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小伙“蓉漂”半年,投身成都TOD建设

我们常因为喜欢一个地方而驻足,

踏遍山河、尝遍美食。

但蓉漂们,

却因为喜欢成都而留下。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初来成都,是作客,

再来成都,是回家。


34岁的刘志超来成都才半年,

以时间计算,

他只算得上“新晋”蓉漂。

但热爱从来不受时间限制。

他爱上了成都的火锅,

爱上了成都绿道,

爱上了无处不在的天府文化。


他投身成都TOD建设,

他希望在成都安家,

甚至想让父母来看看,

他生活的城市——成都。


刘志超


蓉漂身份:TOD战略规划经理

来蓉时间:半年


来蓉半年,

刘志超已经把这里当做自己的,

第二故乡。

曾是党校老师的他,

弃教从文,

现在已是:

成都轨道集团旗下

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董事会办公室

高级战略规划经理

研究TOD战略规划,

就是他的日常工作。


在他看来,

“今天”:

为成都TOD项目推进建设付出心血,

“明天”:

收获一份满满幸福感。


落户



刘志超是广西南宁人,

此前是当地党校老师,

做对外开放的科研项目。

去年10月,

他享受成都人才引进政策,

落户天府新区。

随后,他应聘成为:

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董事会办公室

高级战略规划经理,

加入成都TOD项目建设队伍。



“因为我有亲戚住在南延线海昌路附近,

所以之前我就来过成都很多次。

但每次来,

我都看到成都发展变化,

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刘志超说,

这样让他萌生了在成都打拼事业的想法。


那种太安逸的老年人生活并不是我的想要的,我还是想出来闯一下。


而等到真正落户成都,

他才发现,

成都并非此前大家想象中那样,

只是一座好吃好玩的“休闲城市”


比如说高新区,这里空间开阔,年轻人多,充满活力,工作节奏快,并不亚于北上广深。


氛围


蓉飘们 都是拼劲十足


目前,刘志超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政策研究和文稿写作。

而研究方向,

是目前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

TOD项目

在刘志超看来,

TOD将是未来成都发展一个重要方向,

能提升整个城市维度,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陆肖项目效果图



陆肖项目效果图

TOD将根据轨道站点布局,高密度建设现代化综合体,完善配套,为成都市民出行、生活、消费带来全新体验和便捷服务。

刘志超说,

他希望未来在成都安家,

希望成都变得更好。

而现在自己所做的工作,

也是为了让成都变得更好,

所以自己非常有荣誉感。


每天早上9点上班,一般都会忙到深夜22点才会下班,甚至有时会到凌晨,虽然工作忙碌,但团队里没人叫苦。选择在成都工作的蓉漂,都是积极向上的,每个人都充满拼劲。


生活


文创项目丰富 博物馆带来巨大震撼


在成都,

除了努力工作,

休闲娱乐也让刘志超感受到,

这座城市的别样魅力。

周末,

他就会骑车滑行在天府绿道上,

沐浴在青草和阳光中。






傍晚,再吃上一顿火锅,

整个人都舒适了。


我以前在家乡本来饮食很清淡,但来到成都以后发现自己完全适应麻辣味,我现在每周不吃上一顿火锅就难受。


而最让刘志超感触的是,

成都丰富的文创项目。


我去看了东郊记忆、博物馆、规划馆,给了我巨大震撼。在成都,我发现很多人喜欢逛博物馆、看话剧表演等,在这里看一场开心麻花的演出非常方便,而在我的家乡,那就有点不太不容易了。





刘志超有个打算,

等父母退休,

他想把父母接到成都小住,

看看儿子生活的这座城市,

体会天府魅力。


新城快报记者 蒲囝


蓉漂,

来自其他城市,

却并不是漂在成都。

就像刘志超一样,

他不仅工作在成都,

更重要的是,

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成都生活态度。

爱上成都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或许有一万个理由,

但不管是什么,

如果你爱成都,

就留下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