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明知道和珅會死,為什麼還把心愛的十公主嫁給豐紳殷德?

開花的小綠葉子


誠邀,如題。乾隆為何要把固倫和孝公主嫁給和珅的兒子,這是一個問題

公主下嫁是一件大事,也可以說是一種政治。的確,乾隆對於自己這個最小的女兒是十分寵愛的,據史料記載,固倫和孝公主生而勇猛,英姿颯爽,頗有乃父之風,高宗皇帝甚至於說如果和孝公主是男生,皇位就給她了。但是乾隆是一個雄才的皇帝,親情並不能阻擋自己的江山,是以乾隆嫁女,很大的程度上是由於政治原因。

其一,和珅勢力龐大,乾隆需要穩固

和珅是乾隆的寵臣,乾隆後期,和珅的官職包括領內大臣,軍機大臣,六部尚書,九門提督等等,大清的重要官職他是一個沒有拉下,其黨羽勢力不容小覷,乾隆雖是皇帝,也需要朝中有人支持方好做事,與和珅結成兒女親家是乾隆最好的選擇

其二,乾隆念及和珅的功勞,想給和珅留點血脈

乾隆知道嘉慶上位後和珅的結果,所以乾隆把女兒嫁給他至少能保住和珅家裡人,事實證明假如不是十公主求情,和珅要被凌遲和滿門抄斬,但是有了十公主,不至於讓和珅家全受牽連,而且賜和珅自殺,相對凌遲,這要好上許多。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沒有人能預知未來,就像大家無法預知明年此時此刻的你會是個什麼樣子,同樣,最好不要站在歷史的上帝視角去評判一件事一個人一個朝代。就像乾隆在準備把自己姑娘嫁給和珅家的時候,肯定是沒有想到和珅最後的下場會是這個樣子的。

好,咱先轉移一下關注點,很多人都知道乾隆的老姑娘是十公主,但很少人知道這個姑娘的具體生平,今兒先說說這位乾隆的心頭肉的固倫和孝公主。

乾隆弘曆這一輩子一共有五個成年的公主,一共生過十個,夭折了五個(清代的夭折率好高)而今天的主人公十公主便是弘曆的最小的閨女,自古老么最受寵愛,到了乾隆家也不例外,和孝公主也長相也隨爹,是個超卡哇伊超靈巧超活潑的女孩,她出生的這年,乾隆已經六十有五了,老來得女自然更加的視如掌上明珠,所以經常的賞賜加封。

這個便是給乾隆生下十公主的妃子-惇妃,她是借女得福,由於十公主被老爸乾隆寵愛,她也常被賞賜各種福利,但是她膨脹了,那是在乾隆43年的時候,由於她依仗著女兒受寵,心態也慢慢發生了變化,並不是像一開始那樣處人處事小心翼翼,而是開始喜怒形於色了,說白了就是驕傲了,有一次她竟然在自己的宮內動用私刑,活活的把一個她不待見的宮女給毆打致死了,這還了得!!畢竟這些宮女也都是出身於八旗顯赫人家,自然人家也得要個說法,乾隆後來得知了這個消息後,也是氣憤非常,這要不是十公主在,乾隆一定會將惇妃一擼到底,但念及愛女怕她傷心,硬是從輕處罰,不痛不癢的給惇妃警告降級處分而已。

最重要主人公,和珅及豐紳殷德出場。

十公主和和珅之子豐紳殷德說來也巧,他倆竟然同歲,只是十公主稍稍比小和大一點點而已,這個時候的和珅依然是乾隆的得力干將,正史上看,和珅在這個時期可謂是人生巔峰的狀態,手握大把的要害部門的權力,乾隆皇帝對其也是非常滿意,畢竟和珅的辦事能力在同期幾乎無人能及,能夠為乾隆解憂,試問,如果你是乾隆帝,你能不喜歡這樣的幹才?但權力越大的時候,往往也是人最容易膨脹的時候,和珅也不例外,在成功的把十公主迎娶進和門之後,和珅可以說是到達了人生的頂點,他權上加權,自己的身份又多加了一層皇親國戚的頭銜,而和珅自己的女兒,其實也嫁給了愛新覺羅皇族,成為了一個貝勒了媳婦,這個貝勒是康熙大帝的重孫子,同樣和珅的侄女,也就是和珅弟弟的女兒,也通過和珅的關係嫁給了乾隆之孫綿慶,這幾乎把和家和皇族緊緊的聯繫交織在了一起,和珅徹底成為了大清國首位集各種光環於一身的“二皇帝”了,

