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深圳超美国硅谷,而这个区将成为深圳第一

“两年前我推断十年后深圳一带会超越美国的硅谷。虽然目前中国的经济不好,还有八年我认为在时间上这推断不需要改。”4月20日,在“大湾区与深圳的未来”高峰论坛上,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给出最为直白的结论。

在近一个小时的演讲中,白发苍苍的张五常毫不掩饰对深圳未来发展的信心:“深圳将成为整个地球的经济中心。三十年前我推断上海的经济将会超越香港,今天我推断深圳一带将会超越上海。”

八年时间深圳能否超越美国硅谷,时间会给出答案。其实八年,弹指一挥间,沧桑回首观巨变。

纵观深圳历史发展的长河,享受改革红利的一代人最有体会,4年前前海一片荒芜; 10年前宝安泥泞不堪;10年后,龙华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火车站成为华南最大的综合铁路枢纽、北站区域一跃成为“宇宙中心”。


在深圳,八年,足够让一个人逆天改命,也完全能让一个片区创造奇迹。

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问世,历史前进的脚步迅速加快,深圳人又一次站在了历史机遇的风口。在这个风口之上,11个城市各显所能展示自己强大的腕力。但数据从来不会说谎。

在众多的区域中,若按张五常教授所讲的,未来深圳南山区将成为世界的中心,那龙华中心即是深圳的未来。

八年蜕变:龙华超乎你想象

深圳地形东西长、南北短,深圳前三十年是自东向西发展,城市发展东起罗湖,一路向西,形成罗湖、福田、南山、前海四大中心区。至此,东西轴的核心区发展已几近饱和,随着深圳城市化进程加快,中部发展轴应运而生。

2011年12月30日,龙华新区正式成立,2017年1月7日,龙华区正式挂牌成立行政区。


中部的发展主轴是龙华区无疑。但地理的中心,是否意味着将来一定是产值中心?

通俗的说,看一个片区的未来,要先读懂它的内涵。其实指标很多,GDP,人口净流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学等等。

对于购房者或投资者,选择一个区域,就等于选择一个区域的产值。

区域的实力与成长性,它其实反映到两个重要的载体里:

1,企业;

2,GDP速增能力。


企业比较微观,区域较为中观。考虑到深圳人口基数大,各区竞争力比较起来,用区域GDP增速作为评选科目,是一个可比性较高的比赛。

2018年深圳市 GDP突破2.4万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前五。

先来看一组龙华数据:

1、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400亿元,增长10%以上;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400亿元,增长15%以上;

3、进出口总额5200亿元,增长37%。


以上三项指标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增速达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5亿元,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长。

总的来说,龙华从功能区升级为行政区,通过两年时间的快速奔跑,无论是GDP还是规模企业、进出口总额的增速,都把头部区域南山、福田、宝安、罗湖甩在后面,次序轮换。

头部区域——南山,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辖区税收1498亿元,增长11%。福田区2018年福田辖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四千亿元大关,达4150亿元,增长7.5%。宝安区3832亿元,同比增长8.7%。

看一个区域的成长性,一定要看这个区域的连续增值能力,这代表着它的耐力与实力,

是单纯的GDP数值中,最有含金量的部分。从各项指标而言,龙华是优等生没有悬念,有魅力的是上进心强的区长。

再微观到具体的数值,就要看有生命力的数据,这组数据可以对冲到处被贩卖的高房价焦虑。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这个区域价格这么高你还买?就如南山,你可以说,因为腾讯、百度、阿里巴巴……

对于龙华,或其他区域同样如此。

2018年,前两批国高申报量1515家,居全市第三,同比增长55.9%。目前已完成评审1246家,认定通过562家,根据已完成的评审通过率估算,龙华区全年新增国高企业约390家。

这些数值带来的更为直接的结果是产值:高新科技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7.1%和25.9%,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6.8%和70.1%。

而产值是由人创造出来。

龙华区去年新增各层次创新载体16家,其中省级工程中心10家,区级重点实验室4家、工程中心2家。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新引进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7名,广东省“珠江计划”人才1名,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54名。新增广东省创新团队2个,市“孔雀计划”创新团队5个。关键产业创新集聚区升级为省级空间战略平台。

全市已公示的4家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中,深圳数字生命研究院、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已落户龙华,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正在办理落户相关手续。高新技术企业增速迅猛。

这些鲜活的微观数据,是龙华区重要的生命源泉。为了得到这些企业的认可,龙华真的很努力。无论是交通串通还是基础配套、宜居环境、人文娱乐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生活圈层打造

回归对比地缘优势。

纵观全球,城市中轴线为城市的重要脉络,纽约中轴线就是著名的第五大道,沿线有大都会博物馆、中央公园、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帝国大厦等。北京中轴线更不用说,故宫、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等地标集中于中轴线。

