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夢幻般的阿房宮是否真實存在?


中國著數千年的的歷史文化,那些古人留下來的標誌性建築更是十分雄偉壯觀。而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爛尾工程”,如今卻不認定為“世界奇蹟”。

眾所周知,秦始皇時期的四大工程分別是秦朝時期的阿房宮、萬里長城、秦始皇陵以及秦直道。其中阿房宮的總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氣勢相當壯觀,只要你站在阿房宮門前,你可以瞬間感受到它曾經的輝煌。唐代詩人杜牧有《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彰顯出它的氣勢宏偉。

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位於今西安市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王寺街道,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阿房宮前殿遺址建在一條古代河溝上,這是秦朝帝都咸陽以阿房宮、 灃峪口中軸線的佐證。

其實阿房宮當時並沒有建造完成,秦始皇時期,只是把大部分前殿的地基修建好了,這一點大部分人並不知曉。從秦始皇死後,正在修建的阿房宮無奈之下只好停工,西漢建立後,未完工的阿房宮還一直保留著,到了宋朝時,阿房宮才被毀掉。

鄉間傳聞阿房宮是被項羽的一把大火給燒燬,但是歷史上記載被燒燬的秦宮室並不是阿房宮。2002年,有考古學家前往阿房宮遺址進行勘察,並未發現阿房宮有被燒燬的痕跡,且許多都是“爛尾工程”,被燒過的僅有幾塊土石,所以當時項羽燒燬的應該是“咸陽宮”。

但阿房宮的建造面積非常大是不可否認的,雖然很多建築已經被黃土給掩蓋了,但是考古學家當時在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其歷史意義和價值不可估量。

其實早在1991年的時候,聯合國科技文組織也前往了阿房宮遺址中,對阿房宮的整個地形都進行了實地考察,發現阿房宮的整個佈局面積都是超乎想象的大,並且保存相當完整。隨後,阿房宮遺址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之後又與“兵馬俑”和“金字塔”齊名,被列為“世界奇蹟之一”。

阿房宮更是因其整個規模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又被稱為了“天下第一宮”。現在的阿房宮已是國家的重點保護地區,喜歡探索歷史遺址的驢友們,一定要來這裡旅遊一番,體驗並瞭解更多關於阿房宮的歷史。大家對於這個“天下第一宮”有哪些更深的瞭解呢?歡迎下方留言區發表你的觀點!


旅遊放大鏡


根據對阿房宮遺址的測量,考古學家發現阿房宮的夯土臺基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面積達到54.1萬平方米,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夯土建築臺基。這個巨大臺基由北向南傾斜,成為一個緩坡,南面坡下是一個面積約4萬平方米的巨大廣場,廣場南邊延伸出寬闊的4條道路。


阿房宮前殿就修在這個巨大臺基上,考古學家根據史書記載和實地測量,推測出阿房宮前殿東西長693米,南北長116.5米,總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相當於30多個故宮太和殿的大小。由這座大殿,也可以想象整座阿房宮的巨大規模。


史書記載,項羽的起義軍佔領 咸陽後,將豪華輝煌的秦朝宮室付之一炬,大火連綿三月不熄。人們由此推斷,阿房宮應該已經修建了相當的規模。可在阿房宮的遺址上,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的臺基、夯土層等建築遺蹟,卻並沒有發現大火焚燒留下的痕跡。與此相對的是,在秦咸陽宮的舊址上,考古學家卻發現了大量因焚燒而產生的炭化物。從考古結果來看,史書所記載的被焚燬的秦朝宮室應該是秦始皇認為狹小的秦宮,阿房宮則並沒有遭到火燒。



由此也可以推斷,阿房宮並沒有建成,所以也就沒有成為起義軍洩憤的對象。從修建時間上看,依靠當時的生產力,在2年零7個月內完成這麼龐大的工程也是有難度的。根據考古結果基本可以得出結論,阿房宮只修建了基礎部分,遠遠沒有完工。

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稱阿房宮“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不知其幾千萬落”,極盡宏偉和奢華,給讀者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遐想。阿房宮雖然沒有完工,但是它作為種傳說和想象,卻永遠被保留了下來。

尚武先生


阿房宮是真實的存在,古人誠樸,相信的他們不會欺騙後世。倒是有的今人,可以把歷史的存在,考證為子虛烏有,以駭世語提高自己的段位。

商業社會語境下,紅塵滾滾,一些沽名釣譽者,語不驚人死不休。如今的一些專家之言,可信度很低,不然的話,怎麼會演進出“磚家”這個大名?

阿房宮的消失,是兩千多年前的事件,有文化精神的古人,恐怕不會欺騙後人吧!兩千多年裡,天翻地覆,滄海桑田,阿房宮的遺址上,生產生活演進,地倒了多少回,土翻了多少次,戰爭狂人項羽,焚燒的阿房宮,灰燼能保存多久?

少兒時代,在鄉村成長,暑期參加勞動,耳濡目染,對農村生活至今記憶深刻:草木灰是上好的農家肥,特別是對穀子;老房子拆除重建時,那隔代的舊土牆,在農人的眼裡,肥效僅次於油渣。

如今的一些專家學者,象牙塔裡待久了,麥子與韭菜區分不了。而過去土裡扒食的鄉人,卻幾乎都知道,草木灰是上好的農家肥,在過去的兩千多年裡,百代棄置不用,等著如今的專家,來考證阿房宮的存在證據?我輩愚魯,卻也疑惑,火燒的痕跡找不到,夯土層不能證明阿房宮的存在嗎?