只要是人,就永遠跳脫不了容易膨脹的怪圈,和珅也步了十公主生母惇妃的後塵,開始了乾隆最不想見到的弄權跋扈的深淵,但此時的乾隆年事已高,自顧不暇,自然也顧不上教育和珅收斂,便嚥氣西去了,此後嘉慶皇帝親政後做了一件世人皆知的事兒,殺和珅。

而這一次又是十公主的出面,保留了公公和珅的體面-保留全屍,自盡而亡。

  


老豬的碎碎念


這個問題好像問得沒什麼道理,乾隆如何會知道我們的和珅和大人會在他駕崩不到半個月就倒臺呢?這事,要怪就怪嘉慶太操切了。

事實上,乾隆把十公主即和孝公主許配給和珅之子,是經過他千挑萬選才安排的,在他看來,當時還沒有比這個更好的呢!

乾隆一生,福大命大,克妻克子,其妻妾與子女大多走在他的前頭。在其一生中,乾隆總共有十個女兒,其中皇長女、皇二女、皇五女、皇六女、皇八女均不幸早殤。

乾隆四十年時,和孝公主誕生。這年,乾隆65歲,這也是乾隆的最後一個孩子。



通常來說,做父母的最重視、最疼愛兩個孩子,一個是初生的長子或長女,另一個是老小,這也是人之常情。

因此,和孝公主從小就得到乾隆的極大寵愛,更何況,在和孝公主之上,最小的皇十七子永璘也比和孝公主大9歲。

和孝公主長大後,也確實聰明伶俐可愛,到老皇帝這時倒犯愁了。按常理,滿蒙實行聯姻,但乾隆可不想和孝公主遠嫁草原,但京城的王公貴族,又沒有特別合適的人選。

這時,乾隆把目光投向了寵臣和珅。

和珅當時有一子,年齡只比和孝公主小半個月,長得模樣俊俏,討人喜歡。



更重要的是,和坤當時可謂是年富力強,且身兼戶部尚書、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九門提督等要職,儼然是政壇上一顆冉冉上升的新星。

此外,乾隆也確實欣賞並喜愛和珅,君臣聯姻,結為百年秦晉之好,豈不是再添一佳話?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將和孝公主和和珅之子的八字看過後,乾隆十分滿意,隨後便把未滿六歲的和孝公主指婚給和坤的兒子。

為此,乾隆還特意給這位未來的佳婿賜名“豐紳殷德”。



“豐紳殷德”在滿語裡有“福祿”、“福澤”、“福祉”的意思,大意是夫婿將來壽山福海,公主嫁過去後當然是前途無憂。

總而言之,在乾隆看來,和珅有自己的提攜,仁孝公主下嫁其子是最合適的安排,即使自己百年之後,寶貝女兒的前途也是最有保障的。

從這個角度上說,乾隆怎麼可能會直到和珅很快被扳倒,他總不可能會想著坑害自己最心愛的女兒,這顯然是不成立的。


坑爹史冊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乾隆是要殺和珅的,倒是越到晚年越喜歡和倚重和珅。

根據史書記載,和珅被封為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他是乾隆的得力干將!乾隆是超級自信性格,如果他想殺和珅,他不會假手他人。

乾隆最小的女兒——和孝固倫公主是 乾隆老來得女,65歲得和孝公主。這個小女兒得到父親乾隆超出一般的寵愛。比如,只有皇后生的女兒才是固倫公主,嬪妃生的女兒都是和碩公主。乾隆加恩這個女兒為固倫和孝公主。在此之前,乾隆規定和碩公主坐的轎子要用銀頂轎,但特旨十公主繼續坐金頂轎。這個女兒出嫁時的嫁妝是姐姐和嘉公主的十倍之多。乾隆曾經說,如果這個女兒是一個男孩,就一定傳位於她。足見,這個女兒多麼得老爸的心。

做父親的,在給女兒選女婿都是千挑萬選。乾隆為女兒找的就是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滿清皇室有滿蒙聯姻的傳統,皇室公主通常是嫁給蒙古貴族。如果遠嫁蒙古,見到女兒的機會就少了。乾隆一改滿蒙聯誼的慣例,在身邊找重臣的子弟中選女婿,也就是希望女兒婚後也多多見她。

帝王之心實不可測,但一個做父親的心是可以推測的。

乾隆不是蘇大強!不需要坑娃,不必為了兒子的幸福犧牲女兒的一生。 古代,是講究連坐的。如和珅這種重臣被治罪,一定會牽連全家。乾隆怎麼會把這麼心愛的女兒推進火坑,甚至早早地成為寡婦?

