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baiqiang
大家好,我是企鵝爸爸,一個四歲女孩的爸比。說到孩子的負面情緒,每個爸爸媽媽都會遇到。
前兩天去商場看到倆小孩打鬧。其中一個小女孩被推倒在地上。一瞬間,她可能是被嚇到,也可能因為身體感到痛,坐在地方大哭起來。女孩媽媽一邊伸手過去扶,一邊說:“他不是故意的,沒事兒,我們不哭不哭……”
小女孩卻越哭越大聲。慢慢周圍有些人好奇地圍上來,這位媽媽就有點火了:“說了這麼多好話,你怎麼還哭。再哭就不要你。"小女孩才強忍住了眼淚,哽咽著跟媽媽走了。
這樣的情況,相信不少家長都有經歷過。當孩子鬧情緒的時候,想要好好安慰但是收效甚微,最後還得靠吼來解決。家長就納悶了:“為什麼安慰在我家孩子身上就不管用啊?”
安慰他人的兩種方式
心理學家約翰.戈爾曼將人們安慰他人的方式分成兩種。一種是情緒消除。一種是情緒指導。
情緒消除我們很熟悉。就像我們對孩子說:“別擔心,我想他不是故意的。”、“這有多大事啊,我們要勇敢一點。”、“不哭不哭,我帶你去看一些好玩的。”
這些話我們感覺是安慰,背後實質是在指責孩子他生氣就是攻擊的表現,悲傷就是自怨自艾,恐懼就是懦弱。
我們只是想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孩子忘記當下情緒,能夠快速停止哭泣。
情緒指導則是接納他們當下的情感,不管是生氣、悲傷,讓孩子知道我們是和他們站在一起的,陪伴他們從情緒激動到找到解決辦法為止。
兩種不一樣的效果
Ted上一個傳流甚廣的動畫《同理心》,就非常生動地展示了情緒消除和情緒指導的區別。
當你掉進一個黑暗的洞裡,說:“這裡很黑,我不知道怎麼辦。”如果有人對你說:”這裡看起來很黑。""沒關係的。"你只會覺得他只是在說一些和你一點也沒有關係的話。甚至還有點討厭、有點煩。
但如果有個人爬到這裡洞裡來看看發生什麼事情,告訴你:“我知道在這裡是什麼樣的感覺,你並不孤單”。即使他什麼忙也幫不上,只是陪你一起哭,給你一個擁抱,整個人都會感覺好多了。
就像很多時候,我們心情不好找人吐槽,並不是想要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只是想有一個人在身旁。建立起情感的連接,事情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情緒指導幾個步驟
怎麼用情緒指導的方式安慰孩子呢?
1、允許孩子情緒發洩
不管覺得孩子的情緒反應是不是合理,都允許他表現出來,在一旁陪伴。當孩子情緒特別激動的時候,可以用擁抱代替語言。
2、找出情緒的源頭
等孩子平靜一點,和他回顧剛剛發生了什麼的事情,找出情緒的源頭。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一步一步思考,比如剛才發生了什麼?你的感受是什麼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前段時間就有位媽媽留言,說孩子突然非常不願意去幼兒園。仔細瞭解才發現原來是在幼兒園老師不允許睡覺的時候喝水,他覺得這一點很難受。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安慰他:“幼兒園很好,有很多老師和小朋友陪你一起玩……”提前給孩子扣個帽子,把他的情緒懟回去,可能永遠找不到孩子牴觸的原因。不願意上幼兒園的拉鋸戰繼續天天上演。
3、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
孩子擁有自己的感受的權力,對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和堅持。我們可以和他們分享當我們遇到相同的情況,是怎麼樣應對的,列出A、B、C等等處理方式。選擇什麼的方式回應,決定權還是在孩子的身上。
