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樂視汽車真的量產了,能救活樂視嗎?

91水軍網


你好,我是一位互聯網產品經理,工作之餘分享產品思維和互聯網的新鮮事,這個問題我來認真回答下。

回答這個問題我先來看下樂視這家公司的經營情況,看下樂視的主要業務是那幾塊?

目前樂視在主營業務上是盈利

樂視主營的業務有這麼幾塊,付費業務收入、終端業務收入、版權業務收入、電視劇發行業務收入、下圖有我在其他網站上有關樂視18年的財務數據,付費業務收入是樂視的主營來源,這塊主營是樂視視頻收入,樂視在當年把電視和內容結合,做出了樂視電視,取得了非常的成功,16年先半年樂視電視銷售是700百萬臺,也是那年老賈開始利用樂視瘋狂貸款。

樂視為什麼資產為負

在樂視財報董事會經營評述中寫道,樂視因為賬款難收回,大股東沒有履行借款承諾,而這個大股東正是賈躍亭,想想樂視收入才那麼幾個億,老賈貸款欠的是幾十個億,資產能不為負數麼?

FF汽車量產,能救樂視麼?

如果賈躍亭成功了,他最多是還清了樂視的欠款,但是樂視想要回到當年,估計是難了,現在電視業務小米佔了市場,視頻業務騰訊、優酷、愛奇藝三足鼎立,樂視已經失去了市場機會,但是如果賈躍亭成功,樂視估計是賣汽車了,或許又是峰迴路轉。

回想當年樂視股票價格最高179,我認識一個朋友110進入了的,現在都沒有出來。

哲思縱觀分享產品思維和互聯網的那點事,都是加班回來寫頭條,希望大家給個支持,留給關注,也算是給我的一種激勵。


哲思縱觀


樂視汽車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法拉第FF91項目報告曝光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賈總專心在美國造車的進展。

今年年初,有媒體獲得了一份關於法拉第電動車的項目報告總結,該報告首發於騰訊《深網》,接著被眾多媒體在各個平臺轉載,如下圖:

這份報告疑似與目前賈躍亭正在美國大力宣傳的法拉第FF91車型有關,從這份報告可以初步去估計一下賈總的未來汽車的發展。

姑且不說這份被曝光報告的真假,但從裡面包含的信息來看,其“洩密”程度驚人。這裡我們僅僅以旁觀者的態度來分析一下這份報告。

這份報告叫做項目概述(Executive Summary),總共分為7個部分:

下面我們來劃重點:

市場定位

內部代號DF91

市場定位為豪華電動車

跨界CUV旗艦車

先從北美開始銷售,然後是中國,最後是歐洲

亮點

打造法拉第品牌

搭載最新的電池

強調自動駕駛

搭載車聯網

項目概覽

項目目前處於停滯狀態

項目重啟四個月後簽署最終工程合同

項目重啟七個半月後設計凍結以及樣車試製

項目重啟十二個月後在工廠生產

關鍵財務數據(重磅)

投資

銷量預測

2018年: 6,000 / 2019年: 30,000 / 2020年: 50,000 / 2021年: 50, 000

項目進度

供應商款項不到位是導致項目停滯的主要原因,整車投產時間也由這個因素決定

主要問題

因為款項未付或者晚付,得不到大部分供應商支持

財務狀況惡化,單車稅前利潤負9,445美元

存在一些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以上就是該報告主要內容,可以說是乾貨信息滿滿。

2018年的第一個工作日,身在美國的賈躍亭在微博上發佈了一則消息,主要針對此前《北京證監局責令賈躍亭回國履責通告》,結合該報告反應的數據來看,賈總回國的時間還早!

汽車圈兒的清流


汽車人參考


2004年成立的樂視,由賈躍亭創立。他致力把樂視打造成基於視頻產業、內容產業和智能終端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完整生態系統,被業界稱為“樂視模式”。

2017年上海是高級人民法院凍結了樂視其下的一些公司,如樂風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等。最終,賈躍亭失去了樂視網董事長的寶座,只擔任樂視汽車生態全球董事長。

有專家認為,賈躍亭此舉,是通過把剩下的所有資源都投給樂視的智能汽車,進行殊死一搏。

根據樂視汽車最新的消息,接替丁磊出任樂視汽車全球CEO的張海亮也已經離職,但仍然擔任樂視副董事長一職。

根據張海亮周圍人透露,目前張海亮的工作重心完全在電咖的純電動汽車項目上。留任副董事長一職,只是出於道義上的考量。

加上樂視汽車之前,就有很多高管出走,其前景確實令人堪憂。

經濟學有一個術語,叫“規模效應”,如果樂視汽車真能量產,其規模效應,勢必極大緩解樂視汽車目前的窘境。但是樂視汽車離量產,還有多遠呢?

