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27批次食品被查出不合格,涉及鄭州、開封、洛陽等多地, 你怎麼看?

趙哲婷


食品安全無小事,涉及民生,涉及廣大百姓的健康權益,絕對馬虎不得。

但是,當抽檢結果一出來,眾多商家唯利是圖,不擇手段,不惜犧牲廣大群眾的健康,引起眾怒。

5月9日,筆者從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期,該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方便食品、餅乾、速凍食品等17大類食品的699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672批次,不合格樣品竟達到了27批次。此次被查出的27批次不合格食品中,個體戶,中小商家比較多。

面對違規違法,政府各個職能部門要重典出擊。據瞭解,針對抽檢發現的問題,對不合格樣品涉及省內生產經營單位的,已要求鄭州、開封、洛陽等市場監管部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涉及單位依法處理,責令查清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分析原因進行整改,並依法予以查處。

然而,面對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時,除了要堅決打擊,達到治標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治本才是終極目標。而如何建立食品安全的防護網和長效機制,就顯得更迫切了!筆者有一下建議和觀點:

首先,各個立法機關,要加快有關食品安全的立法,尤其要提高量刑標準,堅決打擊不擇手段生產危害廣大百姓的個體戶、商販,以及眾多的食品生產企業。比如,加速形成與新《食品安全法》相配套、相銜接的較為完備的法律體系。逐步建立“食藥警察”專業隊伍,協同監管部門與司法部門的力量,堅決打擊犯罪活動。

其次,突出食品安全治理的重點和難點,轉變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方式,推進全程無縫監管。

比如,基於食品生產主體的業態、規模大小等要素,實施分類分級監管。比如實施源頭治理,建立全產業鏈的無縫監管。比如推廣隨機抽查,規範事中事後監管,建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抽查監管機制,保證抽查監管覆蓋面和工作力度。

其三,建立並完善整個社會全面治理模式,比如,媒體監督,發動人民群眾監督、舉報、獎勵等,徹底剷除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土壤,還廣大人民群眾一個食品安全的環境。


觀察家說


27批次不合格產品:



從這些不合格產品來看,大多數都是某些含量超標,也是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往往會忽略的地方,雖然很多食品都是出自正規的製造商或商店,但也不乏有超標的現象。因此我認為無論我們在哪買東西,也要養成看日期、看檢測等的習慣。

其實市場監管局已經不止一次對全省的食品進行檢查,檢查工作每天都會發生,就在你我身邊,自從315曝光土雞蛋等一些食品安全後,省內對各種食品也是不定期抽查,就在春節前後,也同樣曝光了一批不合格食品。

總之,食品安全大於天,尤其是像糧油、蔬菜等更是關乎國計民生,因此不容馬虎,最後也希望以後能進一步加強管理力度,讓老百姓吃放心菜,買放心產品。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我們究其原因。其一各種動物肉食品加工問題,其二糧食生產問題。追起根源肉食品,麵點類加工衛生以及添加劑超標問題,這是個比較困難也不容易監督的事情。但是隻要各負責單位,敢認真負責監督到位發現問題嚴懲嚴罰一切食品違法行為可以避免。糧食蔬菜生產問題,現在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為了生活都外出打工賺錢,很少地裡施農家肥,都施化肥。除草用的滅草枯等各種滅草劑,糧食生蟲用的都是農藥。在加上生產技術不當,到處亂噴亂撒。你想我們生產的糧食安全嗎?那只有我們的自己身體才能驗證了食品的安全度。

綠色天然是健康的保障,希望政府在這方面的加大扶持力度。我們食品加工商也要生產良心食品,它關係你我的身體健康!




王留鋼


大快人心的好事,現在不合格的東西太多了,有的人為了掙錢不計後果,三無產品都敢賣,就像平時一不小心就買到假貨,什麼《大個核桃》仿(六個核桃),《紅棗奶》,《大家紅》仿(家家紅),還有各種各樣的仿製火腿腸,酸奶,麵包等,應該加大打擊力度,一網打進。


我的家在蘭考


好事啊!食品是跟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食品不合格就不好,感謝監管部門查出不合格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