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廢棄、重建……巴黎聖母院多災多難的八個世紀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道巴黎聖母院15日傍晚發生大火,整個法國和整個世界都為此慟哭。西班牙《世界報》網站4月15日發文回顧了這座大教堂始建以來800多年多災多難的歷史,盜竊、廢棄、重建……

文章稱,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1260年基本完工,此後經歷了一些修改和增建,在1345年最終完工,其中的石像、飛拱和玫瑰花窗舉世聞名。巴黎聖母院也被視為法國哥特式大教堂中最傑出的一座。在15世紀至17世紀期間,這裡幾乎沒有展開什麼工事。

18世紀,巴黎聖母院曾遭遇過可怕的襲擊,建於13世紀的很多雕像、建於12世紀和13世紀的很多花窗以及教堂內部中央的立柱都被損毀。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聖母院多個部分遭到嚴重毀壞,其中的大部分珍藏也被破壞或掠奪,舊約時期的28座古猶太和以色列君王的雕像被誤認為是法國國王的雕像而遭革命者毀壞並拆除。

19世紀初的巴黎聖母院千瘡百孔,剩下了一座沒有靈魂的石頭建築,因為彩色的玻璃窗被毀壞、雕塑殘缺不全;鳥兒通過敞開的窗戶飛入教堂內部築巢。

1801年,拿破崙與教皇簽訂協議,在法國恢復宗教信仰,承認天主教是“大多數法國人的宗教”,於是巴黎聖母院停敲了十年之久的大鐘重新奏響鐘鳴,清潔打掃工作開始進行,窗戶也被關閉。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稱帝。

1844年,在浪漫主義的高峰期,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工作在歷史學家兼建築師奧萊·勒·迪克的領導下全面展開,經過20多年的整修,聖母院重現光彩。

1871年,巴黎公社起義爆發,聖母院差點就被縱火付之一炬,所幸火焰被巴黎人很快撲滅。

然而近150年後的今天,這座巴黎市的主要象徵性建築卻沒能逃過熊熊燃燒的火焰。全世界都為巴黎的這一巨大損失而流淚。(編譯/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