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咱不治了回去吧!”重病父亲欲放弃治疗,儿子:绝不放手


“娃,咱不治了,回去吧!不要再为难了。”这句话是张磊父亲三天前说的。张磊当时听了之后心里就像刀割一样难受,他知道父亲有这个想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更知道现在想再借一分钱,都非常非常的难,可是他也知道必须坚持下去,他说:“我怕一放手父亲就再也没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无疑是最大的悲哀,但父还在却没有能力养,这应该是作为儿女最最痛苦的事情。


为了给父亲看病,张磊卖掉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可是面对父亲每天2000多元的治疗费用,依然是举步维艰。2019年3月28日,张磊再一次被医生叫去谈话催缴拖欠的治疗费,走投无路的他实在想不起来怎么去弄钱了,只能卖掉了手里唯一值钱的东西--手机。他说手机是他花1000多元买的,没想到只卖了100块钱,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张磊今年36岁,家住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父母今年都60多岁了,长年的劳累使得两位老人的身体都不好,需要长年吃药维持。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大女儿今年上六年级,小女儿刚刚四岁在上幼儿园。张磊平时在南阳一工地开车,妻子是位小学老师,两人每个月也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生活虽不富裕,但一家人过得还算幸福。

可是没想到2019年1月30日,不幸突然降临到他们家里。当天在工地干活的张磊突然接到邻居电话,说父亲张长夫咳血严重,他心急火燎赶了回去,看到父亲捂着肚子躺在床上,痛的满头是汗。张磊急忙带父亲去乡卫生院检查,医生说情况不好建议去市里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1月31日他们连夜赶到河南省胸科医院治疗,检查结果出来,张长夫被诊断为肺部恶性肿瘤。
3月16日,张长夫做了第一次肿瘤清除手术,然而,手术后的第八天老人就开始高烧不退。经检查,右肺中叶出现感染,需要抓紧控制,医生调整了所有的药,最后还是没能控制住,只能做二次手术。医生让准备5万元的手术费用,刻不容缓,张磊打了三个小时电话,仅仅借到了两万多块钱,无奈之下只能借高利贷,凑够了五万元的手术费。
张磊是一名退伍军人,1998年参军,在部队度过了12年的军旅生涯。自从张磊父亲生病后,二次手术花掉了20多万元,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负债累累。医生说后期的治疗大概需要10万左右,面对一堆票据和仅剩下的113元钱,10万元这个数字让这个曾经戎马的男子陷入了深深的无奈之中。

握着病床上父亲的手张磊告诉笔者,“父亲有病后最为难忘的一天,就是手术前带他去郑州动物园玩,当时和父亲一人骑一辆单车,一路上有说有笑,看着父亲脸上的笑容,突然感觉心里充满了愧疚与心酸,觉得平时对父亲关爱太少了,自从结婚后自己只顾着妻儿,却忽略了对父亲的关心。”
在医院照顾父亲这些天,张磊说他想了很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看着病床上面容沧桑的父亲,他回忆起很多儿时的记忆:每年过节父亲把他顶在脖子上赶庙会、看大戏,夜里发高烧,父亲抱着他狂奔到医院……他说无论结果如何,再苦再难都要给父亲治病,他只想多陪陪父亲,哪怕只是多一天。
为了省下钱给父亲治病,张磊每天都只是买两个馒头,就着父亲吃剩下饭菜吃一点。由于病房里没有陪护的床位,晚上张磊就背着被褥到楼梯间里去睡觉,他说再苦再难都能够忍受下来,但是现在最让他头疼得还是父亲的医疗费用。

在医院陪伴父亲期间,张磊由于睡眠不好,心情紧张,经常心口隐隐作痛,医生说他可能是紧张性心肌炎,让他去做检查。但是他说“我的身体不重要,只希望父亲赶快好起来,父亲为自己吃了很多苦,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减少病痛对父亲的折磨,让父亲每天都能多点开心。”
如果你想献出一份爱心帮助这对无奈的父子,可以长按二维码即可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款,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大病救助工程发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所有。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监督电话:4009-010-919。
关于“感光计划”:是2018年7月12日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华 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 ,参与项目的公益摄影师,在符合《慈善法》要求的基础上,将通过自己的头条号持续发布反映救助线索的公益图片,为有需要的受助人连接社会募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