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秦岭宁陕南沟|人走地不能走,搬到沟口的人农忙时照旧得回去干活


这次南沟的行走记录,我用的是倒叙,先把沟里写完了,再写沟口。远处这几栋房子,搁城里不算啥,但在秦岭山中已经算是“闹市”了。那就是南沟沟口,竹山村所在地。旬河自西向东流淌,一南一北两条小溪在此汇入河中。也就是说,这里是三条河交汇处。

县道301小沙路,顺着旬河岸边,就穿过南沟沟口的竹山村所在地。眼前这条小路,就是以往通向南沟的小路。村子里的房子虽然都住得有人,不过人并不多。每一户人家的院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杂物和新收获的粮食,也都摆放得规规整整。

大概这一户人家的主人,也和专业行走一样,有严重的强迫症。屋檐下晾晒着的玉米,边沿被码放得非常整齐,玉米棒子尾部统一朝外,交错堆放成两层,把其余的围成了一个玉米棒子组成的城池。细看,每个玉米棒子都是偶数列,绝对不会有基数列。


房子建得密了,地自然就少了。每一寸闲着的土地,都被充分利用起来。譬如这一户,菜地就和房子完全挨在了一起。也许是日照不足,也许是土地不肥沃,地里的辣椒都长得很矮,小白菜都瘦瘦弱弱的,一副病恹恹的模样,完全没有南沟里的菜健壮。

远处,一个村民静静地坐在门口看着我们。之前在修房子的那一户人家就听说了,虽然大家都从沟里搬到了沟口来,但大多数人的生活,农忙时照旧是天亮了回到老房子那边干农活,天黑了返回沟口新房子里居住。没办法,人与土地是联系在一起的,人能走地不能走。

路边的篱笆上,爬满了西红柿藤,藤上面挂满了西红柿,既有尚未成熟的青果,也有已经成熟了的红果。只这小小的几根枝藤上面,细细数了数,竟然就有20多个西红柿果。拍摄照片的时候,看着成熟的西红柿,专业行走已经垂涎欲滴,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


“农村治安需治理,打防结合要并举。学法守法反邪教,依法治村树正气……”墙上的宣传栏是用瓷砖做的,内容和样式很有乡土气息。从宣传栏看得出,这里应该是竹山村比较重要的地方,也是南沟里面的人进进出出的必经之路。

远处的一栋新房子,大门上有一块墨绿色的牌子,上面写着“竹山村第一卫生室”,下面还有八个小字“服务农村 关爱健康”。居住在秦岭山中,因为学校被撤掉了,为了孩子很多人家只能进城。而这样的卫生室虽然还在,恐怕也只能看点头疼脑热的小病。

站在小沙路上的竹山桥上,我拍下了这张照片。远处凹口,就是进入南口的必经山口。脚下这是一座1孔7米的石拱桥,长度有10多米,宽大概是6米多,高大约有5米。资料里说,这是1982年6月建成的桥,当时投资了有5000元。

眼前的这个院子,大约是之前的竹山小学吧。不过如今学校已经被撤销了,这里已经成了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办公地点。1987年的资料里说,竹山小学始建于1945年,占地2亩,建筑面积454平方米,共有4个班57名学生,教工合计5人。那小学真会是这里么?

“质量立校、质量兴校”,小学校的外面上,当年的标语还在,只是教室里已经空无一人。本组图片拍摄于2019年9月8日,地址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江口镇竹山村南沟。喜欢秦岭的图文,请转发、收藏、评论,欢迎关注“专业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