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亿:现在的这些新风系统并不能使屋内更舒适

10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做客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他演讲中提出“现在这些新风系统,并不能使屋子里的空气环境更舒适。相对来说,某些条件下还会产生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在多数情况下,开窗通风的优势不可替代”。

江亿10月17日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实录

现在一闹起雾霾来,各个地方都开始推行一种叫做新风机的东西,实际是弄一风机,把室外的空气给抽到室内来,同时抽的过程中加个过滤器,所以说我把室外的污染物就都给你这个过滤掉了,让你屋子里头总是新风,总是叫做四季如春,干净了。

那么这种新风机到底合适不合适?适合不适合我们中国目前的这个状况呢?实际上这个要想解决屋子里头空气干净的方式,还有一个很简单的法子,就在那个,看那个空气净化器那屋子里摆一个空气净化器。实际空气净化器很简单,你哪怕你弄个风扇,你弄块湿毛巾给罩上,这风扇一吹,空气经过那湿毛巾,你看那湿毛巾变黑了、变脏了,那说明空气里的土什么的都过滤到这儿了。脏了之后你再给洗洗再挂上,它也起到过滤的作用是吧。

开窗户通风的话,那么它根据需要能够实现挺大的换气量,把室外的空气弄到屋子里来,把屋子里的污浊的空气能够排到室外去。而要带过滤的那个新风机,你看市面上售的各种各样的新风机,最多也就是一小时能够实现一次室内外换气,一小时一次。而开窗户1小时5次,甚至于如果是外边刮点风或者室内温差大点,它最多能到10次。

一个是自然通风,一个是机械靠那风机抽。这风机抽,要想实现十次换气是特别困难的事,包括人待多了,人身上也有一些污染物散发。那么只有通过比较大量的通风换气,才把屋子里这些污染物给它排走。带过滤装置的新风机,只要室外空气进来它都得过滤,所以大颗粒、小颗粒都得进到它的过滤器里去。这样一来的话,那过滤器吃的灰可就多了。尤其外边特别脏的时候还得往里进风,是不是外面脏风里边的脏东西都得存在这个新风机那过滤器里头?

有人说那我得好好清洗过滤器,我不能让它脏着呀。好,你有多大的频率去清洗过滤器?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我也做过调查,很少!几乎看不到谁家安这种东西一周做一次清洗的,你不能及时清洗。好吧,你实际外边干净了,这个干净空气经过过滤器有二次污染。

大家可能知道有这个毒地板、毒塑料。塑料的一些个配方里头有一些个叫做半挥发性有机物的,那个可能对人体更有危害性,但是这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它是以这个气溶胶形式挥发出来的,就是介于这个气体跟液体之间的这么一种物体,有点粘,像胶似的。这种东西出来很难被风传递,但是它怎么传递呢?怎么才能从这个地表面那个胶上传到我身体上呢?它是靠空气里有些粉尘,那粉尘接近地面后,它会一点一点渗到粉尘里头,然后这粉尘慢慢跟着空气再到我身体上。不光是吸到鼻子、嘴里去,皮肤上也能进去。这是对人有毒害的。而这种东西尽管那粉尘颗粒是很细微的,要想给它吃满了,这个半挥发性有机物,它需要几十个小时。你就可以理解好像是空气里边飘着一堆棉花球,棉花球飘到那湿的地方,它就进水,它又来回悬浮,很长时间之后这棉花球就都变成湿的棉花球了。那湿的棉花球到我身上,就把那水滴子就粘在我身上了。那干棉球倒不来。这个半挥发性有机物主要都产生于室内的一些个塑料表面上。

如果我过滤这个室外的新鲜空气,屋子里头必然有一些个漏网的没有被过滤掉的这个粉尘到了屋子里头了。它就会在屋子里来回循环、来回循环,最后把那个它自个儿就像小棉花球越吸越浓。

我的结论是用现在的这些新风系统,并不使屋子里更舒适,而是可能对健康相对来说还不好、不健康。原因是你把窗户打开那个时间的新风量,比你这新风系统送进的那点风量要大得多。好些事儿好像我靠机械系统都能办到,但是在通风换气这件事上,这个开窗户自然通风可以实现的换气能力,是远远大于新风系统的。

【声明】“江亿:现在的这些新风系统并不能使屋内更舒适”一文系由“冷暖头条”根据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的视频整理而成,转载本文请注明:转自“冷暖头条”。江亿院士的观点与“冷暖头条”的立场无关。

█延伸阅读

对于江亿院士的上述观点,微信公众号“绿聚能居”(ID:lvjunengju)于10月20日发布了一篇“给江亿院士……公开信”的文章。编发如下——

给江忆院士和中国被动房之父之母们以及健康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标准编制者们的一封公开信

冯晓宏

第23届世界被动房大会热热闹闹的开完了,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昨晚看了江亿院士在中央二套《中国经济大讲堂》的演讲,我更是睡不着了,所以给江亿院士和中国的被动房之父之母们写封公开信,大家一起商榷一些事。

一个超节能的建筑,一个节能的理念,把中国所有人都带入到了一个误区里:住在被动房里的人,很可怜,就为了节约几度电,活生生的把自己囚在了一个“牢房里”;活生生的被剥夺了对大自然空气尽情的、肆无忌惮的享用;活生生的按照定量来呼吸那么一点点可怜的空气,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的室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仅仅为了二氧化碳小于1000PPM。严禁开窗,室内环境换气次数仅为0. 6到1次,有的甚至更低。为了节能,所有的设计和设备都是这样做的,我们中洁环境科技集团的全品质空调也是这样做的。例如:建筑面积150平米的房子,新风量每小时仅仅只有160立方米,或者不大于200立方米。大家算一算,换气次数是多少?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节能。住在所谓的未来建筑、所谓的最高大上的建筑里人是何等的可怜。空气被按照人体最低所需量来供应,多余一点都没有,而且每台还都在以百分之五的量在递减衰减。

