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我没有消失!

2019年1月11日,记录罗永浩等创业的纪录片《燃点》上线。罗永浩也在锤子危机后首发声:我并没有消失,希望用最短时间解决供应商欠款。

01


1月7日,锤子科技传出消息被立讯精密申请冻结265万,并且罗永浩所持股权也被冻结。

一系列负面消息之后,罗永浩并未发声进行任何公开的解释和辟谣,被网友们认为是“消失”了。

罗永浩此次借助《燃点》上线之际再次公开露面。

2018年罗永浩和锤子科技经历了收购风波、冻结股权,再次露面的他显得格外的平静,言语中充满了诸多的感慨。罗永浩对于2019年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能够解决锤子科技的危机,并解决合作伙伴的问题。

“今年的愿望就是今年前半段用最短的时间把我们给供应商合作伙伴带来的问题尽快解决。然后希望用全年的时间,给投资者带来的这些烦恼解决好!”

罗永浩在此次露面中向关注锤子的锤友们解释了自己为何近段时间“消失”,他说自己并不是消失,他声称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在微博上沟通,自己消失并不是公司出问题。

经历了一些列的变故之后,罗永浩认为创业之于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最重要!他认为如果不自己做企业,事业上无论怎么做,你都不可能让自己的意愿去打造一个东西出来。



罗永浩被创业者们认为是成功的代表,此次露面罗永浩并未一味的鼓励创业者们去创业面对创业的艰难,罗永浩仍不后悔自己创业。

“我没觉得有什么苦的,就是有点累。我跟创业的兄弟聊过,如果再来一次的话还是会做的。只是再来一次的话可能会少犯很多的错,这对大家都好。”

尽管锤子身陷困境,坏消息接踵而至,但罗永浩还不忘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创业者带来一番忠告:“创业这件事一定要想清楚,不要轻易去干,还是有点吓人,但是真做了也没什么好怕的!”

对于锤子科技现状罗永浩并未多说,只霸气的说了一句:我们1月15日发布会上见!

02

对于罗永浩的首次发声,网友们认为是“死磕锤子手机的回应”。但不可否认,罗永浩的创业精神鼓励着每一个创业者!



12月5日,锤子科技公司发生变动,罗永浩不在担任锤子科技法人、董事长和经理,专任执行董事。锤子科技陷入动荡期......

锤子手机作为国内最有“情怀”最具话题性的手机品牌,靠着“情怀”二字走到了现在。但他也因为“情怀”让锤子手机饱受质疑。



在“网红企业家”罗永浩的带领,似乎从没进入过国内主流消费群体的视线中。他的网红光环早已经盖过了锤子手机自身的光芒。

推出九款手机,只有坚果PRO突破一百万部,而随后推出的坚果R1、TNT工作站,又把锤子打回了最初的起点。根据2018年Q3国产手机出货量榜单的数据显示,在总出货量2.1亿部的情况下,锤子手机只卖出了58万部,排在第22名,销量还没有联想手机的零头多。

关于罗永浩,除了“情怀”,人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他“收购苹果”的梦想了。但Zealer评测师王自如认为:要收购苹果,单靠锤粉可养不起情怀。事实也是如此,锤子科技尽管受到足够多的关注,但成立六年总销量仅500万部左右注定了它只能是手机市场的“others”。

03

华为手机掌门人余承东2014年曾说,未来5年大多数国内手机厂商都会消失,只剩三四家存活。4年时间过去,国内健康生存的手机厂商还剩华为、oppo,vivo,小米。余承东一语成谶。

实际上,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是整合程度最高、上下游生态最复杂的产品和业态之一。这个特殊市场让锤子、魅族这样信奉工匠精神的厂牌失去优势:真正的差异化没能力做,形式上的标新立异用户又不需要。

没法靠差异化突围,到了比拼硬实力的时候,现代制造业的残酷就体现出来。研发环节,各家优势都是用实打实的技术人力堆出来,生产环节的规模优势更大,出货量千万级的华为和苹果,面对供应商和代工厂有足够的议价权,可以拿到更好的元件,实现更好的装配和工艺,而出货量只有几十万的锤子,就会频频出现黄屏、机身裂缝、摄像头磨损等“低级失误”。



老罗所信奉的狭义的日式工匠精神,与中国智能手机行业过去十年间的崛起并没有多大的关联。而他所看不上的那些“庸俗”、“便宜”、充满模仿痕迹的产品,那些微小的工艺改进、产能提升、设备迭代和人才培训,那些同行之间残酷乃至丑陋的短兵相接和同质化竞争下无休止的价格战,才是中国过去20年制造业崛起、过去10年智能手机行业崛起的奥义。

“精工”是唯一出路——别误会,不是罗永浩的“精神工匠”,而是“更加精细化的工业制造”。

罗永浩是被时代摆错了位置的绝佳案例。一个多月前,有个网友@他,问他如果能回到2012年,还会不会选择做手机。老罗说会,但不会把六年来的主要精力放在手机上。

也许,供应链冗长、强调功能性的硬核行业并不适合老罗。六年太久,是时候前往下一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