比如孩子經常遇到的被欺負的情況,遭遇被打,有些孩子會選擇還擊讓別人知道自己不是那麼容易被欺負,有些孩子選擇遠離那個人。這些方式沒有絕對的好壞,只要能解決問題孩子都可以自由選擇。
父母的職責永遠是陪伴和指引,孩子的路需要自己去走。給孩子一點時間,讓他梳理,讓他思考,他才會慢慢成長。
企鵝爸爸
首先我們要對負面情緒的由來了有一個認知,孩子有情緒了就哭鬧這是一個孩子正常的情緒發展過程和表達方式。一個孩子他情緒的成熟一定是經由這樣一個過程才會變得理性和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在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首先應該放棄我們要壓制和禁止孩子哭鬧這樣的想法,因為這個對孩子來講是不現實的,更多的時候這個時候是考驗我們家長自己處理自己情緒的狀態的時候。
我們允許孩子的負面情緒,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負面情緒的接納對孩子來講尤其重要。他會覺得自己被理解了,我們對他的情緒是認同的,在這裡要說的是並不是我們認同了孩子的情緒就是要滿足他的要求和意願,這是兩件事情,共情是在情感上理解認同孩子但在行為上我們依然可以給孩子設限,尤其是孩子不恰當的行為
\n如果想給孩子的情緒做疏導我們大人首先要而讓自己保持一個相對平靜的情緒狀態,我們可以試著先做一個深呼吸蹲下來跟孩子一起去探索他的情緒別,比如說:媽媽看到你哭得很傷心,如果難過你就哭一會媽媽在這陪著你……所謂共情就是對孩子情緒的認同和允許,幫孩子去梳理他的情緒。這是一個臨在狀態,而並不是非要達到一個什麼目的,孩子也會透過每一次他有情緒時我們對他的共情去越來越清晰的表達和把控自己的情緒,也就是他會開始越來越因為藉助我們對他的這份共情和接納學會了接納自己的情緒,他可能以前是遇到問題就哭鬧慢慢地他可以表達自己怎麼了,開始會說出自己的需求了。
\n這個過程也是孩子學習自己為自己情緒負責任的一個過程所以在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爸爸媽媽或者身邊成年人能夠不去制止他而是能夠去共情他和他一起去探索他的情緒對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幫助,
當然有的時候可能在特定的情況下特定的事件裡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去共情他的情緒我覺得這也沒有問題,父母也不用過於太苛求自己,給自己太多的要求。因為我們不是完美父母,孩子也是需要體驗失望的,也是需要了解不是他的每一個情緒都會被看到,如果你一不小心沒有hold住自己和孩子發脾氣了也很正常,但是如果能找個機會告訴孩子你的情緒是你自己的,讓孩子明白你那一刻的情緒只代表那一刻你在心裡是愛他的。這樣至少對孩子來講他感受到了你對他的這種接納、看見以及對自己和他的情緒的尊重,這個對孩子來講就是一個很好的被共情的情感體驗。
張娟老師
一次寶寶因為想玩遊戲去找爸爸,但爸爸玩手機,幾次沒理她,最後寶寶氣的又摔門又大哭。我在廚房忙著,看到寶寶這個樣子問了一句:“寶貝,你怎麼了?”結果孩子大哭著不回答。這時爸爸才放下手機,去找寶寶。第一句話就是“別哭了,有事好好說。”沒想到孩子離開剛剛蹲著的地方,氣的又去了臥室,口裡說著:“你別理我!”然後繼續大哭。爸爸追在屁股後面又開啟了叨叨加教育模式,“你是咋啦,動不動就哭,哭頂用嗎?別哭!愛哭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要堅強…………”我在廚房聽著聽著就炸毛了。
“明明她在氣頭上,你叫她別哭,你老是壓制孩子哭泣對孩子不好。來來來,你讓開,我和她說。”然後我拍了拍孩子後背,說:“寶寶,沒事,哭吧,但你要告訴媽媽,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哭,好嗎?”然後給擦擦鼻涕,又抱在懷裡。
