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畫才叫老辣,厚重!



趙之謙 牡丹

趙之謙(1829年-1884年),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他不僅字寫得好,畫也很不錯,其花卉學石濤而有所變化,為清末寫意花卉之開山。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師都從他處受惠良多。


趙之謙菊石雁來紅圖軸

此圖所繪菊花、繡球、雁來紅等花卉皆為中國文人所喜愛的傳統繪畫題材。菊花有清淨高潔之喻,繡球含淡雅脫俗之意,雁來紅則具孤傲清新之風。作者將這三種花繪於一紙寓意高雅。此畫筆墨精良,畫中枝條以書法出之,寬博淳厚,水墨交融,色彩豔麗脫俗。作者以擅長的北碑行書題字,與畫面有機地融為一體。


趙之謙古柏靈芝圖軸

圖繪一株參天的柏樹,粗壯的樹幹久經歲月的磨難,疤痕累累。交疊成蔭的葉片鬱鬱蔥蔥,春意盎然,古柏因此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柏樹下低矮的靈芝茁壯而富有生氣,頗有“邁眾芳而秀出,冠雜卉而當闈”之神采。

此圖以剛勁有力的書法技法繪枝幹,並以焦墨皴擦勾勒,生動地表現出古樹的偉岸。葉片和樹下的青草、靈芝仿惲壽平的沒骨法點染,筆致靈活,頗具神韻與情趣,與樹幹剛柔相濟,令畫作具有多層次的視覺空間,是趙之謙以書入畫的代表作。


趙之謙牡丹圖軸

本幅自題:“蓴卿仁兄屬畫。撝叔趙之謙。”圖中畫大石一塊,旁生牡丹一株,花開燦爛,華麗富貴。趙之謙為海派著名畫家,以花卉見長,初學惲南田,後去其秀媚並將書法的用筆以及金石的鏗鏘意味帶入畫中,形成氣勢恢弘、格局博大的個人風格。此幅作品堪稱體現趙之謙典型風格的代表之作,花朵或用沒骨,或用雙勾,行筆快捷活潑,強調“寫”而非“描”。設色濃麗,水、墨、色相交融,石塊墨色濃重,質感強烈。鮮豔的色彩配合放逸的筆法,於富麗中見粗獷豪放之氣。畫面整體佈局上密下疏,相互對比襯托,共同構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趙之謙墨松圖軸

據畫家自題,此圖用了篆、隸、草三體的書寫技法來描繪松樹,落筆圓渾滋厚,與作者的書法風格同一格調。樹幹、枝條、松針以草書筆法表現,秉承了文人畫豪放灑脫的傳統。畫上行書落款筆力雄健遒勁,其金石韻味與松木的畫法相映襯,意趣橫生。此幅不愧為趙之謙以金石、書法入畫的代表作。


趙之謙 積書巖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該作品取材於河北層山積書嚴的景色,崖腳下碧波盪漾,陡直的峭壁險峻無路,石崖間青松盤曲,蒼翠欲滴。山腰上綴有洞窟一穴,洞內有天然橫堅交錯的石紋,遠望狀如堆積書卷的藏書庫,賦予無限的生機和情趣。

此作左上方署款:“積書巖圖。鄭盦侍郎命趙之謙畫。”下鈐“趙之謙印”白文方印。畫史上,一說鄭盦為趙之謙的契友沈樹鏞;另有一說,鄭盦為趙之謙的朋友潘祖蔭。這是因為潘、沈二人都是趙氏在京師交往的友人,且其齋名相近,又都是著名的收藏家。但因潘氏更注重對金石、圖書的收藏,且曾任侍郎之職,故推斷本畫極有可能是趙之謙為潘氏所創作的。


趙之謙 壽桃


趙之謙 壽桃


趙之謙 壽桃


趙之謙 松樹


趙之謙 松鶴延年


趙之謙 清供圖


趙之謙 牡丹


趙之謙 竹石圖


趙之謙 梧桐 菊花


趙之謙 花卉

趙之謙 花卉 四屏

清 趙之謙 壬申(1872年)作 花卉 四屏


趙之謙 梅花


趙之謙 牡丹


趙之謙 紫藤


趙之謙 桂花


趙之謙 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