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可见时长” 不妨让用户自己设定

文丨圳论评论员 谢仕亮

日前,微信ios版发布了7.0.4版本,新增“朋友圈最近一个月可见”功能。该功能上线后,迅速引发网友对“朋友圈可见时长”的热议。

新旧版本对比

时下,微信正在越来越多地介入我们的生活,人们通过这个平台,记录日常的点滴,分享生活的际遇,以展示一种被关注、被看到的社交存在。因此,朋友圈也成为了解一个人最快捷的渠道之一,特别是对刚建立联系的陌生人,翻翻他的朋友圈看他晒什么图,发什么文,去了哪儿,忙些啥……好像就可以了解对方的喜好和性格特征。

既然如此,微信朋友圈为何还要设置可见时长?其实是用户的实际需求在催生朋友圈不同的“可见权限”功能。起初,微信朋友圈是相对封闭的社交,只有共同好友才能看到彼此动态以及对他人的点赞和留言情况。但随着微信影响力和用户数量的与日俱增,其“私人社交”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朋友圈也变成了人群芜杂的公共场域,微信里的好友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关系”了,人们每天都处在有意无意暴露隐私的社交生活中。

这让很多人在发朋友圈时心生矛盾和纠结:既渴望记录生活,又不希望把自己过去的生活和状态完全展现在他人面前;既渴望营造积极的社交网络,却又害怕别人无限接近自己的生活圈子。于是,越来越多人希望可以在朋友圈设置可见权限,选择不同的自我暴露程度,在对外坦诚的同时,又能自我保护。

此次微信上线“最近一个月可见”选项,距上次推出朋友圈“最近半年可见”、“最近三天可见”功能,已时隔两年之久。此前,微信开启“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后,很多网友纷纷吐槽这个功能带来的尴尬和误会。一些微友抱怨:非好友还可以看十条朋友圈呢,我却只能看你最近三天的动态,你还把我当好友吗?

说实话,可见时长若仅为三天,是短了些。朋友圈开启“三天可见”设置后,当关心你的朋友要了解更多你的近况时,却被一行“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的小字挡住了去路,它像一道竖起的篱笆,柴扉紧锁,提示着这里面是他/她不可涉足的禁地,这多少会让人有种不被信任感。倘若最近3天时间里你又没发新内容,好友点开你的朋友圈,只能看到一条冷冰冰的横线,不仔细看人家还会误以为被你屏蔽了呢。

而如果设置“最近半年可见”,对一些人来说可能又长了一些,还显得有点“鸡肋”,毕竟朋友圈半年的可见时长,很多不太想给人看到的“旧我状态”还是没法避免被窥探。

三天太短,半年太长,介于“三天”与“半年”之间的“最近一个月可见”,倒是一个折中选项,进一步丰富了朋友圈的设置权限,也显得更人性化一些。“最近一个月可见”既不会让关心自己的朋友因只能见“片刻的你”而失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己的生活被圈里那些还太熟悉的人窥探太多、太深。

事实上,“朋友圈可见时长”的权限设置还可以更完善。每个人的生活和状态不同,对“朋友圈可见时长”的要求也各异,即便已有“三天”、“一个月”、“半年”的时长可供选择,也不见得可以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笔者建议把朋友圈可见时间的设置权交给用户,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朋友圈可见时间。另外,不管是“最近半年可见”还是“最近三天可见”,亦或是“最近一月可见”,都是对所有朋友“一视同仁”地设限,并不尽合理。如果能告别“一刀切”,实现对亲疏程度不同的朋友设置不同的可见时长,那么用户体验也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