這時爸爸還在說他那套“別哭,……別發脾氣……”結果孩子哭的氣都出不上了,邊哭邊說:“嗯!你們就是不和我玩,爸爸叫了幾次都不和我玩,就沒人陪我,爸爸就只知道玩手機”聽到這兒,我說:“哦!原來是你要和爸爸玩,爸爸沒理你呀!”寶貝接著說:“童童(鄰居孩子)睡了,你在洗碗,爸爸在玩手機,和他說了幾次都不和我玩,哼,以後我不找你們玩了”“爸爸還兇我”說完又高聲哭了起來。然後我扭頭對孩他爸說:“聽到了吧,孩子叫了你幾次都沒搭理她,換作你,你氣不氣?還兇孩子,你不能陪孩子玩會再看手機嗎?”爸爸這時才說:“哦原來這樣啊!那你以後和爸爸說好嗎?”“我都叫你幾次,你說等會等會”“好,這次爸爸錯了,你別哭了,一會媽媽洗完碗,我們兩陪你玩,好嗎?……”寶貝乖乖地點點頭。
接下來一起玩了盪鞦韆(包在被子裡,一頭一個搖)。寶寶也開心地笑了起來。
所以當孩子哭鬧時,
1、千萬別制止她哭,應該讓孩子把負面情緒發洩出來。
2、你可以說一些共情的話,安慰的話,行動上可以抱抱,拍拍後背,擦擦鼻涕等。
3、待孩子情緒稍微平靜,引導孩子說出原因。
4、如果問題出在大人身上應該道歉,如果孩子有無理的要求應該說明原因,答應的話,給個準話,並且辦到。如果不答應,也要共情,知道你很想要,但是……原因說清楚。
5、告訴孩子學會控制情緒,下次有類似事件,先找大人說明情況,而不是哭鬧,發脾氣。
6、履行承諾。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我是小燕子快樂育兒故事,歡迎大家關注、評論、點贊。小燕子快樂育兒故事
首先,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真實經歷,我的教庭教育就是不許哭,不許鬧,不準發脾氣,應該懂事勇敢。我是個女孩,清楚的記得小時候打針疼也從來都不哭,然後就會被誇真勇敢,有一次連打了十幾天,實在太疼了,自己偷偷跑到角落抹眼淚,都不敢在人前大哭,現在想來,真心疼當年那個故作堅強的自己。以至於現在我是特別愛哭,有點煩心事,不哭一場都過不去,好像是把以前沒流的眼淚都找回來了。就像有人說,在戀愛時拼命作的,都是小時候沒作夠。我是小時候沒哭夠。所以,家長想用這種壓制的方法讓孩子成為堅強懂事的人,只能適得其反,我就是個例子,感覺我老公都快受不了我這個哭的頻率了。聽了我的例子,知道了未來可能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家長可能對於這些話就會慎重了。
所以在養育孩子時,我就不再用這樣的方式了,孩子小時候不高興,打針疼,想哭就哭,我會安慰他,不會說不許哭這樣的話,反而孩子三歲了,情緒穩定,不愛大哭大鬧,有時摔傷了自己就說不太疼,沒事。
其次,想說說怎麼共情。很多育兒教育書上都提到這個詞,但是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還是有很大距離的,有時家長自己已經情緒崩潰了,怎麼共情孩子呢。我理解共情,就是要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體會他當時的情緒,當你體會到時,可能就理解他的行為了。我是用設置情景的方法。
比如,孩子弄丟了心愛的玩具,一直在哭,怎麼共情呢,你可以設想一下,自己新買的心愛之物,比如很貴的手機,包包等等,就是你買時就肉疼,非常心愛的東西,剛買到手就丟了,你什麼心情,跟孩子此時的感覺差不多,這樣就能快速共情了,然後你就繼續想,如果是你丟了東西,正在難過,你希望老公或老婆怎麼安慰你,希望聽到什麼話,不希望聽到什麼話,按這個標準跟孩子說就行了。有人可能會說,包包手機這麼貴,丟的夠我一個月工資了,孩子的玩具很便宜,隨時可以再買一個,有可比性嗎?我想說,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成人金錢的概念,他只是覺得那是他心愛的東西,他的傷心並不會因為東西價格便宜而減少的。瞭解了這些,是不是共情會更容易做呢?
