裡邊又有家庭活動,出門一起遊玩,可能他就會覺得遊戲十分沒意思。

我建議您還是多觀察觀察,多找找原因,這樣可能會很好的解決的,問題的根源。



翰墨秦書


我想問問,你的孩子通過什麼途徑玩遊戲的?是智能手機吧?

明知學校不允許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可家長卻往往要一味地遷就孩子,要買一個智能手機。這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家長的錯。

學生所謂的要用手機查資料,純粹就是糊弄家長的。你也許不知道,現在手機上有專門提供孩子各科作業的APP,包括小學生,都會使用,作業不會了,一查,答案出來了。結果就導致學生自己不動腦,平時作業做得好,一到考試就現原形。

至於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有一個手機會方便家長聯繫,那也很好解決,買一個功能機不就解決了?家長把孩子的智能手機沒收了,他還能怎樣玩遊戲?

孩子的各種壞習慣,都是家長慣出來的。


喬夫實用英語


1.網癮少年的成因大部分來自無愛的家庭,父母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一起出去玩,把孩子推給手機和遊戲;

2.遊戲對孩子的腦部刺激與吸毒品的腦部刺激一樣,成癮後,如果你拔掉電源,他會立刻打人砸東西,甚至拿刀砍人,這是腦部自然的刺激作用;

3.孩子在18歲之前接觸遊戲,未來成癮可能性越高,而一旦出現成癮,戒除是非常難的,所以不要輕易讓孩子玩手機和遊戲,也是每位父母需要學習的基本知識。

4.高二成癮,需要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制定行為糾正計劃,而這個過程需要家人的幫助和支持,情感與愛才為基礎。


粉紅豬之家


任其自然吧,告訴他自己選的路自己走。別到時候後悔了找父母抱怨,這種事越是打壓越會反彈。不過網癮這東西也分年齡段的,過了這個年齡就淡了。我以前也是網癮少年,恨不得住網吧,那時候環境可比現在複雜多了,各種社會上雜七雜八的人,壞習慣毛病一大堆,現在孩子可好了,都自己家玩。其實有時候孩子壓力大,又不會表達,只能靠遊戲緩解壓力,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一種依賴感,家長要想辦法找出合適替代品。


壹顆心丶壹座城


那個時候我也是,自從有了女朋友慢慢找也不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