如果沒有乾隆嫁女這件事,認為乾隆為嘉慶打算留個錢袋子倒是可能,畢竟君心難測和伴君如伴虎。但有了和孝公主做了和珅的兒媳婦,這種可能微乎其微了。 還是嘉慶為了自身的利益自己的行為,不是老爸的意思。

一朝天子一朝臣。前朝重臣在新朝不得煙抽的不在少數,比如雍正朝的張廷玉就被乾隆打擊的體無完膚。

和珅作為乾隆重臣,尤其是在乾隆做太上皇的三年,按太上皇的心思辦事,難免忽視現任皇帝的感受。皇權是不容分享和僭越的。嘉慶後來給和珅定的大罪也是僭越的多。

乾隆,不會預知未來,但超級自信。做了六十年皇帝三年太上皇,永遠的一言九鼎,不會為了兒子坑女兒。

皇帝的權 力 圈,錢是不重要的,站隊才重要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清朝聯姻並非完全出於政治目的,但皇室多注重門閥,比如乾隆五個女兒中,兩個嫁給蒙古王子,三個嫁給滿洲重臣。

乾隆非常喜歡和孝公主,一是老來得女,和孝公主出生時,乾隆已經66歲,她是唯一留在宮中的女孩,因為其他公主均已出嫁;二是和孝公主極像乾隆,由於乾隆對兒子極大的失望,他把目光轉移到和孝公主身上,曾說過“汝者為皇子,朕必應汝儲也!”,只可惜和孝公主是女兒身。

清朝皇帝嫁女講究門第,喜歡與官宦世家聯姻。乾隆末年,最有權勢者自然是和珅,因此和孝公主在幼年時,就已經被乾隆制定嫁給和珅之子豐紳殷德。豐紳殷德的名字就是乾隆取得,而且豐紳殷德和和孝公主年齡相差不過半月。

1790年,乾隆已經76,和孝公主大婚。乾隆為和孝公主準備豐厚的嫁妝,是固倫公主的十倍。(固倫公主為皇后所生之女)可見乾隆對和孝公主的喜愛。

但好景不長,十年後的1799年,和珅被嘉慶以貪汙處決。嘉慶革去豐紳殷德的多數頭銜和官職,由於和孝公主求情,豐紳殷德才保住性命。

最後,對於乾隆是否知道和珅會被嘉慶處死,實屬難判斷。換言之,乾隆嫁愛女,也許是出於保和珅性命,結果沒保成,最終保下豐紳殷德的性命。


五味社


有一種非常普遍的觀點,就是說,乾隆知道和珅貪腐,本來想殺和珅,但是他又實在離不開和珅。於是,便把這個機會讓給了自己兒子嘉慶。讓嘉慶在自己去世後殺了和珅,並沒收和珅的財產。

(影視劇中的乾隆與和珅)

乾隆是不是真這樣想過呢?因為這是帝王的心思,而且歷史記載中,他從來沒有這樣表露過,所以我們真的無從猜測。不過,這件事我們可以根據乾隆的表現,做一些分析。

別的不說,我認為,只從乾隆皇帝把他最鍾愛的女兒十公主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乾隆是絕對沒有讓嘉慶殺和珅的心思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先來看看,乾隆究竟有多愛自己這個寶貝女兒?

(十公主劇照)

其一,妃子的女兒只能封為和碩公主,不能封為固倫公主。但是十公主直接就是固倫公主。

其二,十公主的母親惇妃打死丫鬟,因為十公主的關係,乾隆不但饒恕了惇妃,還把十公主還給她養。

其三,清朝公主都是要遠嫁蒙古草原的,乾隆害怕十公主去吃那份苦,6歲時就給她選了豐紳殷德為夫婿。這也就是說,一開始就斷絕了蒙古草原或者其它藩屬國想向乾隆提親十公主的可能。

其四,乾隆對十公主非常欣賞,不止一次說,如果十公主是兒子的話,他就把皇位傳給她。

其五,十公主15歲出嫁的時候,乾隆給了辦了當世最豪華的婚禮,對她的恩寵無人能及。

只說這五件,如果乾隆真的是想讓嘉慶把和珅給法辦了的話,那不是讓寶貝兒女嫁到和府去吃苦嗎?