最後,共情還需要要我們多多練習,才能更好的運用。
我是一名教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學習並踐行正面管教,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成長,一起分享!
混血瑟努媽
學會共情是接受寶寶是獨立個體,讓他自由發揮自己的情緒,得以認識併成長。
第一次知道“共情”這個詞我還沒結婚生子,跟表嫂帶她兒子一起逛街,孩子在玩具店看到一個玩具很想要,但表嫂說這個在家裡已經有一個,不能再買,小朋友當時就不願意,在玩具店門口開始哭。表嫂並沒有如我意料中生氣,因為在我的成長認知裡,如果我這樣,不但會被父母罵丟人,還可能會被奚落被打一頓。
表嫂蹲下來面對孩子,輕輕的說:“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也知道你很傷心。但是我們以前有買過一個,你放著都沒玩過了。這個玩具暫時還不能買。”然後就抱著孩子不說話了,任由他慢慢哭。
哭了大概十分鐘,孩子就沒有那麼強烈的反應了,表嫂指著前面說:“寶寶,前面好像有好玩的,我們要不要過去玩一下。”孩子也好像沒那麼難過了,點點頭笑了。
我當時站在一旁覺得好驚奇,怎麼能那麼包容自己孩子呢。直至自己也當上了媽媽,才知道這就是跟孩子的“共情”。
每個寶寶出生在這個世界是因你而來,但是不會因你而活,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緒,只有得以釋放,被自己的父母好好引導,才能更好的培養健全的性格。不然一直積累,只會讓情緒越積累越多,最終造成不好的情緒影響。
父母的路是需要不斷摸索,不斷學習的,只有跟孩子一起成長,才能讓家庭更幸福。
媽咪育兒生活記
很多像我這個年齡的家長在曾經是小孩的時候,可能經常會被家長說這句話。也許大家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對於這句話沒有覺得那麼刺耳,甚至會有人覺得從小我爸媽也是這麼對我的,我也理所當然這樣對我的孩子。但是事實上我們現在孩子成長的環境和我們小的時候完全不同了,我們小的時候其實是有一群夥伴在陪伴我們一起成長,當我們捱了一頓打捱了一頓,罵出去,找小夥伴一起玩一玩就放鬆了,但是現在呢?孩子們基本上沒有這樣的條件。被家長斥責以後,往往要靠自己去內心去化解,但是我們做家長的有沒有教給孩子怎麼樣去化解自己的情緒,怎麼樣去表達自己的不滿呢?
其實大部分的家長都是沒有這樣的意識,因為我們在做孩子的時候就沒有被教教導過該如何去表達情緒,如何去表達自己的不滿,如何去說明自己的界限。
當一個負面情緒的孩子出現在我的面前的時候,我在處理的時候基本上是按照以下幾個步驟來,其實同樣的步驟也適用於處理孩子各類問題,只是細節的差別而已。
一、觀察
首先是觀察,看這個孩子為什麼哭,為什麼鬧?她哭鬧的程度如何?發脾氣有又是為什麼?
