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2號,我想知道伊朗石油禁運情況是怎樣的?美國真的能說到做到嗎?

大海浪花140454476


在伊朗核協議達成以前,美國和歐盟聯手都無法封殺伊朗的石油出口,更何況現在歐盟明確反對的情況下呢?太陽照常升起,特朗普政府當然無法做到完全禁止伊朗石油的出口。但是這沒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對於伊朗來說形勢很嚴峻,套在脖子上的繩索又緊了一些!

伊朗的石油出口還將繼續,但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兩個世界大國是會繼續買伊朗的石油,但這只是穩住了伊朗石油出口的基本盤,保證伊朗的經濟不被餓死而已。看看過去幾年俄羅斯與伊朗的石油換商品協議的執行情況就知道,俄羅斯從中大賺了一筆,北極熊吃到了肉能給伊朗喝到點湯就不錯了。5月2日後,伊朗繼續出口石油,但是一方面,伊朗失去了幾個大買家:印度和日本,而韓國、意大利、希臘這樣的國家也停止了從伊朗的石油進口,也就是說未來幾個月伊朗的石油出口還將繼續下降。另一方面,伊朗的石油出口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主要是歐洲國家對伊朗石油進口的特別結算機制到底能不能或者能夠發揮多少作用都不得而知。就是歐盟有支持的政策,但任何一個私人企業和伊朗打交道都不得不三思,巴黎銀行被美國人罰了89億美元時法國政府又在哪裡呢? 伊朗必須給歐盟施加足夠的壓力,兌現支票的時候到了!

美國所謂“讓伊朗的石油出口為零”只是口號,但已經有了戰略收穫。特朗普政府知道除非動用軍事手段,美國完全阻止伊朗的石油出口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伊朗的石油出口比最高時的400萬桶每天下降到今年3月份的110萬桶每天,出口量已經下降了75%,而且在5月份以後還將繼續下降。這就是特朗普政府的戰略收穫:收入銳減的伊朗政府靠什麼去維持從敘利亞到也門的軍事支出,又靠什麼去穩定國內的經濟形勢呢? 伊朗現政權足夠頑強,所以特朗普政府現在的打法是在經濟上削弱伊朗,在軍事和外交上繼續消耗伊朗的國力。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還有一個背景就是:由於頁岩油技術,美國現在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但開採成本相對較高,而國際搞油價有助於美國的石油出口,根據國際能源署預計,2021年美國將成為石油淨出口國,到2024年美國石油出口量將超過俄羅斯接近沙特阿拉伯。對伊朗的石油禁運抬高了國際油價,打擊了歐洲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為美國的原油出口打開了出路。特朗普的打法看似沒有章法,但也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雲霄飛翼


今天也的確是5月2日,美國所謂的石油禁運也將從明天開始,不過美國想要將伊朗的原油限制出口為零的目標顯然無法達到。畢竟伊朗在中東地區也是頗有實力的國家,而與伊朗進行原油貿易往來的國家同樣也是世界大國。美國是要徹底針對伊朗,還是徹底針對那些購買大國,這本身就是一個艱鉅的問題。

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美國真的能做到讓伊朗石油出口為零,那麼美國早在去年的11月5日就開始實施了相關的制裁計劃。那為什麼去年11月5日美國又給自己弄個臺階,弄出來一個所謂的石油豁免權呢?因為與石油貿易往來的國家根本就沒有理美國那套事,雖然與伊朗保持著正常的石油貿易往來。美國看威懾行動未果,要挽回點面子,才不得已開出來一個所謂的180天石油豁免權。



而如今180天的期限已到,美國不能再繼續推遲,如果再繼續推遲下去,那麼美國的顏面將更加無存。怎麼辦呢?自然是對一些美國可以控制的國家進行施壓,迫使他們放棄對伊朗原油的採購。比如日本、韓國。如果美國將伊朗的原油出口能夠壓縮到最低,並且伊朗爆發了針對美國的行動,甚至針對霍爾茲海峽進行封鎖的行。那麼美國的目的就達到了,通過操縱霍爾木茲海峽的封鎖,美國就可以挑動世界油價不斷的上漲,繼而讓美國背後的傳統能源大佬獲利頗豐。