据深圳十三五规划表示:龙华新区打造高端服务和智能制造聚集高地,加快高端要素聚集,发展高铁经济,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中轴新城。

深圳北站,深圳北站作为华南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轨道路网交通的核心。乘坐广深港客运专线,19分钟可达香港,半小时可达广州,实现28分钟深港都市圈,1小时珠三角城市群,3小时南中国城市商务网、8小时通达全国。

你所忽视的、真正的龙华中心区


而继续北上,是真正改变城市格局的力量区。这也正是龙华最早的中心地带,位于龙华街道,以梅龙路为界。这是生而荣耀的核心区位。上文提及的所有的企业以及高新科技创新研产基地,包括富士康等在内的省级研发实验中心都位于这个龙华的老城的核心地带。


而在政府层面的规划发展轨迹可知,整体区域主中心为中部综合组团中心区,集中了行政、文化、商贸、体育等综合服务功能,位于龙华;副中心一为二线扩展区综合服务中心,主要为二线扩展区提供商贸服务;副中心二为观澜综合服务中心,主要为观澜片区提供商贸服务;副中心三为坂雪岗综合服务中心,主要为坂雪岗片区提供商贸服务。


除了企业、人才、GDP增速外,为了打造整个片区的宜居性,龙华投入的文娱建设的财力更是不容小觑。龙华中心区汇集龙华文化体育中心、深圳书城龙华城、龙华文化广场、龙华文化艺术中心等配套。

中心之上,中心选择——首创·龙华中心

龙华中心区正在从内到外打造一套无与伦比的内在唤醒机制。利用交通以及地缘优势,顺着这股粤港澳大湾区的浪潮,铸造磁铁般的引力,把企业与人才聚拢在一起。

对于土地增持的背后,是真实的GDP产值在驱动。过去八年,龙华区交了一份让整座城市都为之颠倒的产值成绩。而未来的八年,当深圳超越美国硅谷之时,龙华区又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在这中心之上,我们应该如何参与这个区域蜕变带来的红利?

或许,跟着资本走,是最明智与省力的决策。

最早发现这一区域有突变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他们对于土地市场拥有嗜血般的灵敏度。从龙华区规划仍是传说时,已经有万科、金地、卓越、中海、龙华、鸿荣源、碧桂园、恒大等企业闻风而来。

当然如今风头正盛的是龙华新城,龙华新城是以红山、深圳北站为首的商务中心区,目前仍然是以房地产住宅为主导的住宅市场,商务中心区蓝图已经在描绘,但是整个新城片区要发展经营成熟仍需要6-8年时间。

而龙华现有中心区充分利用龙华新城发展时间差,以时间换空间,对于购房者而言,正是抢先占据大龙华核心区位的最好时间。该片区拥有大量的研发类高新企业,本就拥有先天的优势,但可惜商务产品在产值之下显得更为稀缺,而拥有商务产品的龙华新城又没有超实力的产业去支持。

在拥有超大产能的龙华中心区,建设够引领地区商业升级的商业开发模式的商务产品,必定能引发资本市场的重点关注。

龙华中心区原本就是传统的政治、商业和居住中心,近年来房地产发展停滞,无新盘供应。但随着近年招挂拍土地的放开,外来实力房企的加码入驻,可以看到龙华中心真正被唤醒。

随着开发企业的陆续入驻,高端商务产品正在冒头。

如今,又多了一新全新的产品,值得大家期待——首创·龙华中心,正是处于深港中轴上的中央高端商务产品,涵盖写字楼、商业、商墅、公寓四种业态。项目步行距离4号线清湖站约800米,6个地铁站到深圳北站,19分钟到达广深港高铁香港。

在帝都知名的,以“创造都市新生活”为使命的国企首创置业,落地深圳第一个项目即是“首创·龙华中心”。据透露,首创为了打造该商务产品,为了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战略要地上实现华丽亮相,是下足了血本:知名建筑设计团队伍兹贝格+米兰知名室内设计师Mauro Lipparini+甲级写字楼打造标准……

据悉,首创·龙华中心,采用国际5A甲级硬件标准、一线品牌商务配置、为企业打造卓越商务空间,为商务精英打造奢尚商务平台,用开发商的表述说,这一切都是为礼献深圳而来。

这不单引发同行的好奇,优质的商务产品对于龙华而言,本就稀缺,以形象时尚、业态升级、功能领先的综合体来为龙华中心区注入全新商务新面貌,从而引领整个龙华中心区的城市升级。



图片来源:首创置业(所示图片仅供形象宣传之用,不构成合同内容,具体以商品房买卖合同及政府最终审批为准,该公司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

位于龙华核心腹地最高地标、身份与地位的双重见证的首创中心即将要面世。此次首创的新产品能否成为引领城市稀缺顶尖资产。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专家介绍:

张五常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代表作有《佃农理论》,是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退休后定居于香港,曾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