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船12年,每年约有一半的时间在海上度过


《自拍》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叫李耿生,今年36岁。高考时,我误打误撞报考了航海技术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开启了海上谋生之路——俗称跑船。毕业至今已经12个年头了,这些年里,我每年约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我从一名甲板卡带,经过三副、二副,成长为大副,目前刚通过船长考试,正在朝着当船长的目标前进。这是我跟船跑环球线,在法国敦刻尔克街道上的留影。李耿生/口述


大三时的认知实习课程,需要乘船出海。我们从鲅鱼圈出发到广西钦州卸货,再到海南,继而返回烟台。出发时是冬天,东北季风比较强。很多同学晕船、身体不适,课程结束之后就下决心不跑船。我还算适应,毕业后第一年就跑环球线。2007年4月28日,我从日本君津港出发,绕了地球一圈后,2008年6月2日到烟台下船。这是我在死海与当地人合影。此前没什么机会出国,第一年新鲜感十足,遇到港口就尽量下船,去了十几个国家。
十年前通讯落后,船上没信号,只能在抵达港口时和家人联络。大部分时间,我面对的都是汪洋大海。第一次上船,实习期为一年,主要是深入了解航海生活和学习驾驶业务。前三个月,我在甲板做基础工作,后来学习驾驶,当船副的小跟班。最长一次没有靠岸是从巴西回国,航程大约38-40天。长时间没着陆很容易带来焦虑,船上没有新鲜的蔬果、总在倒时差、生活枯燥,夸张点说,连眼神都会有些迷离。这是我们在海上的日常。

夜幕降临后,轮船就会被一片漆黑包围。在船上睡觉,海浪声倒是不大,在耳边回荡的是轮船机器的轰鸣声。位置越高的房间,噪音越小,不过遇到风浪也会摇摆得更厉害。海上灯光污染少,看得到星空,再加上海洋环境负氧离子特别多,身心都会感觉很舒服。据说有一部分人在海上待久了,休假回家,接触到嘈杂的城市和人群,会感冒一个星期。
在海上的日子跟靠离港相比是比较清闲的。船上的网络不比陆地上顺畅,有时会限流、限时或者信号弱。大家会找一些其他的消遣方式,比如打牌、打乒乓球、唱歌、聊天。为了打篮球,我们会编织防护网罩在球场四周,防止篮球掉海里。
我们在编织防护网,这张照片里有一名跑船中少见的女性。女性即便学了相关专业,最后的归宿通常是转专业或者海事局,很少会跑船。我在工作上遇到过极少亚洲女性,欧美倒是会有很多女大副。我想这里有行业偏见吧。实际上,女性跑船在生理上可能会有劣势,但女性的细致耐心又是不可多得的。

我在的船,海上的饮食通常是每餐两荤一素,而吃得好不好,就要看碰到的大厨水平如何了。这是恰逢过年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庆祝,才这么丰盛。船上通常都有菜库、肉库,到港口也会进行补给。但如果航程比较长,蔬菜保存困难,到航程后期能吃到的蔬菜就会只剩萝卜、洋葱,或者自己发的豆芽了。
结束在甲板上的实习期后,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这个驾驶舱里完成的。这是我在瞭望的场景。我们业内有一句话,说是在航程中要“不停地瞭望”。瞭望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看船只、灯标、灯塔、渔网、有些地区还要注意海洋生物的动向。比如有一次我们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附近航行,就收到提醒,要我们尽量避离海洋生物。瞭望不仅包括观看眼前的景象,还包括看雷达、GPS、使用听觉等等。比如碰上大雾的天气,就会有雾号、汽笛。
这几年,我先是做了13个月的甲板卡带、6个月的见习三副、23个月的三副、20个月的二副、接着是27个月的大副。这是做大副、跑环球线的时候常常用到的载重线图,一般会贴在货控室或者大副房间里。我们能依据这张图,判断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海域海水密度的情况下,装货量的大小。