而隨著4月22日,美國宣佈不再延長180天的豁免期限,並且限制伊朗的原油出口。而這直接導致與伊朗有石油貿易往來的國家,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立場。雖然多數亞洲國家都表達了強硬的立場,但是,根據最新的報道,卻有很多國家已經鬆動。主要是來源於美國掌控者,世界石油的美元結算權,其他國家沒有更好的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說印度,印度與伊朗是第二大石油貿易國,目前每日從伊朗進口原油高達26萬桶,而早在之前的三月份印度進口的原油更高。可是印度與伊朗之間的原油貿易卻不得不使用美元,而這也大大限制了印度與伊朗之間的石油貿易。不用通過美元的SWIFT系統,印度就無法完成與伊朗的石油買賣關係。採取以貨易貨的方式和本幣互換的方式,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細節問題,印度伊朗之間也沒有達成一定的規則,自然在短期內很難完成。印度在這次石油大戰當中選擇了退縮,但是也不會在5月2日以後將伊朗石油進口徹底清零。


可是對於伊朗與第一大石油貿易伙伴來說,本身擁有相互早就建立起來的結算系統,自然可以獨立於美國的美元結算之外。而且人民幣石油期貨已經在去年的5月26號掛牌交易,完全可以利用人民幣進行石油的貿易結算。這顯然要比印度好得多,而且更具有主動權。未來印度能否藉助這一系統,還不得而知。如果美國想要採取軍事封堵,估計這樣的話,美國將承擔更高的風險。

所以,5月2日以後,美國想要徹底封鎖伊朗石油出口為零是根本做不到,這裡既有伊朗與傳統能源夥伴的正常合作,又有伊朗與俄羅斯之間的“石油換食品”協議。伊朗與俄羅斯的石油換食品協議,高達每月15億美元,可是這對於伊朗至少需求每月50億美元的石油貿易來說,顯然份額有些太大。伊朗雖然可以通過俄羅斯的渠道變相的對外銷售石油,但是卻無法做到全部通過這個途徑來對外銷售。

美國想要將伊朗的原油出口,徹底限制為零,伊朗有這幾大途徑就保證了美國無法做到。除非美國使用軍事實力,毫不顧忌後果,展開對世界各國的油輪封堵。可是這樣導致的結果是非常嚴重,甚至會爆發大國與大國之間的戰爭。這一點美國是心裡十分清楚的,那麼美國本身的目的又不是大國之間的軍事對抗。自然美國就無法做到徹底將伊朗原油出口為零,顯然,這只是特朗普的一個施壓辦法而已!(淡然小司原創,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做不到才正常,做到了才是出鬼了!

本來石油貿易就想趕集一樣,你買我賣,你情我願,美國就像一個惡霸一樣闖入市場,大聲喊:不許買他家的石油!誰買我就跟誰急!

憑什麼?市場管理員沒支聲,城管也沒說伊朗違規,憑什麼你美國闖進來就不讓伊朗賣石油了?

這時候市場裡面出現什麼情況?


無非就是三種種情況:

膽小的,跟美國老大混的,都知趣的閃開,遠離伊朗的攤位;比如日本,韓國,歐盟;

行俠仗義的,有點武功的,勇敢的站出來,走向伊朗的攤位,照買不誤!比如俄羅斯,印度,東方大國;

還有跟伊朗是鄰居的,偷偷買一點,幫襯一下伊朗生意,比如土耳其;


武裝到牙齒的惡霸美國面對此情景,對配合的,表示滿意;

對偷偷買的,美國表示無可奈何,誰叫他們兩家油罐子是用管子連起來的,美國不知道買了沒有?也不知道買了多少!

對勇敢站出來買的怒吼!揮拳頭!但美國最後也沒轍,萬一動起手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等幹完了,渾身是傷的美國就等著曾經是惡霸的俄羅斯來收拾吧!美國想了想,還是算了吧;

對於這個大市場情況,大家看明白了嗎?


