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三處發癢哪三處?

畢禮明380


其實,對於肺癌來說,其肺外症狀可能比肺部本身的症狀還要多,像是瘙癢的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只不過,咱們得弄明白,這些瘙癢的感覺並不具備特異性,也就是說,瘙癢不一定和肺癌有關,以下咱們就簡單說一下:

首先是來自咽喉部的瘙癢感,相當一部分肺癌患者會出現該症狀,這可能是氣道敏感性增強所致,也可能是癌變刺激引起的,不過,不僅僅是肺癌,其它的絕大多數呼吸系統疾病基本上都會出現該症狀,比如咽炎、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等,甚至連消化系統的的某些病變也會導致咽部瘙癢,比如反流性食管炎等;所以,僅憑咽喉瘙癢並不能說明患了肺癌;

其次是來自皮膚的瘙癢感,這種情況的發生和腫瘤生長過程中額外產生的一些物質有關,也就是所謂的副腫瘤綜合徵,這些物質會干擾機體各組織器官的正常功能,會導致內分泌、神經等方面的異常,進而引起諸如皮膚瘙癢等相關臨床表現,不過,這種瘙癢多是全身症狀,並不會單獨出現在某一部位,所以,所謂的"三處發癢"的說法並不存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導致皮膚瘙癢的因素有很多,它並不是肺癌的特異性表現,所以不能因此而確認您是否罹患肺癌。

如果實在擔心,不如去醫院檢查一番,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沒病也會愁出問題的!


綜合內科張醫生


我是小影大夫。肺癌三處發癢?在臨床上和醫院的教科書上都沒有講過肺癌有三處發癢的表現,肺癌極少數轉移到皮膚的腫塊會引起局部的發癢,但是都沒有見過有三處發癢的病例。這又是哪裡道聽途說的。早期肺癌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可以出現咳嗽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難等肺內症狀,也可以出現聲音嘶啞、頸靜脈怒張、面色潮紅、杵狀指等肺外的表現。

肺癌常見的表現

肺癌常見的表現一般為肺內的症狀,比如咳嗽咳痰長期不愈、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難等,一般有這些症狀超過一個月,都會警惕,要去醫院就診。這是對的,這是肺癌常見的症狀。

咯血,是指咳出來的痰中帶血,而不是嘴巴嘔出來的血,如果是嘴巴嘔出來的血,那就是消化道的疾病了。

胸痛、呼吸困難也是肺癌的症狀,當癌腫侵犯主支氣管,特別是中央型肺癌,呼吸困難症狀會特別明顯。癌腫累及胸膜時,出現胸痛的表現。

肺癌不常見的表現

肺癌不常見的表現容易被人忽略,如果不注意還會誤以為其他疾病,從而耽誤了病情。出現肺外表現,也可能是轉移灶引起的表現。所以很多以肺外症狀就診的,一般都是出現多發轉移的晚期。

比如聲音嘶啞、頸靜脈怒張、面色潮紅、腰背部疼痛、頸部包塊等等,有些肺癌容易分泌內分泌激素,引起副腫瘤綜合症。肺癌轉移到皮膚,可以摸到皮膚的結節或者腫塊,出現潰爛和瘙癢。但是肺癌並沒有特殊的三處瘙癢的說法。


一個朋友的爸爸,因為聲音嘶啞三天就診,做了喉鏡沒問題,又做了胸部CT,發現縱隔多發增大淋巴結,診斷是肺小細胞肺癌伴發縱隔淋巴結和肝臟的轉移。出現聲音嘶啞的原因就是轉移的淋巴結對喉返神經的壓迫。經過放化療,現在兩年過去了,還挺好的。

還有些人是因為胸背部疼痛就診,以為是扭傷或者腰肌勞損,拍了X光發現有骨質破壞。X光發現有骨質破壞的,要首先排除轉移,特別是肺癌轉移的可能,馬上做了胸部CT,就是肺癌的轉移。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篩查早期肺癌,要做胸部CT

要想通過症狀來發現肺癌,一般都很晚了。只能每年定期低劑量CT檢查,這是唯一一種可以篩查早期肺癌的有效方式。胸片也不行。這個內容講過很多很多遍了,在此不再贅述。


小影大夫


肺癌作為我國第一高發的惡性腫瘤,尤其是近三十年來,發病率增加了5倍之多,而且由於肺癌早期疾病症狀非常隱蔽,所以基本上70%的非小細胞肺癌被發現確診以後,都已屬於局部晚期或發生轉移了。

