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如何入門?

出彩人生


只要是做新媒體行業做到以下模塊就可以完全入門了,並且是小白中的佼佼者:

模塊一: 新媒體思維、現狀、政策

① 新媒體運營管理思維模式、特性 ② 新媒體行業現狀剖析 ③ 企業應用新媒體的核心價值

④ 《新媒體用詞新規》解讀; ⑤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解讀;

模塊二: 新媒體運營管理的工作能力與方法

① 新媒體運營應掌握的工作方法; ② 新媒體運營應具備的工作能力;

模塊三: 新媒體網絡矩陣搭建與工具使用;

① 新媒體的網絡矩陣BAT系詳解 ② 新媒體短視頻、網紅、直播

⑤ 微博應用技巧及攻略 ⑥ 其他新媒體使用及應用策略

模塊四: 新媒體內容製作、發佈、技巧、風險防範

① 新媒體內容的重要作用 ② 新媒體標題的技巧、法則、案例

③ 新媒體不同載體的內容輸出攻略 ④ 新媒體內容營銷應用、案例詳解

⑤ 新媒體內容撰寫的技巧、法則、案例詳解 ⑥ 新媒體內容輸出的風險防範

模塊五: 企業新媒體網絡創意技巧、方法、案例及風險防範

① 新媒體的網絡創意重要的意義 ② 新媒體網絡創意應用技巧

③ 新媒體網絡創意36中方法、技巧、案例詳解 ④ 新媒體網絡創意誤區、防範

模塊六: 新媒體高級引流策略;

① 高級引流策略四大步驟 ② 高級引流案例詳解


新媒體管理師


關於新媒體如何入門,我就結合我自己的經歷來說下吧。

一、 背景介紹。

1、 在做姑婆那些事兒之前,即2014年10月12日之前沒做過微信,微博等等任何新媒體,連後臺咋樣都沒看過。

3、 目前的情況。約三年半的時間,幾十萬微信公眾號粉絲,營收數千萬,躋身行業內TOP,如果做APP推廣的,不知道我們這個號,我們就嚴重懷疑他的專業性了。

二、 入門方法。

1、 如上述所述,當今世界,互聯網很發達,網上信息很豐富,哪個東西不懂,網上看看就好了,基本上就可以獲得答案。比如頭條號怎麼註冊。頭條號運營經驗,頭條號學習等等。

這一點就要求我們學會運營互聯網這個工具進行自學。當然,我剛說的只是搜索,還有一些垂直型的媒體,也可以關注下,他們講的知識與你更接近,基本上屬於過濾後的內容。把這塊做好了,基本上你的理論知識就比較豐富了。

2、 我在後來面試的過程中遇到一些人,他們看過很多文章,甚至花錢上過一些課程,但是搞起事情來,也呆,也很慢,可以說,依然外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實踐經驗。所以,這一條我想說的是,實踐是入門的途徑之一,也是重要的途徑。很多東西,我們都是在實踐摸索出來的,比如什麼樣的內容閱讀量高,什麼樣的活動吸粉,什麼樣的收入最合適。這個就要求我們,不斷的,定期的去嘗試新的東西,在實踐中豐富理論,深化理論。

3、 理論和實踐有了,恭喜你,你入門了。接下來,你需要多和同行交流經驗,多瞭解最新的行業動態,如此可以與時俱進。


姑婆那些事兒


做自媒體如何做好垂直度,這是很多自媒體運營人員經常遇到的問題!

自媒體

公子義從2013年研究和運營的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大魚號、百家號、網易號、企鵝號超過19838個,運營的賬號也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其實賬號的垂直度對賬號的運營有非常大的好處。

做好自媒體的垂直領域到底有什麼好處?

1、提升自媒體賬號的指數

如果你註冊了頭條號,今日頭條的官方不會要求你需要分出哪個領域,但是你一旦輸出文章的時候還是要求你要做垂直領域的細分的。你不做垂直領域就會影響到你的頭條指數。

目前來說,大魚號,百家號,企鵝號,網易號,一點資訊等自媒體平臺紛紛要求我們在一開始註冊賬號的時候就要求你選好領域。而這些媒體平臺還會看你的文章,給你的賬號評分以及指數!