老金解釋一下:


第一.5月2號美國禁油令生效之後,美國的重要盟國將遵守禁令,

美國的切身利益就是他們的切身利益,因為禁油令是假,真實的情況是打擊伊朗,逼迫伊朗回到石油捆綁美元交易!如果這次伊朗去美元得逞,將可以繞開美國的經濟制裁,美國再也無法薅羊毛!

如果其他產油國都效仿,美國的美元霸權將崩塌,失去了美元霸權的經濟基礎,美國的軍事霸權也成為無水之源,很快也會崩塌,美國的軍事霸權一旦失去,跟著美國後面混的小兄弟比如日韓歐盟就面臨安全形勢的惡化!

所以日韓歐盟必須跟著美國大哥後面走,一起施壓伊朗,停止去美元化,也就幫美國保住了美元霸權,進而保住軍事霸權,他們的小日子才有安全感!

第二,對於土耳其,很特殊,

他是北約常規力量第二大的國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阻擋俄羅斯南下的國家,而且土耳其實行美俄等邊距離的外交政策,買俄羅斯的武器,比如S400,同時在北約內跟美國合作,不跟美國翻臉;

所以土耳其不怕美國的所謂制裁,因為他有戰略位置做本錢!跟伊朗保持石油貿易,就近取得石油,對土耳其發展經濟有利!特別是土耳其跟美國坑了兩次,他需要擺脫美國的束縛發展經濟,所以他敢買,也必須買伊朗的石油!


第三,至於俄羅斯,印度,東方大國,都是從維護大國尊嚴的角度出發,必須購買伊朗石油!

當然怎麼買,才能不受美國製裁,這是學問!老金在這裡不便於說,但大家要相信,肯定是有辦法的!

如果俄羅斯,印度,東方大國這次服從美國安排,掐斷伊朗石油出口,不僅丟失了大國尊嚴,而且伊朗倒臺,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們中的一個!

所以這三個大國購買伊朗石油不僅是大國尊嚴,更有唇亡齒寒的道理在裡面!(印度,東方大國核實力相比較俄羅斯較弱,可能會對美國有所表示,比如購買一定量的美國石油,作為對特朗普的交代,但不會完全購買美國石油,而斷絕伊朗石油進口!)


看了老金以上的分析,你覺得美國還能做到不讓伊朗賣出一滴油嗎?


你對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留言:

老金看世界,揭秘國際風雲背後的故事!期待你的關注,點贊!


老金看世界


今天是北京時間5月2日,而美國設置的豁免期是到美國時間5月2日為止,因此,今天東半球的國家可以繼續購買伊朗的石油而不需擔心美國的制裁。明天才是美國時間5月2日,在這一天如果還有人敢繼續購買伊朗的石油,那麼美國才會重啟制裁大棒。但這一切不會立馬就放出消息,怎麼也要等上幾天後才能有新聞爆出,所以,如果美國要對其他國家進行制裁估計要一週以後,才有相關的新聞出來。

今天雖然沒有伊朗方面的新聞,但最近有兩個比較有意思的新聞,聽起來耐人尋味。一個是美國的傳統盟友沙特宣佈他們在豁免期到期後,不會增產石油。另一個是美國的傳統敵對國家俄羅斯表示,他們會加大石油產量,彌補因伊朗制裁所產生的國際石油缺口。

乍一聽,這兩個新聞確實有點顛覆我們的認識,但仔細一分析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了。沙特不希望增產,顯然是出於經濟利益考慮,去年OPEC組織峰會,為了達成減產協議頗費周折,到最後關頭才終於達成了協議。最近幾年國際油價處於下行區間,中東各國包括沙特在內的國家利益受到了損害,而減產可以提振國際油價,所以最近幾年沙特都在呼籲減少石油產量來提高國際油價,但在國際上響應者寥寥,大家都在打自己的小九九,想讓別人減產,而自己增產,這讓沙特非常頭痛。現在美國製裁伊朗就相當於變相減少了國際上的石油產量,對提振油價是一個好消息,而最近幾天的油價確實比以往漲了不少,面對到手的白花花的美金,沙特怎麼可能願意增加石油產量。

▲因美國製裁伊朗,國際油價大幅反彈▲

沙特不願意增產,國際油價就有可能繼續維持高位運行,這顯然違背了美國的利益。但就在這時,俄羅斯表示願意增產本國的石油,俄羅斯這次為什麼會好心幫助美國呢?