(嘉慶劇照)

首先,乾隆如果有心讓嘉慶殺和珅,絕對不會讓寶貝女兒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有人可能會說,乾隆把十公主與豐紳殷德定親的時候,他還沒有殺和珅的打算。就算這話有道理,但是,乾隆讓十公主出嫁的時候,他已經80多了,已經進入了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他要是想讓嘉慶搞掉和珅,還會在那時候嫁女嗎?他肯定會找一些理由,把這件事推脫過去,退婚把女兒另嫁。

其次,乾隆如果有心讓嘉慶殺和珅,就算要把十公主嫁給豐紳殷德,也要給豐紳殷德安排一個好去處。給豐紳殷德安排一個好去處,就是給自己的女兒安排一個好去處。也就是說,乾隆可以設定一些保護措施,讓嘉慶將來動了和珅以後,不敢動豐紳殷德。但是乾隆並沒有這樣做過,嘉慶上臺,殺了和珅以後,對豐紳殷德也很不客氣,最後把豐紳殷德流放到外地而死,十公主也因此過得十分悽慘。乾隆真有心思,為何不做一些保護措施呢?

第三,乾隆如果有心讓嘉慶殺和珅,他絕對不會說,如果十公主是兒子就傳位給她的這個話。因為實際上乾隆是把皇位傳給了嘉慶,乾隆肯定認為嘉慶不會計較這一點,才會這麼說。如果他覺得嘉慶會計較這一點,他說這個話,那相當於讓嘉慶嫉恨十公主。因為嫉恨十公主,因此嘉慶打擊和珅就會更堅決更徹底,毫無顧忌,對十公主也不會很客氣。

所以,別的不說,只從乾隆特別喜愛十公主,想要十公主過永世榮華富貴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乾隆絕對沒有想要嘉慶殺和珅的意思。


張生全精彩歷史


乾隆皇帝前前後後一共有十個女兒,活到成年的只有五個。十公主是乾隆皇帝最小的女兒,人類基因為了保證代代相傳,最小孩子夭折的幾率更大,為了保證比較小的孩子的存活,一般都會在老么身上花費更多的親代投資。這也就是為什麼家裡最小的孩子最受寵愛的原因,帝王家也不例外,十公主就是乾隆皇帝最疼愛的小女兒。


十公主也叫和孝公主,她出生的那一年乾隆皇帝已經六十五歲了,老來得女,自小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和孝公主自然是要什麼有什麼。乾隆皇帝生前肯定都已經物色好了自己的接班人,嘉慶從小恨和珅這個乾隆皇帝應該也是知道的,那麼為什麼乾隆要把十公主嫁給豐紳殷德?


和珅的歷史評價大多與貪官的形象出現,但是細數和珅除了貪之外也沒有做過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而且進入權力的核心圈層,說明此人確實有能力。和紳貪汙乾隆不是不知道,而是他的功遠遠大過他的過。乾隆皇帝還需要這種人繼續為他服務,所以就沒有動和珅。乾隆皇帝知道嘉慶繼位之後,一定會對這位貪官動手。將自己女兒嫁過去最起碼可以保住和珅家的香火,不至於滿門抄斬。


公主雖然幸福,但是婚姻從來都離不開政治。儘管十公主備受寵愛,依舊逃不過自己父親的算計。事實上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十公主求情,嘉慶皇帝一個都不會放過。豐紳殷德雖然僥倖逃過一劫,但是嘉慶皇帝的內心依舊對他不滿,很快就找了理由將他攆出京城,不久之後豐紳殷德就死在了外地。  


四十五度軍報


這個問題問的不全對,乾隆皇上把十公主嫁給豐紳殷德的時候,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那時的和珅風頭正盛,乾隆自己身體也康健的很。而和珅被賜自盡是嘉慶四年(1799年),中間相隔了十年,乾隆是皇帝不是神仙,十年之後的事情他不可能料到,也根本不可能想到和珅有那麼慘的一天。

至於錦囊之事應該是傳說吧,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和珅所犯大罪二十款,本來廷議的是凌遲,之所以能給他留個全屍,是因為有十公主的苦苦哀求,以及劉墉和眾大臣商議的結果。

說到乾隆對十公主的疼愛,這個確實不假。乾隆對十公主的疼愛,恨不得寵上天去,這裡我說四件事。

第一,十公主一出生,生母惇嬪立即就被晉封為惇妃,而十公主也在十三歲的時候就被破格封為“固倫和孝公主”,這是皇后嫡出女兒的待遇,相當於親王。

第二,乾隆曾說過:“汝若為皇子,朕必立汝為儲。”

第三,日益膨脹的惇妃竟在一次盛怒之下活活打死一名宮女,如果不是看在十公主的份上,是要被狠狠地處置的,結果只是降為了嬪級,並且沒有多久又復位了。

第四,十公主出嫁,嫁妝竟然是四格格和嘉公主的十倍之多。

再說說和珅倒臺之後十公主的生活,其實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慘。在十公主的苦苦哀求下,不但保全了和珅的全屍,還保留了額駙豐紳殷德的爵位,這也說明嘉慶皇帝還是挺念及手足之情的。

