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点!我可是黑洞!”网友:“切!甜甜圈......”

就在昨晚,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揭晓!

我们或将成为第一批“看到”黑洞的人类

别怀疑,这就是黑洞

↓↓↓

据说,宇宙诞生了138亿年。年龄最大的黑洞也已经超过了100亿岁,经过了这么久,黑洞家族的成员才终于有了第一张照片。

网友纷纷表示:自豪感满满!

更多的则是:听不懂~

许愿是什么操作?

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黑洞”

那么在平常人眼里黑洞是什么样的呢?

↓↓↓

小编的同事说它像甜甜圈,最开始小编还没看明白,不过再加了两笔之后......

居然还和网友的想法一致了!

有网友表示和他家猫的眼睛差不多......

额......好像也没啥违和感......

不过,说黑洞是取暖器的是不是过分了?

然而对比下,真相了......

不过,小编看到黑洞照片的第一反应是像它:

电影《指环王》里的魔眼

“当你凝视深渊之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还有一些网友的评论很有意思:

作为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看起来似乎比电影中的黑洞更“梦幻”,跟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无论在你想象中是什么样子的,这绝对都是人类的高光时刻——

在你奔走相告时,我们备好了从入门级到初级、从中级到高级的谈资。

下面请对号入座,看看你在哪个级别

入门级: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黑洞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一种形态,恒星还会死亡?!

是的!当恒星内部的燃料消耗完了,它就死了。

这个时候,如果这个恒星足够重的话,黑洞就要产生了!

百余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率先对黑洞作出预言,从此成为许多科幻电影的灵感源泉。科学家陆续通过一些间接证据证实了黑洞的存在,但人类始终没有真正“看到”过黑洞。

虽然名字都叫黑洞,但长得可不一样。就像人有高矮胖瘦之分,黑洞家族也可分为三类:

a/个头和质量最小的——恒星级黑洞(质量是太阳的几十倍~上百倍);b/身材中等的——中等质量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的几千倍~几万倍);c/黑洞中的巨无霸——超大质量黑洞(质量在太阳的几百万倍以上)。

恒星级黑洞太小了,以现有的技术,直接拍到它们的真容几乎不可能。

昨天亮相的主角,是超大质量黑洞!

“这是人类获得关于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参与国际合作的中方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说。

初级:这次被拍到的黑洞是谁?

超大质量黑洞可以算是大BOSS,这种级别的黑洞,甚至有上百亿个太阳质量之巨!

这一次联合观测的两大候选黑洞,就是位于银河系中心的Sgr A *黑洞和银河系外的M87黑洞!

可以看到,Sgr A *离我们近,但质量小,M87虽然离得远,但质量够大!在地球上看两者大小比较接近,因此就成了拍照的首选!

M87的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的64亿倍,也是宇宙中最大的黑洞之一,而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的卡冈图雅黑洞也不过是太阳质量的1亿倍

卡冈图雅黑洞 图片来源:电影《星际穿越》

中级:黑洞是怎么被拍到的?

为什么一个世纪以来,人类都没能拍到黑洞?

那是因为黑洞视界范围,也就是能被看到的界线非常非常小。而且黑洞自身不发光,难以直接探测。

科学家们便只能“曲线救国”,采用一些间接方式来探测黑洞,比如,观察吸积盘和喷流。

吸积盘,就是围绕黑洞旋转的气体盘,由恒星的气体组成。还有一部分气体在掉入黑洞视界面之前会形成喷流。

物质被吸入黑洞时会产生大量光和热,因此很容易被科学家探测到。

这次的“黑洞捕手”是事件视界望远镜EHT(Event Horizon Telescope)。

这个计划始于2015年,位于南极、智利、墨西哥、美国亚利桑那州、夏威夷和西班牙的8台射电望远镜,模拟出了一台地球大小的超级望远镜。

并在2017年4月EHT就已经完成了拍摄。

高级:为什么照片要“洗”2年?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修图——

因为与其说是拍照片,倒不如说是测了一大堆的数据,必须要做可视化处理。这个数据非常非常非常地大……

而且,地球上没有人知道这图到底对不对,所以科学家还得使用不同的解题思路,验证结果对不对。

这几年,多国的科研团队就是分头在做这些处理和验证的事情。

有人疑问耗费这么多时间精力去拍一张照片到底有什么用。

黑洞来自于相对论,相对论作为基础物理学理论是否准确,事实上影响着地球上一切,包括通信、能源,等等。

而且从科学上说,并没有“有用”、“无用”之分,一切未知都值得去探索。

作为广义相对论最重要的预言之一,黑洞一直是最神秘甚至最令人神往的存在,有生之年,能有机会一睹黑洞的尊容,真的是荣幸之至!

来源:综合自彩练新闻、人民网、新华社、科普中国、新华网、观察者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