這個步驟主要是看一下孩子到底處於何種情緒,也順便可以感知一下自己面對這樣的孩子,自己心裡面的情緒是怎麼樣,然後提醒自己不要帶著這種片面的情緒去處理孩子的問題。
第二步是告訴孩子:哭是不解決問題的,但是你想哭可以哭一會兒。我想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等你哭完了,我們一起來商量。你哭的時候我沒辦法說話,因為你聽不見。
如果孩子一直在一個不許哭,不許鬧的環境下長大的話,你這麼跟他說,他可能會因為驚訝,覺得你不按常理出牌,而驚訝的停止了哭,那麼這個時候你正好可以問他說是不是哭完啦?那我們來商量一下吧。
如果孩子繼續哭,那麼你就要繼續的等待。在等待的這個過程裡面,你可以抱抱孩子,拍拍他的後背。
三、瞭解原因
等到孩子不哭了之後,你可以向在場的每一個人去確認事實經過,做到公平公正的描述事實。同時這個事實也可以得到在場每一個人的認可。
在這個過程中間,要儘量的用我句式和你句式來和孩子交流溝通,不要加以評判,不要帶有自己的任何感情色彩。
根據每一個人都確認的事實,我們可以,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提出自己認可的解決方案。
家長可以在旁引導孩子去對解決方案進行逐一分析,分析每一個解決方案的利和弊。
最後在場的所有人大家一起投票,選出一個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五、執行
根據選擇出的解決方案去執行,在執行過程中間,家長也要善於去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
對於孩子的突破要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間要把重點放在孩子自己的認知,自己付出的努力,自己付出的辛苦上面。
最後家長也可以用睡前親密分享時間,可以同孩子聊一聊,為什麼去這樣解決問題,下次如果發生類似的事情,是不是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由於問題中並沒有講到具體的事例,所以沒有辦法就細節上面再進一步的細化。但是這五個步驟其實是適用於解決親子關係中的任何問題,甚至於工作中的有些問題,也可以參照這幾個步驟來解決。
職場媽咪育兒育己路
孩子的負面情緒大多是通過哭鬧來表達。現實生活中一般遇到孩子哭鬧,家長會拿好吃的、玩具去哄孩子,或者很兇地對孩子說:“你別哭了。”讓孩子不哭,實際上是為了滿足家長自己的需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讓你感到煩。
孩子不哭,你耳根清淨,但是卻讓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和緩解,鬱結於心,久而久之,就會心理問題。那些自閉症或者有其他心理疾病的孩子大多都有情緒沒有得到認可和釋放的問題。
當然讓孩子不哭,並不一定會造成孩子患心理疾病,那些畢竟是極端的例子,但卻讓孩子錯過了一次很好識別和管理情緒的機會。想想我們身邊,很多成年人其實不懂得表達情緒,要麼忍,要麼在忍無可忍時發飆。
在孩子哭鬧時,父母要意識到這是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要允許他,接納他的負面情緒。
如果自己能調整好,可以在旁邊默默陪著孩子。想想我們有負面情緒、哭泣時,希望別人怎麼做。如果有人在身邊靜靜陪著,拍拍背或抱一抱,是不是感覺好很多。如果有人在旁邊嘰裡呱啦講一通道理,肯定會更煩躁,情緒會更糟糕。
如果覺得孩子的哭鬧影響到你情緒,你快要忍不住發火,那就先離開。去其它房間,做自己的事, 等孩子哭聲小一點,再跟孩子共情。
問孩子:“剛才你很生氣/難過/傷心/煩,是嗎?”這樣問,目的是要搞清楚孩子的情緒,也是幫助孩子識別和表達情緒。
孩子給你反饋後,你接著問:“ 什麼事讓你感到生氣了呢 ?”這樣問讓孩子分享引起他負面情緒的原因,弄清楚他的需求。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釋放和接納,他就能夠更平靜下來,之後的交談也就能順利進行了。
古都口天吳
孩子有負面情緒,很正常,能看到孩子的負面情緒足可以說明兩點:
1,孩子不封閉,孩子和父母的溝通渠道之門是打開的。
就如我們看到一個屋子,只有門打開了,我們才可能走進去,至少通過打開的門我們可以看到屋內的一點內容。
2,孩子的負面情緒表現在外,可以證明孩子是期待得到他人的關注的,是需要傾訴和認同的。
能認識到這兩點,家長就好辦了,可以從下面兩點去做:
1,一起接納孩子的情緒和孩子本人。
比如:“你是不是不高興了?”或者說:“是不是有什麼事情讓你感到生氣了(傷心了)?”“看到你不高興,我心裡也很難受,我能幫到你什麼嗎?(你願意說給我聽聽嗎)?”等諸如此類的表達,這是對孩子情緒的認可和接納,也是和孩子產生共情。
對於年齡較小或者接受擁抱的孩子可以給予一個擁抱表達自己的關愛和接納。
每個家長的方式可以不同,但都是表達的對孩子的接納共情。
2,家長真心聽孩子傾訴,說出來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說出來就等於孩子的情緒已經發洩出來了很多,至於如何引導,就看家長的水平和能力,以及家長的教育觀了。
快樂庭院