2、顯示出你在用戶心目中的印象

公子義曾經在2016年1月8日在公司運營過幾個非常失敗的自媒體賬號,最大的問題就是選擇的領域改來改去,結果有些用戶就留言把自己臭罵了一頓。

自媒體

“本來看你運營的賬號挺好的,雖然文章不是搞笑的內容,但是你運營的賬號都非常有深度啊,為什麼突然要改成娛樂和小說呢?”

雖然聽完以後心裡有些不舒服,但是用戶已經告訴你答案了,但是還是一如既往地犯了錯!

因此保持專業度和垂直性才能用戶心目中的印象,血一般的教訓。所以運營的專業和耐心還是非常重要的。

怎麼做到媒體賬號的垂直度呢?這是我們經常要去思考的。

1、把自媒體當成一個項目來做

做自媒體最怕的是看到什麼就做什麼,一會覺得王寶強前妻馬蓉出軌想去寫一篇文章,一會又哪裡兒媳婦虐待婆婆寫個熱點話題。完全沒有規劃。

因此我們一開始想要最新媒體的時候就要思考一個問題,我應該做什麼規劃。

自媒體

你的賬號名稱、頭像、簡介,內容輸出和爆款文章的選題庫這些都要根據你的自媒體規劃來執行。

2、做好自媒體垂直內容爆文標題庫和選題庫

其實每個行業都有它的自身特點,比如公子義主要寫文章給新媒體運營人員看的文章,文章的數據和技巧寫作就非常重要,因此乾貨非常重要。

因此常常會去企鵝媒體開放平臺、新榜、清博指數、微信指數、百度指數去研究數據和分享有價值的內容給到自媒體運營人員。

如果你是做歷史領域的自媒體賬號,你肯定就要去鐵血軍事、歷史網站等這些網站去找內容。

3、分析自己擅長哪個領域

既然是做自媒體,做自己擅長的領域非常重要,比如你是在學校做心理老師的,你做一個教育或者心理諮詢的自媒體賬號非常有用。

自媒體

一來可以做自己熟悉的內容,二來通過自媒體能夠提升你的專業度和表達能力。你在運營自己自媒體賬號的同時還能把自己的個人品牌打造起來。

雖然目前自媒體的人越來越來,賬號也越來多,但是垂直細分領域還有許多彎道超車的機會。你是做哪個領域的?歡迎給我私信留言。

作者 l 公子義

來源 l 公子義(ID:gongzi348)


公子義


重要的事先說~我之前轉行整理了一套互聯網運營書籍,還有學習筆記。需要的話直接加我,我找給你~


一些想要入門新媒體的朋友,最擔心的就是專業不對口。

專業不對口,可以快速入門新媒體運營嗎?答案是可以

我之前是學文秘的,轉行做了新媒體運營3年,現在已經是運營經理啦。


下面的行文主要有3個部分:一、新媒體運營所需的能力

二、"科班出身“的人,一定有優勢嗎?三、非“科班出身”的你,也可以做新媒體

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叭~


一、新媒體運營所需的能力

下面先介紹一下,新媒體運營所需的能力,幫助你建立概念~



學習能力。主要體現在對新知識的消化和產出,以及對新渠道和新玩法的快速學習掌握上。過去純粹靠記憶的學習能力已經不夠啦(因為有搜索引擎),對新知識的整合、和對新渠道和玩法的快速掌握才是關鍵。


用戶思維能力。天天聽人說“用戶思維”,說人話好不啦!其實你要了解,新媒體運營是跟人打交道的。你要知道用戶的需求,才能夠由此製作內容,做更精準的推送。


試錯思維能力。需要不斷試錯,快速驗證內容。有時候你並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就要短時間內試錯,找到合適的方法。


