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口”人口民族概况

海口,别称“椰城”,海南省省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位于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之间,地处海南岛北部,东邻文昌,西接澄迈,南毗定安,北濒琼州海峡,是海南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

海口地处热带,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是一座南方滨海城市。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4月13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成为海南省省会。

海口由本岛海南岛(部分)、离岛海甸岛、新埠岛组成,全市总面积3145.9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284.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61.44平方公里。海口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之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5%,被世界卫生组织选定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健康城市”试点地。截至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7.21万人,[1]通行闽南语海南方言。

2019年1月,海口入选“2018年WFBA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榜单。

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2.3万人,从区域年末常住人口分布看,秀英区37.7万人、龙华区65.54万人、琼山区50.18万人、美兰区68.88万人[7]。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4.6万人,从区域年末常住人口分布看,秀英区38.22万人、龙华区66.2万人、琼山区50.53万人、美兰区69.65万人[8]。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7.21万人,从区域年末常住人口分布看,秀英区38.78万人、龙华区66.98万人、琼山区51.17万人、美兰区70.28万人[9]。

海口市的常住人口中,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满族、瑶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傣族、侗族、壮族等48个民族,截至2016年,汉族人口占98.6%,少数民族人口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