其實俄羅斯才沒有這麼好心呢,其根本不會增產,所謂的增產石油肯定是全部來自伊朗。從5月2日起,美國設置的豁免期就將到期,但俄羅斯本來就不在這8個被豁免的國家和地區之列。因此,到不到期對俄羅斯來說根本沒有意義,而俄羅斯本身也不會懼怕美國的制裁。俄羅斯和伊朗在去年就簽訂了高達500億美元的石油換商品計劃,這就是伊朗為了避免受到美國的制裁而採取的緩衝措施。

▲伊朗總統魯哈尼訪問俄羅斯▲

根據協議,俄羅斯將向伊朗購買500億美元的石油,有人可能會問,俄羅斯本身就是石油大國,購買這麼多的伊朗石油幹嘛?答案當然是充當中間商賺差價啊。這500億美元的石油,幾乎相當於俄羅斯全年石油出口量的四分之一了,這下終於明白俄羅斯為什麼要加大石油產量的原因了,伊朗減少的石油出口經過俄羅斯一轉手又流轉到國際市場上去了。

面對美國對伊朗高舉的制裁大棒,伊朗的盟友俄羅斯站了出來,高手過招, 無需太多花把勢,一招就化解了美國將伊朗石油出口清零的計劃。美國費盡周折,不僅不會達到讓伊朗石油出口為零的目標,反而成全了俄羅斯,俄羅斯通過充當中間商賺錢的鉅額利潤,將為明年俄羅斯的GDP增添很大的動力,一個強大起來的俄羅斯對美國來說才是真正麻煩的開始。


大國縱橫


美國人不可能做到,否則美國早就統一整個地球了,在這個世界上畢竟還有一些美國人搞不定的國家,比如像中國、印度、俄羅斯這些國家。

這些國家為了本國能源戰略的需要,即使美國答應以低於伊朗出口石油的價格給這些國家供油,他們也必須要從伊朗進口一部分石油,這是國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這些國家的全球戰略上的需要,美國人想要徹底禁止伊朗石油的運輸,除了開戰別無他法。

分散本國進口石油的來源,是所有工業大國能源安全戰略的需要。

以石油為原材料的現代工業是當今人類工業社會的基石,它承載著整個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基礎,可以說沒有石油就沒有現代工業。因此石油既是一種生產性的一般自然資源,也是事關一個國家發展核心的戰略資源。

對於所有需要進口石油的現代工業國家來說,能否保障本國在石油貿易中的及時、安全,是能夠上升到國家安全戰略的一個重大問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能源安全戰略。

在現有的情況下,不管是哪一個石油進口國,為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保障本國進口的時候,不會因為政治、軍事原因而被其他國家隔絕交易,都必須要儘可能的讓本國從更多的石油輸出國購買石油,而不是讓某一個國家把持本國的石油採購份額。

因此對於像中國和印度這樣的石油需求大國來說,保障本國石油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戰略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他們購買美國石油是可以的,但是絕對不會允許讓美國佔據原本屬於伊朗的全部石油份額,這是國家利益的需要,即使美國的石油比伊朗的還便宜都不行。

這個世界上有的是美國惹不起的國家,美國為了本國戰略利益,也不敢輕易的與之全面“開戰”。

無可否認,美國至今仍然是世界上的最強國家,但是與二戰剛結束的那個時候相比,今天的美國早以不復當年的威風,而且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債務違約風險的加大,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重新崛起,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敢於在面對美國的時候,發聲捍衛本國的利益。

比如在2018年發生的美國退出《伊核協定》之後,歐盟以及中俄等主要參與該協定的國家,都紛紛對美國人不負責任的行為提出了批評,同樣在後來美國提出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的要求時,絕大部分與伊朗有石油貿易往來的國家,也都拒絕了美國的要求,或者準備採取其他途徑,重新展開與伊朗的石油貿易。