挑選渠道能力。新媒體運營除了微信公眾號以外,還有微博、抖音、百家號……兩隻手都數不完的渠道。根據產品調性,合理選擇渠道的能力也需要好好掌握噢。


文案能力。作為新媒體運營,文案能力是必須的!不過不同的情況又有所區別,有的時候,不需要你爆大創意,只要好好說話,把話說得清楚明白,就是很好的文案啦。


排版審美能力。平時你在刷公眾號的時候,可能會發現有一些號的排版特別好看。我刷美妝公眾號的時候,就會比較喜歡刷那種排版好看的。當排版形成品牌獨有風格,會很容易引起用戶的注意,才有後續的活躍、轉化和留存。


穩定輸出能力。上面說了這麼多,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穩定輸出能力。不管你是公眾號,還是微博、抖音,能保證穩定的輸出hin!重!要!哪怕你一開始並沒有非常出彩的內容,穩定保持輸出,能讓用戶記住你,對你產生信任感。


以上這些能力,“科班出身”的人不一定都能學到,而非科班出身的我們,也不是完全沒有接觸的噢。


二、"科班出身“的人,一定有優勢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科班出身的專業~也就是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這個專業招得最早的一批學生……這兩年才畢的業。那在這個專業出來之前就沒有新媒體運營從業者嗎?並不是

其實,新媒體行業的很多從業人員,也是從各種相關或不相關的專業和行業轉過來的(比如我)。

下面來看一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各種課程~



我不是科班出身的新媒體運營,不清楚這個專業的教材是不是跟別的專業不一樣啦。但是我那個專業的教材,差不多也就一年一更新。


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機會多,節奏快,變化也快,對時效性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差不多一年一更新的教材,時效性能有多高呢?不好說噢。


另外一方面,新媒體運營注重實操,要在不斷調查反饋中優化內容。需要真實地和客戶打交道。高校的新媒體專業在實操上的設計是怎麼樣的,我沒有調查過,也不是很好說。

但是從我身邊的一些朋友的情況來看,畢業後即使是找到了專業對口的工作,一開始做起來和非本專業的人也沒有太大區別。


不能否認,經過高校系統地培訓,從知識體系上可能會比較完善。但是不同高校的同種專業,所學課程也各有側重。


而新媒體運營也有不同的方向,比如金融企業的新媒體運營,可能需要有一定的金融知識;做時尚自媒體,最好是服裝設計等相關專業畢業的。這些都不是單一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所學就能涵蓋的噢。


所以,不管是科班出身,還是非科班,都需要看個人的努力(還有歷史的進程)啦。


三、非“科班出身”的你,也可以做新媒體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習新媒體運營,門檻也不是那麼高的(是的在下就是這樣矛盾的女孩)。


因為新媒體人的日常工作,大體來說就這4個:1.拉新2.促活3.轉化4.留存



而對於一個新媒體運營來說,這些日常最基本的就是用戶調查——寫推送/做視頻等內容——選擇已有渠道/找新渠道——獲得數據反饋——根據反饋調整工作。


這些工作相關的具體能力,都可以經過努力,通過在線學習之類的,在3-5個月學到噠(挺胸)。我就是花了3個月,成功轉行~而且同部門的同事,大多也是從各種奇怪的專業轉行來的。


所以非科班的人,花幾個月轉行新媒體運營,也是很常見的噢。所以你還有顧慮嗎?


下面給你佈置一個小作業~在線上做一下MBTI職業性格測試,或者霍蘭德職業測評。



做了職業性格測試以後,你就可以對自己的性格適不適合做這個職業,有一定的認識了叭。


但是這種測試也就是一個參考噢,如果題主已經想好了做新媒體運營,就當作是一個參考~也可以根據測試結果,在新媒體運營裡調整更適合的方向。


最後~作為一個成功轉行,做了3年新媒體運營的現運營經理,我想說,專業不對口,也是可以快速入門新媒體運營噠!


