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航母殺手”:國產鷹擊-12超音速重型反艦導彈!

在反艦導彈家族中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反艦導彈有多種,包括“現代級”驅逐艦上的“白蛉”導彈、“奧斯卡級”核潛艇上的“花崗岩”導彈以及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等,“鷹擊-12”其實還只算是“航母殺手家族”中的“小字輩”

。不論是國長武器還是國外武器,被稱為“航母殺手”都是一種宣傳手段罷了。但從“鷹擊-12”被冠上“航母殺手”這個“稱號”中也可以體現出兩個問題:

閱兵排練中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


“現代級”驅逐艦上裝備的“白蛉”超音速反艦導彈


任何被稱為“航母殺手”的武器,只有具備一定規模才會對航母戰鬥群造成實質威脅

1)“鷹擊-12”反艦導彈具有出眾的反艦能力:“鷹擊12”採用軸對稱4進氣口的衝壓發動機,也是我國第一款批量化裝備的衝壓發動機重型導彈(曾經也研發過C-301,不過未批量裝備)。“鷹擊12”的總重量超過2噸,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3馬赫以上,空射射程超過400公里,其裝備的半穿甲戰鬥部的重量也達到了200公斤以上。相對於“鷹擊家族”中的其他導彈,“鷹擊12”的速度更快、戰鬥部重量更大,一發命中的話足以使8000-10000噸級水面艦艇喪失戰鬥力或者沉沒!“鷹擊12”反艦導彈是為了打擊航母、大型驅逐艦等這樣的核心水面目標設計,被稱作“航母殺手”倒也名副其實。

轟-6H發射“鷹擊-12”反艦導彈效果圖


“鷹擊-12”外形彪悍、體型壯碩


“鷹擊-12”反艦導彈尺寸級空射型掛載方式

2)反航母作戰仍是目前海上對抗的關鍵任務:我國目前海軍艦艇總體規模已達到世界第二,隨著經濟體量的不斷增長及需要維護的全球利益不斷增加,所面臨的海上威脅和挑戰也越來越嚴峻,而最大的威脅就是來自於強大的航母戰鬥群。在“冷戰”時期,蘇聯為了對抗美國規模龐大的航母戰隊群,針對航母發展了多個系列的重型反艦武器,包括前文提到的“白蛉”和“花崗岩”反艦導彈,而我國的“鷹擊-12”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而且從性能上已經超過“白蛉”反艦導彈,並已經在曾經裝備在“中華第一艦”167“深圳艦”上,後續也將取代“白蛉”裝備4艘“現代級”驅逐艦。

現代化改裝後的“深圳艦”已率先裝備“鷹擊-12”反艦導彈


“現代級”驅逐艦改進方案,“鷹擊-12”將取代“白蛉”導彈

不論是“鷹擊-12”還是東風-21D、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等被稱為“航母殺手”的武器,“威吶”認為都是反制航母的一種手段,根本上說是“防守式”的武器,技術上確實有獨到之處,但是

其運用靈活性、應用範圍肯定無法與航母戰隊群相比,如果我們擁有足夠強大的航母規模,屆時也不會動不動就會給某些武器定位為“航母殺手”了

東風-21D等反艦彈道導彈等也被稱為“航母殺手”

建立自己的強大航母戰隊群才是反制敵方航母的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