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認為,如果孩子在外面被其它孩子欺負,就說明孩子沒用,你怎麼看?

老左心理工作室


對於很多沒有進行自我成長和提升的父母,也沒有學習過教育育兒科學理論的父母來說,如果自己認知水平又有限的話,是很可能會這樣認為的,也屬於正常現象。

1、父母認為孩子沒用背後的心理:

在這類父母的認知模式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為對抗的,競爭的,弱肉強食的。而他們通常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問題需要處理時也會習慣性地遵循這個程序:遇到問題-情緒激動-壓制對方-趨向利己思考-暴力解決,而不會去客觀地去分析評價處理事件本身。

遷移到孩子身上,也同樣是這種模式:孩子被欺負-父母情緒激動-責怪孩子沒用-教孩子打回去-這個世界就是誰厲害誰活著。
這樣做的後果是:在孩子三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如果父母這樣教育,他們就會學會如果遇到問題就用暴力解決,否則我就會被爸媽罵沒用,得不到父母的愛是孩子最痛苦的事,為了得到爸媽的好評和愛,我就要用拳頭解決問題,最後孩子會成長為一個只會用拳頭不會用大腦也不會剋制情緒的暴力分子。無論是長大後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還是人生之路都會因為這樣的認知和行為習慣大受影響,最重要的是孩子的人格性格,未來的路令人堪憂。

2、父母遇到這樣的問題正確的處理方法:(根據不同年齡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這裡舉6歲之前的例子)

先關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緒並幫助孩子說出情緒:“媽媽知道你最近在幼兒園發生的事了,是不是很委屈很害怕,媽媽知道了解,先讓媽媽抱抱”,這樣做是對孩子最大限度的保護。

等孩子情緒恢復穩定後,需要教會孩子以後如何處理這種問題:對於6歲之前的孩子,一般也沒有上升到霸凌的程度,很多都是因為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情緒行為等問題發生的爭執,所以需要父母教會孩子如何用語言來表達,比如“我們不要打,我們做朋友吧”“我先排在前面的,你要遵守規則”“你打人是不對的,可以用說來告訴我”。


所以對於被欺負的孩子,要麼是因為父母教養水平差,根本不懂得如何教出一個不被欺負的孩子,或者父母自己本身的行為和認知就很有問題,再或者父母平時太強勢孩子反而更膽小。只有父母具備了能幫助孩子解決任何問題的能力,才能保證孩子成長得好。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裡的神仙洞


如果天天被不同的同學欺負,起碼說明孩子比較弱,首先家長要知道為什麼孩子這樣懦弱,幫助孩子走出被欺負的過這段過程,陪孩子強大起來,孩子不太可能是天生柔弱的,除非個別女孩,基本都是後天養成的,家長在家裡千萬別再埋怨孩子沒有用給孩子雪上加霜了。 我兒子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時孩子剛會跑,很皮實,和任何小朋友玩,出去就兩條腿飛快的跑,我因為自己是離婚的,總是很自卑,就不讓孩子出去,基本關在家裡和我一個房間裡,很小的房間,而且我天天帶孩子很疲憊,不願意和他說話玩,短短的一段時間裡,我發現他在也不敢和別人接觸了,去我媽家小區的滑滑梯上玩的時候,只要有別人就怕,站在一個角上張開雙臂喊我叫我抱,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馬上實施行動,天天下午空了帶他去市裡熱鬧的中山公園小孩玩的滑滑梯那陪著他玩,也就兩三個月吧,後來住的地方換了,沒有合適的地方玩了,也就接觸不到小朋友了,第二年就開學可以上幼兒園了,考慮他比較弱,想晚一年上學的,我有回到了以前的地方,那天是九月一號,我帶孩子去中山公園去玩 ,發現都是比我兒子小好多的孩子,和他一樣的都上學去了,我瞬間決定給孩子報名去上學吧,很順利的報了名上學了,可是孩子上學就顯出了不一樣,自理能力差,老師老是罵他,他不願意上學,哭了半學期,下半年我覺定轉回我 本地幼兒園,回來後,半年很好,老師是我小姊妹認識的,上了中班就不行了,同學欺負,老師罵他,什麼事情都來了,苦苦煎熬了兩年,中班,大班,硬著心腸,熬過了,上一年級就好了,完全開朗起來了,沒人欺負他了,只是說話不流暢,因為小時候我不和他說話,他接觸不到別人,說話語言弱,語言的問題他是經歷了好幾年才變正常的,去年,五年級的時候就完全ok了,現在說話很快, 我的經歷告訴我,我們一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了他們不正常的生活後有了問題,那這個問題就要幾年才能化解,消化,走回正常的。不管自己的孩子是怎樣的懦弱,膽小,沒用,首先家長不要說自己的孩子,不要給孩子幼小脆弱的心靈上再劃上一刀。家長一定要做孩子的依靠。陪著他一起強大。