如果你想要快速入門新媒體運營,也可以加我噢,我整理了一份

學習資源包,有書籍和學習筆記~


運營少女尼卡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三組圖,這三組圖分別來自智聯招聘、58同城、前程無憂:

智聯

58

前程

從這三組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新媒體方面的工作比較多的是運營崗和編輯崗,如果我們想要從事新媒體方面工作的話,可以從這兩個崗位作為切入點。

新媒體運營和新媒體編輯這兩份工作中,比較容易應聘上的是新媒體編輯,因為編輯崗的要求比運營崗的要求低一些。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新媒體編輯呢?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新媒體編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雖然從事新媒體行業的人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媒體工作的門檻低。

首先你得要知道當下有什麼流行的新媒體平臺,獲取這類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知乎是其中一個比較實用的信息平臺,其中最為經典的一個問題就是:“新媒體運營編輯的出路在哪裡?”

你可以認真的閱讀關於此類問題的答案,其中有很多回答都是非常具有實際意義的,對於一些想要從事新媒體這方面工作的新人菜鳥來說非常有幫助。

在瞭解了當下有哪些新媒體平臺之後,就需要開始行動了,沒有實操經驗是很難找到工作的,所以,我們需要把當下比較火熱的新媒體平臺一一開通。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把雙微開了,雙微指的是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具體的開通方法我就不說了,因為你連註冊開通賬號都不懂,從事新媒體行業也不會有什麼前途。

除了雙微,最好把這些平臺都開通了:頭條號(今日頭條),百家號(百度),大魚號(UC/優酷),一點號(一點資訊),搜狐號(搜狐),網易號(網易),企鵝媒體平臺(騰訊新聞/QQ瀏覽器)。

當然,我們並不需要全部都開通,只開通一些比較熱門的就行。開通好了之後,我們需要熟悉這些平臺的操作,只要會認字,操作起來都不難。

如果你認為開通了這些新媒體平臺就能夠找到新媒體這方面的工作,那未免也太天真了,你必須做出一點數據來。

但是我們作為新人菜鳥,做不出好看的數據怎麼辦呢?

其實也不用想得那麼難,因為厲害的人和很牛的人都獨立出來做自媒體了,所以只要我們的數據過得去就行,這裡說的數據並不是單單指閱讀量和粉絲量,更多的是一些硬性指標,例如微博加v,微信開原創,其他的平臺開原創,要是都能加v,那就最好不過了。

不要把這些事情想得這麼難,當你真的想要做新媒體這方面工作的話,這些是你必須要做的,現在微博加v是比較簡單的,不需要你有很多的粉絲和閱讀量,持續輸出內容就行。看圖:

微博認證

至於微信公眾號開原創也是比較簡單的,持續寫原創文章就行,其他的平臺也是一樣的原理,不過我們畢竟不是專業的寫手,所以寫得好不好也沒必要在意,先寫出來再說。

那麼有了這些軟性指標和硬性指標,我們是不是就能夠很輕鬆的找一份新媒體方面的工作呢?

嗯!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現實中發生的情況並不是如此,因為我們找工作得過面試那一關,所以我給你一個建議,最好看一些營銷和運營之類的書籍,這有什麼好處呢?最大的好處就是跟面試官吹牛你都能吹得專業一點。

還有,別忘了簡歷寫得囂張一點,這樣也是有好處的,我記得有一次面試,那個面試官和我說,因為我的簡歷寫得太囂張了,所以才打電話叫我過去面試的。不妨和你說吧,人都是喜歡欣賞一些有個性的人物的。

至此,分析完!

end!

圖不重要,看字:

大約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的認知裡,根本就沒有新媒體這個概念,畢竟新媒體在所有的行業之中算是比較新的,要不然也不會叫做新媒體。

早在幾年前,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令很多人都羨慕不已,因為新媒體運營聽起來都很高大上,很多人抓住了互聯網的尾巴,搖身一變,不知不覺就成了產品經理,好不風光。畢竟線上的推廣比線下有效多了,互聯網傳播的力量不可小視,很多人稍微學習一下互聯網傳播的規律,就能大殺四方,通吃一片。

最主要的體現還是傳統媒體的轉變,紙媒比任何傳媒轉變得都要成功,關注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的就知道,紙媒並沒死,而是轉型了,紙媒的轉變意味著新媒體市場開始走向成熟。

