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非皇后乐队歌迷就不要看这部电影了

2018年的数部奥斯卡影片中,《波西米亚狂想曲》在获奖方面可以算是其中佼佼者。但本人看完之后,只能说对弗雷迪巅峰与低潮稍有感触,整部电影的剧本安排可以用“无聊”二字形容。对于一部豆瓣评分接近9分的影片,用“无聊”二字形容可能会显得无情。

《波西米亚狂想曲》更像是漫威近年来的“复联”,是拍给粉丝看的,售卖的不是电影剧情,而是情怀。因此,我在看了几篇豆瓣高赞影评之后,发现对《波西米亚狂想曲》打高分者,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资深乐迷,一种是资浅的装叉者。同样的现象,在“复联”系列电影中亦有出现。

本想在豆瓣影评取些经,但是看了几篇,其内容都在围绕电影彩蛋、皇后乐队过往以及乐迷的情怀讲述,就电影本身的剧情结构、镜头把握、语言特色等等——回归到电影本身的分析,几乎寥寥。所以《波希米亚狂想曲》无疑是在兜售情怀。

我并非皇后乐队的歌迷,因此我在谈这部电影时,只是就电影论电影,不谈电影以外的皇后乐队过往,我也没兴趣去发掘那些无关电影剧情发展的彩蛋。

至于为什么我说“无聊”二字,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

1.单线叙述,深度不够

传记电影和其他类型电影有很大不同在于,传记电影无法拍出其他类型电影的故事曲折、峰回路转,更无法拍成多线叙述,甚至可以说,就是单线叙述也很难,往往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流水账。

人的一生并不像电影那样有始有终,或许有少部分人的一生会有很大的波动,但绝大部分人的一生是平庸碌碌,由一些琐碎俗事构成。这些事情或关联,或毫无瓜葛,甚至有些故事有了开头,却戛然而止,没有结局,而有些人遇到了,又忽然消失人海,一生错过。

平常人如此,众多明星也是如此,像皇后乐队的弗雷迪同样不例外。在如此单调的框架下,如何拍出一部好的传记片,是非常值得导演消耗发际线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全片讲了四件事情——弗雷迪的艺术成就、乐队家庭、亲密女友以及同性恋苦恼,其中弗雷迪的艺术成就及同性恋苦恼占据主要位置。

纵观全片的思想脉络,导演有意兼顾乐迷对弗雷迪作品的推崇以及一部电影该有的剧情冲突,但最终没有兼顾到,反而成了一部讲述弗雷迪从默默无名到名声大震、从健康小伙到艾滋去世的“秒读百科”。导演一腔豪情壮志,最终付之东流。

2.语言啰嗦,自顾不暇

导演的拳头很大,他想命中面前这颗大气球,本来可以一拳下去打爆它,但他将拳头的力量分开到了五指上,最终没有将气球爆掉。

这些分散的力量中,人物对话就是其中一个很大因素。电影总共两个小时,导演需要明白,自己想要讲哪些东西,简化哪些东西,可《波西米亚狂想曲》中,导演似乎是晕的。他想表达的过多,最终都成了简化,顾此失彼,没有着墨点。

电影两个小时的播放中,人物对话极其啰嗦,插科打诨虽然是影片必备,但与剧情无关的,或者有些剧情可以合并的,并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繁琐叙述。

相信很多人看这部电影时,对于前面一个小时的感受是神散的,导演像是讲流水账一样,絮絮叨叨。前三十分钟讲弗雷迪加入皇后乐队及成名过程,后三十分钟讲《波西米亚狂想曲》是如何大获成功。一共两个小时的电影,这两桥段用唠叨的对方方式占据了一半左右的时间。

从我看完电影后的观感来说,导演的着力点应该在于后半段弗雷迪的同性恋苦闷以及与乐队成员、女友的分分合合上,那么前面二分之一的时间面积实在没有必要,大可缩减成半个小时。也就是说,将电影四分之三的时间来深化弗雷迪的内心纠葛,导演的拳头力量集中了,会让电影更为深刻感人。毕竟后半段虽有深化弗雷迪的内心挣扎,但因为时间的限制,还是欠了火候。

3.取悦了乐迷,普通观众欣赏不来

对皇后乐队了解不多,在看了几篇影评后才知道,电影中有许多彩蛋。这些彩蛋对于乐迷来说,一如“复联”影迷那样,是电影的重中之重。对于乐迷来说,就算导演讲成流水账,也无伤大雅。只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尤其电影的前面一个小时,难免看得想睡觉。

至于弗雷迪此人,在看了关于他的资料我才知道,他本人虽然在舞台上放荡不羁,但生活中却是一个沉默寡言、内向的人。这样的性格特点和电影中拉米扮演的弗雷迪很不相似,所以有人说,这部电影只是纪录片的复制,我想就这点便可以驳斥这种观点。

拉米扮演的弗雷迪不仅在舞台上肆无忌惮,生活中也是一个狂狷放纵的人。他经常迟到,还振振有词;他说一不二,自以为是;他生活放荡,特立独行;他言语激烈,奇装异服。拉米扮演的弗雷迪和我在资料中了解的弗雷迪当然是截然不同。电影中的弗雷迪是导演印象中的艺术家,而实际上的弗雷迪更是一个平常生活的歌手。

​虽然我聊了关于这部电影的问题,但我还是打了四星,因为我喜欢导演对于弗雷迪的塑造。弗雷迪坚持自我的同时,又在突破自我,而突破之后,又愿意回归自我。这样的哲学思维,难能可贵。尤其是最后一段,导演把非洲义演讲述成了身患艾滋病的弗雷迪最后疯狂,颇为感人。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还是“无聊”,乐迷看得很兴奋,普通观众看得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