而讓十七皇子永璘念念不忘的和府大宅子,也是一分為二,給永璘一半,給十公主夫妻留下一半。

後來的豐紳殷德也一直在朝中為官效力,所以說,十公主的生活還是很幸福的,最起碼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風雨中的小草


乾隆作為十全老人在康熙,和雍正的打拼下。乾隆的日子可謂是小資。揮霍無度,曾經六下江南。給戶部造成巨大的壓力。

和珅,作為戶部的大管家。也是深感頭疼。當時十五阿哥去剿匪。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乾隆只是一句話,讓和珅去辦吧。和珅就拼盡全力,解決資金難題。不可否認,和珅是非常有能力的,也是一位幹練的官員。但是乾隆皇帝也太能花錢了,他不得不需要,左右逢源的,積累一些發家致富的道路。乾隆也知道,和珅是個貪官,但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一直在縱容和珅。

我認為,乾隆應該是,沒有想到和珅會被殺的結局。否則他也不會將自己心愛的女兒嫁給豐紳殷德。乾隆當時認為和珅是理財能手,自己的地位也不會衰落下去,讓女兒嫁給和珅的兒子,是想讓女兒,榮享富貴。可惜沒想到乾隆剛剛死掉,就被賜自盡。

和珅被抄家,財產相當於大清國15年的收入。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在權力鼎盛的時候,沒有剋制住自己的慾望給自己,造成了滅頂之災。常懷敬畏之心,方能長久。


小書屋讀書


現在普遍流傳的一種說法是這樣的:

乾隆明知道和珅是鉅貪,就是不殺,特地留給兒子嘉慶皇帝立威用的!

其實我倒不這麼認為,乾隆並不想殺和珅,也不是想要把和珅留給自己的兒子嘉慶去立威。我認為乾隆根本就沒有去考慮過自己死後和珅會怎麼樣,他考慮的是自己活著時如何更好的利用和珅。

和孝固倫公主是乾隆最小的孩子,出生於乾隆65歲的時候。對於這個女兒,乾隆可是寶貝的不得了,那可是自己老年雄風猶在的最好證明。

看到“和孝固倫公主”這個封號了沒有,按照清朝制度,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叫固倫公主,其他嬪妃所生之女只能叫和碩公主。但是和孝固倫公主的母親是惇妃,只是普通的嬪妃。

要麼就是乾隆特別喜歡這個小女兒,才破例給了她固倫公主的封號;要麼就是乾隆對於和珅的重視,故意拔高了自己小女兒的身份。乾隆把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和孝固倫公主下嫁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可見乾隆對於和珅的重視。

但不管怎麼說,和珅能在乾隆一朝屹立20多年不倒,最大的靠山就是乾隆。

乾隆雖然自詡為“十全”老人,但晚年確實是窮奢極欲的,那自然是要耗費無數的金錢的。錢從哪裡來?自然是從和珅手裡來。

說白了,和珅之所以能成為鉅貪,一方面是和珅這個人確實有能力,另一方面則是乾隆默許的。在乾隆眼裡,和珅只是乾隆用來斂財的一個工具,而且這個工具用起來特別順手,一天不用還不行。

乾隆本意是把和珅斂的財,分一點給和珅,好讓和珅更加死心塌地的為自己幹活。但是乾隆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工具卻有了自己想法,把大頭給私吞了,然後把小頭給了乾隆。這才有了和珅死後抄家抄出了8億兩白銀,相當於大清15年的財政稅收。


當乾隆為了一個可笑的理由(當皇帝的時間不能超過康熙的61年),在當了60年皇帝之後將皇位傳給了嘉慶,然後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但實際上,乾隆依舊是最高統治者,嘉慶只是幌子,而和珅則是乾隆在朝堂的代言人!

乾隆對於和珅,是重用加拉攏,其實就是為了更好的利用和珅為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方便做的事情,至於自己死後嘉慶會如何對待和珅,那就不是他所考慮的事情了。

對於嘉慶來說,乾隆和和珅都是自己君臨天下的阻礙。而且乾隆才是最大阻礙,和珅只是小跟班。

但是沒關係,乾隆已經行將就木,馬上就要入土了。至於和珅,沒有乾隆,他什麼都不是,分分鐘就能除掉。

而且嘉慶還算是顧忌了兄妹之情,只處決了和珅,饒過了豐紳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