阿房宮確實存在!



贏政兼併天下後,對自己尊稱為“秦王”已經不滿意,於是命令丞相李斯等人議帝號。李斯道:現在陛下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一統,書同文,車同軌,自古以來未嘗有,五帝也跟不上您,因此應該尊稱您為“皇帝”,號令為“詔”,自稱為“朕”。秦王採納了這一意見,以自己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傳之無窮。



這時候天下分為36郡。收繳諸侯國兵器聚集在咸陽,鑄成了12個銅人,每個重達1000石,放在宮中。秦國每攻破一個諸侯國,就把他們的宮室描畫下來,按照原樣在咸陽以北復建,並一直綿延到渭水和涇水。宮室之間由複道和周閣相連。為了彰顯都城的富麗,又遷徙天下富豪12萬戶填塞咸陽。從諸侯國掠奪來的美女和鐘鼓,也都填充在宮室中!



但是,秦始皇還不滿意,覺得咸陽人太多,而宮室太小。周文王和武王曾在豐鎬之間建立都城,這裡有大都城之氣象,於是再營作大型宮殿於上林苑中。先建築了前殿阿房宮,東西約500步,南北約50丈,上面可坐10000人。周圍由閣道相連,自宮殿可以直達南山。並在南山之巔建造闕門,也由複道相連,跨過渭水。這時候秦始皇也開始建造酈山陵墓了,徵調民夫70餘萬。下挖地宮穿過三層泉水。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用銅做棺槨。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各種奇珍異寶填塞其中。墓門上有機關。近之者皆被箭射死!地宮裡有鯨魚油做的燈,可以長久不滅!



兩項工程還沒完秦始皇就死了。胡亥繼位後,緊急趕製酈山陵墓。二世道:先帝后宮無子者,都要殉葬。於是後宮妃嬪死者甚眾。由於害怕工匠洩露陵墓位置,在陵墓快完工時二世便下令關閉墓門,結果一個工匠也沒有出來。又繼續徵調數十萬工匠營作阿房宮。糧食不足,便下令州縣輸送,咸陽300裡內的老百姓不得食用穀物。各地青年民夫要服瑤役,都需要自備糧食!法度越來越嚴厲,民不敢言,道路以目!



阿房宮並沒有全部建造完成。這時候全國各地都暴發了起義,反抗秦朝無休止地營建大型工程:酈山陵墓、阿房宮、長城。尤以陳勝吳廣起義為最。二世雖派兵鎮壓,但百姓的反抗已成燎原之勢,不可阻擋。及至項羽與劉邦爭天下。項羽攻入咸陽,盡燒秦朝宮室,大火燒了三個月還不滅。於是東方這一夢幻般的龐大建築,徹底毀了!


好奇文史談


本文載至《阿房宮考古與發現與研究》一書,由西安市秦阿房宮遺址保管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聯合出版。首先阿房宮確實存在,在秦皇宮上林苑內,但並未真正建起來,規模不大,現存有阿房宮土方遺址,位於西安市西邊郊區約15公里處。

圖為阿房宮遺址的土臺子。

阿房宮如夢幻般,主要源於唐朝詩人杜牧的一篇名著《阿房宮賦》,裡面描繪阿房宮綿延300多里,5步一樓,10步一閣,規模宏大,建築奢華,但杜牧生活的年代距離秦朝一千多年,小杜如何去考證,另外小杜的詩以豪邁著稱,可以肯定杜牧描寫的阿房宮純屬吹牛皮的。

圖為阿房宮遺址公園。

而司馬遷的《史記》成書年代距離秦時僅100年,這就好比我們現代人去考證民國初年的歷史,相對來說更真實和靠譜。《史記》記載阿房宮在秦始皇去世之前沒多久剛破土動工,秦始皇死後修阿房宮的民工又被調往修秦皇陵,等到秦滅亡時阿房宮也僅一個土臺而已。

而在今天的咸陽宮遺址上找到大量建築瓦當和火燒過的痕跡,所以項羽燒的應該是咸陽宮,杜牧搞錯了,而司馬遷根本沒記載項羽放火阿房宮之事。

而且阿房宮的大小《史記》也清楚的描寫: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這個面積相當於10個足球場,4分之1天安門廣場大小,在2000多年前確實是龐然大物,但沒有杜牧綿延300裡之說,今天文物考古者在史料記載的地方發掘了大小差不多的土臺子,證實了《史記》說法,遺址上也沒丁點火燒的痕跡,項羽燒阿房宮不攻自破。


圖文繪歷史


阿房宮即使可能沒完成,但必定已經初具規模。至於這些建築如果不是被項羽燒的,那麼如何毀壞這一問題仍是個千古之迷,有待將來破解。


用戶4590618671


不存在的,考察者根據歷史記載,推斷出阿房宮位置所在,並沒有發現所燒燬的任何痕跡,並且帶回泥土進行實驗,也沒有任何燒燬過所含的成分。


不忘初心RF


阿房宮的原址上考古學者沒有找到火燒的痕跡,因此證明不是被火燒燬的。


歷史我也來湊湊


據考證,還沒打好基礎,就被推翻了


業餘生活顧問


阿房功在歷史上是存在的,規模浩大,累死了多少古代的勞動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