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怎样说话,才能让人更容易接受?

01.

《都挺好》这部电视剧,在让我心疼苏明玉悲惨遭遇的同时,也对她说话的方式十分佩服。众所周知,明玉18岁那年和家里断绝了来往,此后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状态。

不停地兼职让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懂得了怎样说话,才能让人更容易接受。比如他的二哥被顶头上司炒鱿鱼,并且扬言要在这个圈子里封杀苏名成。

苏名成也不愿意低头,反而让自己更加被动。这时候苏明玉出场了,首先是联系了苏名成上司的上司,让他的上司知道她是有人的,之后明玉也没有利用关系去威胁她,反而跟她心平气和地讲述自己当年也得罪上司的故事,让她好下台。

万事留一线,事后好相见,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怎样能让对方舒服地接受,这是门学问。明玉三言两语就让苏名成的顶头上司心甘情愿地原谅了他,就是掌握了谈话的技巧。

再比如,当初蒙太来公司闹事,所有员工都不知所措,包括公司的高管,也不敢言语一句,大家都知道她是冲着明玉来的,明玉是怎么做的呢?

明玉上来就把姿态放得很低,端茶递水抬手不打笑脸人,轻松赢得了蒙太的好感,在蒙太想要公司停工的时候,明玉也不慌不忙,就让员工放假,不谄媚,理智地让蒙太知道这损失是她自己的,蒙太态度立马就变了,这一仗,明玉轻松胜利。

假如明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和蒙太硬刚,落人话柄不说,公司的问题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明玉是个聪明人,她才不会这么做,正是她懂得如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才在生意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02.

那么怎样说话,才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呢?

不要让对方感受到压迫

心理学表示:

你越是用激烈的言辞说服对方,对方可能越无法认同你的观点,相反你用更多的时间去倾听,对方反而更亲近你,也更乐意接受你的观点。

所以,想让对方能接受你的意见,永远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观点加给对方,这样只会让对方感到压迫,又怎么能安心地听你说的话呢?

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越想让对方听你的话,最好的做法就是先让对方说出他拒绝的理由,你再根据他不愿意的理由才逐点攻破,首先你能让对方在一种很舒服的环境下交流,他也能心平气和地听你的观点,这才是让对方接受的前提条件,之后谈话的成功与否,才是靠你的随机应变能力。

先“夸赞”,后“贬低”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老师在为人处世上经常教育我们,尤其是说话的方式,如果想要对方接受你的观点,而对方有着相反的意见,这时候我们就要先夸赞或者接受对方的意见,之后再指出他观点上的缺陷,才会让他更容易接受。

否则你们连个有不同的意见,只会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能让对方信服,反而吵得不欢而散,对解决问题,却没有任何帮助。

谈话的时候,不要居高临下

就像明玉对苏名成上司态度一样,明明自己认识她的领导,可以通过这层关系给她施压,但是她并没有这么做,试想一下这样做的后果是怎样呢?

迫于生活压力,上司可能会收回炒掉苏名成的做法,但是以后在公司的日子,他还能过得舒服吗?显然是不能的,明玉也是深知这一点,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她先让对方知道自己有人,但是又很平和地向她说清利弊,给了彼此一个台阶下,她的上司也不傻,肯定会接受,以后也不悔轻易为难苏名成了。

学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利弊

用销售举例子,没经验的销售员,就会和客户说我们推销的产品多么多么好,价格多么多么便宜,但是只站在自己角度上去说,是很难能打动对方的。

你想的是如何把产品卖给对方,而对方想的却是我凭什么买你的产品?你只说产品的好处,而对缺陷只字不提,只会让客户产生困扰,他们没有买的决心,你再怎样劝说,也是徒劳。

对方想知道产品值不值得买,你就要把优点和缺点一并说出,让客户一目了然,如果真的合适,他们主动就会购买,也不用你多费唇舌了,岂不是更好。

03.

想要对方接受你的意见,永远不要和他们争执,有的时候另辟蹊径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以前看过一部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他们有个爱唱歌的邻居,每天半夜唱个不停,有人去劝说,都被骂了回来,屡教不改。

主人公牛永贵想了个办法,每天他唱歌都给他钱,随着唱的天数增加,牛永贵给他唱歌的“酬劳”越来越少,邻居就不干了,不用别人劝,他也不愿意再唱了。

这就是个经典的谈话例子,我们和对方交涉,就要抓准对方的心理,才能轻松“取胜”,一味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方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更加排斥你。

所以,想要对方接受你的看法,除了上述的几条,想办法从别的角度下手,让对方甘愿完成你的观点,也是聪明的谈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