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愛因斯坦的那句“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得失2000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之一,而愛因斯坦本人也是繼牛頓之後最為人熟知的物理學家,他幾乎滿足了普通人對於科學家的所有想象“睿智”“白髮怒張”“智力超強”這些標籤圍繞著愛因斯坦,也讓愛因斯坦成為了天才的代名詞,如果某人在某領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那麼人們就會稱他為“xx界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生平最大的貢獻就是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前者讓我們知道了質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轉化,還指出了“速度越快時間越慢”為面相未來的時間旅行提供了理論支持。後者則讓我們明白了“物質決定時空如何彎曲,時空決定物質如何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愛因斯坦本人並不完美,他一生都不喜歡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上帝不擲骰子”更是成為了愛因斯坦討厭量子力學的最直接證據,可以說愛因斯坦本人是傾向穩定宇宙的,他喜歡那種“掌握每個原子運動狀態就能預測過去未來”的感覺。

愛因斯坦本人是地地道道的無神論者,他不止一次在往來的信件中表達自己對神的討厭,在他眼裡宇宙中只有基本粒子和物理定律所才能主宰宇宙的一切,所謂的上帝是遠遠不能也不夠資格的。



現在網絡上經常盛傳的愛因斯坦晚年研究神學其實是不折不扣的謠言,在公諸於眾的信件和記錄中愛因斯坦也從來沒說過“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種神棍一般的話。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我慢慢理解他的這句話了,從出生就自帶一身病,乙肝等等負buff加持!再到長大後不管多努力就是完不成,對於別人來說很簡單的事情,對於我來講就是個永遠觸碰不到的東西!好像是設定好的!

比如我從小被欺負長大了立志要鍛鍊成壯漢,每天拼命鍛鍊,但是後來每次有一點點效果就莫名其妙的生病讓我回到解放前,嘗試過無數次,真的是無數次!稍微好一點就開始生病!

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解開這個魔咒!

我寫字很醜,但是從小就練字不停的練字,別人練字幾個月,我字帖都寫到高中了,就是醜的不行。

工作方面,但凡是喜歡的工作,技術方面的,學的時候還好,等到一學會(模具數控)就突然對車間裡的任何物品過敏!皮膚都潰爛了!

後來做銷售需要講話,努力到不能再努力!每次都決心要拼命打電話的時候,咽喉炎就讓我講不出來話!然後莫名其妙的生病!

前提是我一直都在堅持鍛鍊!!精通各種養生功!但是不管怎麼努力鍛鍊,該讓我生病的時候,就讓我生病,怎麼躲都躲不過!到現在都沒解開這個魔咒!

很多次不停努力帶客戶要訂房的時候,就是剛好刷卡前幾秒停電,要不就是政府突擊檢查,各種難以相信的事故!!

好不容易休息的時候同事來個電話就要幫忙一天,好不容易胃病養的差不多了,領導一頓強逼喝酒一夜回到解放前,好不容易身體養的差不多了,一個莫名其妙的事兒又讓必須熬夜又要養好久,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就碰巧公司散夥,好不容易賣出去房子就會來個開發商黑賬!

奇怪的是,命運如此害怕我,我到底哪裡不一樣?它一定有害怕我的地方!如果有,那一定是堅定的意志!希望有和我一樣的朋友!堅定自己的意志!不論結果如何!我們改變過程!



拿劍的猴子


我感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什麼事情你在做的時候,其實後面會出現一個結果,你稍微改變一點細節,也許結果就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人類只能按照安排好的步驟去完成應該完成的事情,不能反其道而行,那肯定會出現不一樣的連鎖反應,也許好也許會是壞,這句話就好比一切都是命運一樣無法去改變,曾經我談過一個女朋友,後來分手了,我有談了一個女朋友,一天我女朋友和我說,她大學同學要結婚了,叫她做伴娘,我不清楚是誰,她說平時有聯繫可是不多過去一個宿舍的,後來給我看了照片,我才知道是我的前任女朋友,我覺得這就是安排好的一樣,後來我現在的女朋友把我前任的婚紗照給我看了以後,我才發現她老公居然是我上一個公司的同事,雖然接觸不多,可是我認識,我覺得這就是命運也安排好的,那天前任結婚我也去了,她看到我的時候,她也很驚訝,後來我和她越出來吃了個飯,我才知道,原來我和她分手了,她當時有點後悔,就去公司找我,可是再去公司路上被車撞了一下,撞他的就是她現在的老公,可是我那時因為和她分手,感覺沒意思,所以我就辭職去了別的公司,而我也換了手機號,她也沒找我後來,因為她腿斷,後來那個撞他的男人一直去照顧她,時間長了她們就開始談起了戀愛,而我去了另外一家公司遇到了隔壁公司的前臺,遇到現任也屬於鬼使神差,因為我第一次去面試的時候做錯公司,可是她也第一天上班,所以二個傻子都搞錯了,搞出了笑話,她去叫HR說有人面試,我也認真填了資料,最後HR很懵逼的出來說查了一下他們公司沒有招人啊!就是如此搞笑,後來每次看到她我都會笑一笑點點頭什麼的,我覺得人與人之間包括很多事情都是安排好的你認為是奇蹟也好命運也好,要是未來就是這樣,那我們就順著安排去走完他吧


