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辽宁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

大连,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是辽宁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也是新一线城市。[1][2]总面积12573.85平方千米,下辖7市辖区、2县级市、1县;2017年户籍人口594.9万人。

大连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祖先就开发了大连,1899年开始称大连。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对大连地区进行了侵扰。作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大连在近代史上曾遭受两次大的战争劫,沦为俄、日殖民地近半个世纪。[1][2]

大连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东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称,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1][2]

2019年1月,大连入选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城市。

2017年末,大连全市户籍人口594.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7万人,出生率为9.6‰;死亡人口7万人,死亡率为11.82‰;自然增长率为-2.22‰。[11]

大连市属于少数民族散居地区,55个少数民族齐全,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等。

2017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363.9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3052.6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3834.3亿元,增长6.4%。三次产业结构为6.4:41.5:5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49.7%和46.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5387元,比上年增长7.1%。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7.6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税收收入515.3亿元,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9.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679.3亿元,占全部支出的73.8%。

全年新注册登记各类企业38728户,比上年增长8.7%。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5262户,增长25.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8万人。创业就业2.16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2449人,带动就业1.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3%,服务价格上涨3.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9.8%。[11]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指标以上年价格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1

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101.3

服务价格指数103.6

其中:食品烟酒100.7

衣着101.0

居住101.2

生活用品及服务102.3

交通和通信101.3

教育文化和娱乐105.7

医疗保健106.9

其他用品和服务101.2

2017年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39[14]。

第一产业

2017年,全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983.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287亿元,增长7.5%;林业产值8.7亿元,下降4.3%;牧业产值186.9亿元,增长24.8%;渔业产值413.4亿元,下降0.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7.2亿元,增长9.3%。

全年粮食总产量122万吨,平均每公顷单产4501公斤,分别比上年下降8.3%和8.4%。水果总产量178.3万吨,下降3.7%。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178万吨,下降17.6%。肉产量71.7万吨,增长1.2%。蛋产量24.8万吨,增长4%。奶产量5.7万吨,增长5.6%。地方水产品总产量247.1万吨,下降1.5%。

全年植树1129万株,营造林5667公顷。育苗面积3102公顷,生产苗木1.55亿株。森林覆盖率达到41.5%,林木绿化率达到50%。

全年新建各类水源工程389项,新增调蓄水能力74.7万立方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53公顷,改善灌溉面积3560公顷。

年末全市累计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95个,“三品一标”有效认证(登记)总数1047个(无公害),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86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42家,示范家庭农场43家。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37.7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7%。[11]

第二产业

2017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485.9亿元,比上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1.7%,民营控股企业增长8.6%,外商控股企业增长3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0.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原油加工量2233.5万吨,比上年下降14.5%;发电量441.9亿千瓦时,增长8.6%;粗钢111.8万吨,下降17.6%;钢材170.8万吨,下降10.2%;水泥642.7万吨,下降7.3%;汽车22479辆,下降60%,其中新能源汽车1115辆;滚动轴承10781万套,增长8.6%;民用钢质船舶158.2万载重吨,增长33.9%;起重机2.7万吨,增长13.5%;铁路机车271辆,增长68.3%;数字激光音、视盘机188.4万台,下降23.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58%,比上年提高0.6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5194.4亿元,比上年下降4.2%;利税总额631.1亿元,下降9%;利润总额350.9亿元,增长15.8%。

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872.5亿元,比上年下降12.9%。其中,公有制企业209.1亿元,下降0.5%;非公有制企业663.4亿元,下降16.2%。[11]

全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4477.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竣工面积294.1万平方米,增长53.2%。商品房销售面积839.8万平方米,增长18.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58.2万平方米,增长15.8%。商品房销售额866.3亿元,增长30.9%,其中住宅销售额759.6亿元,增长27.3%。[11]