以微信公眾號為例子說,要獲取一個新粉絲,成本已經去到了幾塊錢,你給錢別人還不一定願意關注,就算關注了也會輕易流失掉,取關是很正常的事,況且就算關注了也不會點開你的東西看。所以,運營工作做起來非常的吃力。

而我所知道的新媒體運營人員,幾乎每個人頭上的KPI都是無法完成的。

——一個失敗新媒體運營的自述


文沛先生


我來回答一下吧,從事新媒體已經數年了,文章寫了上千,各平臺加起來的閱讀量大概有十來億吧。

寫了這麼久,我感覺自媒體的寫作跟我們以前寫小說有很多的不同,寫小說,我們往往強調的是自我意識的表達,就是我感受到了什麼,它是一個圍繞自我的閉環,始終都是一個人的喃喃自語。但在自媒體裡,寫作不再是封閉的,而是多了受眾這一環。

那麼,怎麼去面對這樣的環境呢?

我個人總結了一下,就是創作內容上的讀者思維跟創作方法的自我意識。

什麼意思呢?就是分兩塊,一是在決定寫什麼時,我們應該由讀者來決定,我們的內容是為讀者服務的,是寫讀者之所想,急讀者之所急,等於我們的寫作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寫作,而變成了一個服務,內容的服務,所有的服務,都是圍繞用戶來展開的,那麼我們做為內容服務者,當然也不例外,很多傳統的作者轉到自媒體之後,他們擁有相當棒的寫作技巧,也有非常厚的功底,但是,因為沒有轉變思維,所有的內容都還是像傳統的寫作一樣,以自我為中心,那很可能就會碰到一些問題。

那麼,怎麼圍繞我們的用戶來生產內容呢?

當然,我們要了解我們的用戶。

我們的用戶是什麼樣的用戶?是男的還是女的,是中產階級,還是普通的打工階層,或者是老闆,或者在全職太太們。這個是所有寫作的出發點。

當然,這是表面上的,其實還有內部的,根據思想來區分的。

比如我們服務的對象,是五毛,還是美分,是直男癌,還是女權主義者。

還有根據愛好來區分的,比如我們是服務於一些籃球運動者,還是廣場舞愛好者。

我們講垂直,就是要真正的確定我們內容的對象,如果不搞清楚這個事情,我們就無法服務 好我們的對象。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如果我們服務的是美分,我們講的是普世價值,但有一天,你突然發一篇五毛類的文章,那等於你在你的用戶群裡製造了一個精分,毫不意外,你的粉絲肯定跑了。然後你會吸引一些五毛用戶,如果你一天發一篇五毛的,另一天發一篇美分的,那結果不是你既擁有五毛,又擁有美分,而是你什麼都得不到。他們不會記得你發了跟他們觀點一致的文章,而想著你跟他們相左的文章,罵一句,然後取關。

我們再舉一些例子,那些成功的自媒體,無一例外,都是在各種角度都做到垂直的,他們所有的內容產出,都是根據精準的用戶群來的。比如說咪蒙,她的定位就是為女權主義者提供內容服務。可能有的人會批評她三觀不正,或者雞湯有毒。從經營的角度,人家其實是在精確的匹配他的用戶而已,其它的也是一樣啊,比如六神磊磊,他匹配的就是一些對現狀不滿,但自身過得還不錯的那種人,就是中產階級,男性為主。

試想一下,如果把咪蒙的文章拿到六神磊磊哪裡去,六神的文章拿到咪蒙哪裡去,那可能兩邊都要炸鍋了。

這就是寫作上的讀者思維,都是從讀者的角度去思考選題,去思考我應該寫什麼,而不是我自己覺得我想寫什麼,想著自己需要寫什麼的,那不應該來搞自媒體。這個行當不適和這樣的人。