也風吹


有這種想法的家長本身自己就很沒用,每一個孩子在面對危險的時候,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表現,我們並不能說被別人欺負,沒有還手,就說明這孩子很沒有用,沒有出息,一個孩子有沒有出息,並不能靠這一點而決定。

講一個最真實的例子,我老公的哥哥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很老實,經常被同齡的孩子欺負,可是那有什麼呢,現在他哥哥在一家銀行上班,已經當上了分行的行長,生活過的很有奔頭,待遇也好的讓人羨慕!年近30大幾的人,長的還像個年輕的小夥子一樣!再反觀那些當年欺負他的那群調皮鬼,個個早早輟學,為了生計奔波,早沒了當年調皮搗蛋的勁頭,每個人再看見這個當年被他們欺負的人的時候除了羨慕就是敬重了!

人只會欺負他們覺得比他弱小的人,而景仰比他有本事,能力強的人。

孩子在小的時候被別人欺負,只從這一點並不足矣能說明他就是一個沒出息的孩子,只能說明他性格比較溫順,不喜歡大鬧!更何況一個人有沒有出息是從很多個方面來衡量的。但無論從哪方面來說,一個人只有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才會被別人尊重!

作為家長,如果在孩子被別人欺負的時候,只會一味的指責和責怪自己的孩子沒有出息,反而會在孩子的心裡形成心理暗示,久而久之認為自己真的沒有出息。是沒用的人。這對孩子以後長大成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不良的影響!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正確引導自己的孩子,不要給他錯誤的暗示,讓他做出錯誤的決定!


淇天寶


讓我記得小時候大概8歲的時候被小朋友扔地炮在腳下,我很怕爆破聲,嚇的快要哭了,那時候我就知道哭是沒有用的,要面對這種小惡作劇的行為。於是我板起面孔,靠近他,面對他嚴厲地說:“你再扔,你再扔,我把你揍扁。”果然,這小男生被我糊住了,不敢往我身邊扔。

孩子決定如何面對被人欺負的,也是父母教育而來,想一想是不是在很多事情上父母大包大攬,讓孩子在溫室裡成長,該讓孩子獨立去做的事情,比如4歲讓他自己獨立穿衣脫衣、5歲可以做點小家務了?、、、在生活中,孩子去體驗了,再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才會想辦法去解決。就跟被孩子欺負,他就不知道改如何解決。沒用的孩子、有用的孩子的觀點,用這個被欺負這一點就判定了孩子,這也太大了,一個是否有用的孩子是很多方面的看的。

一個孩子小時候常被欺負,看似“真沒用”,不懂地解決自己的麻煩,長大後很有出息,做了領導,給家裡帶來榮耀,成為一個好父親、好丈夫、好兒子,誰又能說他沒用呢?

一個孩子小時候常欺負人,看似牛掰,最後早早輟學,生活過的不如意,也是個好父親、好丈夫、好兒子,誰又能說他沒用呢?

有句話: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成功,或許是一個評判人的標準,但只是成長的一部分標準。成長是一套綜合?多元的標準體系。我自己對孩子注重性格的形成,心靈健康,注重自我的成長。


斌馨樂媽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也有很強的自尊心,也許父母能夠注意到這一點,但是孩子總要接觸外界和社會,當他們遭受到嘲笑後,父母最應該做的是什麼?其實孩子的自尊心還我們還沒有意識到他們有的時候,早早就已經存在,所以保護孩子的自尊要從他們小的時候做起,可是父母做到了也難免孩子會受到別人的傷害,例如當我們的孩子遭遇了嘲笑又該如何解決呢?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認真地聽孩子講述事情的整個過程,是你給他提供幫助的重要前提。聽完孩子的訴說,你可以說:“這樣肯定讓你感到非常難受。”這時,父母不要做任何判斷,先直接把孩子的感受說出來,這樣可以讓孩子感覺找到了心理依託,就會很信任你。和孩子商討對策接著,你可以開導你的孩子,比方說:“我記得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也被別的小朋友說過。”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被別人戲弄、嘲笑是非常孤單的事情,當聽說你小時候也有過同樣的經歷,會讓他覺得自己不那麼孤立,同時他也會願意繼續聽你說下去。這時,千萬不要認為你已經可以告訴他應該怎麼做了,你應該鼓勵孩子自己解決,“我們該怎麼辦呢?”因為在孩子自己成功地解決問題時他才會有成就感,這能幫助他樹立起一種自信心。給孩子心理支持或者你也可以站在戲弄者的角度,通過某種方式告訴孩子:“孩子,也許你很難相信,其實那些小朋友也有不開心的時候。”為什麼要這麼和孩子說呢?因為這可以使孩子認識到那些孩子自身也是有缺陷的,他們並不是那麼可怕,他們也有傷心難過的時候。細心觀察瞭解孩子最後,你可以問:“孩子,你需要媽媽為你做什麼呢?”孩子也許需要,也許不需要,因為他們可能會覺得家長的介入會把事情弄得很複雜。但是作為一種選擇來提供,這是很重要的。