第三产业

2017年末,大连全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6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1086.1亿元,增长20.5%;房地产开发投资566.6亿元,增长5.9%。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22.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投资598.6亿元,增长59.6%;第三产业投资1031.9亿元,下降0.8%。[1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2.5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72亿元,增长13.6%;饮料类零售额8.3亿元,增长15.9%;烟酒类零售额13.9亿元,增长3.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93.6亿元,下降6.1%;化妆品类零售额14.9亿元,增长8.6%;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5.1亿元,增长0.8%;日用品类零售额26.7亿元,增长6.4%;五金、电料类零售额5.2亿元,增长13.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42.9亿元,增长3.9%;中西药品类零售额80.9亿元,增长4.2%;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7.2亿元,增长5.7%;家具类零售额5.4亿元,增长7.8%;通讯器材类零售额65.1亿元,增长108.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22.6亿元,增长8.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3.2亿元,增长13.3%;汽车类零售额250.1亿元,增长30.5%。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85.7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全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85家,新增合同外资额149.4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17个,其中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4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香港、日本、美国、新加坡、荷兰分列实际使用外资来源地的前五位。

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4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进口2386.4亿元,增长33.6%;出口1745.8亿元,增长8.5%。机电产品出口688.9亿元,下降11.3%,占39.5%。一般贸易出口652.9亿元,增长13%,占37.4%。民营企业出口578.7亿元,增长17.9%,占33.2%。前六大主要出口市场是东亚、日本、“一带一路”国家、北美、欧盟、美国。[11]

表2自营进出口额完成情况

指标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4132.221.7

进口额2386.433.6

其中:一般贸易969.940.6

加工贸易502.721.1

其中:机电产品423.0-3.3

高新技术产品237.64.3

出口额1745.88.5

其中:一般贸易652.913.0

加工贸易932.1-1.3

其中:机电产品688.9-11.3

高新技术产品159.3-26.8

全年备案境外投资项目68个,协议投资总额8.04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下降79.3%。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实际收入总额96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

全年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6.94亿美元;执行金额15.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年末全市拥有外包企业1110家,从业人员15.06万人。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84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2%;接待海外过夜游客106.4万人次,增长1.9%。旅游总收入1280.1亿元,增长12.8%。年末全市拥有旅游星级饭店(宾馆)141家,旅行社450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57个。

全年举办展会130个,比上年增长22.6%;展出面积130.6万平方米;参观人数980万人次。[1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42.9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年初减少558.7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562.2亿元,比年初减少617.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954.5亿元,比年初增加15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212.8亿元,比年初增加208亿元。全年全市银行间外汇市场共开放244场,办理外汇交易1218笔,成交金额折合15.2亿美元。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291.9亿元。

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3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财产险78.9亿元,增长8%;人身险250.8亿元,增长22.8%。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95.6亿元,下降3.2%。其中,财产险40.9亿元,下降3.2%;人身险54.7亿元,下降3.3%。

全年证券交易所各类有价证券成交金额40224.9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A股成交金额12403.6亿元,下降14.2%;债券现货及回购成交额26976亿元,增长103.2%;基金成交金额799.8亿元,增长7%。

全年期货成交量10.98亿手(单边),比上年下降28.6%,占全国期货市场的35.8%;成交额52万亿元(单边),下降15.3%,占全国期货市场的27.7%。年末持仓503万手,下降4.4%,占全国期货市场的42.6%。全年交割量22.4万手,增长18.1%。

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1家,总数达到93家。

2017年,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客货换算周转量9096.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3%。其中,货物周转量9007.5亿吨公里,增长4.3%;旅客周转量234.8亿人公里,增长5.9%。

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6亿吨,比上年增长4.3%;集装箱吞吐量970.7万标箱,增长1.3%。全市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108条,其中外贸航线86条,内贸航线22条。全年空港旅客吞吐量1749.9万人次,增长14.7%;纯货邮吞吐量16.5万吨,增长10.7%。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全年航班起降14.1万架次;航线总数达到210条,其中国内航线174条,国际和地区航线36条,与116个国内外城市通航。[11]

表3货物、旅客周转量及港口货物吞吐量

指标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9007.54.3

其中:公路亿吨公里391.35.1

水运亿吨公里8462.04.0

民航亿吨公里1.28.6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234.85.9

其中:公路亿人公里46.5-1.5

水运亿人公里5.58.6

民航亿人公里109.112.3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4.64.3

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970.71.3

航空物流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大连港航固定资产投资145.1亿元。大窑湾北岸港区建设进展顺利,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港城一体化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工程完成围填海面积约15平方公里。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加快,香炉礁物流园区四大功能区划基本实现;大连港冷链物流园完成70万平方米布局,成为中国唯一集保税港、专业冷藏船泊位、集装箱码头以及港口后方冷库群于一域的专业化冷链物流中心。有海运航线108条,其中外贸航线84条,内贸航线24条,基本覆盖全球主要航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2013年航班起降10.7万架次;航线总数达到163条,其中国内航线141条,国际和地区航线22条,与8个国家、2个地区的89个国内外城市通航。(数据截至2013年)