漂泊的女人2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5000多年前的炎帝早已經看透這一點了。愛因斯坦只是剛發現而已。舉個例子,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按照安排好的規律去運作的,例如,人的生老病死,植物的發芽長大。一片小草草地,不會因為你一顆小草特別努力,就讓你與眾不同,所有的小草還是齊頭並進的增長。要知道每棵小草都是由無數細胞,分子,原子,夸克組成的。說白了,就是由無數微觀世界組成的。所以,不會因為你的特別努力,就會改變你的與眾不同。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都是在按照宇宙的規則去運行而已,人類自認為自己很聰明,發展了很高的科技,卻不知道,這些努力,只是自然規律的提前安排而已!

整個銀河系就等於一個微觀的時間,不會因為地球人類特別努力,就會改變她既定的規則。銀河系文明的發展,只是適應於宇宙的規律而已,而且銀河系所有的文明,都在這個規律之內。人類不是獨一無二的,人類只是大自然設定好的一個搬運工而已。所有的科學,只是在發覺在整理自然規律,並沒有任何超出宇宙規則的科學。人類最終的科技,也只是把目前宇宙的所有規律總結完。

真正的科學,應該是去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規則的世界,只是人類文明離真正的科學,差距還很遠。


梵塵子


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一代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的這句話,自有他的道理,雖然迫於歷史條件沒有確定,但現代科學技術已經證實,人的大腦和宇宙極其相似,不錯,人有生老病死,宇宙也有開端、發展、結局,生生往往,往而復生,這也與道家學說的內涵不謀而合。既然人腦是小宇宙,就從人來說起。

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到風度翩翩的少年,這是人生第一次蛻變。少年意氣風發,豪氣干雲,在那夢的季節書寫夢的詩章,雖然前方的路還朦朧,自己還沒有明確的方向,但那顆燥動的心已有了春情的萌動。少女也正處豆蔻年華萌情時期,於那芳心靜處也會濺起半點漣漪。於是少男少女有了些許的嚮往!如詩如夢,如花似月,夢的孕育,夢的芬芬,夢的季節,夢的懵懂。有詩為證: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與卿再度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告別了聖潔的象牙塔,一步踏入滾滾紅塵,這是人生的弟二次蛻變。初涉社會,才知原來所學與現實相差何其凡幾!一切又得從頭開始,一紙文憑只是打開社會大門的一把鑰匙!事業,願圖正式拉開了帷幕,風大浪急,四海茫茫,千帆競渡流雲散,百舸爭雄浪花開!幾多歡喜幾多愁?一路高歌何時休?狹路相逢勇者勝!不是你擁有博士文憑,人生就定當精彩;不是你擁有家族企業的支撐,人生就定當輝煌;不是你擁有如花的容顏,就定當嫁入豪門!許,也許你其貌不揚,眼小如豆,卻能折射出磣人的光芒;也許你學歷不高,不善言談,卻能搞出事業的名堂;也許你籍籍無名,平凡草根,卻能讓夢想於長空飛翔!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也許你辛勤的付出,不一定會換來豐厚的收穫;也許你拼命的揮灑汗水,卻不能改變人生的軌跡,也許你的淚在空中飛揚,你的痛在雨中哭泣,卻不能喚醒天公的憐憫。在奮鬥的歲月裡,你沒有退縮,沒有張望,沒有等待,沒有徬徨。有的只是向前,向前,一直向前,縱然沒有功成名就,又當若何?靜靜地守候,無需鮮花,也無需掌聲!再渾濁的雨水經過時間的沉澱也能出一汪清泉!