雖然樂視的戰略伙伴法拉利未來公司(就是“樂視FF”)已經正式發佈了其首款量產車型FF91,但很多專家都認為,FF91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量產車。而且FF自己也面臨極大資金不足問題。加上前面所講樂視汽車高管大量出走的情況下,樂視汽車是否能真正量產,確實存疑。

即便樂視汽車能夠量產,充電樁的問題如何解決?根據同類產品特斯拉的經驗,需要建大量充電樁才是一個比較好的配套措施。而不解決充電樁這樣的配套設施,又不出現新的運營模式來解決充電問題,樂視即使生產出大量汽車,也不會有很多人買單。

據權威人士透露,一個好的充電樁,目前可以賣4000~8000(裡面忽略了人工成本),而在揚州電器設備集團正在研發的充電樁造價超過兩萬萬元(量產後,可能降低)。

即使樂視建成了很多充電樁,運營成本也高得嚇人,根據專家預測,巡檢、維修、安裝、調試、保養、託管、技改、抄表,這些工作需要很多人來做,如果付給每個工人,2000/每月,一個充電樁至少要3~4個專業人員才能運營。如果一個停車場有20個充電樁,至少也要4~8名工作人員。最保守估計,人工費用得好幾萬。

根據太平洋汽車的消息,近日法拉第未來(樂視FF)宣佈啟動A輪融資以尋求新的資金.這說明樂視汽車存在明顯的資金缺口。這對建設充電樁設備,無異於雪上加霜。沒有配套充電樁,就不會有客戶大規模購買樂視汽車。

那麼,賈躍亭靠樂視汽車量產來解決問題的想法,應該不能實現。


鎂客網


眾所周知樂視汽車是賈躍亭唯一翻盤的機會,在他辭去樂視所有職務全身心投入造車中,外界對這一舉動褒貶不一,支持方如孫宏斌認為樂視之所以出現問題一方面是管理粗放,另一方面業務戰線拉得過長導致後方資金供應不足,若集中精力放在同一個業務上單點突破勝算就很大。而反對方則主要認為造車之路太難,又是燒錢的行業,賈躍亭已經押進去全部身家,後期資金供應是否充足仍是未知數。

反對也好,支持也罷,就賈躍亭的處境而言,除了汽車別無選擇。前期百億的投入好不容易換來了首部量產車,以及更多外人不知的技術、土地儲備,在首款量產車的路上相當於走到了80%不能半途而廢。至於賈躍亭未來資金是否可以充足,這就要看汽車是否順利完成量產了。若成功量產後帶來的不僅僅是消費市場的信心,更是資本的信心。相信此時在樂視的外圍有更多資本是靜觀其變,等待量產後隨時進場。

不過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確是一個好項目。新能源智能汽車的價值並不在當下的五年,真正的機會是未來的10到30年,賈躍亭看準了市場先機,率先進入汽車領域,到那時樂視汽車無論是技術、還是團隊發展狀態將進入最為繁盛的階段,未來世界將全面啟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技術、市場先發優勢都會讓賈躍亭受益良多。

另外,賈躍亭造車的勝算可以說是“謹慎樂觀”的。事實上比起前輩馬斯克來說,賈躍亭目前面臨的困境或許還算不上九死一生,畢竟馬斯克老兄都表示在最困難的時候想過死。

對於賈躍亭,吃瓜群眾其實是沒有判斷力的,跟隨媒體聲音。而直接的利益相關者例如私募基金、投資者等等都是希望賈躍亭能夠通過汽車翻身,於個人而言,不站隊,但是仍是希望賈躍亭能夠把握住這個“謹慎樂觀”的勝算,完成all-in的夢想。這樣才能夠兌現他負責到底的承諾,不是嗎?


IT圈裡的懶人


只依靠樂視汽車的盈利來救活樂視,中期來看並不現實,但是如果是依靠樂視汽車的品牌價值來救活樂視的話,那是大概率事件。

賈躍亭的“造車夢”可謂是一波三折,先是自己通過銀行借款、股權質押等手段進行籌資沒能成功,反而還將樂視整個生態鏈拖下水,老賈自己也是“臭名遠揚”,這個時候“老鄉”孫宏斌的出手再度讓賈躍亭看到了希望,但最終還未拿到實款,就遠遁美國了,故而網友們戲稱這輪融資為“孫宏斌輪”,到了美國之後,老賈也並未消停,時不時發佈自己造車的動向,最終吸引了大佬許家印投入巨資,成功進入“許家印輪”,終於造出了第一輛FF91。

但是,首輛FF91下線是否意味著樂視有救了呢?

個人看來,首輛樂視汽車的下線,對樂視而言,其象徵意義大於其實際意義。

就拿其行業龍頭特斯拉來對比一下。

特斯拉作為全球智能汽車的龍頭,其目前雖然已經實現了量產,但量產數量有限,該塊業務的盈利能力更是有限,甚至於全球投資者都知道特斯拉現在依舊處於虧損狀態。特斯拉這種全球追捧的智能汽車,在實現量產之後的兩三年後仍不能自給自足,蔚藍汽車更是至今為止依舊處於鉅虧的狀態。試問,相較之二者而言,樂視的FF91有多大概率能夠在量產之後快速實現盈利?