机场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在建)[16]

铁路

铁路线

哈大高铁: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通车,大连到哈尔滨只需3个半小时。哈大高铁北起哈尔滨,南抵大连,线路全长904公里。总投资为900多亿元,采用复线电气化铁路,时速350千米以上。在大连境内设有大连站、大连北站、普湾站、瓦房店西站。

沈大铁路:原为沙皇俄国在中国修建的东清铁路的一部分,是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南段。建于1898-1903年。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者接管后改叫“南满铁路”,并将终点站由旅顺口改为大连。1945年日本投降后,曾一度由我国与原苏联共管。1952年才全部移交给中国。沈大线是我国六大主要干线之一,在大连境内设有的主要车站有大连站(一等站)、大连北站(一等站)、金州站(一等站)、普兰店站(三等站)、瓦房店站(二等站)等,市内还设有沙河口站、周水子站、南关岭站和营城子站办理客运业务,甘井子站办理售客票业务。

铁路站

大连站:位于中山区长江路260号,是沈大铁路的终点,是连接海陆空运输的枢纽。

大连北站:位于甘井子区南关岭,是为哈大高铁和丹大客运专线而新建的客运车站。

金州站:位于金州区向应街,在沈大铁路线上,有金城铁路、金窑铁路在此交汇。

普兰店站:位于普兰店区站前街,在沈大线上行方向距离大连站78公里,下行方向距离沈阳北站322公里。

普湾站:位于普湾新区石河街道黄旗屯和南罗家屯之间,原普兰店西站。

瓦房店站:位于瓦房店市解放街,有沈大铁路与其支线瓦长铁路(瓦房店-长兴岛)在此交汇。

瓦房店西站:位于瓦房店老虎屯镇东面的大老虎村,它是进入大连地区的第一个高铁车站。

海运

大连港水域面积346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5平方公里,保税港面积6.88平方公里,集装箱吞吐能力1600万标箱,港区铁路总长160余公里。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核心港区陆域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大港、黑嘴子、甘井子、大连湾、鲇鱼湾、大窑湾等港区。现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84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4个。

2010年3月8日,“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发布,中国有10个港口进入最终排名的前50强,大连港排名第18位,在入围的中国港口中位列第四,仅次于香港、上海、天津。

公路

中国大陆开工建设的第一条高标准高速公路——沈大高速纵贯辽东半岛,把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五大城市紧密相连。丹大高速经庄河直通丹东。东北沿边大通道“鹤大线”(201国道到鹤岗)和纵贯大通道“黑大线”(202国道到黑河)都以大连(旅顺)为起点。大连市区有5个主要长途汽车站。

公交车

大连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完全可以乘公交车自助旅行。市内有公交线路百余条,其中有轨电车线路2条。大连公交首班车时间4:00-4:30,末班车时间22:00-23:50,平时行车间隔3-8分钟,高峰期1-2分钟就有一趟车。还有两条双层观光巴士线路。

有轨电车

大连市内有201、202两条有轨电车线路,其中:201路(华乐广场站-兴工街站)、202路(兴工街站-河口站)。

地铁

大连地铁在建线路两条,分别是:1号线(姚家站-河口站)、2号线(海之韵站-南关岭站)等。[17]

大连地铁运营线路

路线起止站车站数量

里程(千米)

首段通车时间

大连地铁1号线

姚家站,河口站

2228.342015年10月30日

大连地铁2号线

海之韵站,辛寨子站

2123.42015年5月22日

大连地铁3号线

(主线)大连火车站站,金石滩站

1249.152002年11月8日

(九里支线)开发区站,九里站714.3

大连地铁12号线河口站,旅顺新港站842.72014年5月1日

快轨

快轨3号线(大连火车站-金石滩,其中开发区站为中转站)、快轨3号线延伸线(开发区站-九里站)、金普线(九里站-振兴路站,在建[18])、旅顺南线(河口站-旅顺新港站,在建[1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