性格為重要的個性心理特徵,是在出生後長期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而非先天帶來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在教育影響下有一定可塑性。
寶寶在嬰兒期一切生理需要均依賴成人,已逐漸建立起對親人的依賴性和信賴感。幼兒時期寶寶已能獨立行走,可以表達自己的需要,能夠獨立吃飯、大小便,有一定自主感,但又未脫離對親人的依賴,常出現違拗與依賴相交替的現象。孩子的性格與其日後成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幼兒時期是培養孩子性格的最佳時期之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教育孩子做一個誠實的人
◆給孩子樹立誠實的榜樣。幼兒模仿性強,家長平時的言行對孩子誠實性格的形成至關重要。
◆正確對待孩子的過錯。孩子做錯事是很自然的,家長要態度溫和地鼓勵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承認錯誤,幫助孩子找出做錯的原因,鼓勵孩子改正錯誤。
◆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對孩子合理要求家長要儘量滿足,如一時無法滿足,要向孩子說明原因。相反,如一味拒絕或遷就,容易導致孩子說謊和揹著家長幹壞事。
(2)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創造和諧、愉快的家庭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家庭的愛護。
◆幫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家庭
應提供能發展孩子獨立能力的練習機:會,如係扣子、搬椅子等。
◆對孩子的進步要及時表揚和鼓:勵。
(3)培養孩子勤奮的品質
◆多讓孩子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根據孩子身體情況安排簡單勞動,讓孩子逐步認識到勞動的價值與樂趣,懂得尊重家長和他人的勞動成果,避免孩子養成無所事事的不良性格。
◆用人物傳記、歷史故事中勤奮向上的例子啟發、教育孩子,讓孩子向勤奮者學習。
◆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孕育百科
請把這三不準作為處理帶有負面情緒的孩子家長注意:當您自己帶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如果有人要求您,不準說話,不準罵人,不準發洩。您會什麼反應?您可以做到嗎?如果沒想過這個問題。我想問您是怎麼理解同理心的呢?
我們成人在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的時候都是非理智行事,我們怎麼能要求孩子不哭不鬧不發脾氣。如果孩子的這些自然反應從小就被遏制,以後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被過分要求懂事自律的小孩並不是真正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他們只是恐懼,怕做的不好,捱打捱罵,他們內心十分渴望跟其他小孩子一樣,有了傷心事可以哭出來,遇到一點小挫折會發些小脾氣,跟爸爸媽媽撒撒嬌,爸爸媽媽把自己哄好後又可以愉快的玩耍,感受父母的愛,感受家庭的溫暖。
我們要允許孩子把負面情緒發洩出來,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引導孩子能用夠使用正確的方式,我們要幫助他們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人生路慢慢,以後挫折更多,負面情緒也會一直充斥我們的生活,我們要學會的就是如何應對帶有負情緒的自己,如何平和的消滅負面情緒?這個對孩子來講是最重要的。
那麼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1.首先要表示對他難過的情緒表示理解。比如孩子的小汽車壞了,孩子為此大哭,我們首先要說,寶寶因為小汽車壞了而難過了, 對吧,因為你很喜歡它,是不是,如果媽媽是你,媽媽也會傷心的。這個時候,孩子覺得自己的傷心難過有人理解,當然負面情緒就減少了很多。
2.其次家長要跟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比如還是剛才小汽車的例子,你們要不要一起修補好呢?或者用它改完一個其他的玩具呢?或者在什麼條件下可以買個新的呢?到這個時候,孩子的負面情緒基本已經在消除了。但是家長要注意,一定不能輕易許諾,或輕易答應孩子的條件,否則他以後就會以哭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3.也是最重要的,家長一定要要和孩子一起找到避免這類事情再次發生的解決方案。玩具壞了下次是不是可以小心點?成績低了,是不是可以用功一些呢?遊戲輸了,能否幫助孩子正確看待呢?
只要是人就會有負面情緒,我們要做到理解,幫助解決和避免。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