但一旦早期發現肺癌,其目前的治癒率是不低的,像一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大約在60%—80%,而 二期也有40%以上。不過早期發現肺癌確實沒有三處發癢之說,之所以會有這麼個說法,我覺得最大的來源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確實有部分最終被確診為肺癌的病人,早期是因在一次受涼後出現咽喉瘙癢,咳嗽等症狀、後來又發展為聲音嘶啞來就診的,當時可能只是把它當作急性咽喉炎進行抗炎治療,但是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發現患者發癢、咳嗽症狀不僅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了。

我曾經就接診過一個我們下級醫院轉診上來的這樣的患者,治療一段時間後發現頸部增粗,再我院進一步纖維喉鏡檢查發現右側聲帶麻痺,而且做了一個胸部CT發現它的右上肺有一個7cm左右的腫塊,後經病理活檢後發現是肺鱗狀上皮細胞癌。而患者之前的喉嚨瘙癢、咳嗽等所有症狀都是因這個肺癌轉移引起縱隔淋巴結腫大、上腔靜脈和喉返神經被壓迫導致的!

所以就有人認為得了肺癌,就會有咽喉這一處發癢的來源,實際上,這種症狀毫無特異性,也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會有的症狀,當然如果你長期有這些喉嚨發癢、咳嗽等症狀,久治不愈,又排除了上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當然也要注意是否有肺癌的可能性,但絕對不能說得了肺癌,咽喉處就一定會發癢,挺嚇人的,因為大部分都不是肺癌導致的!


第二個原因應該是大家以為得了肺癌會表現出一些皮膚瘙癢等皮膚轉移症狀。沒錯,很多肺癌開始表現出肺部以外的症狀會比肺部的多,但是以皮膚為轉移為首要表現的肺癌,在臨床上真的特別少見,我目前只見過兩例。

一例是一位49歲的男性,兩個月前發現自己左背部有一個腫塊,疼痛半個多月了,一直無好轉,也無咯血、發熱以及咳嗽等症狀,但這個皮膚結節局部浸潤明顯,而且在患者左肩胛下角處也有一個小一些結節,有輕度壓痛,但是一拍片確實發現有一個4×5cm圓形陰影,結果進一步查確診為原發性肺癌,已發生縱隔淋巴結轉移、皮膚轉移,不到半年患者就去世了;


另一位跟上面患者類似,不過他的是長在腰部皮膚腫塊,確有吞嚥困難,消瘦,還看到右鎖骨大小淋巴結,經診斷也是原發性肺癌,同樣是發生轉移,三個月不到就走了。

但不管是哪一個患者發生皮膚腫塊,患者基本上描述的皮膚症狀都是以以下疼痛或者壓痛為主,未有皮膚髮癢等明顯表現。同時大部分肺癌發生皮膚轉移後,皮膚結節都會有進一步增大,最重要的是這基本上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預後都特別差,所以哪怕有皮膚症狀,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因此,對於肺癌會有哪三處發癢,純屬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切勿相信,以謠傳謠!而早期發現肺癌最靠譜的方式就是定期體檢,做低劑量螺旋CT結合腫瘤標誌物進行篩查!


醫學小偵探


肺癌的患者三處發癢,是哪三處呢?我想了又想,想不到答案,我專門去翻看了教科書,也沒有發現。我認為這又是哪個民間的“神醫”自己想出來的,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

肺癌常常表現為咳嗽,咳血絲痰,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發熱等不適。如果肺癌不斷生長,壓迫周圍的組織,還可能會出現相應的症狀,例如壓迫喉返神經,引起聲音嘶啞,聲帶麻痺。腫瘤侵犯上腔靜脈,可輕易靜脈怒張,皮下組織水腫。腫瘤侵犯胸膜,會引起胸腔積液,侵犯胸壁和胸膜,還會引起持續性的胸痛。

