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在庭院中将竹子运用的出神入化

在中国人的思想中,特别注重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因此,拥有着坚韧性格的竹子,就备受人们青睐。自古以来不计其数的文人墨客赞咏“竹”,将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品格精神。

人们总是喜欢在庭院设计中,配上假山,竹子作为装饰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物言志,既能表达其向往的人物性格,也能调试庭院色彩,呈现自然之势,山林之美,诗意之人生。

竹子在建筑中的应用可谓多样,

可为点缀,也可为主体;

可为绿植,也可为材料;

可用其意,也可用其形。

用的到位,便能增其禅味,

是东方美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和意境。

虚心而有节,

清脆而高洁,

儒取其教化,

道取其悠然,

释取其禅意,

兵取其坚韧,

班取其速生,

竹文化深深烙印在东方美学裡。

古时竹舍,

现时竹意,

生生不息。

竹意清雅

清雅之地用竹

更添清雅

繁俗之地用竹

则显粗劣

竹犹如药引

遇俗则更俗

遇雅则更雅

因此

大师用竹

往往取其竹意

而不取其竹形

让药引变身为主药

以竹之禅意

治癒凡人身上的庸俗之病

竹有千节

虽清瘦却挺拔 微垂亦不自卑

任而东西南北风 屹立不倒

风过不折 雨过不浊

叶似剑锋而不外露

千击万磨仍坚韧

君当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