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敬佩的懸疑片,不一樣的《哭聲》,在信任和懷疑間無語

最近壓力大,時常找一些恐怖片來解壓,刺激一下自己的大腦,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同樣的想法,得心電影最近看了一部驚悚和懸疑感特強,還特別燒腦的恐怖電影-《哭聲》,而且還是到最後一刻不知道答案,而是即使看到最後還是不明所以。這部電影走的是內心戲,哭聲惻惻,是遊弋在信任還是懷疑間的崩潰與脫力。整體氣氛讓人不寒而慄,回頭一想,不禁後背發涼!

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影片以殺人案為依託,加入鬼怪、宗教等元素,令懸疑度倍增,耐人尋味。《哭聲》這種帶有懸疑的驚悚片最大的魅力就是,讓人猜到底是人嚇人還是鬼嚇人,導演能一直推動劇情往人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過多的驚悚恐怖不斷刺激的大腦皮層,讓人幾乎無法思考背後的哲學意義,懸疑驚悚的氣氛營造的非常好,故事非常扣人,絕對是一部令人不寒而慄的電影。

開始是韓國傳統黑色犯罪片,然後變成了跳大繩的巫師片,中間又插入殭屍片情節,後來又成了驚悚懸疑片,角色互相猜疑身份,最後分明是個鬼片,還有惡魔。這是一部讓人脊背發涼的影片!導演通過各種細節的鋪陳,營造出一種令人提心吊膽的壓抑氣氛,掌控住了全片152分鐘的整體節奏。高潮部分的驅魔儀式,平行剪輯凌厲暢快,是全片點睛之筆。真正可怕的不是惡魔,而是我們根本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因為我們的弱點太過於明顯。

也有些人認為,作為導演,想在作品中表達任何東西都是沒問題,但不能亂來,不能讓角色的行為毫無動機,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就像一個甜品製作師,你可以創作各種口味的甜品,但不能乾脆放有害卻誘人的添加劑。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根本駕馭不了你想表達的主題卻打腫臉充胖子就是這部電影的現狀。講不清的邏輯,至少對大眾來說講不清的邏輯,隨便整點親情,宗教進去,加上男主和女兒的大呼小叫,與其說是電影不讓男主相信女鬼,還不如說是讓觀眾堅定的不要相信導演。

恐怖片最可怕的地方是讓你覺得有生存的可能,人才會去掙扎,不停的在恐怖迷宮裡尋找出路。影片構建了一個骯髒的世界,骯髒的鬼神,毫無緣由的垂釣與殺戮,每個人物都無法讓人提起興致對他產生同情與關注。沒有善,沒有惡,只是一片混沌。其實導演的命題應該是批判鬼神的,卻是把片子弄得陰陽怪氣。一切罪惡源自人心,當心中執意認定有鬼存在,也為真正的惡人找到了洗白的慰藉。惡的延續性在最後車門關上的時候被塵封。

不管怎樣,全程的細節滿到爆,更是把觀眾玩弄於鼓掌之中,關鍵是觀眾在這份“被玩弄”的過程中,看的樂此不彼,心驚膽戰。我好像看懂了、又好像沒有看懂、明明結局了、但沒有交代的太多,但故事的確又講完了,把握人心上,做的很好。開頭部分應該叫《笑聲》,到了後半段就開始各種高能,各種神展開,各路怪力亂神,群魔共舞。

《哭聲》這部電影充滿多義性,宗教元素和恐怖懸疑結合,這種心理恐怖跳脫了音畫上的低劣重複,致敬了經典,更難得的是,它被賦予了東方土地的神秘,讓我們倍感熟悉。整部影片穿插的各種恐怖元素一網打盡卻又沒有點透,讓人回味。恐怖的信仰,神聖的邪魔。重要的不在於誰的餌,而是人都上鉤了。整部影片相較於《黃海》和《追擊者》節奏慢了不少,但是那種對於恐怖和不安氛圍的營造卻深入骨髓,讓人脊背發涼,不寒而慄。

導演在開始的一秒就把觀眾迷惑了,打破所有章法,野心極大的框架與敘事,雖到最後有些被野心拖垮,但依然十分驚豔。演員都如同被惡靈附身一般。劇本極致,每一秒都滲著惡魔將至的預兆,但最可怕的是愈往結尾,這種預兆卻愈發模糊與不確定。各種線索引導你跟隨劇情猜測誰是鬼誰是人,誰是惡魔誰是拯救村民的天使,但不停地反轉反轉再反轉,直到結尾將人打入猜猜猜的十八層地獄萬劫不復寒意刺骨。最後不但自疑智商,整個人還都是慌慌的,不愧為惡靈大師羅泓軫!

作為一部標準的韓式驚悚片,沒想到很多人卻看得一頭霧水。片子相當晦澀,用了2個半小時的篇幅,從懸疑驚悚,到喪屍魔幻,加上宗教和日據政治元素,沒有點知識積累和分析洞察能力,確實相當令人費解!在歷史寓意的大背景下,引入側寫式的宗教象徵,將絲絲入扣的寒意編織作陷阱,等待信仰自投羅網,伏筆和隱喻在超現實的衝擊下,助長著懷疑的氣焰,惡魔在明處猖狂,我們卻自己捂上了眼睛,否定所見所思,跌入內心即地獄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