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人,5月起一批民生新規實施 將影響我們的生活

廈門海域開始休漁啦,車輛免費通行“四橋一隧”,大米有了新國標,高溫津貼調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低……5月份,一批新的民生法規將影響我們的生活。

 廈門海域進入伏季休漁期

5月1日12時,廈門海域進入伏季休漁期,時間持續至8月16日,所有漁船不得攜帶休漁作業漁具進入休漁海域。

根據福建省伏休方案,5月1日12時至8月1日12時,全省海域禁止燈光圍(敷)網、張網、刺網、桁杆蝦拖和籠壺作業。我省北緯26度30分至“閩粵海域交界線”的福建省海域從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北緯26度30分以北的福建省海域從5月1日12時至9月16日12時,禁止拖網、雜魚具和圍網(圍繒)作業。兼作不同作業類型的漁船,休漁時間從最早的作業開始至最晚結束的作業為止。今年,我省繼續實行最嚴海洋伏休制度,要求為捕撈漁船配套服務的捕撈輔助船也同步休漁,唯一不休漁的只有釣具作業船。

伏休期間,除維持日常生活需求外,休漁漁船也不得擅自加水、加冰、加油。我市海洋執法部門將重點加強對漁運船、遠洋漁船的監管。伏休期間,被查獲的違規漁船將被扣減今年的漁船燃油補貼。

“四橋一隧”車輛通行費停收

5月1日零時起,我市將停止收取“四橋一隧”(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和翔安隧道)車輛通行費。

針對已經提前繳交2019年及之後年度“四橋一隧”車輛通行年費的機動車所有人,可於5月1日起在“四橋一隧”年費辦理窗口或網上辦理手續,退還剩餘月份的車輛通行年費。

其中,窗口辦理時間為週一至週六(法定節假日除外)8時30分至12時、14時至17時30分(夏令時)或8時30分至12時、13時30分至17時(冬令時);您還可通過關注“廈門路橋年費”微信公眾號、下載“廈門路橋通”App、登錄廈門市貸款道路(公路)車輛通行年費網24小時自助辦理退費。

對於2019年1月至4月及之前年度所欠的“四橋一隧”車輛通行費,則應在12月31日之前繳清。

市民“米袋子”悄然發生變化

5月1日,我國新修訂的《大米》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記者採訪廈門市糧食行業協會有關業內人士瞭解到,新舊兩版國家標準的技術差異主要包括產品等級、定等指標、雜質等其他指標、判定規則等。這些調整體現了許多專業技術層面上的進步。

譬如,新版調減了四級大米的定等方式,將大米產品等級調整為大米及優質大米兩大類產品各設置三個等級,至於糯米產品,新版中只設置兩個等級。記者注意到,在廈門市場上,小包裝及散裝大米產品的等級表述,從原來的“標一”“標二”等變成了秈(粳)米一級、秈(粳)米二級、秈(粳)米三級和優質秈(粳)米一級、優質秈(粳)米二級、優質秈(粳)米三級。至於質量,自然是優質秈(粳)米一級最高。

針對舊版定等指標過多的問題,新版對大米“加工精度”指標設置上限,對一級大米的加工精度由舊版的90%以上調整為80%至90%,突出適度加工,更多地保留了大米原有的營養價值。

記者在廈門市場上還看到,大米包裝標籤標識統一啟用新版,不少優質大米已經加入大米營養標準、最佳食用期、品嚐評分值等內容。

 【重點】

●高溫津貼提高了

按月計發的,每人每月260元;按天計發的,每人每天12元。

 ●伏休制度更嚴格

伏休期間,被查獲的違規漁船將被扣減今年的漁船燃油補貼。

●車輛通行費可退

您可在“四橋一隧”年費辦理窗口或網上辦理手續,退還剩餘月份的車輛通行年費。

●大米將更有營養

新國標突出適度加工,更多地保留了大米原有的營養價值。

●切實給單位減負

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目前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6%的省份可降至16%。

【全省新規】

我省提高夏季高溫津貼標準

記者昨日獲悉,省人社廳等六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調整夏季高溫津貼標準的通知》,從5月1日起,對現行夏季高溫津貼發放標準進行調整。

調整後,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在每年5月至9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以下統稱“高溫作業”),5月應當按實際高溫天數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6月至9月應當按月或按實際高溫天數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按月計發的,每人每月260元;按天計發的,每人每天12元。用人單位發放的高溫津貼納入工資總額,但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範圍內。

《通知》還要求用人單位合理安排職工夏季工作,適當調整高溫、露天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和作息時間,避開高溫時段,嚴格控制加班加點,確保職工身體健康。

記者瞭解到,在此次調整前,我省高溫津貼的標準為:按月支付,則為200元/月;按天支付,則為9.2元/天。

 【全國新規】

社會保險費率降低 不影響職工待遇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強調要統籌考慮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穩步推進社會保險費徵收體制改革,確保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會保險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確保職工各項社會保險待遇不受影響、按時足額支付。

《方案》明確,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目前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6%的省份可降至16%。同時,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自2019年5月1日起,實施失業保險總費率1%的省,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自2019年5月1日起,延長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費率的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

《方案》提出,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政策。各省應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合理降低部分參保人員和企業的社保繳費基數。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可在一定範圍內自願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

《方案》提出,要加快推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逐步統一養老保險參保繳費、單位及個人繳費基數核定辦法等政策,2020年年底前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要提高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2019年提高至3.5%,進一步均衡各省之間養老保險基金負擔。

《方案》強調,要穩步推進社保費徵收體制改革。企業職工各險種繳費,原則上暫按現行徵收體制繼續徵收,穩定繳費方式,“成熟一省、移交一省。”妥善處理好企業歷史欠費問題,在徵收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得自行對企業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

據悉,按照《方案》,預計今年可減輕養老保險繳費負擔1900多億元,減輕企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繳費負擔1100多億元,三個險種合計全年可減輕社保繳費負擔300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