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安全帽是如何製造的嗎?

近日一條短視頻在網絡上走紅,一位工人師傅用兩種安全帽進行了比拼,拿一線工人戴的黃色安全帽與領導戴的紅色安全帽碰撞,結果黃色安全帽應聲而碎,再撞幾次黃色安全帽破的不成樣子,而紅色安全帽安然無恙,只留下一些撞擊的痕跡。

看到這個結果讓人驚訝,黃色安全帽怎麼就那麼弱不禁風,根據安全帽國家標準規定,耐穿透性能:用3公斤的鋼錐在1米的高度落下,鋼錐不能與頭接觸,且帽殼不能有碎片脫離,衝擊性能:用5公斤鋼錘從1米高度落下進行衝擊力實驗,傳遞到頭模上的力最大值不超過4900牛。

顯然視頻中的安全帽達不到這個要求,這種安全帽在網上幾塊錢就能買到,安全生產無小事,希望每個一線工人都能戴上真正安全的安全帽。

當然一個合格的安全帽測試可不只是一項衝擊測試,還有絕緣測試,防靜電,阻燃測試等等

安全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生產活動中,我們會發現有人存在僥倖心裡,忽視安全帽的重要性,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保護我們生命的安全帽。

安全帽是指對人的頭部受墜落物或其它因素引起的傷害起保護作用的帽子,在建造,隧道工程,礦山等場所都必須佩戴安全帽。

安全帽的發展歷史

安全帽的發展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原始人類在打獵時會與動物近距離搏鬥,為了保護自己的頭部,就用一些動物的硬殼或者椰子殼等堅硬的東西戴在頭上。

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和戰爭的泛濫,開始出現了金屬頭盔,也稱鋼盔。寫出了《變形記》的大作家卡夫卡在1908年發明了首個民用安全帽。

後來人們根據啄木鳥的大腦結構原理,改進設計了帶內襯和保護圈的現代安全帽。

安全帽的結構

安全帽是由帽殼,帽襯和下頦帶等部分組成。

帽殼是安全帽的主要部件,一般為半球形或者橢圓形薄層結構,主要是吸收和分散衝擊力,使用材料一般為ABS,HDPE, PC ,FRP。

帽襯是帽殼內直接與佩戴者接觸的部分,由調節按鈕,護帶,吸汗帶組成,使用材料一般為尼龍織帶和塑料製成,其作用是為了分散衝擊力。

下頜帶是系在人下頜上的帶子,起固定作用,使用材料一般為尼龍帶。

安全帽的製造過程

市面上安全帽的原料大多是ABS塑料,這種材料具有耐較高的衝擊性能以及抗腐蝕性,非常適合做安全帽。

通過吸管把塑料顆粒送到機器料斗中進行高溫熔化,然後被注射包裹在半球形一樣的磨具表面,在磨具中安全帽成型,機器打開安全帽冷卻後自動掉落下來。

修掉料口後再根據要求在安全帽上面移印文字或者圖案。

把安全帽放在帶有孔洞的工作臺上,通過安全帽上的卡口裝上帽襯,再裝上下頜帶,安全帽製造完成,就可以打包出廠了。

幾塊與幾十塊錢的安全帽的區別主要還是在材料上,毫無疑問幾塊錢的肯定是回料做的,何為回料,回料也叫再生料,就是生產中的廢棄料或用過後的陳舊料,經過回收加工後的材料,回料還有等級。

一級回料指生產時所產生的邊角料,這種沒有使用過,一級回料的質量跟新料區別不大,

二級回料指原料已經用過一次了,產品再次回收後加工,這個質量就比一級回料差很多了。

三級回料就是用過兩次以上再回收加工,質量差的一匹,真是一敲就碎的那種,那些個幾塊錢的安全毫無疑問就是三級回料做的,充其量也只能當個遮陽帽用,毫無安全可言。

如何選擇安全帽

產品上要有合格證,並標註有生產日期,商標,型號,許可證編號信息。

具有特殊性能的安全帽要有相應的標記,如絕緣性能的安全帽要在帽上做出“D”的標記,耐低溫的安全帽要標記有承受的最低溫度,如-20℃字樣。

根據使用環境選擇不同材料的安全帽,例如ABS材料抗衝擊防砸,PE柔性好耐高溫。

要使用在有效期內的安全帽,如ABS塑料安全帽有效期在2年半,超過有效期的安全帽不要購買使用。

安全帽被做成了各種顏色,這是為了區分工作人員的身份,每個行業不同顏色安全帽表示的身份也不一樣,不能隨便佩戴,如建築工地上,黃色安全帽代表普通建築工人,紅色安全帽代表管理人員,藍色安全帽代表技術人員,白色安全帽代表工程質量監管的監理人員。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鐵頭功也不如安全帽,為了您自己和家人,請在需要的場所佩戴安全帽。

至於工地上為什麼會有幾塊錢的安全帽出現?

一.老闆發的,為什麼發這麼便宜的,省錢唄,免費發給你用工人們還能說什麼呢。老闆們注意了,不要為了省點小錢後面要花更多的錢。

二.老闆不發那就工人自己買,為什麼也買便宜的,省錢是佔了一部分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安全帽太容易丟了,如果說自己買個幾十上百塊的,並不是說買不起,而是買了之後用不到兩天可能就沒了,再買還是一樣的情況,買一個貴的沒問題,三天兩頭買貴的就我也捨不得啊,幾塊錢的丟了也不心疼。

不管是發的也好買的也好,這幾塊錢的安全帽很明顯是不合格的,也是三無產品,為何能在市場上流通呢,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關於安全帽測試方法本文只介紹了衝擊測試,更多的安全帽測試標準可以在我們微信公眾號裡回覆 安全帽,小編會發送標準材料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