邢臺東方童藝術學校


我個人認為,孩子在外面受欺負了,首先得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吧。

如果是,孩子首先惹了對方,也就是有錯在先的話,對方屬於反擊,然後孩子受到了欺負,這樣的情況下,是不可以說孩子是沒用;如果是,孩子沒有惹到對方,但對方卻故意過來打,孩子不敢打過去,一直讓對方欺負,不敢反抗的話,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可能沒有提到這一系列的問題,那以後慢慢的性格可能變得懦弱吧,也就是部分人說的沒用。

一句話,暴力不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但是如果無緣無故被人欺負了,還得適當的反擊!至少氣勢不能輸!得鎮住他!



我是芳姐吶


首先能有這個想法誕生的家長,我也非常的肯定這個家長也是沒用的。自己的孩子你都能這樣武斷去看待問題。你都不去了解為何被欺負,原因是什麼,你都不會去思考,如果是別人的呢,你更不會去管他的什麼原因,直接一棍子打死。孩子在外被其他孩子欺負,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家長在瞭解過程後,你得去幫助他。換位思考,如果那個時候是你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去應對,把應對方法告訴他,這個時候他就會記住,往後他再遇到這種狀況下,他也能有個應對辦法,家長的作用就在以此。一旦他下次還是會被欺負,只能說明你教給他的應對辦法並沒有得到解決問題,還會導致另外一個問題的產生,家長在孩子的心目中的信任感就會下降。要記住,孩子是具有可塑造性的,當然你也可以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就是我認為,去引導他怎麼去思考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話,就不會像我前面所說的那個方法所帶來的信任感下降。


海南電保姆


您好,我是高級孕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羊駝媽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而且在外面捱了欺負,不去安慰孩子反倒怪罪到自己家孩子,這樣家長的做法是完全不對的。家長應該搞清出事情的真相,看看自己家的孩子為什麼會挨欺負。然後給孩子心理上的疏導。

然後在孩子受欺負後家長應該因因勢利導,給孩子們一個好的解決方法。保持一個儘量平和的態度對待此事,不要因為自己家孩子被打了就暴跳如雷,做一個穩重的遇事不慌的人,這樣可以讓孩子心情也逐漸平和。之後再處理問題上就會容易的多,不然孩子一方面覺得很委屈,另一方面有怕被家長教訓而有所害怕。

瞭解孩子被欺負的整個過程之後,在判斷到底是誰的過錯。並且要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鼓舞,如果必要的話可以和欺負孩子的家長好好地討論一下這種問題。並且讓兩個孩子儘量自己去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給孩子一個堅強的後盾,讓孩子可以安心,不在害怕對方。這樣的做法才是可取的,而不是去指責孩子,說孩子沒用。這樣的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是存在很大問題的。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羊駝媽媽】。

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成長髮育、家庭教育、母乳餵養、疾病護理,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羊駝媽媽


有些時候吃點虧,也是一種福氣。但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你應該選取的方法是去鼓勵安慰他,而且讓他在這個事情中選擇適當合理的方式去解決,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孩子無用,你難道要讓孩子跟其他孩子拼一個你死我活,之後你在監獄裡面去見他?衝動莽撞的處理方式,或者一味的指責只會讓孩子走向極端,要麼是自卑要麼可能就是鬥狠的道理上面,這個是你希望的?有些時候的打鬧會讓你孩子受到欺負,你可以讓孩子自己學會解決,不行的話 可以跟老師家長一起去溝通解決。有時候人的內心也是比較脆弱,尤其是自己受到委屈跟傷害的時候,適當處理方式可以幫助他找到以後人生之後的挫折。


快樂人生美麗一天


孩子就是孩子 一張白紙 一粒種子 成人習以為常的常識 在孩子這裡都需要耳濡目染或潛移默化的教導 孩子才能夠掌握越來越多的社會生存技能

社會很複雜 成人都難免出現被欺負、欺騙等等各種問題 何況涉世之初的孩子

無論受不受欺負 孩子的社交技能都必須由家長為主 受到指導、糾正

家長就是擔負著教養職責 對孩子的方方面面 包括社交 都要教導到位 而不能不負責任地抱怨孩子的無能

沒有教好孩子進行正常社交的能力 分明就是家長教導不到位

對於父母教養義務的監督 社會、學校應該履行 學校可以針對父母教養問題 採取相應行動、措施等等

總之 每個孩子都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 孩子們還受到法律保護 社會相關部門機構和學校等有關機構 都應該擔負起監督父母教養職責履行情況的責任 督促每對父母盡到教養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