歷經霜染與歲月的洗禮,大多已成家立業,這是人生蛻變的第三階段,有人在教育領域寒梅獨放;有人在科技領城獨領風騷;有人在影視領域演繹悲喜;有人在建築領域裡高歌猛進;有人在普通的崗位書寫平凡……凡此種種,人們都有歸宿,生活的軌跡基本定形。但大家並不輕鬆,反而更忙,忙於小孩的教育,忙於父母的關心,忙於三朋四友的交際應酬,忙於家庭的溫噯,忙於事業的經營!一到節假日,路上的滾滾洪流幾乎淹沒了大街小巷,如白駒過隙,滄海桑田。白天一盞清茶,晚上半杯老酒。忙裡偷閒,茶裡品味,酒中嘗香。日子就這樣,波瀾不驚地熬過那黑色的冬天!

歲月無痕,無數紅顏換白首;江山不盡,每年舊貌著新裝。英雄末路,這是人生第四次蛻變。他富可敵國也將歸入塵土,你一貧如洗也將化作春泥!窮也好,富也罷,結局一樣!富莫驕,窮莫嘆,千秋大業一壺茶,萬丈紅塵三杯酒!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迴向死亡,絕頂聰明矜世智,嘆他於此總茫茫!

上面幾次蛻變就是人生的歷程,誰也不能跳出那個框框,誰都是局中人,戲中迷。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此言不虛,宇宙有宇宙的定律,太空有太空的規則,人生有人生的腳跡,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豈能遊於規則之外?不受六道輪迴之控?雖然命有定數,亦可以與酒作歌!歲月幾何?


奇異門


“桌子上為什麼會有一杯咖啡?因為是我放在這裡的!”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據說是愛因斯坦說的,但我沒有找到明確出處,可能是他晚年和朋友聊天時說過的一句笑談吧。關於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就不再過多講述了,除了尊敬就是敬仰。我認為愛因斯坦的理論在科學領域的貢獻與成就一定是超過牛頓的,雖然目前和牛頓力學理論的實用性相比略顯高大上,但相對論將會在人類進入高速、微觀以及太空之時,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我的智商和科學素養,斷然是不能看明白愛老的相對論的,好在這個問題有一些哲學和宗教的意味,還能參與討論。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科學家們諒解我的無知。二十世紀人類在物理學最偉大的成就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原創的,加上對狹義相對論的研究成果,在這個領域中愛因斯坦佔據了主導地位。量子力學方面,他的光量子假說和波粒二象性大力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此外,等效原理的思想全部來自於愛因斯坦本人,這為廣義相對論的時空彎曲理論提供了基礎。

