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五水共治”當下一位治水老人的心裡話

新華網浙江頻道8月4日電(記者魏董華)“我就希望給我一條河,自己掏錢我也會把它治理好。”在浙江“五水共治”已成為社會焦點,當地一位70多歲的老者與他102歲的父親被人喚作“活大禹”,他們還在不辭辛勞地搞科研創新,為浙江的“治水”獻策。

但是他們遇到了很多民間科學家同樣遇到的困惑:民間科研創新想要真正被政府採納用於治水還“路漫漫其修遠兮”。專家建議政府應鼓勵、支持和引導民間科研力量參與政府項目,避免民間科研成果遭遇“玻璃門”。

“一碗螺螄或能解決一個籃球場的水域汙染”

這位70多歲的老者名叫陸見華,曾是南京河海大學特約研究員。他的父親陸祖蔭如今已102歲高齡,退休前,是原江西省水利電力廳副總工程師。

記者瞭解到,兩位老人共同為“五水共治”量身打造生物治汙,生態護岸的方法。他們研製出新型T形樁護岸,利用螺螄、水生植物等治理水汙染,為河湖水道淨化提供了新思路。

“五水共治”中,治汙水是重要一環,河道整治中勢必要有護岸工程。陸見華認為,傳統護岸混凝土及砌石材料密閉透水性差,不能適應治河道治理新理念。用透水T形樁構築的護岸能很好實現這一功能。

“既能護岸,又能控制成本,而且空心磚還能引來非常環保的治汙“大王”——螺螄。”陸見華說,清水螺瘦,渾水螺肥,T形樁上的孔洞能為螺螄生長提供很好的生存空間,這種護岸還能給小魚小蝦起到“人工魚巢”的作用。

陸見華從他隨身攜帶的布袋子裡拿出厚厚一疊資料,“我們還在進一步實驗量化研究一顆螺螄能淨化多大面積的水域,一碗螺螄或許能解決一個籃球場大小的水域汙染。”陸見華說。

“活大禹“尋找河道試驗卻四處碰壁

“現在城市居民住宅環境都在改善,但是一條黑臭河環繞,飯後河灘邊走一走,還時不時會看到一團團紅蟲在河裡翻滾。”陸見華告訴記者,“浙江現在正在搞‘五水共治’,號召全民治水,我也想試試。”

“異形灌注樁”是陸見華父子為解決水庫基礎滲漏在1965年發明的一項地下施工新技術,1986年獲國家專利。如今老人將此技術結合生物治汙用於“五水共治”中治理汙水,希望能為浙江的青山綠水盡一份綿薄之力。

為了驗證透水T形樁額螺螄治汙的效果,陸見華老人一直四處尋找一個封閉的試驗段儘可能排除外界干擾因素,但卻一直四處碰壁。

“最早是在浙江某報社內的景觀河做實驗,但是當我投放了一百斤螺螄和三百斤水草一個月後,卻被請了出去。”陸見華說,後來試驗地輾轉來到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逸居城內,卻幾次遭遇試驗失敗,但是至今未曾放棄。

對待治水態度嚴謹意味著陸見華要花在試驗的時間更長。“到底放養多少螺螄和水草比較合適,以及最後會出來一個什麼樣的效果,科學試驗不能急於求成。”陸見華說。

事實上,這種異型樁加上“螺草共生”的治水方法還得到了浙江大學水環境研究院相關研究人員的認可,他們建議在試驗中設立對照組,同時記錄好整個過程的水質變化曲線,以便未來更科學地應用到治水現實中。

專家:政府對民間科研創應給予支持和推動

“利用螺螄攝食汙泥中有機物是一種環保經濟的淨化措施,能有效降低水體生物含氧量,減少水體富營養化。”陸見華說,“前些年太湖藍藻暴發,無錫環保部門在五里湖投放了幾十噸螺螄來消耗湖中有機物,杭州西湖也採取過類似措施。”

有專家認為,倘若將T形樁和螺螄治汙的潛能發揮出來,整個河道或許本身就可成為一個天然汙水處理廠,不但有可能為“五水共治”提供經濟而實用的治汙手段,還有可能為解決我國平原地區天然補水量不足、稀釋水體難、自淨能力差的河湖水道淨化問題提供新思路。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表示,“五水共治”本來就希望民間力量都能參與進來,如果治水試驗能夠成功,來自民間的智慧與嚴謹的科學實踐對這場在浙江大地上打響的攻堅戰無疑有更多積極的影響。

“政府有關部門對這類民間科研項目應做好正確導向,給予支持,積極推動其往良性方向發展,同時做好監督工作。”楊建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