有少數的肺癌,還會產生一些內分泌物質,引起一些非腫瘤轉移的全身性的症狀,例如杵狀指,重症肌無力,男性乳腺發育,多發性的肌肉神經疼痛,皮膚瘙癢等等。這些症狀叫做副腫瘤綜合症,是指腫瘤產生的某系物質,或者其他不明的原因,可引起內分泌、神經、消化、造血、骨關節、腎臟及皮膚等系統發生病變,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所以,肺癌的患者,有可能會出現皮膚的瘙癢,但是發病率很低,並不會出現所謂的三處發癢。而且,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過敏,皮炎,溼疹等良性疾病。如果你出現皮膚瘙癢,先要去搞清楚病因,這樣才能根據病因做出治療。


普外科曾醫生


肺癌三處發癢?這什麼意思?從來沒聽說過所謂的三處發癢的說法,這又是哪個傳言?我想也許說的是肺癌可能會有皮膚上的表現吧。肺癌確實有可能會有皮膚方面的表現,這個倒是真的,儘管並不常見,這主要是因為:

有的肺癌會有副瘤綜合症,所謂副瘤綜合症是指由於腫瘤產生的某些物質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全身表現,包括內分泌、神經、消化、造血、骨關節、腎臟及皮膚等病變,從而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這些表現並不是由原發腫瘤或轉移灶直接引起的。比如皮膚表現就可能會有瘙癢症、瀰漫性黃色瘤、黑棘皮病、匍行性回型紅斑、乳腺外 Paget 病、棘掌等。

有的肺癌會侵犯或轉移到皮膚皮下,導致皮膚病變,也可能會有潰爛或瘙癢表現。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皮膚的表現(包括瘙癢)都並不是特定發生在哪個部位,沒有所謂的三處發癢之說,當然也就不存在所謂“哪三處”的問題。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皮膚瘙癢,最重要的是要去查因,有很多原因會引起皮膚瘙癢,查明原因才能針對性治療。


腫瘤專科醫生


都說如今是個談癌色變的時代,據一項國際腫瘤研討學會收集的數據,我國現已榮升為國際惡性腫瘤榜首高發區。均勻每分鐘都會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而肺癌作為我國穩居首位的惡性腫瘤。肺癌可能會有皮膚上的表現,事實真的如此嗎?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肺癌的“三處發癢”之說真的存在嗎?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肺癌?接著讀下去,讓小康在這篇文章裡面告訴你答案吧!

肺癌的“三處發癢”之說真的存在嗎?

有的肺癌會侵犯或者轉移到皮下組織,導致皮膚病變,也就是出現潰爛或是癢痛的表現。因為早期肺癌表現的症狀,肺部以外會比肺部內多得多。另外有的肺癌會有產生副瘤綜合徵,所謂的副瘤綜合徵就是指腫瘤產生的某些物質或者是其他不明原因引起內分泌,神經,消化,造血,骨關節,腎臟以及皮膚病變,但是這些表象並不是由原發腫瘤或者是轉移灶所直接引起的症狀,就比如皮膚搔癢症。

所以說肺癌早期症狀有三處發癢之說,是不正確也是不科學的,因為根本就不存在所謂哪三處瘙癢的問題,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皮膚瘙癢,建議大家都要去醫院查明原因。

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肺癌?

1、禁止和控制吸菸

已經有研究表明,長期吸菸是很容易導致肺癌的,因為很多肺癌的患者都是一些老菸民。因為煙中含有著很多致癌的成分,對肺臟會造成很大的損害,長期吸菸就會引起人們肺部出現癌變。人們必須要控制好吸菸,這樣子可以對肺癌起到根本性的降低。

2、在工作中防止有害致癌物質

如果你從事的工作是在建築工地或核電站等能接觸到許多有害致癌物質的地方,那麼要儘量保護好自己免受這些致癌物質的侵害。事實上,在這種環境中,即便你感到悶熱或不舒服,也要堅持戴口罩或使用呼吸器。另外,收工以後如果出現呼吸困難,建議去找醫生做個肺癌篩查,同時每年也都應該去檢查一次。

3、經常鍛鍊

在良好的飲食和無煙的環境下,多鍛鍊有助於降低患肺癌的風險。醫生建議每週至少鍛鍊三次,鍛鍊的內容不限,哪怕只是散步都可以。

想要癌症遠離你,首先你要做好日常預防,並且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是預防疾病的根源哦!


