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停止向乌出售石油,沉重打击乌克兰经济,间接支持泽伦斯基

尽管泽伦斯基的政治立场被认为并不明确,尤其是在泽伦斯基获得第一轮选举胜利后,兴奋之下居然用俄语感谢自己的支持者,引发一片质疑。现任总统波罗申科持有强硬反俄立场,维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继续争取加入北约和欧盟,都将成为乌克兰政府的努力方向,这已经被写入了乌克兰宪法:加入北约,就能享受集体防御的保护,这对俄罗斯周边的任何国家都具备积极意义,而加入欧盟,则能搭上欧洲经济的快车,助力乌克兰经济迅速发展,最不济也能达到目前东欧国家的经济水平。

尽管在第一轮选举后,莫斯科就宣布,不承认乌克兰大选结果,但乌克兰方面并不理睬,最终,俄罗斯还是放了大招:4月18日,在普京的光芒下越发没有存在感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秀了一把,宣布从即日起,停止向乌克兰出口石油,此举虽然远远说不上切断乌克兰经济命脉,但毫无疑问,将对乌克兰的能源共用产生重大影响,迫使乌克兰进口能源成本提高,对目前正在复苏中的乌克兰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评论认为,俄罗斯此举对持强硬反俄立场的波罗申科打击尤其深重,很可能促使民众将选票投给政治立场模糊的泽伦斯基,这也算是俄罗斯间接干预了乌克兰选举。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一直向乌克兰提供能源,2014年后,也没有停止供应,俄罗斯的天然气,不仅为乌克兰工业提供动力,也是乌克兰冬季供暖的主要热量来源,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出售给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不要说跟亲密小弟白罗斯相比,即便是与德国等欧盟国家相比,也偏高,乌克兰无奈只能接受,也拖欠了大量欠款。

作为报复,乌克兰可能切断其境内的石油管道,阻止俄罗斯继续向欧洲出售能源,不过,考虑到欧盟的影响,这么做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目前乌克兰还需要欧盟的强力支持。乌克兰目前似乎并无什么好的应对方法,作为替代措施,乌克兰可以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诸如沙特,油轮经红海,穿越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穿越达达尼尔海峡进入黑海,最终在敖德萨港卸载,这么做不仅会提高能源进口成本,而且面临俄罗斯海空军的拦截,乌克兰的其他邻国无力向其大规模提供能源,俄罗斯这一招很绝,有可能完全切断乌克兰能源供应,当然,拦截前往乌克兰的油轮的话,也大概率会遭到在黑海的北约海空军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