這是大的方向,有沒有小的讀者思維呢。

有的,我喜歡把讀者思維稱為點。就是你的文章裡有沒有可以跟讀者聯繫起來的東西。

讀者點開一個文章,肯定是因為其中的一個東西跟他發生了關係。比如我們在一堆推送裡,怎麼選擇,都是因為相關性。

這在心理學上是有根據的,比如你買了一輛大眾的車,你會發現,車上到處跑著大眾車。其實不是大眾車變多了,而是因為你更關注大眾車了。比如你懷孕了,你會發現,街上好多大肚子的,這也不是孕婦變多了,而是你更關注跟你同樣的類型了。

那麼,如果我們以讀者的角度去看一堆文章,我首先選的就是跟我相關的,比如我是深圳人,一篇:牛了,深圳明年就要升一級,跟牛了,珠海明年就要升一級,我當然選擇看深圳。

這就是相關性。但這個相關性又有很多種,人的情緒,人的愛好,人的經歷,都會影響你的注意力。

那麼,你就要猜測你的精準讀者群,他們會發生什麼事情。

OK,以咪蒙為例,她的用戶群是一些女權主義者,什麼樣的人這樣的思維最重呢?當然是上班五六年的小女生。那OK,發生在職場 的事情,戀愛中的事情,男友劈腿的事情,這些當然都是容易引起共鳴的。

那除了跟讀者相關之外,還有很多點,比如獨特性,就是一個東西是獨特的,那麼,獨特性的東西往往具備 你必須知道,你應該知道的特性,比如,為什麼這麼多人生鼻咽癌,他們都愛吃這種東西。這就帶著一種獨特性,必知性。你有沒有吃,如果吃了,以後是不是少吃等等。

說到吃,比如做美食類的,我們一定是從讀者的角度去思考的,我們做這個選題時,第一考慮的就是,什麼樣的人會對他感 興趣,而不是我自己覺得好牛好好吃。自己覺得好好吃,好牛不是理由,這是你自己的東西,只有讀者可能會覺得好牛那才叫牛,有一些朋友做美食自媒體,總是講自己吃了什麼東西好好吃,這其實對讀者沒有吸引力。那稍改一下,把它跟讀者聯繫起來。可能 就好了,比如我今天在某餐飲吃了好吃的,好吃得不得了,這是自我意識的表達,這樣的文章寫出來,不會有人感 興趣,但如果變成,這道菜,我溜到後廚看了一上,你用一些簡單食材就可以做出來。或者說,你到北京來玩,這些地方的美食你一定要吃,不吃就沒來過北京。OK,這就跟讀者聯繫起來了。

就可能會引起閱讀。

還有湊熱點,為什麼要湊熱點,其實就是讀者相關性,最近他的關注點就在這上面,他自然對相關的文章感興趣,但是,不同的平臺模式又有區別,比如封閉的,如微信公眾號,那自然是抓熱點的核心。但如果是分發式的,比如天天快報,那就不能抓熱點的核心,為什麼呢?因為是開放的,所以核心很多人在抓 ,很容易重複,那就需要發散思維,寫熱點的外圍,比如以三環四環為比喻 的話,最好寫三環以外的。

總而言之,我們要寫的內容是由讀者而來。是為讀者定製的。

那可能有的人說,寫什麼不能按自己的想法來,全是討好讀者,這有意思嘛。

這不是有沒有意思的事情,這是一個服務,你既然幹了這一行,就不能管自己舒服不舒服,不信你問一下大保健上班的姑娘 們,人家就不會計較自己會不會爽。這是職業精神。

那麼,是不是我們完全沒有自我意識,完全是以讀者意志為主呢。

好消息是,作為內容提供者,我們還有一點自我的意識表達。

就是寫什麼,一定要考慮讀者,一定是讀者意志為主,但怎麼寫,你就可以發揮,而且必須發揮你的自我意識,自我獨特的表達。

比如雞湯,為什麼人家咪蒙煲得好,就是人家有自我獨特的表達,簡短,直接,爽快,不說廢話,句句說到人的心坎上。把這個做到極致,是成功的要件,比如有位混子曰。他的內容並不新奇,但用漫畫加搞笑的形式進行展示,自然就能夠脫穎而出。