所以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伊朗實施石油禁售的計劃時,該計劃事實上已經同時被其他國家捅出了一個“大洞”,而美國在隨後緊急宣佈給八個伊朗石油進口國180天的“豁免期”,實際也也只是亡羊補牢,讓這個“破洞”看上去稍微“好看”一點而已。

美國為什麼在2018年沒有以不惜一戰的態度,強硬要求所有國家都停止購買伊朗的石油,原因其實就是美國人心裡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犯了眾怒,這些國家是難配合美國的要求,去停止購買伊朗的石油的。

很顯然美國人並沒有真的下定決心要毀掉伊朗石油產業,自然也就沒有信心徹底禁止伊朗石油的銷售。美國人出於經濟上的目的,企圖從伊朗手中奪走其他國家的石油購買份額的目的,已經隨著伊朗石油禁購令而正在逐漸發揮效果,這才是美國的主要目的。

隨著5月2號的正式到來,美國對於伊朗出口的石油,也許會在隨後的時間裡,進行有一定的針對性動作,但是伊朗的石油出口並不會因此完全禁止,因為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所導致的代價實在是太大,美國承受不起,伊朗承受不起,世界也承受不起。


落下m


如果你知道美國的真實目的,就應該知道,美國對伊朗石油的禁令是放空炮,說到做不到!因為美國想要讓伊朗成為美國的一個“附庸國”,而伊朗絕對不會向美國政府低頭承認伊朗是美國的“附庸國”!

今天就是5月2日,美國會讓世界各國見證美國政府無法完成將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原因如下!第一、伊朗在軍事上並不差,也是中東強國、大國,其次伊朗也不像伊拉克和利比亞那麼傻。伊朗現役國防武裝力量就是幾十萬,預備役超過200萬,再加上伊朗的地形有優勢,導彈數量很多,美軍也是肉做的,也怕被炸死,一旦美國和伊朗大戰,美軍出現大規模傷亡,美軍就會畏戰,就成真的紙老虎,上了戰場就尿褲子,那麼美國軍事霸權就崩盤了,軍事霸權崩盤,美國全盤崩潰!

第二、伊朗一直嚷嚷著要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這是美國最害怕的東西,因為美國不知道伊朗到底掌握了多少核技術,如果伊朗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伊朗又造出核武,那麼就是美軍的末日,就是美國的世界末日。所以你會發現,美國千方百計都要阻止世界小國擁有核武,就怕小國擁有核武之後不聽使喚,還拿核武威脅美國!

第三、戰爭可以成就一切,可以決定成敗,但戰爭也能毀掉一切!美國雖然依靠戰爭發財,但是這些年美國靠戰爭發不了財,大國美國不太敢軍事欺負,只有欺負小國,結果小國也不甘心被欺負,找大國抱團(俄羅斯),阻止美國的軍事大棒,結果子啊敘利亞戰爭,俄羅斯還真的把美國打趴下了,要撤軍了,讓世界各國有多了一絲希望。因為俄羅斯的介入,導致美國被陷入戰爭,無法自拔,債務已經高達22萬億,股市泡沫已現。美國這個時候如果和伊朗開戰,可能引發危機,股市、匯市、債市三殺,最後經濟(美元)霸權被毀,美國還是要崩盤,霸權崩盤,內部矛盾尖銳的就會導致分裂!

第四、俄羅斯一直想找機會削弱美國的常規軍事力量,那麼美國對伊朗開戰,俄羅斯絕對不會袖手旁觀,伊朗需要什麼樣的武器裝備,俄羅斯都可以給伊朗提供,什麼戰略導彈、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普京都不會吝嗇,只要能夠削弱美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就是大功一件,都是用黃金白銀換不來的!由於美國和伊朗鷸蚌相爭,讓俄羅斯漁人得利,特朗普不願意幹!

第五、伊朗石油進口國不會放棄從伊朗購買石油,除非美國的石油比伊朗的便宜很多,和伊朗打價格戰,但是石油的開採成本擺在那裡,如果賣得太便宜,吃虧的還是美國自己,所以美國不會和伊朗打價格戰,價格沒有優勢,誰又願意捨近求遠呢?