愛因斯坦窮其畢生精力研究宇宙的規律,很多概念刷新了我們的世界觀和對宇宙的認知。比如他提出的四維空間的概念和機械物理學。愛因斯坦相信宇宙是可以被瞭解的,並能用一個公式展現出來。他說:給我需要的所有參數,我可以推演出宇宙的過去和未來。
在用廣義相對論模擬宇宙演化的過程中,科學家發展,重要的宇宙參數都非常精確,如果出現一點誤差,宇宙就不存在了。就如同有一臺計算能力超級強大的計算機,我們就可以推演出大海的每一朵浪花如何形成一樣。宇宙中各個維度和規律自始至終都是自洽的,相互包容的,如行星按軌道運行,從不會相撞。太多難以置信的巧合與精確無誤的計算,讓我們越來越相信宇宙有一個終極法則,而這個法則是誰制定的呢?宇宙中真有上帝嗎?愛因斯坦不相信神,他曾在給朋友和粉絲的回信中明確表達了這個意思: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如果在我心中有什麼能夠被稱為宗教的話,那就是對我們的科學所能揭示的這個世界的結構的沒有止境的敬仰。我們因此可以看到,愛因斯坦不相信宇宙中有一個終極意志在主宰著一切,同時,他也不迷信科學,他只是一直在追求宇宙的奧秘,並對宇宙中無比高明的結構與精神心懷敬畏。這才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應有的思想境界。
索達吉堪布曾引用過愛因斯坦文集中的一句話: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和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它的觀點,這就是佛教。這段話目前真偽難辨,各執一詞。但我認為愛因斯坦作為一個猶太人,成年後連猶太教、基督教都不相信了,如何能夠相信佛教呢?即使他對佛教有一些瞭解,也是從叔本華那裡接觸到的,而叔本華的佛學認知都不十分純正,愛因斯坦就更不可能對佛教教義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解了。所以,愛因斯坦應該沒有過類似的對佛教的評價。
雖然愛因斯坦不信佛教,但他的理論與佛教思想有互證之處。比如質能方程 E=mc² 這個公式,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質量,C代表常量光速。按照這個公式所描述的概念,質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不滅物質。這裡的不滅是指物質總量雖無限大,但在邏輯上是一個常數,愛因斯坦稱其為有限無界。有限是因為物質不滅,不滅意味著不增不減。無界說的是一個有質量的物質,如果想要穿越宇宙,必須先要變成能量,即光。那麼這個物質本身就意味著已經死亡。宇宙用死亡封殺了一切物質對其自身的探測,無論是時間維度還是空間維度。因此,宇宙對於其內部的一切個體來說都是廣闊無垠的,即為無界。
愛因斯坦的這個公式和佛教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在對物理世界的認知上是完全一致的。換句話說,我們站在質量的角度去觀察,宇宙是變量。站在能量的角度去觀察,宇宙依然是變量。但如果我們站在物質不滅的角度去思考,就會發現宇宙物質的總和是不變的,這個理論在科學界應該是一個常識。那麼到底是誰在控制宇宙?是誰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呢?答案是未知的,愛因斯坦說的話其實也是一種假設。因為宏觀宇宙雖然有確定性,但是在微觀的量子世界,所有的一切又都處於不確定的狀態,一切軌跡又都不可捉摸。這種現象曾讓愛因斯坦無法接受,他始終認為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
愛因斯坦之所以會產生困惑,我認為是因為理論科學與應用科學的脫節造成的。近代科學思想的進步實在是太快了,可技術水平卻沒有跟上,無法證實科學理論的正確性。過去我們是依靠技術進步帶動理論知識的進步,而今,超前的思想理論雖暫時無法被證明,但終將會為科技發展指明方向,科學研究也將會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離開冰冷的宇宙,回到現實世界,我們越發感到人類的渺小,我想應該有一個尚未了解的智慧體在操控著一切。比如山河大地、陽光空氣、動物植物、氣候溫度,一切都為滿足人類的生存而存在。我們的身體則更加奇妙,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聽,身體可以感受外界,大腦可以思考,這些功能比任何一臺電腦設計的都高級。地球的設計也一樣,偏離太陽一點,海水不是結冰就是被蒸發掉;重力大一點,大氣層就會變厚,小一點就沒有了;水為什結冰後會膨脹而不是縮小等等,全部恰到好處。請問,這不是最精確的設計又是什麼?巧合嗎?
懷著對宇宙、自然的敬畏,我們再用科學的精神探討一下人類的使命。目前關於人類的起源,科學界一直都是有爭議的。但目前沒有一種理論可以取代進化論,如果否定進化論,所有以此為支撐的科學研究都會崩塌。我們如果承認人是由猿進化來的,那麼除了自然選擇之外,內在的進化是如何進行的呢?比如我們訓練一隻猴子學習數學,估計你耗費一生的時間與精力,也教不會他微積分,因為他沒有高級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我認為人一定是高等生物的後裔,我們有一個東西是自然界其他一切生命都沒有的,那就是智慧。
我是誰?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古老深奧的哲學問題,從人類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人類的存在,或許就是為那個更高級的智慧體訓練出更高級的生命吧,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終極使命。這就好比現代的科技發展是為了製造高級的人工智能,而這些高級的人工智能又可以更好的為人類服務。科學證明,人類可開發的大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人類的使命剛剛開始。愛因斯坦說一切都是設計好的,作為科學界的祖師級人物,這個說法沒有錯。上帝也好、佛祖也好,對世界和宇宙的認知應該都是有限的。即使佛也有成住壞空,對於極其深邃的宇宙來說,也只是一剎那,佛祖把這個稱為無常、無我、無相。那麼,我們站在這些偉大的思想家和科學家的肩膀上再設想一下,這個設計的結局是什麼呢?
我的答案是沒有結局。因為眾生、世界、宇宙設計的程序就是不斷向更高級的智慧體發展,我們被設計,又成為了設計者,一切物質,包括人類乃至一株小草都參與其中,將永遠在這個設計程序中循環往上,不斷改善自我,進化自我。這個想法雖不能被科學證明,但作為激勵我們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種信念,還是充滿正能量的。按照宗教的說法,也算是撫慰我們脆弱心靈的一種人文關懷吧。