這個就是自媒體裡的自我意識表達的場地了。

最後,我們順便再聊一聊標題。

媒體的標題也是經過很多代的演化,大家可能最直接的感官,就是標題變長了, 可以輸入四五十個。

微信的張小龍說過一句話:一個東西要有讓人閱後即走的功能。就是標題要表達足夠的信息,為什麼呢?因為在自媒體時代,標題是我們首先也是唯一展現給讀者的東西。

在老的媒體時代,尤其是紙媒,標題並不關鍵,紙媒是弱標題環境,大家看紙媒,其實很少關注標題,尤其是圖片類。大家直接看圖片,然後解讀,然後去看作者的標題,看跟自己想的一樣不一樣。

但是到了電子媒體,尤其是現在的信息大爆炸,所有呈現的都只有標題,而沒有實質內容,那對標題的要求就更要了,等於一個店面的招牌,招牌不好,文章又不會像食品一樣會散發香味,那自然就不了客戶。

所以,我們越來越依賴標題,需要在標題中體現我們文章最核心的東西。

我們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文章看上去就像一個微型小說。

比如這個:世界最小國家,靠鳥糞發大財,現窮得要集體搬到一座大廈成樓國

這就達到了張小龍所說的:閱後就走,我們明白無誤的告訴讀者,我們講的就是這個東西,你感不感興趣,你感興趣,你就進來看,你不感興趣,那我們下次再見。

當然,這又導致另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的標題表達了所有的信息,那讀者可能真的就是閱後即走了,不進來看了,那我們怎麼辦?

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小秘訣。隱藏法。

就是我們需要在標題中隱藏一部分。

標題: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五千年要看山西的一個地級市

其實,它最閱後即走的標題是:山西運城,中國最初的中心,所有創世神話都發生在這裡,現在卻不太有名。

這完全表達了所有的內容關鍵信息。是可以完全閱後即走的。但是,我們希望讀者能夠點進來,看一眼我們辛苦寫的一千多字。那怎麼辦,只好採用隱藏大法,怎麼隱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各大要素,選一個來隱藏。比如這個,最好隱藏那一塊呢,當然是主角。也就是運城。

那麼,讀者看了這個標題,它首先獲得了足夠關鍵的信息來決定 自己要不要看。比如這是講中國最初的一箇中心,這是講中國創世神話發生的地點。但是,我們沒有透露出所有的關鍵信息,我們隱藏了運城這個主角。讀者就會產生一個懸疑,到底是那一個城市,甚至當他看到中國最初的一箇中心,這是講中國創世神話發生地點這些關鍵詞,他自己會給出一個答案,那麼,他勢必要進來看一下,跟他所想是不是一樣,如果一樣,我們的論據是否相同,如果不一樣在,我們的論據有那些不同。

這樣,我們就成功的引君入甕。

其實,這也是我們跟讀者玩的一個有趣的猜謎遊戲,我們給出謎面,讓讀者去猜謎底,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互動,讓一個標題變得有互動性。

當然,因為標題的變化,使得現在出現了一種標題黨。就是在標題中寫出驚人的獨特性,但其實文章並沒有解構這個獨特性。那麼就會讓讀者失望,甚至感 到被欺騙,這當然是極不好的。

選題的讀者意志,創作的自我意識,起一個好標題,做好這三點,我想基本上就能做好一個自媒體人了。

當然,這只是泛泛而言,最後打個廣告,因為後臺經常有人問怎麼做新媒體,感覺這個東西一下說不清楚,就專門做了六節課,從選題到標題等等,具體講了講,課程放在了好好學習app上,現在是限時免費,僅限5天,3月5日截止。

下載好好學習app,搜腦洞老師就可以看到,好好學習APP裡,除了能聽到我的新媒體運營課,還有200堂大咖精品課和300本好書解讀供你挑選。一起學習交流,幫你升職加薪,實現知識變現!


腦洞歷史觀


現在是萬物皆媒的時代,誰都有發言權,渠道不再侷限於報紙雜誌電視收音機。新媒體的職位目前還是熱門。那怎麼入門呢?