無論從什麼角度分析,美國都無法完成對伊朗石油出口進行封鎖,因為天時、地利、人和都不站在美國那邊,而是站在伊朗這邊。所以、特朗普和蓬佩奧是在撒謊,蓬佩奧4月15日剛強調他們“喜歡撒謊”,大家又何必當真!


老鱷魚觀天下


今天就是5月2號,是美國徹底封鎖伊朗石油通道的日子。


據伊朗半官方媒體塔斯尼姆通訊社1日消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當天在一場集會上發表談話,要求伊朗全國以“戰鬥姿態”應對美國在各個領域向伊朗發動的攻勢。

據太陽報2日報道,美國連同英國和法國等多國艦隊已經在霍爾木茲海峽完成集結,就等一聲令下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

外界普遍對伊朗局勢表示擔憂,開戰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截至昨天,美國石油報報道稱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已經下跌了70%左右,如果美國執意封鎖,伊朗的石油出口將會受到毀滅性打擊。


那麼如今就是5月2號了,美國真的能做到“清零”嗎?或者說伊朗的石油出口可能會就此被抹殺嗎?

首先我們要分析,以特朗普的性格,美國將不會輕易鬆手。那意味著如果其他國家還繼續與伊朗保持著石油交易,美國或可能下狠手,不管對方是敵人還是盟友。

第二,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等進退兩難,特別是日本。雖然身為盟友,但是日本其石油嚴重依賴進口。根據彭博社數據,伊朗3月份原油出口為130萬桶/日,其中, 中國進口61.3萬桶, 韓國進口38.7萬桶, 印度進口25.8萬桶, 日本進口10.8萬桶, 土耳其進口9.7萬桶——但是美國相關官員表示“石油不夠用可以從美國進口”。所以盟友的態度也可能是一大變數。

第三,土耳其和伊朗有著漫長的邊境線,石油走私將難以避免。而且伊朗擅長以油易物,多少次封鎖也沒能讓伊朗實現“零出口”。


所以說以上的種種變數是難以考量的,但是筆者相信,就算是美國沒能徹底將伊朗的石油“清零”,伊朗的石油出口生意也會遭受毀滅性打擊,國際油價將不可避免地飆升。


中評中語


早上我答了一個類似問題,我認為,美國要想給伊朗石油零封,絕對是痴人說夢!
特朗普去年5月宣佈退出伊核協議,盟友們卻沒有一呼百應,因此我們就能感到,美國這個舉動,一是他還以為,他的盟友會隨風而動,二是特朗普想依靠美國強大的實力,嚇退猶豫不決的國家,但適得其反的是,美國的歐洲盟友,都出乎意料的表示反對特朗普的這一做法,再加上中俄的堅決反對,實際上特朗普這一計劃,在那時就基本宣告破產,這之後,在僵持的情況下,美國又在去年11月使出一計,為8個國家和地區放寬了半年進口伊朗石油的期限。


在這半年中
,在特朗普的攪和下,除了幾個“膽小鬼”終止與伊朗的合作外,美國的盟友都紛紛另起爐灶,繼續與伊朗保持著能源合作,於是惱羞成怒的美國,又宣佈在5月2日後,不再為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提供所謂的“豁免”,在蓬佩奧宣佈美國的這一決定後,立即遭到了10多個國家的反對,除了日韓和灣灣早已妥協外,土耳其和我們則堅決的反對美國對伊朗的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而俄羅斯更是在去年7月,就和伊朗簽訂了500億美元的石油大單,在這種情況下,在權衡利弊後,美國並不可能會一意孤行,所以,在計劃破產後,美國只有對伊朗繼續以武力相威脅這一殺手鐧,但“不識趣”的伊朗又軟硬不吃,我真不知道,特朗普下一步該如何擺脫窘境……


海之波濤3


按照美國西八區時間來說,5月2日應該是明天。但是縱觀目前局勢來說已經很明朗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在幾個小時之內來個180°的大轉彎拋棄原先的立場。

美伊問題自從去年五月份美國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開始持續發酵,至去年11月5日美國宣佈對進口伊朗石油的八個國家和地區給予180天的豁免期限。至5月2日,這個期限正式到期,美國於上月22日宣佈不再對此八個國家實施豁免。並且放出狠話,哪個國家和地區膽敢再進口伊朗石油,美國就要進行制裁。