盛世南迦


提起愛因斯坦,我們都知道,他是繼牛頓,伽利略之後的又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相對論,量子學說,等等都是我們人類世界的一大筆科學財富,毫無疑問,愛因斯坦對科學界的貢獻是巨大的。在他晚年的時候,他說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樣一句話,那麼,這句話該作何解釋呢?



那我們就要從科學說起了,愛因斯坦畢生都在研究科學,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對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進行研究,積累經驗,追求客觀真理的過程,經過科學研究,我們能夠探知宇宙的規律,我們會發現萬事萬物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就像太陽的東昇西落,大海的潮漲潮落,以及月球總是圍繞著地球轉,各行星又圍繞著太陽轉等等。它們的存在與運動都是有一定規律的,而這些規律從一開始好像就是存在的,所以,愛因斯坦才會發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感嘆。



可能是對一些事物無法看透,或者是對一些科學現象或事物,無法找到清晰而又嚴格的解釋證明,愛因斯坦到了晚年後,開始研究起了神學,如牛頓一樣,他們晚年都將關注點放到了與科學相對的神學上。萬事萬物都有其存在與運行的規律,而有些事情是註定無法用科學解釋清楚的,所以愛因斯坦晚年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跟他研究神學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或許世界就是這樣,彷彿真的存在有上帝一般,將世間萬物的一切都提前安排好了,科學是嚴謹的,證明科學就需要不斷地去實踐,而世界之大,萬物繁雜,有時候科學家們終其一生也不能將有些事物給參透。所以,愛因斯坦的一句“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可以說是對一些規律無法證明最好的解釋了。


時間史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是信神者麻痺人們思想的謬論。如果是那樣,那我要問,是誰安排好的?無非又是上帝安排好的。一看“上帝“兩個字,就知道是人造的。因為人在地球上有,上下左右之分。可是宇宙中沒有,上下左右之分。再看帝,這又是地球人的“權欲“之心,把人的權搬到自然宇宙中。

宇宙中根本沒有什麼“上帝“,只是地球上有了人後,人為了嚇唬人就造了個上帝來幫忙。宇宙中只有物質和物質的星球是宇宙的主角,人在宇宙中只能是細菌的角色,而人造出的“上帝“連細菌的角色就算不上,它怎麼能夠安排宇宙萬物呢?

宇宙萬物是時間,數字,物質三母所生,即使是三母所生,也是通過不斷地自然變化而成,也不是什麼“安排好的“。

人也是物質,也是要通過物質的運動,在運動中努力變化才能成人,而不是什麼安排好的。人的命運也是要經過努力學習,掌握知識,掌握技能才能改變的,而不是什麼安排好的。如果是安排好的,那還要那麼多學校幹什麼?就等著安排就行了。


萬華4021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為任何事情的發展最終只會呈現一個結果,這就是事件的必然性,因為在同一個時間,這世界上不會存在相同的任何,任何都會有它各自不同的結果,且結果具有唯一絕對性。

這樣的說法屬於順杆子往上爬,畢竟誰也沒有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思維,但我堅信,只要時間是唯一的,一切就都是唯一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時間軸,只要跳不出時間的限定,一切就會像摸著一條線一樣不斷前進,所有結果早已是註定~



漲丶知識


愛因斯坦說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我們只是聽說這句話而已,並沒有聽到他的解釋。我們知道的是表象,真相很難解開了。尤其是以愛因斯坦對世界和宇宙的理解深度,普通人難及萬分之一。

有一個事件很多人並不知道,愛因斯坦臨終前,親手燒掉了一包手稿,這個手稿,就是對上面那句話的解釋。但是這個解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理解不了,或者難以接受。

譬如,現在科學的進展,試圖說明存在若干平行宇宙,若果真如此,那麼所謂六道,就是六個平行宇宙,佛經所言,一切都通了,也好解釋了。

愛因斯坦意識到了這個宇宙存在,但他無法用已有的理論證明它,這個假說,超出現代社會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所以他最終決定,還是由後人在適當的時機提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