01-先了解基本

集中幾天時間,去網易雲課堂、91運營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網站或對應微信號,找視頻、文章來看,邊看邊總結(建議使用思維導圖),快速瞭解新媒體基礎。

02-渠道實踐

申請頭條號和微信號,只要有身份證,都能申請下來。為什麼要申請這兩個?因為這兩個流量大,分別是9個多億和6個多億的活躍量。

可以發文章、視頻、圖集,只要原創,在頭條被優先推薦,推薦量不小;在微信號會得到原創,相應有相關權限。尤其是都能接廣告變現。

記得每天更新,不要求量多,哪怕每天一篇文章,也要堅持日更。不然,很難過新手期。當然,除了頭條和微信,還有企鵝號、一點號、大魚號等自媒體渠道。

03-分析數據

發完文章、視頻、圖集,每天活隔1-2天進行一次數據分析,瞭解哪些內容是用戶喜歡看的,然後著重做哪一方面如果你想盡快漲粉。數據運營是瞭解用戶喜好。

再說,做好了,這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求職作品,體現你的能力。

04-終身學習

之所以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因為重要,你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別老拿之前的資本炫耀,會被取笑。終身學習,每天學習,跟上潮流,走在社會前沿,做一隻風口上的豬。

答主新媒體運營半年,理解所謂的新媒體無非是:原創或偽原創內容→渠道分發→活動策劃→數據監控分析→粉絲聚合與運營→變現。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運營套路小學生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5447048344178233052, "vid": "87236720b08242d5bf21b3a71671f4cc\

短視頻培訓顧小雨


想入門新媒體,千萬別不要被標題黨的培訓帶走,現在網上很多“15天弄懂文章排版”“10天掌握粉絲增長奧秘”等,只是新媒體營銷裡的一部分知識點,不要以為學會這些就懂了新媒體。

那如何系統地學習呢?在這兒給你5個建議:

第一,學營銷知識。別忘了,新媒體的全稱是新媒體營銷,你不能只懂得發文章、做圖片,就以為獲得了新媒體知識。你需要知道:自己的產品是什麼、差異化在哪裡、品牌怎麼做、推廣怎麼做,等等;

第二,會知識遷移。雖然現在公眾號、微博很火,但是論壇、知道、文庫等看似“過時”的內容,你也必須瞭解,然後把這些知識遷移到新的平臺~很多新媒體新平臺,都是原先的變體。比如知乎,無非是論壇的變體;比如360問答,無非是百度知道的變體。

第三,邊做邊學。千萬不要停下來專門用幾個月去學習新媒體!這是沒什麼用的!很多技巧都是在實踐中獲得的,如排版、配圖、取標題等,做的過程中你會體會到什麼叫做“網感”。

第四,拆解經典。學習媒體最快的方法就是研究牛人和牛號。你不知道如何寫文章題目?研究100篇咪蒙文章,標題列出來做分析;不知道怎麼做微博活動?翻小米和杜蕾斯的微博,分析其獎品、時間、推廣,你會找到規律的。

第五,系統輸出。回答別人的新媒體問題、在網上分享你的新媒體心得,這些都是你把碎片化新媒體技巧整合成新媒體經驗的過程。

希望對你有用~


勾俊偉


新媒體運營是什麼?

一場新聞和內容生產方式的變革,改變了幾億中國人的閱讀習慣。

瞭解新媒體並不需要去找專業的解釋,因為新媒體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可能自己並沒有意識到,但其實已常常接觸到了。如每天的刷微博、上抖音、QQ聊天,在今日頭條瞭解資訊,新媒體已無處不在。

從業方向廣,多種職位可挑選

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文章誰都會寫,視頻誰都會發,還需要專門學習?如果只是單純的作為興趣、愛好,可以盡情玩耍,如果作為謀生/找工作的手段,你需要更專業。

這就需要你係統的學習新媒體運營了!

乾貨來了,新媒體運營學習線路圖!

新媒體運營學習路線圖——每階段市場價值和可解決的問題

這個學習線路圖如果你能學好,出來找工作肯定是可以的。只要你有信心,一切都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