这一点,不单单反应在被动房里,按照国家标准安装新风设备健康建筑以及其它建筑,都是如此。可以说,安装了新风设备,换气次数只有1次的家里的人都很可怜。住被动房,住健康建筑,安装新风防雾霾,都是为了舒适健康,但是,我们却适得其反。

按江亿院士的讲座内容,室内空气污染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被污染的室外空气 ;第二,室内建筑材料、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的挥发;第三,人在室内生活,来自厨房,卫生间还有人呼吸以及其他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安装新风设备是为了挡住来自室外空气污染,另外将室内产生的污染排出去。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江亿院士这样分析的:

第一:问题来自新风机的滤网,微颗粒、甲醛、VOC、VOCS等被滤网过滤了,附着在新风入口的滤网上、排风入口滤网上,问题在哪里?这些滤网你要及时清理、及时清洗、及时更换,你不清洗、不更换,这些污染物,特别是附着在微颗粒上的气态污染物就会重新回到室内,继续对室内进行污染,这是空气的二次污染。按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行业泰斗级人物的话说,每三天或一周就要清洗一次滤网,就如同你要及时更换清洗你的口罩的频率一样。因此江亿院士不提倡住宅使用新风设备。

第二:对于办公和住宅来说,给室内每小时换气一次或者每人每小时30立方室外空气,室内二氧化碳肯定会在1000PPM以下,这一点毋容置疑。只有人口密集的教室、大礼堂、会议室、影剧院等人口稠密的地方必须按照人数提供新风量。这里我们看看教室,按人数设计新风量,教室内总的换气次数会达到4到5次。实际上室内环境每小时换气1次,根本不足以将室内产生的、人类活动产生的VOC、TVOC、VOCS、甲醛等有害物质排出室外。排风量不够,所以,安装新风设备的室内,虽然二氧化碳和室外产生的PM2. 5被挡住了,但是,对人危害更大的有害物质。因为排风量太小,室内风感度太小(气流速度太慢)无法及时排出室外。所以江亿院士提出按目前的设计标准安装的新风设备只能使室内污染越来越严重。安装新风设备不如开窗通风,即使外面有雾霾也无所谓,总比风量不足带来的危害要小的多。江亿院士说,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换气次数要达到10次以上啊,这是多么任性的呼吸啊!

以上我说的江亿院士的观点,是江亿院士2019年10月17日晚上23点,在中央二套播出的《中国经济大讲堂》栏目的讲座。大家都可以找到并回放看看。

江亿院士关于滤网及时更换清洗以及换气次数太少的观点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但是基于他的观点,一棒子打死新风设备行业乃至被称作被动房心脏的新风设备这一点,我就不敢苟同了。

第一:新风设备滤网和被动房使用的全品质空调的滤网,是应该按江亿院士讲的频率经常清洗和更换。不更换和不经常清洗,除了带来二次污染外,就那么一点点根据目前设计标准提供的可怜的风还会每天在不断的衰减和减少。有谁的口罩戴一个星期不洗不换的吗?更换滤网很麻烦又很贵,此所谓能买得起马,备不起鞍。不过更换滤网和清洗滤网可以用有效的技术手段解决,例如江亿院士的这个担忧就可以使用中洁专利技术滤网自动清洁的办法解决。

第二:再说说江亿院士的第二个担忧,新风量设计太少或者说中国标准中针对办公和住宅建筑的标准中要求的换气次数太少,尤其是被动房的设计新风量。实际上,就目前的新风量标准,被动房在冬天和夏天时,因为建筑维护结构保温性能指标的极大提升,气密性和断热桥性能指标的提升,使得建筑本身能耗很低,低到极致,快要达到近零能耗了。因此,就目前的被动房标准中的换气次数而言,被动房的新风能耗已经占到整个建筑总体能耗的40%—60%。如果再提升的话,单独的新风能耗就会单纯为达到热舒适度的建筑能耗的两倍。标准过不去啊,这样就不叫近零能耗建筑了,就不叫超低能耗建筑了,更不能叫被动房了。就拿不到国家补贴,就拿不到所谓的PHI认证啊!

怎么办?江院士做为行业泰斗,应该去干预我国所谓的《标准》,多给点新风能耗指标,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把健康建筑和被动房,近零能耗建筑的新风换气次数标准提高到每小时3到5次。

江亿院士也不能说雾霾天也开窗,沙尘天也去开窗通风。这样做是不健康的,人会生病的!

新风行业无罪,新风行业是为健康舒适和环保节能诞生的。只是我们那些写标准的人的标准写的太低,写的有问题而已。

我不认识江院士,我希望我写的这篇文章,江亿院士能看见。也希望中国的被动房的父亲们母亲们都看见,也希望我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健康建筑技术评价标准的编制者们都能看见,大家一起就技术和标准进行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绿聚能居”(ID:lvjunengju),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请与原作者联系。本文观点与“冷暖头条”立场无关。

【展会预告】

名称:中国供热展

时间:2020年5月11日~13日

展品类别:

涉锅炉、壁挂炉产品及系统;

涉采暖散热器产品及系统;

涉地暖产品及系统;

涉清洁供暖产品及系统(电采暖产品、空气源热泵、生物质产品、太阳能产品等);

涉泵阀管材管件;

涉智慧供热产品及系统;

涉空气净化处理产品及系统:

涉水净化处理产品及系统。

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北京市顺义区天竺裕翔路88号,新国展)

"