康愛多網上藥店


肺癌是呼吸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但是對於發癢這類症狀還是比較少見的,肺癌是目前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雖然目前認為肺癌主要的致病因素可能是吸菸所導致的,但是具體的病因還是不明確。



菸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和焦油之外,還有很多亞硝胺和蓮芳香痙類化合物,而這些都是很強的致癌物,還有就是職業因素、既往患有肺結核及支氣管擴張症的患者也會導致肺癌的出現,而肺癌主要是通過淋巴道轉移、血液轉移及直接蔓延三類傳播途徑。

肺癌主要的臨床症狀有哪些?到底有哪些地方會出現發癢症狀,下邊小克為大家普及一下!

1→肺癌最常見的症狀首先就是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因為腫瘤生長導致支氣管粘膜受到刺激而出現咳嗽,一般為乾咳,服用止咳藥物無效,咳嗽主要以金屬音為主。而咳痰及咳血主要是由於腫瘤表面血管通過咳嗽而破裂出血,而出血局部會出現壞死,出現炎症反應,所以會出現咳痰及痰中帶血的症狀。



2→胸痛、胸悶氣急,主要是由於腫瘤進入胸腔壁層粘膜,通過摩擦出現間歇性的胸痛,而到了肺癌晚期腫瘤也會擴散,侵入淋巴管道,導致出現胸水及心包積液,四使得人體出現胸悶氣急症狀?

3→聲音嘶啞、消瘦及發熱,腫瘤生長入叢隔及及淋巴過度增大導致喉返神經受到壓迫出現聲音嘶啞症狀,而由於肺部出現炎症感染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但是消瘦一般是到了晚期由於患者精神狀態影響,還有就是疼痛及腫瘤消耗導致人體出現消瘦。



一般肺癌晚期癌細胞出現轉移後會導致造血、骨關節、消化及皮膚出現病變,會出現皮膚瘙癢。因此肺癌所導致的發癢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所以肺癌晚期雖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但是沒有具體的部位。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肺癌的三處發癢並沒有科學依據,臨床上也並沒有這種說法。但肺癌患者確實可能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這主要是由於分子靶向藥物的副作用導致。分子靶向藥物是臨床上治療肺癌的重要手段,臨床效果顯著,但易發生甲溝炎、皮疹等不良反應,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肺癌的主要臨床症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咳嗽、咳血

早期肺癌可出現刺激性咳嗽,常為無痰。當出現支氣管狹窄時咳嗽會加重。中央型肺癌可出現持續性或間歇性痰中帶血,嚴重的可出現咳血。

2.氣短或喘鳴

腫瘤增長或轉移至肺門淋巴結可導致主支氣管受壓迫,出現呼吸不暢、氣短、喘息等症狀。

3.體重下降

惡性腫瘤晚期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為體重減輕。腫瘤消耗加上食慾減退可導致短時間內體重減輕。

4.發熱

腫瘤可引起阻塞性肺炎,出現發熱症狀,另外,腫瘤組織壞死也可引起發熱。



除了上述常見的臨床症狀外,腫瘤向腦、腹部、骨骼、淋巴結等處轉移時,也會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肺癌可引起類癌綜合徵,可表現為皮膚、心血管及胃腸道等功能異常。其中皮膚異常可表現為瘙癢。因此,肺癌是可能出現瘙癢症狀。


汪醫生小課堂


當肺癌發生後,人體這幾個部位會發癢

一、鼻子癢

很多人的鼻子比較敏感,因為患有鼻炎,在遭遇冷空氣或是風吹的話都會覺得很癢,但如果自己沒有過敏的症狀,卻常常感覺到鼻子癢,那麼就一定要警惕是否發生了癌症。

二、手心癢

俗話說“十指連心”,我們手掌上出現的任何異常表現很有坑能關乎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如果手心經常有著瘙癢的表現,那麼很有可能說明我們體內血壓循環流通不暢,並且有著貧血的症狀。