在船上,为了保证安全,还有数不清的演习。比如每个月的消防救生演习、每两个月的密闭空间演习、每三个月的应急演习、救生艇着水演习等等。船上有很多的密闭空间,稍不注意可能发生缺氧、中毒等问题。这是船员穿着防火隔热的探火服进行消防演习的场景。
在有些航线,我们会有很大的几率遇到海盗,这是我在和安保队长沟通如何防范海盗。通常海盗有两种,一种只是小偷小摸,另外一种是武装海盗。小偷小摸一般会发生在锚地,海盗乘小船驶近,偷一些油漆或者物料。武装海盗会持枪登船,把船、货、人都扣住。在一些海域,会有各国军舰巡逻。不过军舰只能在公海上抓捕海盗,不能到近海12海里以内,否则会侵犯别国领土。海盗们抓住这一点,逃跑的时候都往近海走,军舰也只能放他们一马。
我遇到最危险的一次是去年,在红海口。大概是早上四五点钟,海盗们乘小快艇朝我们的大船冲过来。保安队长叫醒了保安人员,一同持枪守卫。其实,刚开始我们只是灯光警告。平时枪都在箱子里上锁,灯光警告不奏效的时候,只能鸣枪警告。鸣枪之后,对方知道船上有带枪保安,最终离开了。我终于舒了一口气。这是保安人员刚上船的时候,每个人朝着海上试射了几发子弹。

大海通常是平静的,但是也会遇到比较大的风浪。遇到风浪的时候,船长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研判是否需要改航线、停航……等等。这是我同事拍下的,风浪把海水冲到甲板上。 这艘船可载货20万吨,长300米、宽50米,遇到12级大风都能顶着开。如果是小船,遇到风浪就比较恐怖了。我体验过的一条航线,就是小船冬天跑中日韩,会遇到横风,这时候船单边摇晃能达到42度,趴在床上一蹶不振、止不住地呕吐是常事。
在轮船航行的过程中是不可能钓鱼的。不过进入了锚地,特别是船多压港的时候,船有可能要在锚地等待一个多月才能进港。很多有经验的水手打发闲暇时间的方式就是钓鱼。这条鲨鱼就是我们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水头钓上来的。
因为这份工作,我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毕业第一年去过的港口,大约有日本君津港、北海道室兰港、西澳黑德兰港、青岛港、西澳丹皮尔港、宁波北仑港、高雄港、新加坡港、南非理查斯贝、索马里、巴西马德里亚角、东澳波贝德拉、荷兰鹿特丹、法国敦刻尔克、法国福斯港、巴西乌布角港、烟台港,等等。这是后来在苏伊士运河上,前方的小船在引领我们安全通过运河。

不同的国家对于船员下船入境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美国在9·11后要求船员要有签证、有些港口本身某段时间安保等级比较高,也会不让船员下船、有时候还会有性别或者国籍的歧视。正常来说,办完报关手续、登陆许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船员下船入境一般没有太多问题。这是我和同事们在挪威下船游览时,拿着挪威克朗拍的照片。
这份工作有机会在途中欣赏到不一样的文化和风情,还能够自己安排休假。这是鹿特丹市区的景色。早期有人会在船上工作二、三十个月再休假。我的第一趟跑船用了13个月,对我来说已经是最长的一段了。现在国际劳工组织要求人员在船时长必须小于12个月。这几年来,我平均每年大约花一半的时间在船上,一半的时间陪伴家人。一般一份跑船合同结束后,我都会休假几个月,再签订下一份合同。跑船一开始都会觉得孤独,久了也就习惯了。
一般当了18个月大副就可以考船长了,但即使顺利通过船长考试拿到船长证书,船长因为责任重大,公司也会极其慎重考虑船长的升迁。目前,我刚通过船长考试,这是我们在大学开设的“船长培训班”进行培训。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船长,不仅要通过理论和实操评估,更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船舶实践经验。

有的外国人会跑船到老年,我不太确定自己会走这条路到老,毕竟家人都在陆地上生活,未来我也有可能转到那些更能陪伴家人的职业上去。
#自拍我的故事# 【本组照片由李耿生提供,今日头条独家发布,严禁转载】以上是李耿生分享的故事。如果你也有故事,请点击上方《自拍》账号,私信发送“投稿”二字,点击链接填写故事,我们会帮你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