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人民心聲:好心人,請放過我們的孩子

如果善心被利用,就會變成助人犯罪的工具。

這是一個只看結果的時代,並沒有人會問你的初衷是什麼。

在尼泊爾的首都,街頭能看到很多兒童,他們三五成群,每人手中都拿著一個袋子。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們把袋子的口攢成一個很小的洞,然後將鼻子置於上面,深深的吸一口氣,然後露出陶醉的表清。

看樣子像是在吸毒,但是我卻不知道什麼毒品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入。

01吸不起毒品,只能吸毒膠水

經過多方打聽,我才明白,原來他們吸食的並不是毒品,而是一種有毒的膠水。

至於為什麼吸食這種膠水,有些媒體將其宣傳成因為他們飢寒交迫,所以靠他們來麻痺自己。

每當他們感到飢餓的時候,就會將這種膠水倒進袋子裡狠吸幾口。

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卻引起了不少人的同情。

許多好心人士通過各種渠道,為這些孩子捐款。

還有許多去尼泊爾旅行的遊客,看見這些孩子,會給他們一些錢。

作為一個被世界救援的國家,尼泊爾擁有很完善的公益體系。

但是最令這些公益組織反感的事情,就是遊客在尼泊爾街頭施捨流浪小孩的善心。

相信去過尼泊爾的人都知道,在尼泊爾的大街上,經常會有一些小孩子向你尋求幫助。

這些孩子同時掌握了好幾門語言,就是為了向遊客賣慘來博取同情。

他們通常會說自己很長時間沒吃飯了或者想要一本圖書等簡單要求。

遊客們一心軟,就會給予他們錢財,他們看有利可圖,就會一直使用這種方法賺錢。

據當地人透露,旅遊旺季時,這些孩子一個月可以賺三四千,這在尼泊爾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甚至有當地的黑幫教唆街頭小孩向遊客討要學習用品和書籍,然後轉手販賣迴文具店牟利。

孩子會一天天長大,但是三觀已經養成,從小就嚐到不勞而獲的甜頭,長大了,極有可能走入違法犯罪的道路。

很多人都誤解了公益,認為只要捐贈財務就是善心。

但是,一味的物資捐助,很有可能會助長這些三觀未定的孩子們的惰性。

教會他們分辨善惡,樹立正確的三觀才是公益的真正目的。

所以,來尼泊爾支教,是我思來想去的最終結果。

知識與未來永遠比金錢資助更有魅力。

02授人以漁才是真正的善

簡單純粹。

在接觸尼泊爾的孩子後,我給他們下了這樣一個評語。

進入教室前,我有一些緊張,我感覺我的指尖很涼。

深吸一口氣後,我跟隨其他的老師進入了教室。

教室裡坐滿了學生,但是他們很安靜,也許是有老師提前叮囑過。

他們都安分的坐在椅子上,但是眼睛卻滴溜溜的轉著,顯示出了他們對於我們的好奇。

當地的老師為我們做介紹,我趁機環顧了四周。

這裡的教室很簡陋,木製的桌子上有很多裂隙,椅子也總是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教室裡沒有開燈,光線很暗,我看了一下,好像也沒有風扇。

因為教室很暗,所以學生們只在一天中最明亮的幾個小時上課。

還沒觀察完,老師的介紹就結束了,輪到我們上場了。

教學內容並不難,以尼泊爾的條件,滿足最基本的英文口語以及其他常識知識就已經算是中上水平了。

備課時我準備了很多互動環節,但是心裡沒底。

因為在中國,讓同學們和老師上臺互動是很難的,所以我怕在這裡並沒有人會配合我。

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剛問誰想要上來互動,他們就恨不得衝到講臺上。

甚至有些積極的同學,已經衝上講臺,把我圍住了。

靠近他們,才看清楚,他們的睫毛都非常長,眼睛也都很深邃。

衣服不是特別乾淨有褶皺,還有糖的味道。

……

沒想到第一節課上的可以如此的順利,並且通過這節課,我已經成功的打入了他們的內部。

下課後,他們拉著我們去操場玩。

這個學校很小,所以操場也不大,甚至可以用空地來形容。

操場上有欄杆和乒乓球桌,此刻的欄杆已經掛滿了學生,一個摞著一個,不知道在玩什麼遊戲。

乒乓球桌便也聚滿了人,兩個人在比賽,兩撥人在加油。

還沒怎麼玩盡興,又要上課了,可能是熟悉了,也可能是還沒在歡樂中走出來,他們沒有那麼安靜了。

但他們依舊很積極,腦中裝著十萬個為什麼,求知慾極強。

讓我總覺得用英文回答的不透徹,想要用中文好好的為他們講一講。

我以為教室的設施已經很簡陋了,沒想到辦公室也這麼簡陋。

中午和老師們聚在一起吃飯,一碗直直的麵條,旁邊還有辣椒調料。

我學著當地的老師加了點進去,鼻涕眼淚齊飛。

老師看見我辣成這樣,就從一個很大的類似於中國大瓶可樂的塑料瓶中為我倒了水。

那個塑料瓶就是公用水杯,因為尼泊爾很缺水,所以這裡的公用水都是這麼裝的。

雖然只在辦公室吃了一天飯,我還是深刻體會到了尼泊爾老師的不易。

支教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我和孩子們相處的很愉快。

他們的生活雖然簡單,但是過的很開心,並且每個人都很聰明。

這讓我想要通過僅有的支教時間,教會他們更多的知識。

讓他們有機會去更明亮的教室,更寬廣的操場,讓他們每個人的人生都能有無限種可能。

03尼泊爾生存指南

在來尼泊爾之前,我是帶著濾鏡來看待這個國家的。

我總認為這個國家是暗黃色的,尤其是在起風的時候,漫天的黃沙會將人包裹住。

可當我真正的到了這裡,我才發現,豔陽高照下的尼泊爾是金色的。

這裡寺廟很多,還經常有僧人走過。

大街上會有巡邏警察,商販們會衝著異鄉人友好和善的微笑,當地人還會熱心的指路。

雖然他們的英語很蹩腳,但是他們的善意表達的卻很流暢。

還有這裡的風,柔柔的劃過皮膚,有一絲的溫暖還有一絲清涼。

支教的閒暇時間裡,也會組織遊覽尼泊爾。

逛了唐卡學校,裡面空間不大,滿滿的都是唐卡作品。

神聖的畫像與斑斕的色彩相融合,讓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種藝術。

工作人員說,參觀完後會有專業人員教我們繪製,我暗自開心。

繪製唐卡的過程,讓我的心得以平靜,色彩的交錯,讓我的心情變得愉悅起來。

除了尼泊爾的藝術,我們還品嚐了各色的食物。

咖喱依舊是主要旋律。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一個叫MOMO的食物,類似於中國的餃子,只不過餡料是咖喱與肉的混合。

MOMO分蒸的與油炸。

個人覺得蒸的比較好吃,油炸的有點重口。

薯條也很好吃,它是用辣椒西紅柿等蔬菜的汁裹在薯條上面,不管哪個店做的都好吃。

04尼泊爾,等風也等你

尼泊爾雖然經濟不發達,幹什麼都不方面,但是這裡的一切都讓你心生喜歡。

它老舊但是又生機勃勃,即便遭受自然的傷害也能在廢墟中開花。

這裡的幸福,從來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

如果我的出現,能讓孩子們的未來有一絲的改變,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