三、脖子癢

我們的脖子上遍佈有很多的淋巴細胞,一旦產生瘙癢的話,那麼一定要警惕,很有可能身體出現癌症。

對於肺癌患者而言,早發現、早治療十分關鍵。但是,由於肺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多人在確診時已到了局部晚期或發生了轉移,貽誤了治療時機。怎樣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呢?肺癌的早期症狀主要有咳嗽、痰中帶血、發熱及胸痛等,這些症狀都不典型,當患者去醫院就診時,容易被誤診為“肺部炎症”、“肺結核”等。從臨床統計看,Ⅰ期肺癌從出現症狀開始到確診,時間為7天到4年不等,一半以上患者為1~6個月,只有17%左右的患者在1個月以內確診,13%的患者是1年以上才確診的。 因此,如果有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發熱等症狀,胸部X線拍片顯示肺部陰影的,經抗感染治療兩週以上症狀仍無減輕或消失,應及時去醫院做必要的檢查,如胸部CT、纖維支氣管鏡或CT引導下肺穿刺等。另外,還要做痰檢、血液化驗,包括癌胚抗原、唾液酸試驗、血澱粉酶等。有時一次查不清,要反覆檢查,直到查清楚為止。定期進行必要的胸部透視和拍片,是發現無症狀肺癌的一個主要方法,應該予以重視。對一些有肺外症狀及體徵的人,如有杵狀指趾、突發的皮膚病、面色黝黑、高血鈣、低血鈉等表現的人,也要做進一步檢查,以提高早期肺癌的檢出率。消瘦也是肺癌的常見症狀之一,因此對於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一定要引起重視,進一步檢查。對於高危人群:第一個是重度吸菸,第二有家族史和直系親屬裡有惡性腫瘤的病史,尤其是肺癌的病史,有接觸職業汙染的,有放射性汙染的工作場所 ,也是我們要定期進行檢查的。

如果有症狀或體檢發現肺部佔位,就要立即到專業醫院住院詳細檢查。可以經纖維支氣管鏡行支氣管內組織活檢或肺活檢;經縱隔鏡行縱隔淋巴結活檢;對腫大的淋巴結、軟組織腫塊、溶骨損害、骨髓或胸膜損害行經皮活檢。如果取得標本合適,病理醫生大多能夠作出明確的診斷並且區分細胞類型。肺癌的確定診斷,是需要進行組織細胞學的檢查。反覆進行痰的脫落細胞檢查,也有利於肺癌的早期診斷。同時病理檢查能區分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以決定下一步治療方針。

肺癌的治療方案怎樣選擇呢,一般可採用手術、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等方法。從分期上講,對於早期肺癌病人,手術是最能使其獲益的治療手段。如果沒有手術禁忌、身體可以耐受,就該首選根治性的手術治療。根據統計,早期肺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到70%—90%。由於有10%—30%的患者術後仍有可能復發和進一步惡化,因此絕大多數接受手術的患者在術後需要追加輔助放化療,以獲得長期生存的機會。對於肺癌晚期,出現了轉移,不能進行根治性手術,應該選擇個體化的綜合治療。近年來,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理論與技術的發展,對肺癌的診斷已經到達分子層面,可以為病人找到更適合的治療方案。小細胞肺癌對化療較敏感,高劑量的化療藥物能提高小細胞肺癌的緩解率,化療是治療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方法,尤其對Ⅳ期小細胞肺癌價值更高。然而化療獲得緩解的患者,約25%~50%出現局部復發。化療配合局部放療對長期控制很重要。對於非小細胞肺癌化療和放療的綜合治療是首選,且同步放化優於序貫。放療對及鱗癌和腺癌均有較好的療效。近年來現代放療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特別是三維適形和調強放療在肺癌治療中的應用,提高了放療效果,減輕了放射性損傷。另外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為代表的分子靶向藥物也給肺癌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目前的靶向藥物主要針對非鱗癌的患者,已經顯示出可喜的療效,治療的毒性和不良反應小。這種治療方式可以讓患者通過在家服藥就可能使腫瘤得到長久的抑制,甚至讓患者能與腫瘤和平共處,使肺癌成為慢性病。也許不久的將來,肺癌會摘掉“癌中之王”的帽子,但現階段肺癌還是一種預後極差的疾病,86%的患者在確診後5 年內死亡。希望患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通過科學用藥有效地控制病情、帶癌生存,而不要盲目聽信偏方、秘方,錯失寶貴的治療機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2074837f973c94d0b8e63533711357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