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倒贴,宋朝历代都不理,原来是有自知之明


历史上大理王国和宋朝是差不多并存的两个政权。正所谓,自己的榻前岂能容忍别人睡得香甜,大理国挨着宋朝,按照这个说法宋朝应该赶紧的征讨纳入自己手中才对。但是宋朝历代君王也是对大理视而不见,大理甚至主动倒贴都换不来人家一个好脸色。宋朝的这一举动在中国古代史上是比较罕见的。那么我们深扒一下宋朝的底子以及之后宋朝的国情,就不难发现,宋朝这样做,也是比较明智的。


宋朝是赵匡胤在结拜大哥手里接过来的,可以说是一个现成的金饭碗。坐稳帝位的赵匡胤继续派大将对后蜀之地进行征讨,当时出动六万大军用了六十六天的时间就很利索的拿下了后蜀四十六州,大宋的版图终于扩充了。此时王全斌拿着云南的地图指给赵匡胤看,那里是大理国,只要就着这股胜利的东风,就可以一鼓作气拿下大理。他却是沉思许久,终是望图兴叹一句:“这不是我们能拥有的。”一把玉斧以大渡河为界,为宋朝后世划定了界限,从此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前情历史。段氏家族灭了南诏建立了大理国。就是这个南诏,引发了唐朝天宝年间的大祸事,虽然唐朝是由于黄巢军作乱灭亡,但是走向灭亡的引子却是征讨南诏。云南的太守与南诏王有了间隙进而造成了南诏起兵反唐,杨国忠于是怂恿唐玄宗派人镇压,谁知道派去的十万精锐部队让人家全给灭了。杨国忠却瞒报并继续让大唐又投入了十万的兵力,异地作战还是疲劳迎战,结果更是很惨。自此之后西南就不再老实,总是骚扰唐朝的

赵匡胤鉴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绝对不会轻易的动手的。宋朝刚刚建立,举全国也凑不出二十万的人数,再者西南政权建立的比北宋要早,创业皇帝段思平已经把它的经济发展的很好了。云南一带对于历代兵家来说那是死地禁地,首要考虑的就是那里的恶劣气候带来的威胁。四川刚刚拿下还不稳固,如果在打大理的时候四川再出现动乱那可就腹背受敌了。刚刚稳定的宋朝天下可是容不得任何威胁。宋朝的势力主要想控制的是黄河流域以及广东一带、
赵匡胤也正是这么做的。在统一了除燕云十六州之外的地界后,赵家天下差不多就算是巩固了。段氏派人来请求宋朝皇帝给个册封,想要傍上赵宋这个老大,以此寻求帮助。段氏统治下的大理其实真正的实权握在当初拥护建国的高氏家族手里,段氏一家急切的需要在外界找一个支撑以备不时之需。然而老赵却不领大理王朝的情。各个继位者也都遵循着赵匡胤的祖训,仅仅与大理国保持着友好的交往关系。哪怕一批批的王们十几次的派遣使者前来递帖子
然而这样的官方正式关系并没有走多远。不久,让整个宋朝为之蒙羞的政变发生了。自家的君王被金人带走了。赵家人也被赶到了临安,此时的宋朝改成为南宋。赵家人已经连自己的命都快要保不住了。南宋的建立本就是一个严重的营养不良的残疾儿,后面几位继任者更是难以收拾赵家的摊子,当然更是顾不了西南一隅的小弟了,自此附属关系也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