自從22日美國人放話以後,意大利、希臘、中國臺灣地區首先表態不再進口伊朗石油而是另尋賣家。之前以進口伊朗石油為主的亞洲國家日本、韓國,一開始態度曖昧,畢竟這關乎自己國家的發展,因此央求美國老大對自己寬大為懷。但是隨著上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美國遭遇美國總統特朗普地毯羞辱後,估計日韓這兩個國家最終還是會順從美國的意思不敢逾越紅線。只有中國、印度、土耳其這三個個伊朗石油進口大戶明確表示堅決抵制美國的霸道行徑,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繼續進口伊朗石油。

這樣算下來,即使只剩下中土印三國進口伊朗石油(三國進口總量達到伊朗石油出口的51%)那麼伊朗石油在5月2日以後的出口量也能達到2018年的一半以上,雖然對伊朗經濟會帶來嚴重影響,但是絕不會形成致命打擊。再加上俄羅斯表示願意做伊朗石油出口的二道販,因此,伊朗未來的迴旋餘地還是很大的。

另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一心想要擺脫美國搞全面獨立自主的歐盟國家也是伊朗石油的大買家之一,只不過受政客體制干擾導致國家戰略搖擺不定,但是國家利益擺在那兒使得這些國家不能不為自己的前途考慮。

所以,綜合以上因素考慮,5月2號以後的伊朗在短期內必然面對一個充滿各種變數的嚴峻局面。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美國想要通過石油禁運來實現掌控伊朗的目的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作為一箇中東地區政教合一、綜合國力最強的主權國家絕不會在美國人的制裁和恐嚇下輕易屈服。另外還有一度被無數人吵吵的很兇的美法軍陳兵地中海、波斯灣,企圖對伊朗動武。筆者只能說這些人想多了,美法軍在這一地區總兵力也不過萬把人,作戰飛機200架左右,艦艇10餘艘,雖然不乏先進武器如F—22、F—35戰鬥機,B—1B戰略轟炸機,但是想要對伊朗發動一場像樣的軍事打擊恐怕還是力有所不逮。別忘了,地中海周邊的敘利亞、利比亞局勢以及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強大存在也是美國人需要考慮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美軍陳兵中東外圍,本意不全在伊朗。


大將軍威武K


這個問題其實也好回答,那就是絕對的零封伊朗是不可能的,但是伊朗的日子絕不好過!大家只要看國際油價的變動基本就可以得出伊朗石油出口如何。

伊朗依靠出口俄羅斯是不可持續的,俄羅斯自己還想增產擴大出口呢,至於是否和伊朗繼續合作真的不好判斷,畢竟俄羅斯的心思太難猜,他們之間沒有必然的戰略合作關係,在美國施壓而自己又火中取栗的前提下,他的選擇大概率是不進口伊朗石油。至於最有可能的國家,還要看實際行動。因為話可以說,怎麼做就要看合作的代價,在兩國貿易談判關鍵的時刻,會不會繼續合作大家可以觀察。



再說其他幾個國家豁免期到的國家,可以肯定的是在美國畢其功於一役的決心下,美國會不惜代價對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進行制裁,至於說選擇繞開美元結算體系的說法根本就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沒有國家會這麼去做,這樣挑戰美元霸權的行為和同美國宣戰也沒有區別,這可能嗎?

美國最大的可能還是會根據伊朗的態度選擇制裁的力度,如果伊朗有“服軟”的跡象,可能美國會給伊朗一個縫隙,如果繼續強硬做出危險舉動,那麼就會收緊制裁力度,並依託軍事打擊的威脅逼其就範。



伊朗現在國內的經濟通脹率很高,繼續下去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美國的制裁現在處於一個最後發力的階段,可以說是不亞於軍事手段的一種做法,在決勝的關鍵階段任何妨礙他的做法,他都會拼命的反對。不要想太多了,目前階段下誰有這個實力和他硬來?


伊朗的石油關鍵不是不可取代的,這點也很主要。有的選那麼就可以放棄,伊朗會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