所以說,樂視汽車下線甚至是量產的實際意義並沒有多大,反而其象徵意義更大一些。

第一輛樂視汽車的下線甚至是之後實現量產,說明賈躍亭是能夠造出來車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樂視的生態產業是“靠譜的”,當然,前提是給他足夠的錢和時間。從近期樂視網的連續大漲,甚至是十多個漲停板就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樂視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轉變,而這個轉變的契機就是第一輛FF91的下線。

本人大膽猜想,這輛FF91可能會成為拯救整個樂視和賈躍亭的契機。實話實說,老賈的樂視電視用著還真心比傳統彩電企業製造出來的好用很多,單就這點,我挺他。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民眾投顧


這個問題可以這麼回答:

樂視汽車真的能量產嗎?

從最近曝光的新聞看,樂視汽車量產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因為首先所謂的樂視汽車,也就是法拉第未來車型,並不是一款適合量產的高端車型,雖然該車號稱性能超強,但有這個消費能力的潛在客戶,不去買特斯拉,而去買這樣一輛充滿不確定性的車,對不起,請給你合理的理由先。

樂視汽車在哪量產?

據《內華達獨立報》,樂視與法拉第的合資公司已向內華達州政府遞交了一份放棄建廠的聲明,表示因已無法按時完全前期承諾的“合格工程”,因而將主動放棄該州給予法拉第未來的一系稅收優惠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一攬子工程。據悉,法拉第未來還退回了政府1.62萬美元的優惠資金。此外,信託基金中由於稅收減免政策所獲得的大約62萬美元未來也將交還給內華達州政府。這就意味著,樂視汽車在美國量產短期內沒戲。

至於在中國國內生產,這個問題,還是等賈老闆回國以後再討論吧。

就算樂視汽車量產,能盈利嗎?

汽車量產,和汽車公司盈利,並不是一個概念。有多少量產車,虧損累累。所以,即使樂視汽車量產,那也只能說有盈利的可能,但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就是像樂視手機一樣,鉅虧近百億,拖欠供應商鉅款。

就算樂視汽車最終量產了,能救活樂視嗎?

好吧,就算樂視汽車成功量產了,就能救活樂視嗎?不得不說,這裡面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樂視汽車,和現有的樂視體系,無論是上市體系,還是非上市體系,都沒有太大的關係,你憑什麼讓一家美國的公司,拿出錢來救助陷入困境中的中國公司。即使,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股東,但這個股東,並非唯一的股東。而且,從其之前的表現來看,也不是一個足以信賴的股東。


洋楊大觀


樂視汽車即使量產了,它自己能不能活都不好說,汽車行業可以用競爭慘烈來形容,想從這些世界級的汽車廠商和摸爬滾打過來的國產汽車製造商那裡分杯羹實屬不易,需要投入的資金可不是樂視電視能比的,其實每個企業都有資金困境,這時候就是考驗決策者能力的時候了,無論是什麼問題,我想都應該找出原因,想辦法去化解,企業才有希望,選擇逃避,只能雪上加霜。


生活點點觀



如果樂視汽車量產後,產品性價比合適,車型你又喜歡,你又有足夠的錢,你又需要買臺新臺,你為什麼不買呢?!

樂視FF91如果能夠成為當下最有競爭力的車型,一是不是偶然!老賈雖然在樂視運作上存在重大的失誤,但他在樂視的成功與失敗,都為他在FF91的成功墊定良好的基礎和獎本運作的經驗!


毛澤東說過:“星星之火可燃燎原!”,只要老賈FF91成功,我相信風光一定再現!

創業不容易!實業不容易!成功不容易!成為行業、中國、世界領先企業更不容易!我們有夢想有使命敢拼搏的創業英雄多一些包容和鼓勵,多一些期待!


穩錮投資


樂視汽車量產了的話會暫時延續樂視的生命,假藥停接著肯定會編出新的故事繼續圈錢。但從他個人性格來看,倒閉風險長期存在,好大喜功,盲目擴張,即使過了這個坎也還會遭遇新問題。所以樂視想要良性發展必須要改變公司模式,健全公司制約制度,關口是財務管理制度,減少盲目衝動型決策。至於樂視汽車,那也不是平民老百姓玩的東西,希望能在美國多掙老美的刀吧


我愛吃毛毛蟲麵包


首先FF91電動汽車是賈躍亭個人投資行為(非樂視網投資)、賈躍亭作為法拉第控股股東目前面臨的是產線和融資問題(特斯拉也一樣,比亞迪的優勢就是擁有完整的整車產線),基於以上條件短期產出並盈利是不現實的,而造車行業需要海量資金打頭,融資難產線量產更難、造車是絕對的燒錢行業!賈躍亭即便融資成功可以套現部分也無法逆天清償超高的負債率,隨時會再次陷入財務危機!美國作為成熟的資本市場國家不是靠PPT可以矇混過關輕易獲得融資的,以法拉第目前的公司現狀,不會獲得理想的市場估值的、因為資本都明白需要持續燒錢下去不如投錢併購一家同類型公司,法拉第公司企業信用評級和控股股東的問題未來想要在美國上市必將困難重重,套現自然遙遙無期、投入和產出風控等不是優質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